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奢華精美高大的馬車在城北處的朱雀大道相匯,它們皆通往同一個地方,皇宮。
可想而知,聖上究竟邀請了多少人。
大明宮。
宮人們將賓客悉數引至太液池畔的寬大迴廊內,迴廊環繞整個太液池,雖為廊,卻十足很寬敞,足以擺設宴席。太液池平靜的水被春風吹起一圈一圈的漣漪,池中央的蓬萊山一片碧綠,水淺處有水鳥,起起落落。
威嚴偌大的大明宮內有此番天籟鬼斧,著實叫人唏噓。
“楊四娘請坐。”宮女將荊詞引到迴廊的一案席,示意她入座。
她剛要入座,身後突然傳來一個叫聲,“荊詞——”
迴頭,一道熟悉的身影大步朝她走來,來者大大咧咧,笑容爽朗,聲音絲毫不加克製,“想不到你也來了。”
“我今日是以桃代李。”荊詞見到朋友,佳顏露出淺笑。
李隆範點頭,“也好,多來宮裏走動走動,多認識些人。”
“你母親不是病了嗎?怎麽還有空來進宮賞春?”
李隆範一臉無所謂,“嗨!母親的病自有醫師調理,我又不是醫師,犯不著時時刻刻守著。”
“還真是沒心沒肺。”荊詞無奈搖頭,驀地腦中生出一念,“哎你該不會……為了逃避去隴州拿母親做借口吧?”
“怎麽可能,我是那種人嗎?”李隆範當即矢口否認。
“我看像!”崔琞的聲音從另一旁響起,他悠悠走了過來,待走到二人身前方繼續道:“姨母可是同我抱怨你甚少進她房中探視她,此事可是真的?”
李隆範聞言欲哭無淚,“表兄啊,虧你聰明一世,你難道不知道我阿娘是個矯情人?”
“哪有這樣說自己阿娘的。”崔琞語氣有些責怪。
“得了得了,你肯定是向著她的,”李隆範聳聳肩,“自小她疼你就勝過疼我這個親生兒子萬千,我能理解你們感情深厚。”
李隆範見崔琞未再懟他,遂看向他,豈料他早與荊詞含情脈脈相視,以眼傳情去了。他萬般無奈,默默繞過他們朝自己的席位走去。
“待會兒找機會出來一趟。”崔琞看著眼前人柔聲道。
荊詞望著他,點點頭,“恩。”然而,她雙眸的餘光卻總能感受到周圍的宮女們,她們的目光都集中他們身上。
敏銳的崔琞自然能感受到此番異樣,他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坐下休息,然後轉身走開。
崔琞乃膳部侍郎,今日的宮宴膳食是其職責的一部分。宮中諸人皆知,他乃長公主駙馬爺的長子,又是相王愛妃的外甥,父姓武,母姓崔,皆是名門望族。如今他年紀才二十出頭,麵容俊朗,風度翩翩,說話處事皆頗有魅力,他在哪,宮女們的目光自然就在哪。
荊詞剛坐下不久,眼光觸及不遠處一的食案,心裏不禁有些微觸動,隻是這抹觸動極輕,她麵無表情,眼神淡淡劃過那人的身影,低頭舉杯喝茶。
不遠處的蕭平亦眼神淡淡,視若無睹,繼續笑著與旁桌的友人對飲。
倆人間的形同陌路被蕭平身旁的陳環兒看在眼裏,她抿了抿嘴,假裝無所事事吃點心。
“聖人至——”
“皇後至——”
忽而,太監尖銳的聲音傳來。
兩抹明黃從另一邊走來,皇帝腿腳不甚利索,麵色卻很柔和。身旁的皇後妝容明豔,目光抖擻,頗有氣勢。
眾人立即起身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待帝後二人緩緩走至,聖上揮了揮手道:“平身——”
眾人不為所動,頓了頓。
“今日聖人邀諸位進宮共賞春色,大家不必多禮。”年過半百的皇後輕笑,身材豐腴,風韻猶存,神色銳利。
諸人這才起身,坐迴原來的位置。
麵容姣好的宮女們魚貫而入,徐徐上茶、上點心。
“你是誰?看著麵生。”
聖上的聲音從頭頂響起。
荊詞抬頭,發現座上之人指著自己,四周的眼神皆聚集在自己身上。荊詞遂起身,微微垂首,“迴聖人,小女乃鄭國公的小女兒,長姐今日受邀入宮,因著著了風寒不能赴邀,長姐道不能因此抹了聖上和娘娘的麵子,故讓小女替長姐前來。”
“哦——”聖上點點頭,“原來楊卿家還有一個這麽小的女兒,鄭國公府有心啦!”
