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弘緒連走都走不動了。


    弘治皇帝直接辭了轎輦,讓人把他抬出的皇宮。


    一旁的隨行太監,還在孔弘緒耳旁溫聲道:“孔夫子身體不好,陛下也是時有關心。”


    “如今更是體諒夫子,親自賜下轎輦。”


    “能從陛下跟前一直坐著轎子到宮門外,此等殊榮,也就孔夫人能有。”


    “實在是羨煞旁人。”


    隨行太監隻是照例恭維著,怕這麽長的路,孔弘緒無聊。


    然而這些話,聽在孔弘緒耳中,卻刺耳無比。


    他嘴裏發著苦,眼皮耷拉的看著前麵抬輦的人,似乎都看不清。


    弘治皇帝說他們的地位無可取代,這話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在敲打他?


    無可取代......


    就是說他已經有了取代的選擇。


    隻要他們聽上麵的話,那才能安安穩穩的坐著如今的位置。


    當今今天召見他,他根本沒有任何的選擇。


    他不懂。


    明明一直禮賢下士的弘治皇帝,怎麽突然變了一個人一樣。


    又想到那個同樣外表斯文有禮,卻讓他如墜冰窟的人。


    孔弘緒喉嚨滾動了一番,最終隻能默默的咽下了這苦水。


    ......


    孔弘緒走後,弘治皇帝看著眼前錦衣衛調查的資料,神色不明。


    這還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以商量,卻是強迫的口氣讓底下的人做事。


    想不到,竟是意外的暢快......


    “孔門正統傳人,在南方......”


    弘治皇帝笑了一聲。


    “這永西伯,還說了有競爭才有進步。”


    “若是孔夫子他們一脈不肯乖乖聽話,便讓朕去迎迴南孔一脈。”


    “即便不向天下之人公布當初的真相,但隻要給了他們壓迫感,要辦的事情自然能成。”


    “如今看來,就算南孔一脈沒有迎迴,孔夫子他們也不得不幫著朕。”


    弘治皇帝握了握拳頭。


    他這幾天,也查了不少的史書。


    前朝也有幾次變法。


    變法者基本都想要清丈土地,富國強國。


    但卻因為觸碰了大多數上層人士的利益,而導致變法失敗。


    但為什麽太祖皇帝,卻能頂住天下人的壓力,完成清丈土地,推行各種新政?


    因為太祖皇帝殺伐果斷,態度強硬。


    他不怕得罪任何人,任何階層。


    而且他掌握了天下文人的嘴,無論做出什麽,都能讓這些文人編造成師出有名。


    如今大明交到自己手裏這麽久,也休養生息了這麽久。


    推行新政需要不少的時間,弘治皇帝不知道自己在位時能不能完成。


    至少在自己退位之前,他得幫著自己兒子把最困難的先解決掉,後麵的路鋪好。


    ......


    正想著,那邊的朱厚照急匆匆的進了暖閣。


    “父皇,孔夫子走了?”


    弘治皇帝看著他,把手中的奏折蓋上。


    “嗯,走了。”


    朱厚照“嗷”了一聲,不高興的走到他旁邊。


    手中厚厚的一遝紙直接放到一邊,發出不大不小的聲響。


    “這是父皇要兒臣抄寫的《孝經》。”


    “兒臣連夜抄好了,但父皇你居然不等兒臣。”


    弘治皇帝笑了笑,意外的沒計較他的失禮。


    “此事還未確定,你就算今日沒聽到,也不礙什麽事。”


    朱厚照不高興的撇嘴。


    “父皇又說要兒臣多幫著處理政事,又不讓兒臣旁聽。”


    “就會罰抄寫。”


    弘治皇帝微微揚了揚眉毛,翻了翻旁邊的紙張。


    字跡看起來挺像,但他一眼就看出不是自己兒子寫的。


    他沒有拆穿,直接順著朱厚照的毛捋了捋。


    “我兒這次抄的,還算認真。”


    朱厚照斜著眼睛看了一眼這一遝白紙,小小的臉紅了一下。


    就上麵兩張紙是他寫的,後麵的都是別人幫他抄的。


    但既然他父皇看不出,他當然不會說出來。


    朱厚照嘿嘿笑了幾聲,趁機邀功。


    “父皇要兒臣抄的,兒臣自然會認真完成。”


    “那以後父皇商量政事,可一定要帶著兒臣啊!”


    也不是說朱厚照真的就這麽想處理政事。


    主要是先前趙策說的那個拿捏孔家一脈的事情,其中原因實在讓他抓耳撓心。


    他想要派人去查,又怕打草驚蛇,壞了好事。


    於是朱厚照隻能抱著好奇心,日思夜想,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弘治皇帝“嗯”了一聲。


    “自然是要帶著你的。”


    朱厚照這才高興,讓人端了一點吃食進來。


    “君無戲言,可不許朝夕令改。”


    “對了,先前我們去永西伯府的時候,永西伯夫人送了我們一些新鮮的吃食。”


    “兒臣嚐了後,覺得還不錯。”


    “今日又讓人學著永西伯夫人給的法子,做了一些。”


    “送了一些給母後,父皇你也嚐嚐?”


    新鮮的吃食?


    弘治皇帝正好也有些餓了,聞言也站了起來。


    兩父子相對而坐,宮人便一樣樣的擺好盤。


    看著眼前這一堆沒見過的食物,弘治皇帝好奇道:“這都是何物?”


    朱厚照得意的介紹著:“這是烤紅薯。”


    “這是拔絲地瓜,這是紅薯餅,這是紅薯粥......”


    滿滿一桌的紅薯宴。


    弘治皇帝聽著這名字,好奇道:“紅薯?朕好像從未聽過此物?”


    “這都是永西伯從家鄉帶來的,經過幾次的育種,才有足夠的產出能吃。”


    “聽聞都是新品種!”


    “父皇你快嚐嚐。”


    弘治皇帝拿著小金勺,挖了一口烤紅薯。


    入口軟綿,滿嘴留香。


    他點點頭,讚道:“還不錯。”


    又嚐了一口拔絲地瓜。


    不同的品種,甜滋滋的口感,有點粉粉的。


    紅薯粥則帶著點淡淡的甜味,配上一點小菜,吃起來讓人胃口大開。


    吃了一碗粥,幾樣小吃。


    弘治皇帝放下碗,說道:“飽了。”


    “想不到隻吃了這麽些小吃食,肚子便有了強烈的飽腹感。”


    朱厚照也是這麽覺得的。


    他原本飯量就大,但吃這個也吃不多。


    “確實飽人,吃完連飯都不必吃了。”


    “聽聞今年永西伯送給我們的綠菜中,還有一部分的紅薯葉。”


    “這紅薯的葉子,也是能吃的。”


    “這等好物,想必很是金貴吧。”


    弘治皇帝聽著他說的話,看著眼前的吃食,笑了笑。


    “你若是喜歡,去問永西伯他們要些種子迴來。”


    “明天開春,讓人在皇田種幾畝。”


    兩父子正說著,外麵傳來了通報的聲音。


    弘治皇帝一聽有政事,讓人把桌上的東西收拾後,才傳了人進來。


    傳話的翰林道:“陛下,慶陽府急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