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用鴨毛製作衣服
帶房穿越,我教全國百姓種田 作者:愛吃藥燉排骨的衛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鄭思思也已經迴到了郡主府。
而另一邊,三皇子按照鄭思思的要求,正帶著鄭誌遠和鍾睿宇四處尋找著適合開火鍋店的店鋪。
早在夏天的時候,他們幾個人就已經商量好了,所以對於店鋪的需求很簡單——鋪麵一定要大。
然而,如今在京城想要找到一個大鋪麵並不容易。畢竟主街道上的店鋪幾乎都處於營業狀態,而且大家也不會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強迫別人轉讓店鋪,所以隻能往稍微偏僻一些的街道尋找。
“我覺得隻要是思思姐開的店,無論在多麽偏僻的地方,都會非常火爆。所以我們不需要考慮店鋪所在的位置是否為主街道,隻需要找到足夠大的鋪麵就可以了。”這是鍾睿宇的真實想法。
正是因為這種對鄭思思的迷之自信,使得他們最終在距離玉顏美容美發店兩條街的地方找到了三家相連的店鋪。
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等裝修的時候把這些店麵全部打通,這樣一來,也會形成一個相當大的鋪麵。
確定好鋪麵後,鄭思思將開火鍋店需要的用品、用具圖紙交給了三人,讓他們去找工匠按照圖紙製作出來。這些用品包括桌椅、泥爐、鍋碗瓢盆等等,甚至連漏勺和味碟這樣的小物件也沒有遺漏。
當鍾睿宇拿到漏勺的圖片時,不禁感到十分驚訝:“思思姐,這是什麽用具啊?上麵全是洞,它到底有什麽用處呢?”
鄭思思一聽就明白他問的是哪個用品,但她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神秘地笑了笑:“你自己慢慢體會吧。”
鍾睿宇拿著圖紙研究了很久,始終不明白漏勺的具體用途。他越想越困惑,不停地思考著。
看到鍾睿宇如此執著地糾結於漏勺的用途,一旁的鄭誌遠忍不住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別想啦!等東西做好了,一試便知。”
鍾睿宇聽了這話,雖然還是有些不甘心,但也隻好暫時放下心中的疑惑。
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們幾個人一直在外麵奔波忙碌,采購這些所需的用具。
而他們新店的籌備工作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希望,還帶動了京城周邊一些百姓的收入增長。
其中,精美的小竹筲箕的定製更是引起了周邊百姓的興趣,掀起了一股編織熱潮。
鄭思思自己則在教廚娘熬製骨湯和紅湯,精心調配各種醬料和調料。
由於廚房人手不足,她不得不再次找了周牙婆,購買了一批擅長廚藝的人來。而跑堂的小二則在附近招聘,因為他們不會接觸到火鍋最核心的配方。
經過二十多天的辛勤努力,終於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在此期間,鄭思思還抽空去布莊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鄭思思突然意識到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
原來,之前幾個吃食鋪子殺鴨子時準備的鴨毛還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於是,趁店鋪裝修的間隙,她抽出時間前往布莊,教導繡娘們如何利用鴨毛製作冬衣。
布莊掌櫃早就知道郡主讓他們把各個分店收集的鴨毛清洗曬幹,如今鴨毛已經堆積如山,填滿了兩個倉庫。
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郡主竟然是用鴨毛製作衣服!
