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唿喚: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趙振中得知前方擦槍走火和護衛軍差點打起來的竟是蔡廷鍇、蔣光鼐二人帶領的第十九路軍,不由得苦笑,想不到同這支在後來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部隊第一次接觸竟然是這樣。不過,趙振中知道,相打無好手,現在沂蒙根據地四圍雲集的蔣軍大兵可不是來走親戚的,護衛軍對此自然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於是,在將此次事件通報各部時,趙振中再次強調:我們不主動挑事,但決不怕事!對於任何企圖進入自治政府轄區的他方武裝,決不放過!
蔡廷鍇、蔣光鼐所部於8月15日攻占濟南後,也曾商量對沂蒙根據地采取相應的對策,畢竟在津浦路、膠濟線夾角的中間地帶有這麽一股不服從中央的勢力實在不是個事。可當劉峙、韓複榘和陳調元等先後趕到濟南,蔡廷鍇、蔣光鼐在軍事會議上提出解決沂蒙護衛軍的問題時,津浦路總指揮劉峙與膠濟線總指揮韓複榘卻神情凝重。
歎了口氣,劉峙對韓複榘說道:“向方兄,你在山東打了這麽長時間,對沂蒙護衛軍的情況比我熟悉,還是你把他們的情況和大家說說吧。”
韓複榘卻擺手推辭道:“我雖然在山東這邊的時間比經扶兄長點,可對那裏也並不清楚。要不是4月份在徐州會議上雪暄兄當麵和均座提起護衛軍的事,讓我了解點情況的話,我對他們可算是兩眼一抹黑。雪暄兄主政山東,兩年前又曾和護衛軍交過手,對他們情況的了解可比我清楚得多了,還是讓雪暄兄介紹下吧。”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陳調元苦笑著說道:“諸位,要說對那護衛軍,兄弟確實比較了解,可兄弟我曾在他們麵前吃過大虧,此前也就一直不願過多提及。既然今天大家都想知道護衛軍的虛實,我也就把知道的情況說一下,也算是給大家提個醒。”
頓了頓,陳調元接著說道:“據我所知,護衛軍原本是由沂蒙山區中一些飽受天災人禍,不堪土匪、亂兵肆虐之苦的半大孩子發展起來的。從民國14年秋天的時候,崛起於沂水北部,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掃除了沂蒙一帶的土匪、亂兵。後來趁我們第一次北伐與張宗昌爭鋒的時候,占據了沂蒙新萊四縣。在民國17年初,全殲了張宗昌兩萬多人的清剿部隊,又截獲了張宗昌的一趟滿是軍火物資的軍列,隨後又發布了自治通電。”
“二次北伐時,兄弟我指揮第二軍團北上,而護衛軍的區域正在我方前進道路上。當時我觀察過他們的防禦工事,認為這仗不好打,卻沒想到那麽難打。”陳調元想起當初的戰況,就滿是苦澀,“5天,僅僅5天!我第二軍團所部在對方的防禦工事和密集火力下,就損失了兩萬兵力。”
“前些時候,為了津浦路戰事,我和向方兄曾派代表進入護衛軍轄區,想把他們拉到我們這邊。不過護衛軍恪守他們當初自治通電的聲明,說是不參加國內各方勢力的爭鬥。這讓我和向方兄放心不少,畢竟,讓他們中立總比他們投到閻錫山那邊要好得多。就是在這次洽談過程中,我方代表阮紹文見識到了護衛軍這兩年來的發展,迴來告訴我說,武力進攻的話,得不償失,最好通過政治方式解決。”
“陳主席,難道我們幾十萬大軍竟拿護衛軍沒有辦法嗎?”剛剛指揮所部拿下濟南的蔣光鼐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
