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天氣已經寒冷起來,前幾日還下了一場小雪,雪水浸在地裏,土地硬得像磚石一般,文遠見開荒已經再難繼續,於是就命令停了下來。


    不過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文遠帶著這三千多人一共開出了十二萬畝良田,接下來自然就是分田。


    分田絕對是一件大事,直接決定著文遠治下人心的穩定,文遠思慮再三,決定並不采用日後曹操屯田分成、土地公有的辦法,而是把田地徹底分給軍士的士兵耕種,把自己手下農民士兵的積極性徹底調動起來!


    曹操的屯田製,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每 50 人為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田。軍屯以士兵屯日,60 人為1 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曹魏屯田對安置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曹操統一北方創造了物質條件。


    不過曹操的屯田製雖然對安置流民,蓄養民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在文遠看來仍然是剝削太重了,屯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則更加艱苦。到了曹魏後期,屯田剝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達官 8 民 2 的程度,導致大批屯田軍民的反抗和逃亡,導致屯田製逐漸破壞。


    說實話,自打做了這下曲陽的縣官之後,文遠的同情心有些泛濫,本來他從不是那種管閑事的人,可是當他看到下曲陽破敗的情狀,街麵上內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百姓,恐怕任何一個人都高興不起來。


    如今雖然有了些兵,也有了點權,不過文遠並不想做日後困守易京的公孫瓚,他想滋潤的活著,民心自然是必須抓緊的一點。


    所以,同情心有些泛濫的文遠深感這個世道生存的艱難,雖然自己暫時還無力讓更多的人能夠活的更安穩一點,但至少在這下曲陽一地,文遠覺得自己必須有所表現。


    因此,文遠決定,所有開墾的荒地,全部都作為私田!


    分作私田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因為是私人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設置官吏監督,節省了許多資源,而且,因為是自家的土地,多勞多得,各家各戶肯定下了勁兒的苦幹,較之侍弄公田積極性決不可同日而語,最重要的,在這個年代,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了這麽一塊土地,所有和文遠對立的人,不是成了從文遠麾下士兵手中搶他們的飯碗?這些士兵還不拚了命也要跟著自己幹?


    而且說是私田,其實還不是他一個人的田,這些私田他決定不向州郡上繳,全部存到自家小金庫來,手下的軍戶都是自己的佃戶,自己既能獲得大量的糧食,治下軍戶生活也能得到平安。


    分田,這才是文遠整個軍政組織架構之中最重要的一環!這樣一個大殺器,所產生出的巨大影響絕對足以令整個天下都為之震蕩!文遠對此頗為期待。


    不過實行分田製的困難也是有的,最大的難處就是沒錢!開墾荒地,人吃馬嚼這些都要用錢,這幾個月僅是供應近五千人吃喝就已經讓文遠焦頭爛額,到明年春耕,種子,耕牛,農具之內,更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更何況從春耕到秋收這半年多又沒有收獲,種田的這幫人手更是需要由自己承擔,所要耗費的錢糧更多!當真是“錢”途艱險啊!因此漢末亂世才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敢像文遠這般。


    文遠冥思苦想數日都彷徨無計,可要讓他殘酷剝削治下軍民他又萬分不願,索性橫下心道:“操!沒錢,老子就去搶,去劫,隻要老子的拳頭夠硬,就不信還搞不到錢糧來!”


    消息一傳出,,全城上下頓時為之震撼!張將軍花費大量人力財力,開墾出來的荒地一分也不留做公田,全部分給麾下士兵!


    當日文遠全軍上下近三千人全部匯集在校場之內,下曲陽兩萬多百姓全部放下手中夥計前來圍觀。一個不算太大的校場被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到處是黑壓壓的人頭,接踵摩肩。


    雖然此時天氣已經非常寒冷,地麵上還積著一層薄薄的殘雪,但軍戶們心情亢奮,絲毫不懼嚴寒。


    文遠當眾公布了分田到戶的具體措施。


    第一,從今日起,對所有加入文遠軍中的士卒實行軍戶製度,每戶軍戶都會一次性給予五十畝地,作為私產。軍戶無須向朝廷繳納租賦,但是每戶軍戶都必須出一名丁口,加入軍隊作戰,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第二,所有開墾的土地,來年春耕時將由縣府借與種子,農具,耕牛,沒有存糧的軍戶文遠還會借與米糧,所欠待秋收時歸還或者付錢贖買。


    第三,秋收第一年,每畝地征收五鬥糧食以資軍用,第二年征糧一斛,此後便依此例不變。


    第四,所有軍戶必須在一月之內將親眷遷入下曲陽,沒有親族眷屬的軍戶暫時不予分田。


    軍戶製度,自唐時開始興起,當時又稱為“府兵製”,這也是文遠考慮良久才決定實施的改革措施。


    漢時實施的征兵製,及義務兵役製,隻是複原製度還不健全,所以有了漢樂府中所說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現象。三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征兵的數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黃巾百萬,擇其精壯三十萬號為青州兵”,吳國還迫使山越出山為兵,見於史書的就有十幾萬。


    至於軍戶製,就是軍籍和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而民戶則隻納租調,不用服兵役。


    軍戶製的好處就是軍戶擁有土地,不征賦稅,隻需提供兵源,戰時為兵,閑時務農,軍隊自給自足,大大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又避免了征兵製增加農民負擔和妨礙農業生產。