“想不到太液池的春景這般好,今日乃青龍節,春迴大地、萬物複蘇,”一個近臣起身,對聖上、皇後舉杯,“微臣祝願聖人龍體安康,五穀豐登,我大唐風調雨順,盛世繁耀。”
“好!”聖上大喝一聲,舉杯同飲。
眾人見狀紛紛舉杯。
待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後,聖上對身旁特封的幾位修文館學士道:“愛卿們分別作一首來聽聽,優者有賞。”
幾名學士麵含喜色,起身作揖,他們的職責就是伴駕宴飲,賦詩助興。幾人立即走到一旁的書案前執起筆,有的提筆思慮,有的直接在紙上揮舞起來。
與此同時,長寧公主舉杯向聖上、皇後敬酒,說了些好聽的話哄得二人笑聲連連。
荊詞瞧著眼前奸佞者阿諛奉承,場麵紙醉金迷、窮奢極欲,他們這些局外人不得不違心附和,漸漸覺得好沒有意思。
唉,早知道她就不來了。
酒過三巡,聖上與皇後的興致仍舊不減分毫。
“聖人,今日春色好,不如讓每個人輪流作詩如何?”皇後挽著聖上的手,略有醉意。
“我看行,就作《迴波辭》吧,恩……從李愛卿開始。”聖上指了指靠近他的一臣子。
此人遂起身,天生嚴肅的麵容淺淺掛著笑,卻不同於旁人的言笑晏晏、得意忘形,他思慮了一會兒,張口吟誦,“迴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
此作一出,眾人皆愣了,頃刻間寂靜無聲。此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這是在鬥膽勸諫,讓聖上收起興致散場子的意思啊。
“哼!”聖上原本笑意滿滿的麵色突變,一絲蘊怒浮上龍顏,“李景伯你好大的膽子!敢破壞朕和娘娘的雅興”
此人正當開口繼續勸諫之時,席中另一道聲音響起,“聖人!”
荊詞聞聲挑了挑眉,她情不自禁盯緊說話的蕭至忠。
“恭喜聖人、娘娘,”蕭至忠作揖,麵含喜色,“李大夫此乃真諫官啊!”
座上龍顏頓了頓,一旁的皇後親手為聖上斟了一杯酒,輕聲笑道:“恭喜聖人。”
聖上見狀,遂大手一揮,作罷,“哈哈,都坐吧!”他目光看向蕭至忠身旁的蕭平,“蕭平弱冠了吧?”
蕭平迅速起身,器宇軒昂,聲音洪亮,“迴聖人,我已到弱冠之年。”
聖上滿意地點點頭,“昂藏七尺,該婚配了,”他的視線恰好平移至蕭平對麵的荊詞處,嘴角浮現一抹笑,“朕看鄭國公的小女兒也到了年齡,不如……朕賜婚,兩家結為秦晉之好如何?”
可想而知,聖上究竟邀請了多少人。
大明宮。
宮人們將賓客悉數引至太液池畔的寬大迴廊內,迴廊環繞整個太液池,雖為廊,卻十足很寬敞,足以擺設宴席。太液池平靜的水被春風吹起一圈一圈的漣漪,池中央的蓬萊山一片碧綠,水淺處有水鳥,起起落落。
威嚴偌大的大明宮內有此番天籟鬼斧,著實叫人唏噓。
“楊四娘請坐。”宮女將荊詞引到迴廊的一案席,示意她入座。
她剛要入座,身後突然傳來一個叫聲,“荊詞——”
迴頭,一道熟悉的身影大步朝她走來,來者大大咧咧,笑容爽朗,聲音絲毫不加克製,“想不到你也來了。”
“我今日是以桃代李。”荊詞見到朋友,佳顏露出淺笑。
李隆範點頭,“也好,多來宮裏走動走動,多認識些人。”
“你母親不是病了嗎?怎麽還有空來進宮賞春?”
李隆範一臉無所謂,“嗨!母親的病自有醫師調理,我又不是醫師,犯不著時時刻刻守著。”
“還真是沒心沒肺。”荊詞無奈搖頭,驀地腦中生出一念,“哎你該不會……為了逃避去隴州拿母親做借口吧?”
“怎麽可能,我是那種人嗎?”李隆範當即矢口否認。
“我看像!”崔琞的聲音從另一旁響起,他悠悠走了過來,待走到二人身前方繼續道:“姨母可是同我抱怨你甚少進她房中探視她,此事可是真的?”
李隆範聞言欲哭無淚,“表兄啊,虧你聰明一世,你難道不知道我阿娘是個矯情人?”
