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婆皺眉,知道自己依舊沒得到全部信任,也不知女兒國王了解多少內情,隻好先行試探:


    “天庭不仁,為了吃龍肝殘害龍族,廣氏一族助紂為虐,殘害同胞,最後被我敖氏所滅,反用廣氏子孫的龍肝進獻,守護了龍族!”


    女兒國王一臉黑線:“你要是滿嘴胡言,我有理由推斷,你之前說的也是謊話!”


    龍婆聞言一驚,道:“看來大聖知道部分真相!”


    “哼,你就從敖氏投靠天庭,奪取廣氏的龍王之位說起吧!”


    “哎……”龍婆無奈,“當年,天庭擊敗我龍族,廣氏不能抵抗,隻好俯首稱臣,撤去龍皇稱號,降為龍王。


    自此之後,廣氏統領龍族八大氏族輪流向天庭進貢龍肝,以求種族延續。”


    “然後呢?”女兒國王問道。


    “我敖氏不願意進獻,所以私下投靠天庭,在龍族盛會的時候,我夫妻二龍帶天兵天將偷襲廣氏,將他們一舉殲滅。


    僅留下他們的龍蛋和幼子,圈養在龍宮,作為食材上供天庭!保下了七大氏族的龍命!


    我們敖氏也順理成章地被天庭敕封為龍王。”


    女兒國王點頭:“那西海龍王是怎麽迴事?他為何活到最後,還留下一子?”


    龍婆仰天,迴憶往事:“我們動手前,廣晉發覺異常,提前去了靈山躲禍,受到準提聖人的護佑。


    我夫君奉天庭之命去靈山要人,準提聖人自然不允,再之後,天庭和靈山不知談了什麽條件,才放迴廣晉,依舊讓他做西海龍王。”


    女兒國王聞言一驚,沒想到此中還涉及準提聖人。


    “後來呢?廣晉是怎麽退位的?”


    “後來經過封神量劫,天庭得到365名正神,實力大漲。準提、接引兩位佛門聖人和天庭的昊天上帝去了紫霄宮,將天庭交給玉皇大帝統領。


    自此三界內人神仙佛魔妖鬼共尊玉帝。


    沒了準提護佑,廣晉自然不可能安然活下去了。


    但是玉帝顧忌準提麵子,不好直接殺死廣晉,所以用還未出世的西海三太子可以繼任龍王為條件,讓廣晉去靈山自盡。”


    女兒國王點頭:“廣晉倒是個老實人!”


    龍婆苦笑:“廣晉就是不去,也會被殺,還不如用自己的命為孩子謀個出路,為廣氏留下血脈!可玉帝失言,找了個小罪名便剝奪了西海三太子的名分,貶去鷹愁澗囚禁!”


    女兒國王又問:“你們既然已經投靠天庭,現在怎麽又轉投佛門?”


    龍婆又是歎氣:“封神之戰後,昊天上帝去了紫霄宮,玉帝為尊,好大喜功的他每年都召開蟠桃會、丹元大會,增加了龍肝需求!


    僅存的廣氏子孫的龍肝完全不能滿足天庭需求,我們隻好從其他龍族血脈中尋找新的龍肝供應,其他六大龍族很是不滿。


    敖氏早晚會重蹈廣氏覆轍。所以必須找個出路!”


    女兒國王不解:“佛門也是聽命於天庭,你們投靠他們,能解決問題?”


    “能!”


    龍婆很確定地說:


    “準提聖人還在時,用龍皇的本源創建了一個池子,名為化龍池,可以讓普通妖族化生成龍!”


    “什麽?還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池子?”女兒國王吃驚。


    龍婆點頭:“那池子是準提聖人用廣氏龍皇的部分生命本源糅合而成,後來又加入了廣晉的全部本源,擁有無上龍力!


    佛門就是用這些化生出來的龍,幫助我們堵上了龍肝缺口,穩定了我敖氏的地位!”


    女兒國王遙望靈山:“怪不得你們對如來佛祖言聽計從!”


