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道有先後,時空命因
開局絕對掌控,我自研長生 作者:雲海養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錯。”
無名老叟道:“氣運之中隱藏的大道,可為運氣,可為氣運,可為災厄,可為福緣……”
世上的每一種存在,似乎都能看出多種大道。
一棵大樹,從發芽到枯死的過程,你可以學習最淺顯的生長之道,枯萎之道,又或者將這二者聯合起來,參悟枯榮之道。
但從這之中,更深層次的挖掘,參悟木行大道。
比木行大道更深的,自然就是生命大道。
生命大道也有上級,那便是生與死的結合,生死大道。
萬事萬物,一切變化,皆有道存。
深度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都能看出不同的大道痕跡。
隻看你個人的理解能力了。
在氣運之中,自然也可以悟出多種不同的大道。
運氣大道,顯然就是其最外層,最淺顯的一種大道。
而氣運大道,則是更加深層次的力量。
“當然,如果你有那個悟性的話,或許能夠參悟其中真正的奧秘……命運大道呢!”
“命運大道?”
“不錯,那可是真正的無上大道,是無數大道之中最頂級的力量!”
無名老叟說著。
文字信息,看不出他的表情和心理。
但對方說周明或許能參悟這種大道,顯然是一種調侃。
“時間為尊,空間為王,命運不出,因果稱皇!”
無名老叟緊接著,又緩緩道出了這句話。
周明不解:“前輩何意?”
“道有先後,指的便是這世上存在的大道,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者,是天地之間自然而然就會存在的大道,比如五行,生死一類。
而後天的大道,通常認為是由生靈而產生,比如情緒之道,氣運之道。
所以這句話之中的四種大道,分別指的是先天和後天最強的兩種大道。”
周明點頭,表示明了。
先天之道,為世界自然演化所產生的大道。
在這些大道之中,以時間和空間為首。
後天之道,是伴隨著生靈而後誕生的大道。
比如情緒,血肉,詛咒等。
而在這些大道之中,就是以命運和因果為尊。
“我們修士修行,很注重環境,環境之中的靈氣越多,修行便越是順暢。同樣的,在大道的修行之中,也是十分的注重這一點。”
就比如參悟木行大道之人,就算沒有能力給自己找來一棵能夠散發出道韻的木棉花樹,也肯定會在自己的住所周圍種滿各種靈植。
雖說大道的痕跡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
但木之大道的痕跡,肯定是在樹林之中最多。
想要在大海或者沙漠之中尋找木行大道的痕跡,顯然是極其愚蠢的舉動。
無名老叟補充道:“不僅是修行,戰鬥亦是如此!”
這也很好理解,修士施展的法術神通,都是以自身法力影響外界天地靈氣,從而發出的攻擊。
如果在絕靈之地,僅以自身法力來施展那些法術神通,在輸出的法力維持不變的情況之下,缺少了外界靈氣,那麽法術神通的威力就會大大降低。
而大道,其實也是如此。
在一片樹林之中,施展木行大道,自然就可以得到四周所彌漫的木行大道加持。
換做火山之上,那這種加持就會消失。
而且外界對於大道的加持,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法力缺少了外界天地靈氣的加持,威能會降低十倍百倍。
但大道頂多就是降低三五成罷了。
正如前麵所說,大道存乎於萬物天地萬物之間。
沙漠海洋等環境,隻是木行大道比較少,不是沒有。
不過大道和法力的區別就在於,道就是道,一旦領悟之後,幾乎就可以無限的施展,不存在大道消耗的情況。
話雖如此,但這並不意味著合體級別以上,領悟了大道的修士就可以無限的戰鬥下去。
大道本身不會消耗。
但是人的一切活動,卻都會消耗力量。
就好比是你擁有了一把無限子彈,無限耐久,永遠不會磨損的手槍,你就可以無限的射出子彈。
但如果你大戰三天三夜,體力耗盡,甚至就連扣動扳機的力氣都沒有,那麽這把無限子彈手槍,在你手上,也依舊無法發揮出半點威力。
大道就可以視為一種無限使用的武器。
但修士想要推動這把武器,就必須要消耗自己的法力和體力。
所以哪怕領悟了最頂級的大道,要將其發揮出來,終究是需要依靠人。
人不行,時間大道都有可能輸給情緒大道。
人厲害,生長大道也照樣可以逆襲生命大道。
而在人這種基本條件之外,才是各種其他的因素。
環境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這時,一直在群裏麵潛水的山尊,按捺不住好奇問道:“我聽說先天之物,往往都比後天更強?是不是說先天之道,也往往比後天之道更強呢?”