“憬然老弟,要是護衛軍拉出山來,麵對麵的和我們打,我們當然不用擔心。”陳調元苦笑著歎道,“可他們這幾年把周邊的防禦工事建設的更加完善,簡直成了一個鐵打的烏龜殼子。沂蒙新萊這四縣對外邊界,除了密布地雷之外,更是深溝高壘,碉堡密布,除了一兩條在對方嚴密監控下的進出小路,竟是把四縣區域與外界完全隔絕了。對方縮在裏麵不出來,我們想和對方交手,也要通過那地雷陣,越過深溝、大渠才行。再說,他們從土匪手中以及張宗昌手中所繳獲的裝備,完全可以武裝起10萬兵馬,加上還有重炮,又憑險防守,我們要想攻克的話,不付出幾十萬人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10萬兵馬!幾十萬人的代價!在座的大小軍頭個個心裏發涼。
“多謝雪暄兄的說明。我看護衛軍的事情暫且就先放一放吧。過幾天均座要到濟南開會部署下一步的安排,到時候究竟怎麽做,我們聽均座安排就是。”劉峙見有些冷場,便轉移話題道。
……
晉綏軍退到黃河以北,山東戰局已經徹底敗壞,而且由於物資供應方麵的問題,反蔣聯軍的整體狀況同樣不容樂觀。無奈之下,閻錫山隻好派周玳帶著銀元、彈藥、麵粉等物資去見馮玉祥,請求馮玉祥所部在隴海線發動攻勢,策應山東。為了全局,馮玉祥沒有計較閻錫山過去的所作所為,開始組織攻勢。可誰知,老天也似乎站在蔣軍一邊,馮部剛在隴海線上有點進展,卻又遇上了連日的滂沱大雨,根本就無法作戰。
津浦線上扭轉戰局,隴海線上一時無憂,老蔣大大的鬆了口氣,不料想,東北那邊又出了事情。老蔣拉攏張學良部下的事情敗露,準備帶兵入關的幾人已被張學良扣押,得知情況之後,老蔣大驚失色,生怕張學良為此一怒之下站到閻錫山的一方。老蔣憂慮,閻、馮等反蔣聯軍一方自然是喜出望外,閻錫山等人更是想以種種許諾打動張學良,使其站到自己一方幫忙打老蔣。
早在6月份,蔣軍在全局上處於不利地位的時候,蔣中正便派人去東北拉攏張學良等一幹東北軍大小頭目。7月份,蔣中正的代表吳鐵城、張群等人攜帶委任狀,欲委任張學良為海陸軍副總司令,委任於學忠為平津衛戍司令,王樹常為河北省主席,張學銘為青島警備司令、胡若愚為青島市長等,企圖將東北軍拉到自己一方。不過,張學良在6月份剛召開完東北軍高級將領會議,並決定不急於出兵關內,因此對老蔣的拉攏也就不冷不熱。
蔣中正見拉攏張學良不成,便又采取了其常用的手段,決定用高官厚祿的方式分化其他的東北軍軍官,從中漁利。考慮到各部駐防位置,老蔣把目光對準了臨綏駐軍司令於學忠,並通過自己當年在日本時的同學現臨綏駐軍參謀長陳貫群之手,給於學忠寫了兩封親筆信,希望於能獨自舉兵向西相助。不料於學忠卻不為所動,於學忠不但把老蔣的兩封信全都交給了張學良,還複蔣信一封,表明心誌,決不背叛張學良。
碰了釘子之後,老蔣又通過第三軍團總指揮使何成浚指使其所屬寇英傑部參謀長陶敦禮出麵,到臨榆縣拉攏其他的東北軍將領。陶敦禮到臨榆後,以300萬大洋外加許諾馬廷福部擴編為3個師、馬本人升任軍長等條件,收買了駐紮在山海關的東北軍陸軍步兵第213旅旅長馬廷福。
馬廷福在蔣介石的收買下,決定孤注一擲,投蔣反張,他與641團團長孟百孚、640團團長安褔魁等人密謀背叛張學良,出兵天津、北平援助蔣介石。為了保證他們不變心,陶敦禮先將100萬元大洋匯到了馬廷福在奉天中國銀行的賬戶上。
而當於學忠得知馬廷福準備投蔣的消息後,立刻將此事密報張學良,並商定了對策。隨後,張學良、於學忠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兵分兩路,於8月14日將東北騎兵師長鄭澤聲、213旅旅長馬廷福一並抓捕。
