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作,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在時間進入9月份,秋風漸起的時候,這次疫情的爆發總算停止下來。李老道也結束了在聚仙宮掛單客串臨時主持的事務。


    兩個月的忙碌,使太清宮和李老道在附近民眾中的聲望大增。在李老道離開聚仙宮之前,太清宮的周旅學、趙善初等幾位長老曾約其赴太清宮麵談,希望李老道能長期在聚仙宮掛單,並主持相應事務。李老道初時不解,言談之後心下方才明白太清宮是希望借助自己對山中眾孩童特別是趙振中三人的影響力,以及自己的醫術和在附近民眾中的聲望,幫助太清宮維持其在附近山場的利益。


    李老道以山中有大批孩童需要照料且時近秋收為由婉辭,最後在太清宮周旅學、趙善初的勸說之下,李老道也考慮到現在還租借太清宮的地方,今後還要同太清宮打交道,不好拒絕太過。最終同意在太清宮遇到需要時,李老道可就近幫助解決出現的問題,並在聚仙宮擔任掛名主持。


    聚仙宮在趙振中原來所在的年代中已經被拆除。不過,在目前這個年代,聚仙宮近三十間屋宇仍保存完好。聚仙宮又稱為寒寨觀、韓寨觀。位於嶗山南窯村北麵。創建於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該宮由著名道士李誌明、王誌真創建,元代學士張起岩撰寫《聚仙宮碑》碑文。初時殿宇宏麗,到此時尚存有玉皇、真武、三清諸殿,共近三十間屋舍。觀內有桂花數株、銀杏一株,均為600餘年前栽種。是眾家道人所向往並經常來掛單的地方。道觀的西邊是當地有名的狗窟窿石。此石形態似一隻蹲著的狗,皺曲有致,中透窟窿(人可鑽過去),是一塊典型的海蝕石。可惜這座宮觀因戰亂等原因,在趙振中原來世界中建國時隻有真武殿九間屋舍留存,並最終於1956年被拆除。其後1958年,在聚仙宮原本所在的地方建立了幸福村。


    李老道迴去後把事情一說,匡真覺有些惋惜放著聚仙宮這麽好的地方不能用。趙振中三人分析後覺得現在不接受太清宮的委托是對的。


    “師傅是白雲洞道士,掛單在太清宮名下的聚仙宮無妨,可要是變成太清宮的道士,隻怕對白雲洞那邊不好說。再者,師傅要是成為太清宮中人,那我們也間接成為太清宮的門人了。雖然在一些方麵能夠便利些,可我們也要承擔起太清宮的一些責任了。這就不如現在我們隻是租借太清宮山場更自由些。”趙振中解釋道。


    “我也是這樣考慮的,”老道點頭說道:“老道散漫慣了,不習慣再被什麽戒律束縛,更何況還要牽連到你們?這事就這麽算了。太清宮那邊能幫忙的我們盡力就可以了。”


    在接下來的整個九、十兩個月裏,大家忙碌著秋收。


    去年這個時候趙振中幾人還要每天為生活而上山下海的忙碌著,現在看著眼前的豐收局麵,趙振中三人以及老道、匡著覺等人是感慨最多的。


    “師傅,今年這個收成,估計我們可以再收留一些孤兒了,隻是石洞裏空間已經不能增加了。”趙振中估算著說道,“秋收結束後找幾個人幫忙在石洞附近再建幾間土坯茅草房吧。”


    “你準備建多少間?”


    “等秋收完,看收了多少糧食再說吧。總要知道能有多少糧食可以用來收留孩童才成啊。”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忙碌,收獲,各種收成開始逐漸統計出來:


    輪作的50畝土地在夏季提供了4150公斤麥子之後,現在又先後提供了4700多公斤玉米,2100多公斤黃豆、綠豆。


    在這輪作的50畝土地外,其餘20畝地提供了19000公斤白薯,除了預留做種和日常吃用的外,其餘全部製作成便於儲存的白薯幹,共有7000公斤左右。


    還有8畝地提供了400公斤的花生。


    這80畝地糧食產量遠遠低於趙振中三人所知道的後世畝產記錄,可李老道幾人看著在燈光映照下,石洞儲藏室中金燦燦堆滿著的玉米、黃豆等收獲的糧食卻是高興的合不攏嘴。


    除了糧食外,今年分夏、秋兩季,李老道請來的放蠶的楊氏兄弟指導眾人,前後共收獲了將近3500公斤蠶繭。除了預留用做種繭的200多公斤蠶繭外,其餘蠶繭提供了670多公斤繭扣,2600多公斤的蠶蛹。


    還有5頭豬,估計能夠提供豬肉500多公斤。那20多隻雞現在每天都能提供10多個雞蛋。


    根據這個糧食數字,趙振中等人經過大致估算,認為從11月份到明年6月夏糧收獲前這8個月左右時間內,最多能支撐200人溫飽。也就是說現在的90多人的基礎上最多能夠再擴充一倍。考慮到石洞最多能容納120多人,如果將這裏擴張容納200人的話,那就還需要建設10間房屋。


    計算停當後,李桐生、匡真覺兩人就想如同去年那樣,到周圍縣鄉和青島城裏尋找那些流浪的孩童。李老道卻阻止了兩人:“這事情先別忙,等我和趙小子幾人到太清宮裏去說說。等迴來後再決定建房屋和收留孩童的事。”


    “那去年不就是我們先帶孩子迴來的麽?”李桐生不解。


    “去年是突然遇上,又臨近冬天,來不及和太清宮商量”,李老道解釋道:“我們現在住的地方是太清宮的,在別人的地麵上收留這麽多孩童,怎麽能連個招唿都不和主人打?換你,你怎麽想?”


    “我可沒那麽多心眼能想那麽多,”李桐生撓撓頭,嘀咕道:“收留孤兒不是救人一命的好事麽?”


    “師兄,做好事也看方法的。”趙振中搖搖頭說道。


    第二天,李老道從附近村莊裏找人幫忙,駕船把他自己和趙振中等三人以及準備好的一些禮物送到太清宮山腳下的小碼頭上。這些禮物中基本上是新收獲的糧食、瓜果和從山裏采摘的野果,還有幾葫蘆用野葡萄釀製的“葡萄果汁”。


    和周旅學、趙善初兩人見麵後,趙振中感謝太清宮在過去一年中所給予的幫助。寒暄過後,趙振中說道:“我們三人失去親人後,又從海外漂泊迴來,幸有太清宮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落腳棲身的地方,並多方給予幫助,我們幾人才能衣食無憂,還能在去年收留了一些和我們一樣的孤兒。今年我們在開墾的地裏收獲了些糧食,我們想再收留一些孤兒,還望兩位長老和宮裏能夠同意。”


    “你們那裏居住的地方能夠麽?”趙善初問道。


    “如果兩位長老同意的話,我們想再修建10間土坯房,用來收留孤兒。”


    “10間?”趙善初吃了一驚,“你們準備一共收留多少人?”


    “我們隻能看糧食收成決定收留人數。我們現在有百人左右,不過,好在孩童吃食不多。一共算得話,大約能夠收留200人吧。”


    “200人?”趙善初更是吃驚“你們一年80畝地的收成就能收留200人?”


    “這個不光是靠地裏的收成,還有養豬、養蠶和到山裏采集野果、藥材,趕海收取各種海味等合一塊算,大致能支撐200人消耗到明年夏糧時節。”趙振中解釋道。


    “趙小子用50畝地輪作,一年能在一畝地裏收獲三次。這才勉強能支撐200人。”李老到一旁補充道。


    “一年收獲三次?”周旅學也好奇起來。


    李老道就把那50畝地如何輪作解說了一遍。


    周旅學、趙善初明白過來,但卻無法在太清宮的土地上應用同樣的方法。原來,太清宮崇尚道法自然,要求其租戶都不得采用任何施肥手段,即便連收獲後打場都不能用畜力,全部應用人力。不過,太清宮的租子收的也不高,基本上都是5年收3次,按照收成的3成收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裏河山別樣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風浩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風浩然並收藏萬裏河山別樣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