“哈哈哈,你這小家夥,等下的層次太低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誤解。”
無名老叟道:“一件物品如果是先天而生,級別為中品靈寶,我鍛造出了一件上品靈寶,則為後天之物,憑什麽認定我鍛造的後天之物,會輸給那一件先天之寶呢?”
所以先天後天,實際上來說,這是一種產生方式的不同。
真正強弱,還是得自己判斷。
再者說了,人們之所以認為先天的寶物強,也隻是幸存者偏差罷了。
人們隻會將自己的目光投向那些強大無比的先天之物,而不會向下看。
如果他們向下看的話,就會發現天地之間的泥土沙石,全部都是先天之物。
如果有一塊石頭,在風沙之下,被雕琢成了近似劍的形狀。
那這塊石頭,就是一塊先天而成的寶劍。
但沒有人會認為它是寶物。
因為無論如何,它就是一塊石頭。
“不過在大道方麵,的確是先天之道,更優於後天之道。”
“這又是為何?”
“哈哈哈,不是說了嗎,環境影響!”
先天之道,存乎萬物之間,如果領悟的時空之類的大道,那麽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道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加持。
甚至在混沌之中,加持更多。
而後天之道,哪怕是因果命運,也往往需要在生靈眾多的地方,才能得到足夠的大道加持。
如果到了人跡罕至的荒野,荒無一人的絕地,或者是世界之外的混沌。
沒有生靈,那麽這因果命運的大道,自然也就得不到相應的加持。
所以在實際應用方麵,先天之道優於後天之道。
無名老叟道:“氣運之中隱藏的大道,可為運氣,可為氣運,可為災厄,可為福緣……”
世上的每一種存在,似乎都能看出多種大道。
一棵大樹,從發芽到枯死的過程,你可以學習最淺顯的生長之道,枯萎之道,又或者將這二者聯合起來,參悟枯榮之道。
但從這之中,更深層次的挖掘,參悟木行大道。
比木行大道更深的,自然就是生命大道。
生命大道也有上級,那便是生與死的結合,生死大道。
萬事萬物,一切變化,皆有道存。
深度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都能看出不同的大道痕跡。
隻看你個人的理解能力了。
在氣運之中,自然也可以悟出多種不同的大道。
運氣大道,顯然就是其最外層,最淺顯的一種大道。
而氣運大道,則是更加深層次的力量。
“當然,如果你有那個悟性的話,或許能夠參悟其中真正的奧秘……命運大道呢!”
“命運大道?”
“不錯,那可是真正的無上大道,是無數大道之中最頂級的力量!”
無名老叟說著。
文字信息,看不出他的表情和心理。
但對方說周明或許能參悟這種大道,顯然是一種調侃。
“時間為尊,空間為王,命運不出,因果稱皇!”
無名老叟緊接著,又緩緩道出了這句話。
周明不解:“前輩何意?”
“道有先後,指的便是這世上存在的大道,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者,是天地之間自然而然就會存在的大道,比如五行,生死一類。
而後天的大道,通常認為是由生靈而產生,比如情緒之道,氣運之道。
所以這句話之中的四種大道,分別指的是先天和後天最強的兩種大道。”
周明點頭,表示明了。
先天之道,為世界自然演化所產生的大道。
在這些大道之中,以時間和空間為首。
後天之道,是伴隨著生靈而後誕生的大道。
比如情緒,血肉,詛咒等。
而在這些大道之中,就是以命運和因果為尊。
“我們修士修行,很注重環境,環境之中的靈氣越多,修行便越是順暢。同樣的,在大道的修行之中,也是十分的注重這一點。”
就比如參悟木行大道之人,就算沒有能力給自己找來一棵能夠散發出道韻的木棉花樹,也肯定會在自己的住所周圍種滿各種靈植。
雖說大道的痕跡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
但木之大道的痕跡,肯定是在樹林之中最多。
想要在大海或者沙漠之中尋找木行大道的痕跡,顯然是極其愚蠢的舉動。
無名老叟補充道:“不僅是修行,戰鬥亦是如此!”