“哪有這樣說自己阿娘的。”崔琞語氣有些責怪。
“得了得了,你肯定是向著她的,”李隆範聳聳肩,“自小她疼你就勝過疼我這個親生兒子萬千,我能理解你們感情深厚。”
李隆範見崔琞未再懟他,遂看向他,豈料他早與荊詞含情脈脈相視,以眼傳情去了。他萬般無奈,默默繞過他們朝自己的席位走去。
“待會兒找機會出來一趟。”崔琞看著眼前人柔聲道。
荊詞望著他,點點頭,“恩。”然而,她雙眸的餘光卻總能感受到周圍的宮女們,她們的目光都集中他們身上。
敏銳的崔琞自然能感受到此番異樣,他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坐下休息,然後轉身走開。
崔琞乃膳部侍郎,今日的宮宴膳食是其職責的一部分。宮中諸人皆知,他乃長公主駙馬爺的長子,又是相王愛妃的外甥,父姓武,母姓崔,皆是名門望族。如今他年紀才二十出頭,麵容俊朗,風度翩翩,說話處事皆頗有魅力,他在哪,宮女們的目光自然就在哪。
荊詞剛坐下不久,眼光觸及不遠處一的食案,心裏不禁有些微觸動,隻是這抹觸動極輕,她麵無表情,眼神淡淡劃過那人的身影,低頭舉杯喝茶。
不遠處的蕭平亦眼神淡淡,視若無睹,繼續笑著與旁桌的友人對飲。
倆人間的形同陌路被蕭平身旁的陳環兒看在眼裏,她抿了抿嘴,假裝無所事事吃點心。
“聖人至——”
“皇後至——”
忽而,太監尖銳的聲音傳來。
兩抹明黃從另一邊走來,皇帝腿腳不甚利索,麵色卻很柔和。身旁的皇後妝容明豔,目光抖擻,頗有氣勢。
眾人立即起身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待帝後二人緩緩走至,聖上揮了揮手道:“平身——”
眾人不為所動,頓了頓。
“今日聖人邀諸位進宮共賞春色,大家不必多禮。”年過半百的皇後輕笑,身材豐腴,風韻猶存,神色銳利。
諸人這才起身,坐迴原來的位置。
麵容姣好的宮女們魚貫而入,徐徐上茶、上點心。
“你是誰?看著麵生。”
聖上的聲音從頭頂響起。
荊詞抬頭,發現座上之人指著自己,四周的眼神皆聚集在自己身上。荊詞遂起身,微微垂首,“迴聖人,小女乃鄭國公的小女兒,長姐今日受邀入宮,因著著了風寒不能赴邀,長姐道不能因此抹了聖上和娘娘的麵子,故讓小女替長姐前來。”
“哦——”聖上點點頭,“原來楊卿家還有一個這麽小的女兒,鄭國公府有心啦!”
“想不到太液池的春景這般好,今日乃青龍節,春迴大地、萬物複蘇,”一個近臣起身,對聖上、皇後舉杯,“微臣祝願聖人龍體安康,五穀豐登,我大唐風調雨順,盛世繁耀。”
“好!”聖上大喝一聲,舉杯同飲。
眾人見狀紛紛舉杯。
待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後,聖上對身旁特封的幾位修文館學士道:“愛卿們分別作一首來聽聽,優者有賞。”
幾名學士麵含喜色,起身作揖,他們的職責就是伴駕宴飲,賦詩助興。幾人立即走到一旁的書案前執起筆,有的提筆思慮,有的直接在紙上揮舞起來。
與此同時,長寧公主舉杯向聖上、皇後敬酒,說了些好聽的話哄得二人笑聲連連。
荊詞瞧著眼前奸佞者阿諛奉承,場麵紙醉金迷、窮奢極欲,他們這些局外人不得不違心附和,漸漸覺得好沒有意思。
唉,早知道她就不來了。
酒過三巡,聖上與皇後的興致仍舊不減分毫。
“聖人,今日春色好,不如讓每個人輪流作詩如何?”皇後挽著聖上的手,略有醉意。
“我看行,就作《迴波辭》吧,恩……從李愛卿開始。”聖上指了指靠近他的一臣子。
此人遂起身,天生嚴肅的麵容淺淺掛著笑,卻不同於旁人的言笑晏晏、得意忘形,他思慮了一會兒,張口吟誦,“迴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
此作一出,眾人皆愣了,頃刻間寂靜無聲。此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這是在鬥膽勸諫,讓聖上收起興致散場子的意思啊。
“哼!”聖上原本笑意滿滿的麵色突變,一絲蘊怒浮上龍顏,“李景伯你好大的膽子!敢破壞朕和娘娘的雅興”
此人正當開口繼續勸諫之時,席中另一道聲音響起,“聖人!”
荊詞聞聲挑了挑眉,她情不自禁盯緊說話的蕭至忠。
“恭喜聖人、娘娘,”蕭至忠作揖,麵含喜色,“李大夫此乃真諫官啊!”
座上龍顏頓了頓,一旁的皇後親手為聖上斟了一杯酒,輕聲笑道:“恭喜聖人。”
聖上見狀,遂大手一揮,作罷,“哈哈,都坐吧!”他目光看向蕭至忠身旁的蕭平,“蕭平弱冠了吧?”
蕭平迅速起身,器宇軒昂,聲音洪亮,“迴聖人,我已到弱冠之年。”
聖上滿意地點點頭,“昂藏七尺,該婚配了,”他的視線恰好平移至蕭平對麵的荊詞處,嘴角浮現一抹笑,“朕看鄭國公的小女兒也到了年齡,不如……朕賜婚,兩家結為秦晉之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