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犁庭後,韃子安分了不少。


    但弘治皇帝登基後,邊疆依然還是摩擦不斷。


    而且因為弘治皇帝一直以休養生息為主,所以邊疆戰事都是防禦為主。


    韃子來了,就反擊。


    但最多趕跑,也不會有什麽大的軍事行動。


    弘治皇帝其實也很憋屈。


    但沒辦法,現實是憋屈也得忍著。


    如今卻不一樣了。


    有錢了!


    如今國朝內部矛盾也不少,打一仗其實也正好可以把一部分矛盾轉移出去。


    要打仗,自然是要聽兵部尚書的。


    劉大夏坐在原位,聽到弘治皇帝的話,還想勸說幾句。


    “陛下,出兵打仗的事,依臣之見還是不宜操之過急。”


    “應從長計議。”


    “若是出了兵,那軍餉不能斷。”


    “這二百萬兩,絕對是要消耗殆盡的。”


    雖然一直積極整改邊疆弊病,為底層的將士做了不少的事情。


    但劉大夏一直都是反對朝廷出兵打仗。


    在他看來,現在對於邊疆的上策,隻有防守而已。


    能不打仗就最好不打仗。


    劉健也點頭道:“劉大人所言極是。”


    “如今邊疆戰士困倦疲憊、邊將克扣的情況還在整改,臣覺得還是得等合適的時機。”


    “這筆銀子,朝廷可用的地方很多,若是打仗便是要白白燒了。”


    這個弘治皇帝當然知道。


    但此時銳意太平的他,覺得時機也差不多了。


    這次無論如何,他都要出兵一次。


    一開始為拉下臉麵出售的國債,就是為了打仗。


    有錢了,還不行動。


    還要等到什麽時候?


    就在劉大夏等人還想再多說些什麽的時候。


    弘治皇帝擺了擺手,直接著:“眾愛卿,不必再說。”


    “出兵的事情,朕意已決。”


    “秦愛卿在邊疆經營多年,幸保邊疆太平。”


    “但他致仕後,這一年來韃子一直在邊疆擄掠不止。”


    “朕的將領,雖不及太祖與太宗,但也絕不能再容忍外族繼續在我大明疆土擄掠下去。”


    之前邊疆有秦紘守著,整頓軍紀,又帶領邊關將士們修築諸邊城堡,又作“作勝車”以禦敵。


    他在邊疆三年,經略有方。


    邊疆一直沒有很大的摩擦。


    但去年他致仕後,小王子已經率領諸部大規模侵擾了數次。


    弘治皇帝如今有了銀子,底氣也足了不少。


    所以這次出兵,他是打定了主意的。


    眼見規勸無效,劉大夏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也不好再說什麽。


    雖然兵權在兵部。


    但皇帝若是執意要如此,兵部其實也隻能聽從。


    現在擺在眼前的二百萬兩銀子,要打還是夠的。


    就是怕戰事時間被拖長,屆時耗費恐怕就難以計算了。


    幾人看弘治皇帝銳氣滿滿,一時也沒再出聲再勸。


    君臣這麽多年,他們對付皇帝其實也有一手了。


    皇帝頭腦發熱時候,一直的規勸隻會適得其反。


    得等他冷靜下來,再分析利弊,徐徐圖之。


    眾人心思各異,先離開了奉天殿。


    一旁的朱厚照見那些大臣們都沒再勸,紛紛離開。


    頓時來了精神。


    如此一來,打仗豈不是勢在必行?


    他趕緊表達自己的訴求,懇求道:“父皇,兒臣願隨軍送輜重。”


    朱厚照就是專門等那些大臣都離開了才提出的。


    不然他們肯定二話不說,就會說一大堆不可的話。


    屆時候父皇肯定也被他們說服,和他們站在同一針線上。


    現在單獨說出來,隻要他父皇答應了,那一切就好辦了。


    聽了朱厚照的請求,弘治皇帝皺了皺眉頭看著自己的兒子。


    一國儲君,就這麽一個金蛋蛋,哪裏能讓他跑邊疆去?


    朱厚照不等弘治皇帝開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父皇,你想想。”


    “二百萬的銀子換成的物資,若是讓旁人運送過去,那經過層層剝削,到邊關將士們手中後,也沒剩多少了。”


    “先前劉尚書也說過,將帥們克扣超過一半,邊關的士兵們才會如此貧窮。”


    “有兒臣的隨軍監督,必定能像發行國債一般,可以避免一層層的剝削。”


    而且,邊疆的戰士們看到大明的太子都趕到了邊疆。


    也就約等於是禦駕親征了。


    鼓舞著軍中士氣的同時,還能收買人心。


    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弘治皇帝聽著朱厚照的分析,忍不住額角跳了一下。


    不得不說,非常有道理!


    確實是。


    這麽多的軍餉,到了邊關,肯定是經過重重剝削的。


    讓底層的人剝削了,用在士兵的身上就少之又少了。


    這種事情,劉大夏前幾年就已經同弘治皇帝說清楚了。


    要避免剝削,隻能找人隨軍監督。


    若朱厚照不是大明的儲君,弘治皇帝肯定要被他說動了。


    然而。


    他還是要忍不住出口訓斥:“胡鬧!”


    “身為一國儲君,你居然有如此想法?”


    “打仗的事情,又豈是你想的那麽天真?”


    朱厚照剛剛還期待的等著迴答,結果弘治皇帝二話不說就駁迴了他的建議。


    他不高興的道:“怎麽就胡鬧?”


    “父皇,這是正事啊!”


    “如今朝堂有父皇和諸公,也用不上兒臣。”


    “兒臣願代天出巡,巡視邊疆。”


    “這怎麽就不好了?”


    弘治皇帝嚴肅了起來。


    “此事自會有人去做,而你眼下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朱厚照疑惑的看著他。


    重要的事情?


    該不會是......


    “選妃事情已經確定,禮部馬上會安排下去。”


    “你留在京城等著!”


    果然。


    父皇不會忘了這件事。


    朱厚照輕輕“哼”了一聲。


    “等選妃之時再迴來不就好了?”


    弘治皇帝依舊一口拒絕。


    “朕不允。”


    “莫要再說了!”


    被父皇這樣一點沒有商量餘地的迴絕,朱厚照一臉不高興的離開了奉天殿。


    一路上悶悶不樂的,迴到了東宮。


    “立了這麽多大功,一點獎賞都沒有。”


    “這也不許,那也不許。”


    “本宮能跑出去,難道就不能跑出去第二次?”


    朱厚照眼睛一轉,心中頓時有了一個鬼主意。


    明的來不了,那就來暗的!


    大不了像上次一樣,將功贖罪!


    想通之後,朱厚照頓時覺得腳步都輕快了起來。


    他喜滋滋的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這想法實在是太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