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愚抱著趙策的文章迴到家中,直接便到了劉大夏的書房。


    最近換季,劉大夏喉嚨不大舒服,總是時不時的咳嗽一聲。


    他先前得了陛下要削減皇室宗親賞賜用度和爵位終止的差事,如今大概的章程也與各部門商量了出來。


    就等最終提交上去,給陛下和閣老們批複了。


    看到劉如愚迴來,他直接說道:“去永西伯府了?”


    劉如愚“嗯”了一聲,把趙策的文章放在了書桌上。


    “永西伯托兒子幫他看文章,兒子帶了不少迴來。”


    劉大夏點點頭,說道:“橫豎你如今事情不多,便幫著看看吧。”


    劉如愚說好,房間內沉默了一陣。


    劉大夏抬起頭,看著劉如愚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他微微皺眉道:“發生了什麽事?”


    劉如愚說:“父親,兒子今日在永西伯府,見到陛下與太子殿下!”


    “他們前往永西伯府,為的就是問永西伯開海一事。”


    劉大夏頓了一下,才說道:“陛下與太子殿下親自過去了?”


    劉如愚點點頭。


    想起之前趙策拿過來的那份驚世駭俗的策論,劉大夏歎了一聲。


    “先前陛下對於開海一事,態度都是可有可無。”


    “但是去年年底開始,卻突然開始強硬了起來。”


    “原來這背後,竟是有高人指點……”


    劉大夏說著,又覺得趙策這人實在是太過膽大。


    一個好好的讀書人,天天喊打喊殺。


    還說著要去侵占掠奪其他國家。


    他們大明如今版圖一收再收,哪裏是能做這些事情的時候?


    劉如愚看到他這表情,又趕緊把聽到的那兩封奏折的事情說了。


    這奏折的事情,劉大夏還沒收到。


    既然陛下已經收到了,估計他很快也會得到消息。


    聽了劉如愚的話後,他有些不確定道:“倭奴都被打跑了?”


    劉如愚老老實實道:“父親,這是陛下親口所說,應當不會錯的。”


    “如此看來,這開海禁一事,似乎也不是全無好處的?”


    劉大夏想起,趙策先前信誓旦旦的一句話。


    “我們大明不發展海域,海域便不會成為我們的屏障……”


    劉大夏喃喃道:“它會變成別人手中的利器。”


    “如今……它也能成為我大明手中的利器?”


    劉如愚看了他一眼,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好,索性便沒有出聲。


    劉大夏自己說完,又覺得有些荒謬。


    他沉吟道:“隻是偶爾一次的事情罷了,尚說不得準。”


    “你派人去東南沿海,看看水師那邊的情況。”


    “如今雖隻開了一個港口,但保不準會有想要渾水摸魚之輩。”


    “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若是陛下當真要全麵開海,絕對少不了戰事,士兵們的軍餉也得準備籌集才是。”


    “至於廣州府那邊的佛郎機人,隻有區區兩艘船,成不了什麽氣候。”


    “給他們一些教訓便是。”


    劉如愚老老實實應下,想著趙策方才說的這些佛郎機人不可小覷的話。


    還是把這話吞了迴去。


    畢竟倭寇之所以難搞,就是因為他們有源源不斷的人來侵擾大明。


    但佛朗機離他們太遠,遠的根本不可能發生倭奴那樣的事情。


    劉大夏讓他現在便幫忙把這奏折寫下來,劉如愚便把這事拋在了腦後。


    奏折寫下來後,讓人直接送進宮裏。


    劉大夏直接說道:“你下去看文章去吧。”


    “永西伯雜思太多,也不知道這文章寫的如何。”


    “想必要你花費不少心思。”


    劉如愚小聲道:“父親,孩兒在路上看了一篇,覺得寫的還不錯。”


    劉大夏疑惑的看著他。


    劉如愚笑嗬嗬道:“永西伯的文章走的是堂皇莊重的古文路子,但從文中不難看出,他對於曆史與時政理解都尤為到位。”


    “若是所有文章都如此,兒子覺得他秋闈估計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劉大夏輕輕咳嗽了兩聲,把眼神移開。


    “既如此,那你便好好幫他再看看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


    憋了憋,劉大夏擺擺手道:“無事了,下去做你的事情吧。”


    劉如愚行了禮後,帶著趙策的文章退下。


    ……


    另一邊。


    弘治皇帝迴到宮裏,為著這次春雨的事情,禁忌召集了幾位大臣們商討春耕和春澇的事情。


    一直到掌燈時分,看著白天沒有處理完的奏折,他輕輕捏了捏眉心。


    張皇後身後跟著宮人,手中端著熱氣騰騰的食物。


    “聽聞皇爺晚膳用的不多,我拿了些好克化的吃食來,要不用點?”


    “如今天色已晚,用完後先休息,明日再繼續處理政事如何?”


    弘治皇帝疲累的笑了笑,柔聲道:“好。”


    張皇後伺候他用了一點,看他胃口不大好,總覺得有些擔心他的身體。


    她讓人熬了一些滋補的湯,看著弘治皇帝喝下去,才放下心來。


    把碗遞給旁邊的宮人,她從貼身宮女手中,接過一個木匣子。


    弘治皇帝看著遞到自己眼前的木匣子,好奇道:“這是?”


    張皇後開心道:“皇爺你打開看看不就知了?”


    弘治皇帝看她一臉神神秘秘的樣子,不由好笑的打開手中的木匣子。


    “銀票?”


    看著木匣子中的一遝銀票,弘治皇帝笑了笑。


    “皇後怎麽給朕送銀子來了?”


    張皇後理直氣壯道:“陛下最近政事繁忙,不都是因為銀子的事情嗎?”


    “先前我與厚照一同參與了永西伯的糕點生意,如今這便是第一個月的分紅。”


    弘治皇帝捏著手中的銀票,有些好奇道:“看起來數量不少,分了多少銀子?”


    說到這個,張皇後便高興了。


    她說道:“盈利分了三份,我到手的一份是六千餘兩。”


    “我兒那份,方才讓人給他送去了。”


    一人六千兩,也就是說,這短短的一個月不到,收益一萬八千兩?


    弘治皇帝看著手中的銀票,有些驚訝道:“竟獲利如此多?”


    張皇後得意的說:“我們的東西都是京城獨一份,那些大戶人家都搶著去買。”


    “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


    “總之,這銀子皇爺你收著,後麵再有,我再給你拿一些。”


    弘治皇帝捏著手中的銀票,有些哭笑不得。


    “這怎麽好?”


    張皇後大方道:“有什麽不好的?”


    “永西伯夫人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娘子,還天天說著要努力賺多些銀子,好讓她夫君能安安心心讀書。”


    “本宮可是當朝皇後,自該為陛下分憂。”


    想起先前張皇後還因為自己兄弟的事情,對趙策兩口子都不大喜歡。


    如今倒是張口閉口都是這兩人。


    弘治皇帝笑道:“既是皇後一番美意,那朕便收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