    龍婆見女兒國王轉頭看向西方,眼神立刻閃現出一絲冷冽。


    當年,如來令東海引導孫悟空時,賜給她一個紫金寶塔,裏麵封印了一千隻食猿雕精華,對猴族有靈魂層麵的絕對壓製,專門用來壓製不聽調令的猴族。


    此時她見女兒國王走神,立刻自腰間布袋裏掏出寶塔,稍一運功,便發出如芒的光輝,對著女兒國王照射而去。


    龍婆爆喝:“孫猴子,你帶西海三太子殺我全家,毀我龍宮,今日,就讓你看看‘食猿雕神塔’的厲害!”


    ……


    寶象國。


    三藏帶著兩個徒弟,一路前行,僅僅三日,便到了寶象國境內。


    又行一日,見一座金湯鞏固的大城,如同大唐長安一般雄偉。


    入城後,三藏安排八戒二人進入驛館,自己換了錦斕袈裟,徑直奔向王宮,遞上通關文牒,對王宮守衛道:“貧僧乃從東土大唐的和尚,奉唐朝皇帝禦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特來麵駕,倒換文牒。”


    那王宮守衛聽聞是大唐聖僧,連忙入宮,走至白玉階前奏道:“王,唐朝有個聖僧欲求見駕,要倒換文牒。”


    寶象國王自幼傾慕大唐,朝中一切盡皆學的唐朝,聞知大唐皇帝差遣的聖僧求見,喜道:“宣!”


    三藏整理袈裟,手持九環錫杖,邁步入宮。


    隻見宮中頗多九重殿宇,如長安一樣,也設計了太極殿、華蓋殿、宣政殿、延英殿,也有那大明宮、華清宮、未央宮,如同迴到長安一般,心裏頗多感慨。


    三藏行至金鑾殿玉階,緩步踏上,於殿中站定見禮。


    兩邊文武見了,無不歎道:“上邦聖僧,禮樂雍容竟如佛祖般輝煌!”


    原來,出了波月洞後,三藏吃了九轉金丹,修為暴增至天仙絕巔,身上佛韻自然流淌,腦後神環雖然不顯,但也有絲絲縷縷的光輝。


    加上錦斕袈裟寶石豔豔、金線蠶絲神輝熠熠,九環錫杖更是佛光漫漫,如同神金落凡塵。


    國王癡癡看了半晌,才道:“聖僧,你到我國中何事?”


    三藏雙手合十,禮貌的道:“小僧是唐朝釋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經。原領有文牒,到陛下上國,理合倒換。故此不識進退,驚動龍顏。”


    國王點頭:“既有大唐皇帝的文牒,取上來看。”


    三藏雙手捧上去,展開放在禦案上。


    國王見了,細細閱讀,取寶象國玉寶,用了花押,遞與三藏。


    三藏謝了恩,收了文牒,又道:“貧僧一來倒換文牒,二來與陛下寄有家書。”


    國王疑惑:“有什麽書?”


    三藏解釋:“十三年前,貴國百花羞公主被碗子山波月洞黃袍妖攝去,現已經成婚生子。貧僧偶爾相遇,故稍書來,告明詳情,以安國王和王後之心。”


    國王聞言滿眼垂淚:“自十三年前,不見了公主,不知貶退了多少官員,不知打死了多少婢子太監,仍無處找尋,怎知道是妖怪攝了去!”


    三藏見國王傷心流涕,連忙從袖中取出書來遞了過去。


    國王接了,一發手軟,緩緩拆開書,速速讀了,怒道:


    “這怪著實可惡,將我公主攝去十三年,竟然產下兩個妖兒,必定是妖魔種也。真是敗壞人倫,有傷風化!”


    寶象國王站起身,怒道:


    “眾卿家,哪個敢興兵領將,與寡人捉獲妖魔,救我百花羞公主?”


    整個金鑾殿無一人敢答。


    三藏往下看去不禁一愣,心裏歎道:“真是木雕成的武將,泥塑就的文官。連個應喏的都沒有。”


    百官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裏歎道:“還想讓我去捉拿妖怪?國王當我是傻子?不要命了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兒國王穿越孫悟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紙鳳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紙鳳冠並收藏女兒國王穿越孫悟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