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修士晉升金丹後,可以煉製本命法寶。若是將此物拿來煉製自己的本命法寶……”
方平心中一動,越想就越覺得可行。
普通法寶的威能,在鍛造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經固定,極難更改。
本命法寶不同,其威能,可隨著修士境界的提升和法力的蘊養而不斷增長。即便是已經定型,後續也能繼續融入更高階的靈材,有再度提升的可能。
說是這麽說,但一件本命法寶的最初品質,就好比是一座房屋打下的地基。
地基越踏實,後續建造的房屋才越穩固,能修建的樓層也越高。
本命法寶亦是同理。
一開始用的靈材越好,品質越出色,後續提升的空間和威能也越大。
正因此,許多修士結丹後,往往不會立刻著手煉製本命法寶,而是精心搜集各種材料,盡可能做到力所能及的程度,才會著手煉製。
但再怎麽說,尋常金丹修士,隻怕也是弄不到生長八千年、還能順利渡過劫難的三階金蟾竹的。
若將此物用於煉製本命法寶,絕對稱得上奢華,堪稱是方平能想到的最好材料。
“便是當年的廣進真人,也想不到自己隨手栽下的金蟾竹,竟然能有如此造化吧……此竹的價值,絕對還在一件結丹機緣之上!”
方平不由在心中感謝起當年的那位元嬰真人。
“對了,金蟾竹八千年才有望突破三階,而它曆劫的時間點,仔細算起來,剛好跟塔靈‘廣進’誕生自我意識的時間差不多……”
莫非,此事便是“廣進”覺醒的契機?
倘若真是如此,那方平不得不感歎一聲: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了!
盞茶功夫後。
將三階金蟾竹收取,用禁製仔細的封存完畢後,方平原地行了一禮,再度謝過前輩修士饋贈後人的善意,這才掐動法訣,離開了這座已經空無一物的寶塔。
從時間上算,他僅僅隻是在塔內耽擱了小半日。
但真正的經曆和收獲,卻遠比預想的還要多。
“接下來,便是繼續南下,進入衛國了……”
方平駕馭遁光一路南行,順帶開始梳理起識海之中封存的龐大記憶碎片。
………
半個月後。
駕馭遁光全速飛行,途中偶爾切換出驚鴻舟恢複法力,順帶幹掉了一夥沒長眼的劫修,一路緊趕慢趕,總算是無驚無險的抵達了梁國西南邊境。
最多一兩日後,便能真正進入衛國修行界內。
而這個時候,大舉反撲的魔修們,才剛打迴明雲仙城前,還在跟負責拖延、死守的五派修士鏖戰。
等他們一路打入梁國,再逐個攻破五大仙門,追到衛國前,少說也得是數月後的事了。
意識到時間足夠充裕,方平也就不是那麽著急,略微放緩了速度的同時,揣摩起一門新獲得的上乘遁法【星羅遁法】。
此遁法,乃是方平在初步梳理了“廣進”殘留的記憶碎片後,於兩日前找到的。
從記憶中的信息來看,它是廣進真人當年剛晉升元嬰後不久,從一處金丹宗門的遺址中找到的。
單論遁法的精妙程度,比方平掌握的烈風遁法高出一個檔次還不止。
哪怕隻是初步修成,星羅遁法的速度都能堪比方平全力爆發烈風秘技的速度。
可想而知,若能修煉到大成,全速飛遁時會是何等驚人。
可以說,有了此遁法,足夠方平一路用到結丹了。
當然,星羅遁法,並非這半個月來方平整理出的唯一成果。
截止到目前,已經梳理了大部分記憶碎片的他,先後找到了不下五部完整的、可修煉到金丹境界的功法,金丹以下的功法更不用提。
甚至,就連可修煉到元嬰的殘缺功法,都有兩部。
隻不過,方平已經有大日真法,這些功法無論是立意還是精妙程度,很明顯都遠遠不如,僅能用來充作修行資糧。
在道法方麵,方平也有一些收獲。
隻不過,要麽是不適合方平,要麽是需要金丹境以後才能練成;要麽就是他已經掌握了類似的法術,沒必要再重複修習。
僅有的兩個築基境能派上用場的,其一便是方平目前正在參悟的【星羅遁法】;其二,則是一門名為【炎羅吞火訣】的奇特法門。
這種法門,可以讓已經修成的任意靈火、真火類法術,去吞噬其他類的靈火,或是火行靈材,從而增強原有法術的威能。
隻不過,炎羅吞火訣的提升幅度有限,每多吞噬一種,原本的靈火就會多幾分不穩定。最多吞噬三種後,就會接近極致,變得幾乎無法有效掌控。
“可惜,若是沒有這個限製,吞火訣可就厲害了,絕對堪稱是當世頂尖的火行法門……不過真要是這麽強,隻怕也不是築基修士便能輕易掌握的了。”
對眼下的方平來說,大成的烈陽真火完全夠用,並不急於提升。
等離開雲州後,重新穩定下來,再修煉吞火訣,設法提升烈陽真火的威能不遲。
除了功法、道術外,從“廣進”記憶碎片中收獲最多的,當屬一位元嬰真人修行、鬥法的經驗和感悟了。
哪怕保存完好的僅有一小部分,也能給方平帶來極大的幫助。
對於如何修煉到金丹,方平早已從落陽宗獲得相應的法門。但金丹之後該怎麽走,對於已經脫離宗門、重新成為散修的他來說,就有些沒底了。
而這份元嬰真人的記憶碎片,剛好彌補了這份不足。
讓他即便沒有宗門支撐,對金丹之後的道路也不至於一無所知!