    不過軍戶製也非沒有缺點,一是容易廢馳,國家一旦長年沒有戰事,軍戶就會因為軍官奴役、掠奪軍戶妻女、政府加派雜差等產生逃亡,久之就會變得老弱而不能戰,有的軍官隱瞞逃亡或絕嗣軍戶不報,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後期,由於府兵製的破壞,唐政府為可戰之兵,隻能聽認藩鎮割據。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後衛所兵不能戰,不得不大量募兵,戚家軍就是當時最著名的。


    再就是長期實行軍戶製,掌管各地軍戶的軍事貴族勢力就會抬頭,如南朝宋、齊、梁、陳都由軍事政變建立,唐高祖李淵祖父為西魏十二柱國之一,參加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軍事貴族,這一狀況到唐代,終於演變為以“安史之亂”為起點的延續到北宋的藩鎮割據局麵,造成了五代十國的空前分裂,世襲府兵養出了一批難治的驕兵悍將來。


    雖有缺點,文遠卻不肯因噎廢食,如今天下亂勢將起,為了穩定麾下士兵軍心,使他們奮勇作戰,編戶分田之舉都在所難免,何況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本是大得民心之舉,一旦傳揚出去,所有人都知道,隻要跟著他幹,就一定有好日子過,到時民心所向,文遠所到之處,百姓還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而且文遠所實行的並非照搬原來的軍戶製度,而是與募兵製相結合,隻有招募合格,才會成為軍戶,畢竟部卒的精銳才是他考慮的重中之重。


    更何況文遠並不打算長久實行軍戶製,一旦天下太平,他還是會將軍戶解散的。


    至於所征每畝的田租,考慮到當時耕種技術還相當粗放,一年一種不說,畝產也不過三、四斛,即便文遠開墾所得都是良田,又有滹沱河水灌溉,文遠保守估計畝產也不過六、七斛,去除五口之家以及生出一年口食,還要預留種子,上繳租賦,如此一家一年下來餘糧便剩下百餘斛。如此,即便是遇上災年,麾下軍戶也不至於餓著肚子。


    而且畝納一斛雖然要高於漢末的三十稅一,但軍戶無須繳納田租以外的貢賦,隻服兵役,負擔還是要比百姓要輕些,比起後來曹操屯田的五五分成,六四分成強了不知多少倍。


    文遠深知,小農之家每年能有餘糧,能夠吃飽穿暖便是他們最大的夢想,能過上這樣的日子,他們就會肯拚了性命跟著你幹。對於未來,文遠相當期待。


    校場外,氣氛相當的熱烈。


    一個軍戶的家屬感動的道:“張將軍好人呐!真是咱這些窮老百姓的救星啊!俺家狗蛋能跟著張將軍當兵,俺一家光榮!”


    一個三十多歲的莊稼漢子道:“是啊是啊,給張將軍手下當軍戶是有出息啊,隻不知道啥時候張將軍再招兵,到時候俺們家大虎一定也讓他去應征。”


    那莊稼漢旁邊的鄰居道:“徐大哥,你家不是就大虎一根獨苗嗎,今年才十六,你能舍得?”


    “有啥不舍得!你也看到了,張將軍是真心對咱們窮人好,給他賣命,值!俺家大虎要是不幸沒了,俺跟俺婆娘再生!”


    …………


    每公布一條措施,台下軍士就發出一片歡天喜地的高唿,連圍觀的兩萬多下曲陽百姓也是時不時發出嘩然之聲,看向校場內的眼神也充滿了羨慕。


    公布措施之後,文遠低聲命令屬下開始分田。田地是采取抽簽形式發放的每喊到一個名字,就會有一個士卒登上高台抽號,每人五十畝,無論好還是不好,絕對公平公正。


    文遠笑眯眯的坐在台上,看著一個個士兵走到自己麵前抽號,他們每一個人都帶著興奮激動的表情,小心翼翼的抽取簽號,走到文遠麵前時,一個個感恩戴德的拜倒在地,許多人拿到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激動的熱淚盈眶。


    看到這一幕,文遠也是喉嚨發緊,眼皮發酸,這就是咱勤勞樸實的炎黃子孫啊!他們經年累月的在麵朝黃土耕種勞作,所求的就是那麽簡單,隻要能得一日兩餐溫飽,隻要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就會感恩戴德,真心實意的對你好。


    可是就在這個世道,這些窮苦百姓受盡了大地主大世族的盤剝,衣食無著,最終淪為佃農努力,一生都在地主的莊園中勞作,戰時還要充作他們的私人部曲,連死都不敢死在家裏,買兒賣女,慘不忍睹。


    正所謂:“生有終身之勤,死有暴骨之憂。歲小不登,流離溝壑,嫁妻賣子。”


    如果眼前站的是一幫肥的流油的世家豪族,文遠肯定磨快了刀一同狠宰!可是這一幫可憐至極的人站在文遠麵前,你捫心自問,自己舍得那麽殘酷的剝削嗎?


    所以文遠暗暗決定,要吃就吃大戶,要宰就宰世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徒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徒歸來並收藏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