先前趙策剛來京城的時候,他就頗為看重。


    後來發現這年輕人滿身反骨,他又想著得磨礪一下他的性子。


    不然太過激進,浪費了自身的滿腹才華,也難堪大用。


    趙策後麵屢次獻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采用。


    而且那些事情實施起來後,都或多或少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當然。


    有些時間跨度長的,目前暫時看不出什麽來。


    但劉大夏迴去仔細琢磨了一番,卻覺得趙策這人確實是有那麽一點東西的。


    如今,他兒子還在詔獄中。


    不過他也絲毫不著急,反而問起趙策對邊疆的意見來。


    戰或者不戰,這是個問題。


    弘治朝以來,一直以防守邊疆為主,基本沒遭遇過太大的戰事。


    國家得以休養生息,百姓也總算過上了幾天好日子。


    對劉大夏或者許多大明的人來說。


    盡管先前某位戰神送了這麽多人頭,以至於大明已經呈現衰敗之兆。


    可北邊的異族對國朝的影響,其實真的沒這麽大。


    畢竟在後來女真入主中原的時候,誰會想到大明是由它覆滅的呢?


    對於劉大夏的問題,趙策淡淡一笑,不答反問道:“在我迴答劉公的問題前,我想先問問劉公。”


    “劉公可知,何為權?”


    “何為權?”


    劉大夏愣了一下。


    這問題是什麽意思?


    劉大夏看了趙策一眼,隨後沉吟道:“君權神授。”


    “君主手中握著對萬民的生殺予奪,不就是權?”


    “吾等作為朝廷官員,服從天子命令,天子給予我們權力幫助治理國家,這也是權。”


    劉大夏這迴答,不鹹不淡。


    就是單純的為了迴答問題而說出的話罷了。


    劉大夏說完,趙策卻搖了搖頭。


    “劉公,若這是權。”


    “那曆代皇朝更迭,權力交替,是因為什麽?”


    天子擁有最高權力,乃是上天授予的。


    可如果真的這樣,那皇朝為什麽還會出現更迭?


    這話一出,劉大夏的表情就變得凝重起來了。


    他注視著趙策,有點想要繼續聊下去,又覺得這樣不大妥當。


    劉大夏思索了一會,才說道:“這些話有些過了。”


    “我們得長話短說才是。”


    趙策笑道:“既如此,那我便長話短說。”


    他伸出自己的手,直接握成了拳頭,展現給劉大夏看。


    在劉大夏疑惑的時候,趙策問道:“劉公你看,這是何物?”


    劉大夏一頭霧水:“這、這是拳頭?”


    趙策肯定的說道:“不錯,這是拳頭。”


    “是拳,也是權。”


    劉大夏張了張嘴,發現自己有些無法理解趙策的腦迴路了。


    他剛剛問了什麽問題來著?


    趙策在說的是什麽?


    拳便是權?


    君子以和為美,難不成以後就要靠拳頭說話了?


    趙策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開口打斷了他的思考。


    “劉公,你想的不錯。”


    “靠拳頭說話,誰的拳力大,那麽誰的權力就更大。”


    “若是我把對麵打服了,他不得事事聽從我的指揮?”


    “我一人的拳力,是我的權力。”


    “而我們大明軍隊所有軍士的拳力,便是我們大明對異族統治的權力!”


    趙策說著,覺得自己都有些興奮起來了。


    “所以,我對於邊疆之事的看法,分為兩步。”


    “第一步。”


    “便是要先出拳,把那些異族打到怕,讓他們畏懼我的拳力,從而產生統治他們的權力。”


    “這樣,才能實施第二步。”


    劉大夏覺得這種說法,很是荒謬。.biqugétν


    他下意識反駁道:“可若是打不贏呢?”


    “若是對方的拳頭比之你更大,那豈不是我們大明要聽從蠻夷之令?”


    “實在是荒謬至極!”


    劉大夏說完,也知道自己被趙策繞進去了。


    他居然說出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劉大夏臉色不大好的看了一眼大門。


    還好他這個兵部尚書的值廬還是安全的。


    忍不住說出這種話來,也是因為劉大夏從來沒聽說過這麽離譜的說法。


    居然有人把權利解釋成這樣……


    趙策笑道:“雖然如今我大明軍隊實力確實不如太祖與成祖時。”


    “可就拿近的說,先帝發起丁亥之役,也是大獲全勝。”


    丁亥之役,被後世稱為“成化犁庭”。


    麵對異族率眾不斷侵犯邊境,明憲宗朱見深下了應對詔令。


    詔令裏麵這8個字令人印象深刻:“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曆經十幾年,合計三次戰役。


    當時甚至把侵犯大明邊境的異族,庭院都犁一遍。


    所以在曆史上被稱為“成化犁庭”。


    明憲宗死後,弘治皇帝從他爹手中接過了有著中興之兆的大明。


    一直致力於國家休養生息,發展民生。


    這麽多年過去了,國家內部還算穩定。


    趙策覺得就算邊疆的戰力有退化,但起碼還有幾成功力在的。


    劉大夏對此,隻能堅持自己先前的說法。


    “陛下的才幹不比先帝差,可我們如今的將領,卻實在是不如從前。”


    先前邊疆帶兵的一個將領,因為一點風吹草動,直接把十幾萬將士扔在原地,自己先跑了。


    這事何其可笑!


    但有不好的將領,肯定也有好的將領。


    如今在西北養馬的楊一清,便是一個不錯的人才。


    劉大夏這種求穩的性子,讓趙策也實在不知道說什麽好。


    畢竟坐到他這個位置,肯定考慮的事情會比普通人多很多。


    作為一個保守派,還是兵部尚書。


    如果他不同意出兵,那麽極有可能這次的軍事行動會因為一場小勝或者小敗便被勸停。


    所以,趙策才要花費不少口舌,意圖說服他。


    打仗當然不好,大部分人都不希望打仗。


    可有時候,打仗又是必須的。


    趙策如今也不再是那時候在劉大夏書房,對著劉他直接大放厥詞,說劉公你錯了的小年輕了。


    他如今性子更是沉穩。


    所以,並沒有和劉大夏針鋒相對,反而淡定的解釋說:“劉公,即便我一拳有二十年的功力,能一拳便把人揍趴下。”


    “可我的拳頭沒出來之前,旁人永遠不會知道我的拳力有多恐怖。”


    要讓遊牧民族變得熱情好客,能歌善舞。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得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聽你的話。


    這也是趙策說的第一步。


    這種粗暴又暴力的勸戰法,實在是讓劉大夏不知道怎麽接好。


    他眼皮半闔,表情沒怎麽變。


    心中也一時覺得,趙策這些話,相當有道理。


    劉大夏心中已經有所鬆動,不過他並沒有變態。


    良久,他才繼續問道:“那麽你說的第二步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