馬廷福事件後,北戴河空氣一時緊張之極,謠言四起。8月16日,日文滿報報道張學良已死,沈陽的號外也傳出消息,說張學良已於15日在北戴河遇刺,生死未卜。接著,在平津方麵也有同樣謠傳,各地探詢之電如雪片般飛來。
馬廷福叛變敗露後,蔣中正的代表吳鐵城、張群驚恐萬狀,匆匆撤出北戴河。而馮玉祥、閻錫山和汪精衛等人卻大喜過望,在他們看來,此刻正是把張學良拉到自己這一邊來的最好時機。於是紛紛再派代表來到北戴河,進行新一輪的遊說。
為了穩定人心,8月16日,張學良在北戴河給東北省首腦發出電報,在電報上他詳細的說明了此次兵變的由來與經過,稱讚於學忠“顧慮周詳,處置敏捷,”同時還聲明此次平定兵亂:“不損一兵,不折一矢,而渠魁就擒,邪氣頓消,尤見得道多重,失道寡助也。遠道傳聞,深恐失實,特電奉聞。”
張學良電報發出,謠言自然消散。不過,讓閻錫山等人失望的是,張學良卻並未追究張群、吳鐵城等人的責任,反而於8月18日在北戴河正式宴中央代表張群、方本仁等。
張學良口稱中立,但在解除兵變危機後卻不追責南京方麵,反而對其表示友善,已經從側麵表明了自己助蔣的態度,這讓老蔣緊張了兩天多的神經鬆弛下來。
仗打到這個份上,蔣中正很清楚,中央軍雖然開始在全局上占有優勢,但要想徹底把閻錫山、馮玉祥等部消滅卻不現實。就算最終消滅了閻、馮等部,那恐怕也是兩敗俱傷。先不說東北意向不明的張學良,光湖南、江西等地的共.匪有坐大之勢就讓老蔣頭疼,這幫生死大敵竟然趁湖南兵力空虛的時候一度占據長沙,要是任其發展下去那還了得?!敗給閻、馮等人,自己不過是個下野之局,可要是讓共.匪得勢,那自己可是有殺身之禍。
權衡利弊之後,為了早日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蔣中正於8月22日以南京政府名義宣布,如閻、馮下野出洋,其餘部卒,概許自新。隨後,老蔣又通過自己派往東北的代表,對張學良許諾,不但之前的委任狀繼續有效,還把黃河以北的事務交由張學良負責,同時,老蔣讓宋子文答應東北方麵在8月份所提出的要求,先付500萬作為東北軍出兵軍費,再借給公債1000萬以穩固東北的金融問題。
到8月底9月初的時候,戰局已經明朗了,反蔣聯軍一方實際上已經很不利了。平漢線的反蔣聯軍在銀彈、肉彈的攻擊下,實際上已經扣不動扳機了,根本不打仗。隴海線有相當一部分第二方麵軍部隊也被蔣中正分化收買,再加上對閻錫山不給馮部補充糧彈不滿,很多馮係大將都不願再與蔣中正作戰,山東的晉綏軍更是被趕到黃河以北。而石友三暗中又向張學良輸誠,加上老蔣的承諾,張學良的態度也開始明朗,並越來越傾向於老蔣。
9月8日,張學良召集東北幾乎所有文武召開重要會議,在9月15日的全體會議上張學良發表重要講話,最終以東北地當日俄兩大帝國主義夾縫中,如果中國不統一則無力對外,在將蔣中正、閻錫山、馮玉祥罵了個遍後,張學良決定派兵入關,武裝調停,並由蔣中正善後。
張學良決定東北軍入關,成了壓跨反蔣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此後的戰局再無懸念。
……
趙振中得知前方擦槍走火和護衛軍差點打起來的竟是蔡廷鍇、蔣光鼐二人帶領的第十九路軍,不由得苦笑,想不到同這支在後來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部隊第一次接觸竟然是這樣。不過,趙振中知道,相打無好手,現在沂蒙根據地四圍雲集的蔣軍大兵可不是來走親戚的,護衛軍對此自然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於是,在將此次事件通報各部時,趙振中再次強調:我們不主動挑事,但決不怕事!對於任何企圖進入自治政府轄區的他方武裝,決不放過!