離開雲州之前,順道前往會真山塔內一探,絕對是他最近這些年來作出的最明智的決定,甚至可能沒有之一!
………
兩日後的清晨。
沐浴朝陽,方平從北方而來,飛抵了僅有數百丈高的孤劍山。
此山,因為形似一把孤零零的長劍而命名,算是梁國和衛國的交界線。
因為地勢較偏的緣故,平日裏梁衛兩國的修士,隻有很少一部分會從這裏通行,大部分都是走更東方的衛河穀地界。
這也是方平刻意選擇從此處進入衛國的原因之一。
但方平沒想到的是,饒是避開大路,在試圖飛越孤劍山的時候,還是遇到了阻攔。
四名築基修士,外加上百名練氣弟子,正駐守在這孤劍山上,攔截著所有從梁國南下進入衛國的修士。
這些駐守修士的胸口處,皆有一枚冰雪模樣的紋章圖案。
看起來應該是隸屬於某個門派的弟子。
在方平之前,已經有一夥結伴而行的梁國練氣修士被他們攔下,正肆意搜身。
方平心中一動,越想就越覺得可行。
普通法寶的威能,在鍛造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經固定,極難更改。
本命法寶不同,其威能,可隨著修士境界的提升和法力的蘊養而不斷增長。即便是已經定型,後續也能繼續融入更高階的靈材,有再度提升的可能。
說是這麽說,但一件本命法寶的最初品質,就好比是一座房屋打下的地基。
地基越踏實,後續建造的房屋才越穩固,能修建的樓層也越高。
本命法寶亦是同理。
一開始用的靈材越好,品質越出色,後續提升的空間和威能也越大。
正因此,許多修士結丹後,往往不會立刻著手煉製本命法寶,而是精心搜集各種材料,盡可能做到力所能及的程度,才會著手煉製。
但再怎麽說,尋常金丹修士,隻怕也是弄不到生長八千年、還能順利渡過劫難的三階金蟾竹的。
若將此物用於煉製本命法寶,絕對稱得上奢華,堪稱是方平能想到的最好材料。
“便是當年的廣進真人,也想不到自己隨手栽下的金蟾竹,竟然能有如此造化吧……此竹的價值,絕對還在一件結丹機緣之上!”
方平不由在心中感謝起當年的那位元嬰真人。
“對了,金蟾竹八千年才有望突破三階,而它曆劫的時間點,仔細算起來,剛好跟塔靈‘廣進’誕生自我意識的時間差不多……”
莫非,此事便是“廣進”覺醒的契機?
倘若真是如此,那方平不得不感歎一聲: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了!