這也很好理解,修士施展的法術神通,都是以自身法力影響外界天地靈氣,從而發出的攻擊。
如果在絕靈之地,僅以自身法力來施展那些法術神通,在輸出的法力維持不變的情況之下,缺少了外界靈氣,那麽法術神通的威力就會大大降低。
而大道,其實也是如此。
在一片樹林之中,施展木行大道,自然就可以得到四周所彌漫的木行大道加持。
換做火山之上,那這種加持就會消失。
而且外界對於大道的加持,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法力缺少了外界天地靈氣的加持,威能會降低十倍百倍。
但大道頂多就是降低三五成罷了。
正如前麵所說,大道存乎於萬物天地萬物之間。
沙漠海洋等環境,隻是木行大道比較少,不是沒有。
不過大道和法力的區別就在於,道就是道,一旦領悟之後,幾乎就可以無限的施展,不存在大道消耗的情況。
話雖如此,但這並不意味著合體級別以上,領悟了大道的修士就可以無限的戰鬥下去。
大道本身不會消耗。
但是人的一切活動,卻都會消耗力量。
就好比是你擁有了一把無限子彈,無限耐久,永遠不會磨損的手槍,你就可以無限的射出子彈。
但如果你大戰三天三夜,體力耗盡,甚至就連扣動扳機的力氣都沒有,那麽這把無限子彈手槍,在你手上,也依舊無法發揮出半點威力。
大道就可以視為一種無限使用的武器。
但修士想要推動這把武器,就必須要消耗自己的法力和體力。
所以哪怕領悟了最頂級的大道,要將其發揮出來,終究是需要依靠人。
人不行,時間大道都有可能輸給情緒大道。
人厲害,生長大道也照樣可以逆襲生命大道。
而在人這種基本條件之外,才是各種其他的因素。
環境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這時,一直在群裏麵潛水的山尊,按捺不住好奇問道:“我聽說先天之物,往往都比後天更強?是不是說先天之道,也往往比後天之道更強呢?”
“哈哈哈,你這小家夥,等下的層次太低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誤解。”
無名老叟道:“一件物品如果是先天而生,級別為中品靈寶,我鍛造出了一件上品靈寶,則為後天之物,憑什麽認定我鍛造的後天之物,會輸給那一件先天之寶呢?”
所以先天後天,實際上來說,這是一種產生方式的不同。
真正強弱,還是得自己判斷。
再者說了,人們之所以認為先天的寶物強,也隻是幸存者偏差罷了。
人們隻會將自己的目光投向那些強大無比的先天之物,而不會向下看。
如果他們向下看的話,就會發現天地之間的泥土沙石,全部都是先天之物。
如果有一塊石頭,在風沙之下,被雕琢成了近似劍的形狀。
那這塊石頭,就是一塊先天而成的寶劍。
但沒有人會認為它是寶物。
因為無論如何,它就是一塊石頭。
“不過在大道方麵,的確是先天之道,更優於後天之道。”
“這又是為何?”
“哈哈哈,不是說了嗎,環境影響!”
先天之道,存乎萬物之間,如果領悟的時空之類的大道,那麽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道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加持。
甚至在混沌之中,加持更多。
而後天之道,哪怕是因果命運,也往往需要在生靈眾多的地方,才能得到足夠的大道加持。
如果到了人跡罕至的荒野,荒無一人的絕地,或者是世界之外的混沌。
沒有生靈,那麽這因果命運的大道,自然也就得不到相應的加持。
所以在實際應用方麵,先天之道優於後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