蔡廷鍇、蔣光鼐所部於8月15日攻占濟南後,也曾商量對沂蒙根據地采取相應的對策,畢竟在津浦路、膠濟線夾角的中間地帶有這麽一股不服從中央的勢力實在不是個事。可當劉峙、韓複榘和陳調元等先後趕到濟南,蔡廷鍇、蔣光鼐在軍事會議上提出解決沂蒙護衛軍的問題時,津浦路總指揮劉峙與膠濟線總指揮韓複榘卻神情凝重。
歎了口氣,劉峙對韓複榘說道:“向方兄,你在山東打了這麽長時間,對沂蒙護衛軍的情況比我熟悉,還是你把他們的情況和大家說說吧。”
韓複榘卻擺手推辭道:“我雖然在山東這邊的時間比經扶兄長點,可對那裏也並不清楚。要不是4月份在徐州會議上雪暄兄當麵和均座提起護衛軍的事,讓我了解點情況的話,我對他們可算是兩眼一抹黑。雪暄兄主政山東,兩年前又曾和護衛軍交過手,對他們情況的了解可比我清楚得多了,還是讓雪暄兄介紹下吧。”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陳調元苦笑著說道:“諸位,要說對那護衛軍,兄弟確實比較了解,可兄弟我曾在他們麵前吃過大虧,此前也就一直不願過多提及。既然今天大家都想知道護衛軍的虛實,我也就把知道的情況說一下,也算是給大家提個醒。”
頓了頓,陳調元接著說道:“據我所知,護衛軍原本是由沂蒙山區中一些飽受天災人禍,不堪土匪、亂兵肆虐之苦的半大孩子發展起來的。從民國14年秋天的時候,崛起於沂水北部,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掃除了沂蒙一帶的土匪、亂兵。後來趁我們第一次北伐與張宗昌爭鋒的時候,占據了沂蒙新萊四縣。在民國17年初,全殲了張宗昌兩萬多人的清剿部隊,又截獲了張宗昌的一趟滿是軍火物資的軍列,隨後又發布了自治通電。”
“二次北伐時,兄弟我指揮第二軍團北上,而護衛軍的區域正在我方前進道路上。當時我觀察過他們的防禦工事,認為這仗不好打,卻沒想到那麽難打。”陳調元想起當初的戰況,就滿是苦澀,“5天,僅僅5天!我第二軍團所部在對方的防禦工事和密集火力下,就損失了兩萬兵力。”
“前些時候,為了津浦路戰事,我和向方兄曾派代表進入護衛軍轄區,想把他們拉到我們這邊。不過護衛軍恪守他們當初自治通電的聲明,說是不參加國內各方勢力的爭鬥。這讓我和向方兄放心不少,畢竟,讓他們中立總比他們投到閻錫山那邊要好得多。就是在這次洽談過程中,我方代表阮紹文見識到了護衛軍這兩年來的發展,迴來告訴我說,武力進攻的話,得不償失,最好通過政治方式解決。”
“陳主席,難道我們幾十萬大軍竟拿護衛軍沒有辦法嗎?”剛剛指揮所部拿下濟南的蔣光鼐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
“憬然老弟,要是護衛軍拉出山來,麵對麵的和我們打,我們當然不用擔心。”陳調元苦笑著歎道,“可他們這幾年把周邊的防禦工事建設的更加完善,簡直成了一個鐵打的烏龜殼子。沂蒙新萊這四縣對外邊界,除了密布地雷之外,更是深溝高壘,碉堡密布,除了一兩條在對方嚴密監控下的進出小路,竟是把四縣區域與外界完全隔絕了。對方縮在裏麵不出來,我們想和對方交手,也要通過那地雷陣,越過深溝、大渠才行。再說,他們從土匪手中以及張宗昌手中所繳獲的裝備,完全可以武裝起10萬兵馬,加上還有重炮,又憑險防守,我們要想攻克的話,不付出幾十萬人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10萬兵馬!幾十萬人的代價!在座的大小軍頭個個心裏發涼。
