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準備
“結果很有可能真如你所說。在裝修這一塊,如果工程完成了,沒有任何問題,買賣雙方都會和顏悅色的談天說地,甚至會愉快的幹一杯來慶祝自己的生意完成,但是一旦有質量問題,那很有可能就會惹上官司,而且品牌的知名度也會受到極大的打擊,尤其是泰宏股份這樣的在建築行業這一塊比較知名公司。”
“好了,我知道了。”隨後繼續寒暄幾句,沈陽光又提出要給對方幾千塊錢的小費,對方連忙笑著說好。
沈陽光隻所以急著掛電話,那是因為他看到了裝修工師傅3的電話,在接通電話後,沈陽光又重複了他之前和其他人說的話:“結果如何?”
“沈總,差別非常大!我用電鑽試過,一個怎麽打都打不下來,一個打到三分之二的時候直接全部脫落,這說明產品的質量有很大的問題,按理來說,泰宏牌子的防水和背膠都沒什麽問題,一些大工程的采購負責人都點名要這家公司的產品。”
沈陽光聽到電鑽兩字頓時皺了皺眉頭,重複的信息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可隨後,這位裝修工師傅卻說出了一個令他感到血脈膨脹的消息。
“在我效果測試完之後,我按照實際施工的流程又進行了一遍實驗, 在我們裝修工實際施工中有三種人, 一種是十分認真,做事細致的人,一種是有心做但是能力不夠的人,還有一種是懶的做或者敷衍了事的人。”
“就拿第一種認真細致的人來說, 他們在施工這個背膠或者防水的時候, 會用滾筒或者毛刷做施工,並且會仔細的觀察產品的變化, 直到背膠變成半透明色才用粘接劑來貼磚, 我說的是純粘接劑,不是裏麵摻水泥的那種, 這樣施工在全部完成之後, 無論是17年7月還是之後的貨,都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第二種人,有心但能力不足的人, 他們會盡量按照完美的施工方案來做,但是可能由於經驗不足,導致隻會做表麵功夫,一些深層次的變化觀察不到,比如在用背膠的時候,要等瓷磚背麵的膠變成半透明才能貼,但是他如果不懂得這麽簡單的東西的話, 他會刷了之後就立馬用粘接劑貼,這樣使用就產生了安全隱患,背膠不等半透明貼的話可以說沒有任何效果,此時就要看粘接劑好不好了,而一般刷了背膠的瓷磚是不會用太好的粘接劑的……”
“至於第三種……”
“好了, 不用說了,第三種就是垃圾施工師傅了, 這個我很清楚。”沈陽光打斷了這位裝修工師傅的話,盡管說的有些繞口, 但是沈陽光還是聽出了他要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 即使泰宏的產品有問題,但是使用這個產品的人也要講究使用的技巧,具體看施工方麵的人做的夠不夠細致。
想到這裏, 沈陽光嘴角頓時掛起了一絲陰謀得逞的笑容, 施工行業什麽樣子他的朋友和他說過的,十個施工師傅裏麵有三個是倒漿糊的, 不然他的朋友也不會在短短幾年把規模做的這麽大,除了廣告之外還要靠用戶的口碑。
掛掉電話之後,沈陽光甚至沒和吳均匯報內容,就直接走了出去,對著一位穿著休閑服的分析師說道:“給我去泰宏股份的網絡論壇和一切公共人士發布消息的網站去看看,有負麵新聞就全部複製黏貼下來。”說完之後,沈陽光才迴到了吳均的辦公室。
“這次我們要大賺一筆了!”
