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此前,弘治皇帝已經對佀鍾解釋的很清楚了。


    但再清楚,這國債本質上,還是朝廷找百姓借錢。


    朝廷的財政狀況,沒人比佀鍾更清楚。


    屆時要是這筆錢還不上,該怎麽辦?


    他佀鍾首當其衝,便是眾人謾罵的對象!


    佀鍾心裏苦,但也阻止不了了。


    畢竟這國債發行,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除了佀鍾親自來到現場觀察情況外,朱厚照也代表弘治皇帝,到了現場。


    兩人坐的並不算遠。


    朱厚照隻興致勃勃的看著外麵,看自己找來的“托”是如何發揮的。


    至於佀鍾心裏在想什麽,他完全沒有興趣知道。


    按照趙策的說法。


    隻要朝廷第一批國債順利贖迴,就算虧本贖迴,也是大好事。


    畢竟這樣意味著,朝廷的信用已經打出來了。


    屆時第二批國債,就能發兩年、三年、五年期的。


    到時候隻要一年發行一次,朝廷無論什麽時候,都能還得上國債!


    佀鍾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就是對戶部蓋上的這個大印很是介意。


    隨著外麵官員介紹完畢後。


    一侍衛拿著鑼鼓,敲響了一聲。


    “梆!”


    國債正式開售。


    在場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陷入了詭異的平靜。


    大家熱鬧看的是挺爽的,但似乎都沒有要上前認購的意思。


    “你們覺得如何?”


    “難說,真的能把銀子和利息都拿迴來嗎?”


    底下的人都在議論紛紛。


    “要不先看看再說?”


    朝廷這個國債是要真金白銀去認購的。


    這些人精得很。


    國債這東西還是個新玩意,都不敢做第一個嚐試螃蟹的人,貿貿然的把銀子堆過去。


    但是朝廷又說了買國債是有利息的。


    這個利息雖說比不上放高利貸,但是也比直接放在銀莊的強。


    高利貸在京城,不是普通人可以做。


    而且地主放高利貸,也用不上太多的現銀。


    基本都是拿糧食來放。


    城裏的百姓沒有土地,用自家的銀子放高利貸基本是不可行的。


    因為京城能做這種事情的,基本都是壟斷狀態的。


    個人放高利貸有風險,銀莊更是連利息都沒,甚至還要收手續費。


    這個是朝廷借來用的,總不用擔心朝廷會跑路吧?


    很多人都在猶豫不決的時候。


    後方的朱厚照悄悄湊過去,小聲說道:“還好你讓我提前準備了人。”


    “不然今日還真的可能就這麽僵持住了。”


    趙策笑了一下。


    “那些原本認購了的大戶人家,也都在觀望。”


    “這些人肯定是要有人推動他們一下,才會行動的。”


    朱厚照讚同的點點頭,朝著旁邊的人示意了一下。


    這近侍收到命令,很快退了出去,朝著人群打了個手勢。


    很快,一個衣著打扮都頗為華貴的年輕人走了出來。


    他身後的仆人抬著錢箱。


    “既是朝廷發的欠條,那絕對不用擔心朝廷會跑路。”


    “我張家還有些餘錢,放進錢莊還要虧錢,不如放在朝廷這裏,一年後拿上不少的利息。”


    “本少爺要認購一萬兩國債!”


    說完,他故意大聲問道:“請問這位大人,一萬兩銀子國債,一年到期後可以得到多少銀子?”


    這戶部官員笑道:“到期後,本金連利息,可得一萬零一百兩。”


    “當然,一年後可以直接拿走一百兩利息,剩下的本金若是不急用,可直接現場再購買朝廷其餘年限更高、利息更高的國債!”


    “手持國債者,都可以優先買下一次發行的國債!”


    “一百兩利息!”


    這人興高采烈的說:“銀子放朝廷一年,就可白得一百兩,天底下居然有這般好事!”


    “我買!”


    另一個“托”也跟著起哄道:“我李家也要認購三萬兩!”


    “這是限量發售的,這等好事晚了就沒了啊!”