盞茶功夫後。
將三階金蟾竹收取,用禁製仔細的封存完畢後,方平原地行了一禮,再度謝過前輩修士饋贈後人的善意,這才掐動法訣,離開了這座已經空無一物的寶塔。
從時間上算,他僅僅隻是在塔內耽擱了小半日。
但真正的經曆和收獲,卻遠比預想的還要多。
“接下來,便是繼續南下,進入衛國了……”
方平駕馭遁光一路南行,順帶開始梳理起識海之中封存的龐大記憶碎片。
………
半個月後。
駕馭遁光全速飛行,途中偶爾切換出驚鴻舟恢複法力,順帶幹掉了一夥沒長眼的劫修,一路緊趕慢趕,總算是無驚無險的抵達了梁國西南邊境。
最多一兩日後,便能真正進入衛國修行界內。
而這個時候,大舉反撲的魔修們,才剛打迴明雲仙城前,還在跟負責拖延、死守的五派修士鏖戰。
等他們一路打入梁國,再逐個攻破五大仙門,追到衛國前,少說也得是數月後的事了。
意識到時間足夠充裕,方平也就不是那麽著急,略微放緩了速度的同時,揣摩起一門新獲得的上乘遁法【星羅遁法】。
此遁法,乃是方平在初步梳理了“廣進”殘留的記憶碎片後,於兩日前找到的。
從記憶中的信息來看,它是廣進真人當年剛晉升元嬰後不久,從一處金丹宗門的遺址中找到的。
單論遁法的精妙程度,比方平掌握的烈風遁法高出一個檔次還不止。
哪怕隻是初步修成,星羅遁法的速度都能堪比方平全力爆發烈風秘技的速度。
可想而知,若能修煉到大成,全速飛遁時會是何等驚人。
可以說,有了此遁法,足夠方平一路用到結丹了。
當然,星羅遁法,並非這半個月來方平整理出的唯一成果。
截止到目前,已經梳理了大部分記憶碎片的他,先後找到了不下五部完整的、可修煉到金丹境界的功法,金丹以下的功法更不用提。
甚至,就連可修煉到元嬰的殘缺功法,都有兩部。
隻不過,方平已經有大日真法,這些功法無論是立意還是精妙程度,很明顯都遠遠不如,僅能用來充作修行資糧。
在道法方麵,方平也有一些收獲。
隻不過,要麽是不適合方平,要麽是需要金丹境以後才能練成;要麽就是他已經掌握了類似的法術,沒必要再重複修習。
僅有的兩個築基境能派上用場的,其一便是方平目前正在參悟的【星羅遁法】;其二,則是一門名為【炎羅吞火訣】的奇特法門。
這種法門,可以讓已經修成的任意靈火、真火類法術,去吞噬其他類的靈火,或是火行靈材,從而增強原有法術的威能。
隻不過,炎羅吞火訣的提升幅度有限,每多吞噬一種,原本的靈火就會多幾分不穩定。最多吞噬三種後,就會接近極致,變得幾乎無法有效掌控。
“可惜,若是沒有這個限製,吞火訣可就厲害了,絕對堪稱是當世頂尖的火行法門……不過真要是這麽強,隻怕也不是築基修士便能輕易掌握的了。”
對眼下的方平來說,大成的烈陽真火完全夠用,並不急於提升。
等離開雲州後,重新穩定下來,再修煉吞火訣,設法提升烈陽真火的威能不遲。
除了功法、道術外,從“廣進”記憶碎片中收獲最多的,當屬一位元嬰真人修行、鬥法的經驗和感悟了。
哪怕保存完好的僅有一小部分,也能給方平帶來極大的幫助。
對於如何修煉到金丹,方平早已從落陽宗獲得相應的法門。但金丹之後該怎麽走,對於已經脫離宗門、重新成為散修的他來說,就有些沒底了。
而這份元嬰真人的記憶碎片,剛好彌補了這份不足。
讓他即便沒有宗門支撐,對金丹之後的道路也不至於一無所知!
離開雲州之前,順道前往會真山塔內一探,絕對是他最近這些年來作出的最明智的決定,甚至可能沒有之一!
………
兩日後的清晨。
沐浴朝陽,方平從北方而來,飛抵了僅有數百丈高的孤劍山。
此山,因為形似一把孤零零的長劍而命名,算是梁國和衛國的交界線。
因為地勢較偏的緣故,平日裏梁衛兩國的修士,隻有很少一部分會從這裏通行,大部分都是走更東方的衛河穀地界。
這也是方平刻意選擇從此處進入衛國的原因之一。
但方平沒想到的是,饒是避開大路,在試圖飛越孤劍山的時候,還是遇到了阻攔。
四名築基修士,外加上百名練氣弟子,正駐守在這孤劍山上,攔截著所有從梁國南下進入衛國的修士。
這些駐守修士的胸口處,皆有一枚冰雪模樣的紋章圖案。
看起來應該是隸屬於某個門派的弟子。
在方平之前,已經有一夥結伴而行的梁國練氣修士被他們攔下,正肆意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