星期一早上九點半,泰宏股份果然沒有辜負25億合同所帶來的利好效應,剛開始交易就已經被幾十萬手大單拉了漲停。泰宏股份這隻股票再次霸占了互聯網股票app的首頁,越來越多的機構在公司網站宣布要調研這樣的公司,受大單的影響,一些券商和機構再度調高了泰宏股份的評級。
林時坐在電腦旁,在將裝有混沌湯的盒子扔進垃圾桶之後,他打了個哈欠,帶著一臉笑容看著泰宏股份後麵的+10.01%,現在這種情況林時已經可以解讀為:季報預告利好+巨額合同利好雙重利好效應。據他估計,泰宏股份還會有一個漲停板,現在的市盈率可以稱為市夢率了。
三十漲到六十的時候說白馬股的還算比較慧眼識珠,但是當三十漲到八十幾元的時候再說白馬的就隻能稱為腦殘了,資金從剛開始的理性投資逐漸變成了博傻,思維逐漸從誰買的低誰最賺錢,逐漸變成了:高估值股價依舊能賺大錢。
再度檢查了一下匯率之後,林時發現近期美元開始迴升了,不是簡單的迴升,而是單邊上行震蕩,從1:6.3漲上了1:6.81, 隨之帶來的電視台上多空勢力之間的轉換,一些之前做過“大膽”預測的專家, 紛紛找出了之前的記錄來打了一個馬後炮。想要以此來證明他們當時的預測有多麽的賺錢,即使他們一分錢都沒有投下去, 也一分錢沒有賺到。
林時又看了看最近美股的走勢,白巨中文網接受了一家國內私募公司的邀約收購,同時股價開始迴升……
在白巨中文網上賺了一筆巨額資本,但林時卻高興不起來,如果他不知道這裏麵的背景資料的話,他恐怕和那些散戶一樣,看見什麽漲就買什麽,即便那些股票將在十幾天之後開始大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點開了美股軟件的界麵,然後點進了化工行業,國內防水背膠比較出名的就是泰宏股份了,其餘的差也差不了多少,畢竟不是高技術行業,隻要有秘方和機器,誰都能進入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最難的不是生產,而是銷售。
國外比較有名的則是多徳士防水背膠,林時在周末的時候特意調查了一下這個股票,不過用的時間比較多,他用翻譯軟件把年報一句一句的翻譯成中文理解,即便他從財報上已經知道這個股票是一個比較好的股票了,國內建材市場也有多徳士防水背膠,但是價格比國產的要高50-120元一桶。
所以多徳士在華夏不是特別的有名,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國內的銷售,一些建築工地就是喜歡進口的東西,可能是被國內一些專門做低價產品的廠家給搞怕了吧。物美價廉在建材行業這一塊不是特別的適用,比低價永遠沒下限。
多徳士防水在美國的地位相當於泰宏股份在華夏的地位,甚至多徳士還要高上不少,1954年成立,1972年上市,隨後股價一路飆升,30年漲了279倍,公司業績翻了好幾番,並且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長,而在運營的這幾十年裏麵,沒有一個關於或者針對於多徳士這個品牌的醜聞。
知名度打開之後,就會吸引很多的人來買你的產品,1992年多徳士成為美國建築裝修協會推薦的首選品牌,其質量幾乎獲得了97%的裝修工師傅的認可,隨著公司發展的不斷壯大,美國政府考慮到不能讓多徳士一家獨大,於是利用反托拉斯法把多徳士分成了兩家,一家做生產,一家做銷售,而公司掌控者之間不能有任何的關係。
分開之後,多徳士依舊高速發展,但是美國建築行業也開始了飆升,一些小公司也開始慢慢發展壯大,不到幾年就發展出了足以媲美多徳士的公司——高諾。每個華爾街金融人士覺得隨著高諾的崛起,多徳士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打擊,將無法再保持高增長。然而這樣的唱空持續了近十年。每一次多徳士都打了這些金融專家的臉。
就在林時獨自進行調查的時候,他忽然得到了這麽一條消息:多諾的實際掌控人就是從多徳士裏麵分出來的,兩家暗中有戰略協議,並且兩家獨占的份額幾乎達到了整個美國建築業的一半!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林時忽然就想笑,美國政府處心積慮的想把他們分開,結果隻做了表麵功夫,他們暗中已經掌控了美國建築業,也難怪華爾街的人會看走眼了。
多徳士目前的價格是37美元一股,六個月的看漲期權需要10美元一張,而一手就是1000美元,習慣性的看了看k線,隨後關掉了頁麵,單邊上行的走勢沒有什麽好分析的。一些基本麵的指標如市盈率或者市銷率顯示著這隻股票目前的價格略高於股價的內在價值。
在將這個股票加入了自選股裏麵之後,林時把思緒迴到了華夏股票上麵,大盤基本不用分析,隻要是政策操盤,那麽永遠是震蕩市場,慢牛幾乎想都不用想,那都是政府為了安撫民心,才讓昧著良心的經濟學家這麽說的。
實際上大盤是漲是跌,隻有股市的參與者——散戶或者機構會“懂”,想知道今年行情好不好,看一看前十年業績跑贏大盤的基金就知道了,如果連這種基金都不行的話,那散戶肯定是虧的一塌糊塗……
“結果很有可能真如你所說。在裝修這一塊,如果工程完成了,沒有任何問題,買賣雙方都會和顏悅色的談天說地,甚至會愉快的幹一杯來慶祝自己的生意完成,但是一旦有質量問題,那很有可能就會惹上官司,而且品牌的知名度也會受到極大的打擊,尤其是泰宏股份這樣的在建築行業這一塊比較知名公司。”
“好了,我知道了。”隨後繼續寒暄幾句,沈陽光又提出要給對方幾千塊錢的小費,對方連忙笑著說好。
沈陽光隻所以急著掛電話,那是因為他看到了裝修工師傅3的電話,在接通電話後,沈陽光又重複了他之前和其他人說的話:“結果如何?”