    說完,後頭就有幾個人搬著銀子走了上前。


    衙差殷勤的帶著要認購國債的人,來到了方才說話那官員處。


    銀子當著眾人的麵稱好,隨後戶部尚書佀鍾也走了出來。


    衙差大聲喊著:“張家認購一萬兩國債。”


    “李家公子認購二萬兩國債。”


    “尚書大人親自給兩家發放國債憑證!”


    佀鍾扯著一點僵硬的笑,看著那些人接過了帶著戶部大印的欠條。


    在場的富商們看到有人帶頭認購,心也開始動搖了。


    雖然利息確實不比高利貸,但朝廷有保證啊!


    戶部尚書都親自來了,這還怕什麽?


    有一有二就有三。


    很快,其餘帶了銀子觀望的人,也陸續的走了上前。


    當著戶部尚書的麵清點銀子,也沒有任何的火耗或是其他的附加手段。


    眾人一邊議論,一邊開始慢慢的排起了隊。


    “這麽多人都買,我們也買些。”


    “對對,我家有點餘錢,也買些。”


    大家都買了,跟著買準沒錯。


    不過這些人大家都是準備嚐試一下,很多認購的都還是些小錢。


    一百兩的都有。


    那些低於一百兩的,佀鍾則直接駁迴,不予接收。


    許方也帶著人,排在了隊伍中。


    大家都是小錢箱,隻有他家都是兩人合抬的箱子。


    而且還不止一個。


    輪到許方時,在場的人都看著這幾個大箱子就這樣搬了過去。


    “這不是那個定西侯的書童嗎?”


    “是,就是他。”


    “每次定西侯出門,都會帶著他在旁伺候,絕對沒錯的!”


    難道這國債,侯爺也想購買一份?


    京城的人都知道,定西侯府上生意做的不錯,可是挺有錢的。


    這戶部的官員看著是趙策府上的人,趕緊站了出來。


    走上前。


    許方趕緊對著他拱了拱手:“大人,我們定西侯府要購買國債。”


    好幾箱白花花的白銀,就這樣在眾人麵前展示著。


    出門的時候,趙策特地吩咐了許方要高調一些。


    所以許方的聲音,自然也提高了不少。


    他說道:“我家老爺得知朝廷要發行國債,於是變賣了不少家中的資產,想把銀子都交給朝廷保管。”


    朱厚照在一旁看著這些白銀,忍不住對趙策豎了個大拇指。


    仗義啊!


    那裏起碼有三萬兩白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朋友能處,絕對能處!


    佀鍾聽說是趙策的管家,低頭看了一眼這些白銀,嘴唇動了動。


    不過對著一個下人,也沒什麽好說的。


    這定西侯真是神了。


    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銀子,也不怕禦史彈劾他家斂財。


    不過想到他家那些生意,都是經過陛下驗證的。


    若是彈劾,估計這份彈劾連陛下都有一份。


    佀鍾又覺得也沒多大事。


    侍衛開始稱重。


    “三萬兩白銀準確無誤。”


    許方拿了“欠條”,便帶著定西侯府的人離去了。


    而且每人臉上,都帶著一種莫名的自豪。


    定西侯家都前來認購,而且還是這麽大筆的錢財。


    還在觀望的富商也不再觀望了,該出手時也出手了。


    趙策家的人前腳剛離開,壽寧侯府的人也過來了。


    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身後跟著一連串的人。


    銀子都用推車推著,一臉古怪的表情出現在了現場。


    “國舅爺都來了?”


    一聲唿喊,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了兩兄弟。


    兩兄弟隻能硬著頭皮,帶著人走上前。


    “國債好啊。”


    “我們壽寧侯府期待了好久,終於能買了。”


    “嗬嗬,大明江山永固。”


    “皇恩浩蕩。”


    張鶴齡一邊哽咽著,嘴裏還不忘念著忠君愛國的話。


    想不到國舅爺兩兄弟平時橫行霸道,今日卻都以身作則。


    帶頭購買國債。


    佀鍾看著兩人身後的箱子,按捺住心中的厭惡,嗬嗬笑著親自接待了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