“多謝雪暄兄的說明。我看護衛軍的事情暫且就先放一放吧。過幾天均座要到濟南開會部署下一步的安排,到時候究竟怎麽做,我們聽均座安排就是。”劉峙見有些冷場,便轉移話題道。
……
晉綏軍退到黃河以北,山東戰局已經徹底敗壞,而且由於物資供應方麵的問題,反蔣聯軍的整體狀況同樣不容樂觀。無奈之下,閻錫山隻好派周玳帶著銀元、彈藥、麵粉等物資去見馮玉祥,請求馮玉祥所部在隴海線發動攻勢,策應山東。為了全局,馮玉祥沒有計較閻錫山過去的所作所為,開始組織攻勢。可誰知,老天也似乎站在蔣軍一邊,馮部剛在隴海線上有點進展,卻又遇上了連日的滂沱大雨,根本就無法作戰。
津浦線上扭轉戰局,隴海線上一時無憂,老蔣大大的鬆了口氣,不料想,東北那邊又出了事情。老蔣拉攏張學良部下的事情敗露,準備帶兵入關的幾人已被張學良扣押,得知情況之後,老蔣大驚失色,生怕張學良為此一怒之下站到閻錫山的一方。老蔣憂慮,閻、馮等反蔣聯軍一方自然是喜出望外,閻錫山等人更是想以種種許諾打動張學良,使其站到自己一方幫忙打老蔣。
早在6月份,蔣軍在全局上處於不利地位的時候,蔣中正便派人去東北拉攏張學良等一幹東北軍大小頭目。7月份,蔣中正的代表吳鐵城、張群等人攜帶委任狀,欲委任張學良為海陸軍副總司令,委任於學忠為平津衛戍司令,王樹常為河北省主席,張學銘為青島警備司令、胡若愚為青島市長等,企圖將東北軍拉到自己一方。不過,張學良在6月份剛召開完東北軍高級將領會議,並決定不急於出兵關內,因此對老蔣的拉攏也就不冷不熱。
蔣中正見拉攏張學良不成,便又采取了其常用的手段,決定用高官厚祿的方式分化其他的東北軍軍官,從中漁利。考慮到各部駐防位置,老蔣把目光對準了臨綏駐軍司令於學忠,並通過自己當年在日本時的同學現臨綏駐軍參謀長陳貫群之手,給於學忠寫了兩封親筆信,希望於能獨自舉兵向西相助。不料於學忠卻不為所動,於學忠不但把老蔣的兩封信全都交給了張學良,還複蔣信一封,表明心誌,決不背叛張學良。
碰了釘子之後,老蔣又通過第三軍團總指揮使何成浚指使其所屬寇英傑部參謀長陶敦禮出麵,到臨榆縣拉攏其他的東北軍將領。陶敦禮到臨榆後,以300萬大洋外加許諾馬廷福部擴編為3個師、馬本人升任軍長等條件,收買了駐紮在山海關的東北軍陸軍步兵第213旅旅長馬廷福。
馬廷福在蔣介石的收買下,決定孤注一擲,投蔣反張,他與641團團長孟百孚、640團團長安褔魁等人密謀背叛張學良,出兵天津、北平援助蔣介石。為了保證他們不變心,陶敦禮先將100萬元大洋匯到了馬廷福在奉天中國銀行的賬戶上。
而當於學忠得知馬廷福準備投蔣的消息後,立刻將此事密報張學良,並商定了對策。隨後,張學良、於學忠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兵分兩路,於8月14日將東北騎兵師長鄭澤聲、213旅旅長馬廷福一並抓捕。