“沈總,差別非常大!我用電鑽試過,一個怎麽打都打不下來,一個打到三分之二的時候直接全部脫落,這說明產品的質量有很大的問題,按理來說,泰宏牌子的防水和背膠都沒什麽問題,一些大工程的采購負責人都點名要這家公司的產品。”
沈陽光聽到電鑽兩字頓時皺了皺眉頭,重複的信息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可隨後,這位裝修工師傅卻說出了一個令他感到血脈膨脹的消息。
“在我效果測試完之後,我按照實際施工的流程又進行了一遍實驗, 在我們裝修工實際施工中有三種人, 一種是十分認真,做事細致的人,一種是有心做但是能力不夠的人,還有一種是懶的做或者敷衍了事的人。”
“就拿第一種認真細致的人來說, 他們在施工這個背膠或者防水的時候, 會用滾筒或者毛刷做施工,並且會仔細的觀察產品的變化, 直到背膠變成半透明色才用粘接劑來貼磚, 我說的是純粘接劑,不是裏麵摻水泥的那種, 這樣施工在全部完成之後, 無論是17年7月還是之後的貨,都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第二種人,有心但能力不足的人, 他們會盡量按照完美的施工方案來做,但是可能由於經驗不足,導致隻會做表麵功夫,一些深層次的變化觀察不到,比如在用背膠的時候,要等瓷磚背麵的膠變成半透明才能貼,但是他如果不懂得這麽簡單的東西的話, 他會刷了之後就立馬用粘接劑貼,這樣使用就產生了安全隱患,背膠不等半透明貼的話可以說沒有任何效果,此時就要看粘接劑好不好了,而一般刷了背膠的瓷磚是不會用太好的粘接劑的……”
“至於第三種……”
“好了, 不用說了,第三種就是垃圾施工師傅了, 這個我很清楚。”沈陽光打斷了這位裝修工師傅的話,盡管說的有些繞口, 但是沈陽光還是聽出了他要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 即使泰宏的產品有問題,但是使用這個產品的人也要講究使用的技巧,具體看施工方麵的人做的夠不夠細致。
想到這裏, 沈陽光嘴角頓時掛起了一絲陰謀得逞的笑容, 施工行業什麽樣子他的朋友和他說過的,十個施工師傅裏麵有三個是倒漿糊的, 不然他的朋友也不會在短短幾年把規模做的這麽大,除了廣告之外還要靠用戶的口碑。
掛掉電話之後,沈陽光甚至沒和吳均匯報內容,就直接走了出去,對著一位穿著休閑服的分析師說道:“給我去泰宏股份的網絡論壇和一切公共人士發布消息的網站去看看,有負麵新聞就全部複製黏貼下來。”說完之後,沈陽光才迴到了吳均的辦公室。
“這次我們要大賺一筆了!”
