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紫禁城中,經過長途跋涉的欽差劉公公已經迴宮複命。


    此時的北直隸,已經下起了大雪。


    剛從南方溫暖的地方迴來,便被這大雪砸了個措不及防。


    當今天子弘治皇帝正處理完政事,在暖閣內接見了他。


    劉公公乃是司禮監隨堂太監,近幾年,為弘治天子傳了不少的聖旨。


    因此他在弘治皇帝麵前,也算是留了個臉。


    他把這次出行的事情,簡單的給弘治天子說完,又說到有人意圖加害聖上剛欽封的義士,卻被義士反將一軍的事情。


    弘治皇帝聽後,頓時來了興趣。


    他說道:“居然還有此等害人之法?”


    劉公公低眉順目的說道:“皇爺,奴婢也是第一次見。”


    “不過幸好這趙義士是個聰明絕頂之人,那三張一模一樣的契約,明明該是做了同樣手腳的。”


    “卻不想隻有那陷害之人手中的契約變了樣。”


    “依奴婢看,這趙義士是胸有成竹,而那鄉約則是一副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


    “看來即便奴婢當時不出現,這趙義士也能順利脫困。”


    弘治皇帝聽完後,一時也來了興趣。


    他讓人拿了墨魚汁來,親手寫下幾個字,然後放到一邊去等著。


    做完後,他又對劉公公說道:“此行你做的不錯,該賞。”


    劉公公一聽,心中大喜。


    想了想,他又說道:“這趙義士乃是本次童試小三元,奴婢聽聞,本次主持歲試的徐提督,還親自給他賜了字。”


    “聽聞此人是個無權無勢的農家子,想必也是個文采斐然之人,才能得到徐提督這般青睞。”


    “徐提督?”


    弘治皇帝聽到這個名字,不禁微微一笑。


    這個徐提督,乃是上一任徐首輔家的後生。


    他這從北直隸出發,到一個小小的府城去提督歲試,居然就收了半個弟子?


    這麽說來,弘治皇帝不禁對這個能力擒劇賊的義士,更是感興趣。


    今年年初的時候,自己好像就曾聽說過此人的名字。


    沒幾個月,這人力擒劇賊的消息又傳來,總兵伏羌伯毛銳更是幫他請了個旌表。


    雖說這旌表並不是毛銳親自請的,但是也是掛著毛銳的名頭。


    這麽一個農家子,莫非身上是有什麽驚世才學不成?


    弘治皇帝又頗有興趣的問了幾句,然後才打發劉公公出去。


    那寫好的紙放在一旁,後來他忙於政事,也一直無暇顧及。


    過了幾天,他召見太子在暖閣考校學問,太子無意間發現了這幾張紙條的變化。


    “父皇,你先前寫的這一幅字,怎麽變成了這般七零八落的樣子?”


    弘治皇帝才想起來,自己在劉公公迴宮複命的時候,一時興起寫了這麽一幅字。


    他看了一眼,才發現上麵的字居然已經消失的隻剩一些筆畫。


    弘治皇帝愣了一下。


    原來這墨魚汁寫字,還真的會消失。


    那這趙策是用了什麽法子,保存下來的?


    太子一臉好奇的看著自己的父皇,似乎從他的臉上看到了什麽好玩的事情。


    弘治天子當即說道:“把劉英喊來。”


    劉公公得到召見,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弘治皇帝指著這幅字說道:“你當初說那趙義士,能把這字保存下來?”


    劉公公忙不迭的點頭。


    “迴皇爺的話,確實是。”


    “奴婢親眼所見,三張契約,一張字跡完全消失,一張顏色淺淡一些,一張則是顏色正常。”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自己旁邊的兒子。


    正想問這古靈精怪,天天看雜書的兒子知不知道是怎麽迴事的時候,那邊突然傳來通報聲。


    “陛下,臣待詔翰林焦安誌,兩廣傳來戰報,請見陛下。”


    一聽是戰事,弘治皇帝趕緊說道:“進來說話。”


    太子則頗感興趣的往門口眺望著。


    這翰林手中捧著一份奏疏,走了進來。


    他跪下行禮後,直接說道:“臣焦安誌,兩廣總督潘蕃送來急奏。”


    兩廣......


    廣西時常有戰事,弘治皇帝已經絲毫不驚訝。


    他點了點頭說道:“傳上來吧。”


    潘蕃的奏疏下,還有一份奏疏。


    弘治皇帝先打開上麵奏疏看了一眼。


    “思恩知府岑濬與田州知府岑猛互相仇殺,攻陷了田州,岑猛走投無路請求援助。”


    “臣與鎮守太監韋經、總兵官伏羌伯毛銳集合十多萬士兵,分六路討伐......”


    “歸善劇賊唐大鬢勾結廣西土司,在同時抓拿朝廷禦史,意欲攻陷高州府,高州府指揮使馮央求援,臣已派援兵......”


    看完這份戰報,弘治皇帝臉色有些沉重的放到一旁。


    廣西的土司能鬧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隻不過能鬧到要出動這麽大規模兵力的,還真的少見。


    這次這些人,居然還學會了找盟友,共同鬧事?


    幸好急奏上並沒有太多壞消息。


    弘治皇帝揉揉眉心,把這份奏疏放到一旁。


    太子當即好奇的拿起來,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等到看完這戰報後,太子眼睛轉了一圈,有些意猶未盡的放下。


    隨即,他轉頭看向自己的父皇。


    卻看到弘治皇帝看著麵前的奏疏,一臉的不可置信。


    太子好奇的湊過去,掃了一眼。


    “歸善劇賊唐大鬢抓拿朝廷禦史,秘密攻打高州府,高州府義民趙策,率領其同窗二十餘人,五十駐軍,擒賊三百餘人,死傷......”


    “臣請朝廷封賞於義民趙策與其同窗......”


    太子看完,有些奇怪的眯了眯眼:“同窗?”


    “這什麽義民,還有同窗?”


    “難不成這還是個讀書人不成?”


    這話讓沉思的弘治皇帝迴過神來,他把手中的奏疏合上,有些震驚道:“這義民趙策,便是朕先前封賞那人?”


    待詔翰林點頭說道:“迴陛下的話,正是。”


    謔!


    弘治皇帝也不由的瞪大眼睛。


    這人剛擒獲劇賊,這戰功又來?


    這什麽讀書人啊?


    難不成他讀書之餘,就天天鍛煉身體,等著為國立功了?


    弘治皇帝把奏疏放下,敲了敲桌麵說道:“封賞......”


    這時,外麵又傳來了一陣通傳聲。


    “陛下,巡鹽禦史劉如愚傳來急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