馬廷福事件後,北戴河空氣一時緊張之極,謠言四起。8月16日,日文滿報報道張學良已死,沈陽的號外也傳出消息,說張學良已於15日在北戴河遇刺,生死未卜。接著,在平津方麵也有同樣謠傳,各地探詢之電如雪片般飛來。
馬廷福叛變敗露後,蔣中正的代表吳鐵城、張群驚恐萬狀,匆匆撤出北戴河。而馮玉祥、閻錫山和汪精衛等人卻大喜過望,在他們看來,此刻正是把張學良拉到自己這一邊來的最好時機。於是紛紛再派代表來到北戴河,進行新一輪的遊說。
為了穩定人心,8月16日,張學良在北戴河給東北省首腦發出電報,在電報上他詳細的說明了此次兵變的由來與經過,稱讚於學忠“顧慮周詳,處置敏捷,”同時還聲明此次平定兵亂:“不損一兵,不折一矢,而渠魁就擒,邪氣頓消,尤見得道多重,失道寡助也。遠道傳聞,深恐失實,特電奉聞。”
張學良電報發出,謠言自然消散。不過,讓閻錫山等人失望的是,張學良卻並未追究張群、吳鐵城等人的責任,反而於8月18日在北戴河正式宴中央代表張群、方本仁等。
張學良口稱中立,但在解除兵變危機後卻不追責南京方麵,反而對其表示友善,已經從側麵表明了自己助蔣的態度,這讓老蔣緊張了兩天多的神經鬆弛下來。
仗打到這個份上,蔣中正很清楚,中央軍雖然開始在全局上占有優勢,但要想徹底把閻錫山、馮玉祥等部消滅卻不現實。就算最終消滅了閻、馮等部,那恐怕也是兩敗俱傷。先不說東北意向不明的張學良,光湖南、江西等地的共.匪有坐大之勢就讓老蔣頭疼,這幫生死大敵竟然趁湖南兵力空虛的時候一度占據長沙,要是任其發展下去那還了得?!敗給閻、馮等人,自己不過是個下野之局,可要是讓共.匪得勢,那自己可是有殺身之禍。
權衡利弊之後,為了早日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蔣中正於8月22日以南京政府名義宣布,如閻、馮下野出洋,其餘部卒,概許自新。隨後,老蔣又通過自己派往東北的代表,對張學良許諾,不但之前的委任狀繼續有效,還把黃河以北的事務交由張學良負責,同時,老蔣讓宋子文答應東北方麵在8月份所提出的要求,先付500萬作為東北軍出兵軍費,再借給公債1000萬以穩固東北的金融問題。
到8月底9月初的時候,戰局已經明朗了,反蔣聯軍一方實際上已經很不利了。平漢線的反蔣聯軍在銀彈、肉彈的攻擊下,實際上已經扣不動扳機了,根本不打仗。隴海線有相當一部分第二方麵軍部隊也被蔣中正分化收買,再加上對閻錫山不給馮部補充糧彈不滿,很多馮係大將都不願再與蔣中正作戰,山東的晉綏軍更是被趕到黃河以北。而石友三暗中又向張學良輸誠,加上老蔣的承諾,張學良的態度也開始明朗,並越來越傾向於老蔣。
9月8日,張學良召集東北幾乎所有文武召開重要會議,在9月15日的全體會議上張學良發表重要講話,最終以東北地當日俄兩大帝國主義夾縫中,如果中國不統一則無力對外,在將蔣中正、閻錫山、馮玉祥罵了個遍後,張學良決定派兵入關,武裝調停,並由蔣中正善後。
張學良決定東北軍入關,成了壓跨反蔣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此後的戰局再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