星期一早上九點半,泰宏股份果然沒有辜負25億合同所帶來的利好效應,剛開始交易就已經被幾十萬手大單拉了漲停。泰宏股份這隻股票再次霸占了互聯網股票app的首頁,越來越多的機構在公司網站宣布要調研這樣的公司,受大單的影響,一些券商和機構再度調高了泰宏股份的評級。
林時坐在電腦旁,在將裝有混沌湯的盒子扔進垃圾桶之後,他打了個哈欠,帶著一臉笑容看著泰宏股份後麵的+10.01%,現在這種情況林時已經可以解讀為:季報預告利好+巨額合同利好雙重利好效應。據他估計,泰宏股份還會有一個漲停板,現在的市盈率可以稱為市夢率了。
三十漲到六十的時候說白馬股的還算比較慧眼識珠,但是當三十漲到八十幾元的時候再說白馬的就隻能稱為腦殘了,資金從剛開始的理性投資逐漸變成了博傻,思維逐漸從誰買的低誰最賺錢,逐漸變成了:高估值股價依舊能賺大錢。
再度檢查了一下匯率之後,林時發現近期美元開始迴升了,不是簡單的迴升,而是單邊上行震蕩,從1:6.3漲上了1:6.81, 隨之帶來的電視台上多空勢力之間的轉換,一些之前做過“大膽”預測的專家, 紛紛找出了之前的記錄來打了一個馬後炮。想要以此來證明他們當時的預測有多麽的賺錢,即使他們一分錢都沒有投下去, 也一分錢沒有賺到。
林時又看了看最近美股的走勢,白巨中文網接受了一家國內私募公司的邀約收購,同時股價開始迴升……
在白巨中文網上賺了一筆巨額資本,但林時卻高興不起來,如果他不知道這裏麵的背景資料的話,他恐怕和那些散戶一樣,看見什麽漲就買什麽,即便那些股票將在十幾天之後開始大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點開了美股軟件的界麵,然後點進了化工行業,國內防水背膠比較出名的就是泰宏股份了,其餘的差也差不了多少,畢竟不是高技術行業,隻要有秘方和機器,誰都能進入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最難的不是生產,而是銷售。
國外比較有名的則是多徳士防水背膠,林時在周末的時候特意調查了一下這個股票,不過用的時間比較多,他用翻譯軟件把年報一句一句的翻譯成中文理解,即便他從財報上已經知道這個股票是一個比較好的股票了,國內建材市場也有多徳士防水背膠,但是價格比國產的要高50-120元一桶。
所以多徳士在華夏不是特別的有名,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國內的銷售,一些建築工地就是喜歡進口的東西,可能是被國內一些專門做低價產品的廠家給搞怕了吧。物美價廉在建材行業這一塊不是特別的適用,比低價永遠沒下限。
多徳士防水在美國的地位相當於泰宏股份在華夏的地位,甚至多徳士還要高上不少,1954年成立,1972年上市,隨後股價一路飆升,30年漲了279倍,公司業績翻了好幾番,並且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長,而在運營的這幾十年裏麵,沒有一個關於或者針對於多徳士這個品牌的醜聞。
知名度打開之後,就會吸引很多的人來買你的產品,1992年多徳士成為美國建築裝修協會推薦的首選品牌,其質量幾乎獲得了97%的裝修工師傅的認可,隨著公司發展的不斷壯大,美國政府考慮到不能讓多徳士一家獨大,於是利用反托拉斯法把多徳士分成了兩家,一家做生產,一家做銷售,而公司掌控者之間不能有任何的關係。
分開之後,多徳士依舊高速發展,但是美國建築行業也開始了飆升,一些小公司也開始慢慢發展壯大,不到幾年就發展出了足以媲美多徳士的公司——高諾。每個華爾街金融人士覺得隨著高諾的崛起,多徳士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打擊,將無法再保持高增長。然而這樣的唱空持續了近十年。每一次多徳士都打了這些金融專家的臉。
就在林時獨自進行調查的時候,他忽然得到了這麽一條消息:多諾的實際掌控人就是從多徳士裏麵分出來的,兩家暗中有戰略協議,並且兩家獨占的份額幾乎達到了整個美國建築業的一半!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林時忽然就想笑,美國政府處心積慮的想把他們分開,結果隻做了表麵功夫,他們暗中已經掌控了美國建築業,也難怪華爾街的人會看走眼了。
多徳士目前的價格是37美元一股,六個月的看漲期權需要10美元一張,而一手就是1000美元,習慣性的看了看k線,隨後關掉了頁麵,單邊上行的走勢沒有什麽好分析的。一些基本麵的指標如市盈率或者市銷率顯示著這隻股票目前的價格略高於股價的內在價值。
在將這個股票加入了自選股裏麵之後,林時把思緒迴到了華夏股票上麵,大盤基本不用分析,隻要是政策操盤,那麽永遠是震蕩市場,慢牛幾乎想都不用想,那都是政府為了安撫民心,才讓昧著良心的經濟學家這麽說的。
實際上大盤是漲是跌,隻有股市的參與者——散戶或者機構會“懂”,想知道今年行情好不好,看一看前十年業績跑贏大盤的基金就知道了,如果連這種基金都不行的話,那散戶肯定是虧的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