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醒來後,魏征掀開棺槨,幫朕服下安神定魄湯藥,方才返本還原知得人事。


    朕死而複生,立刻廣收南瓜令魏征送往陰司,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之後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三藏聽完李世民陳述,道:“皇兄就是那個時候選了貧僧,這才有了觀音菩薩送寶和西天取經的事情?”


    李世民點頭:“正是。當時我聽聞你是學士陳光蕊之兒,知道他也是死而複生之人,斷定你家是有仙緣的,才選了你做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主持水陸大會。


    後來觀音現身,陳述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說你講的佛法不能渡王者超度,大乘佛法才可渡皇帝轉世,朕想起先皇尚未投胎,這才讓你出使天竺國,西去靈山取經。”


    三藏聞言臉色陰沉,心情低落,緩聲道:“謝皇兄解惑。如此看來,陛下再無生死危機,貧僧這就放心了。貧僧告退。”


    李世民忙道:“別走。禦弟既然有了神通,不知能否去地府,幫朕再續20年壽元?”


    三藏聞言遲疑片刻,道:“我問一問再迴稟陛下。貧僧告退。”


    話罷,三藏退出夢境。


    李世民心急,大叫道:“禦弟一定要助朕增加壽元!”


    長孫皇後被李世民吵醒,驚問:“陛下,怎麽如此大喊?”


    李世民睜開眼,方才見自己在龍榻之上,起身跟長孫皇後訴說夢境,不在話下。


    ……


    黑水河。


    三藏緩緩睜開眼睛,長長唿出一口氣,道:“貧僧基本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而且,此事和西遊量劫有莫大關係。”


    八戒一嘴海鮮氣味,捂著嘴道:“李家皇帝怎麽說的?為何得出這個結論?”


    三藏道:“皇上說,涇河龍王身死後找他索命,嚇得他身死,神魂出殿遇到崔判官,待到陰司,先見那先君父王與先君兄弟爭嚷。又見到森羅殿上,與十代閻王敘坐。說涇河龍王誣告轉殺之事,未經三曹對案便了解了官司,查生死文簿,檢看陽壽是否還陽。崔判官在簿子上添了20年陽壽,閻王著朱太尉、崔判官送他還陽,更令他見識了陰司裏,不忠不孝、非禮非義、奸盜詐偽、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燒舂銼之苦,煎熬吊剝之刑。又在枉死城中被無數的冤魂擋路。幸虧崔判官作保,借金銀一庫,買轉鬼魂,更許諾迴陽世作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孤魂,將此言叮嚀分別方才順利複生。”


    燭墨道:“這麽說來,我父親已經嚇死了李世民,也算是報仇了!”


    三藏道:“可以這麽說。”


    八戒插嘴:“師傅剛才說,涇河龍王與西遊量劫有莫大關係,是什麽意思?”


    女兒國王也道:“是啊,為何如此說。”


    三藏沉聲道:


    “此事正發生在觀音菩薩去東土尋找取經人的時間段,且皇上還陽後,當即召開水陸大會,觀音正是在水陸大會上當眾宣揚了大乘佛法,皇上聞言後知道其用處,方才讓我去取經。”


    女兒國王心道:“還有這等事,具體是個什麽情形?”


    三藏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說道:


    “皇上複生後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著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那消個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皇上傳旨,著魏征與蕭瑀、張道源,邀請諸佛,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壇主,設建道場,


    次日,三位朝臣在山川壇裏,逐一查選有德行的高僧。當日對眾舉出貧僧。


    三位引貧僧至禦前,皇上曾聽聞過我家事跡,因而賜我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後又選得大小名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做了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


    皇帝、文武日日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上寺拈香拜佛。


    七七四十九日後,觀世音菩薩當街售賣錦襴袈裟、九環錫杖,要七千兩銀子。又說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就將袈裟、錫杖送他,結個善緣。


    此事被人報給皇上,宣觀音變化的僧人見駕至寶殿。


    皇上十分歡喜,要買了賜我,接過觀音硬是送給了皇上。


    次日,貧僧穿了錦斕袈裟,持寶杖,在台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


    觀音菩薩變了凡僧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你隻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麽?”


    貧僧聞言,翻身跳下台來,對菩薩起手道打他講的都是小乘教法,不知大乘教法。


    觀音菩薩變得凡僧說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生,隻可渾俗和光而已。西方有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此事又被皇上得知,皇上怪他擾亂經堂耽誤佛事。菩薩說大乘佛法可以度枉死鬼脫苦,渡先王轉世,祝福現世皇帝壽身無壞。


    皇上想起枉死城的鬼,十八層地獄的邪,想到先皇和先太子,心下擔憂,才問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觀音菩薩這時才顯出真身,說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如來處。


    皇上見了朝天禮拜,眾文武跪地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


    觀音留下一張簡帖,寫得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此經迴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皇上即傳旨貧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經。貧僧欣然應旨意。


    皇上這才扶我上了禦前,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賜了紫金缽盂,與我結拜為兄弟,貧僧自此成為大唐禦弟,開始取經。”


    女兒國王聽得一愣一愣的,道:“我是聽出來了,袁守誠就是西遊量劫的開端,涇河龍王就是西遊量劫的引子。唐王魂遊地府就是水陸大會的基礎,而水陸大會便是觀音出場的舞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兒國王穿越孫悟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紙鳳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紙鳳冠並收藏女兒國王穿越孫悟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