鄭思思耐心地教導她們先將鴨毛分類整理好,把較粗的部分清理掉,然後把帶有絨頭的部分剪掉,隻留下最細、最柔軟的部分。這樣一來,鴨毛就可以用來製作暖和舒適的冬衣了。
接著,他們把鴨毛放入加了明礬的水中煮熟,如此反複多次,之後又加入花瓣和香料一同煮,直到鴨毛完全沒有腥味後才撈出晾曬。
由於選用的都是細小的絨毛,非常輕盈,稍有風吹便會飄走,因此鄭思思特意用紗布遮蓋著,導致布莊的後院曬了很多很多的鴨絨,還有繡娘每天拿著棍子在不定時的翻動,晾曬數日後待其徹底幹燥,才開始教導眾人製作衣物。
她在布店中仔細挑選布料,花費了不少時間,令掌櫃和繡娘都感到十分奇怪,並紛紛建議使用杭綢,認為那是最好、最柔軟且京城貴人最為喜愛的布料。
而另一邊,三皇子按照鄭思思的要求,正帶著鄭誌遠和鍾睿宇四處尋找著適合開火鍋店的店鋪。
早在夏天的時候,他們幾個人就已經商量好了,所以對於店鋪的需求很簡單——鋪麵一定要大。
然而,如今在京城想要找到一個大鋪麵並不容易。畢竟主街道上的店鋪幾乎都處於營業狀態,而且大家也不會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強迫別人轉讓店鋪,所以隻能往稍微偏僻一些的街道尋找。
“我覺得隻要是思思姐開的店,無論在多麽偏僻的地方,都會非常火爆。所以我們不需要考慮店鋪所在的位置是否為主街道,隻需要找到足夠大的鋪麵就可以了。”這是鍾睿宇的真實想法。
正是因為這種對鄭思思的迷之自信,使得他們最終在距離玉顏美容美發店兩條街的地方找到了三家相連的店鋪。
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等裝修的時候把這些店麵全部打通,這樣一來,也會形成一個相當大的鋪麵。
確定好鋪麵後,鄭思思將開火鍋店需要的用品、用具圖紙交給了三人,讓他們去找工匠按照圖紙製作出來。這些用品包括桌椅、泥爐、鍋碗瓢盆等等,甚至連漏勺和味碟這樣的小物件也沒有遺漏。
當鍾睿宇拿到漏勺的圖片時,不禁感到十分驚訝:“思思姐,這是什麽用具啊?上麵全是洞,它到底有什麽用處呢?”
鄭思思一聽就明白他問的是哪個用品,但她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神秘地笑了笑:“你自己慢慢體會吧。”
鍾睿宇拿著圖紙研究了很久,始終不明白漏勺的具體用途。他越想越困惑,不停地思考著。
看到鍾睿宇如此執著地糾結於漏勺的用途,一旁的鄭誌遠忍不住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別想啦!等東西做好了,一試便知。”
鍾睿宇聽了這話,雖然還是有些不甘心,但也隻好暫時放下心中的疑惑。
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們幾個人一直在外麵奔波忙碌,采購這些所需的用具。
而他們新店的籌備工作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希望,還帶動了京城周邊一些百姓的收入增長。
其中,精美的小竹筲箕的定製更是引起了周邊百姓的興趣,掀起了一股編織熱潮。
鄭思思自己則在教廚娘熬製骨湯和紅湯,精心調配各種醬料和調料。
由於廚房人手不足,她不得不再次找了周牙婆,購買了一批擅長廚藝的人來。而跑堂的小二則在附近招聘,因為他們不會接觸到火鍋最核心的配方。
經過二十多天的辛勤努力,終於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在此期間,鄭思思還抽空去布莊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鄭思思突然意識到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
原來,之前幾個吃食鋪子殺鴨子時準備的鴨毛還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於是,趁店鋪裝修的間隙,她抽出時間前往布莊,教導繡娘們如何利用鴨毛製作冬衣。
布莊掌櫃早就知道郡主讓他們把各個分店收集的鴨毛清洗曬幹,如今鴨毛已經堆積如山,填滿了兩個倉庫。
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郡主竟然是用鴨毛製作衣服!
鄭思思耐心地教導她們先將鴨毛分類整理好,把較粗的部分清理掉,然後把帶有絨頭的部分剪掉,隻留下最細、最柔軟的部分。這樣一來,鴨毛就可以用來製作暖和舒適的冬衣了。
接著,他們把鴨毛放入加了明礬的水中煮熟,如此反複多次,之後又加入花瓣和香料一同煮,直到鴨毛完全沒有腥味後才撈出晾曬。
由於選用的都是細小的絨毛,非常輕盈,稍有風吹便會飄走,因此鄭思思特意用紗布遮蓋著,導致布莊的後院曬了很多很多的鴨絨,還有繡娘每天拿著棍子在不定時的翻動,晾曬數日後待其徹底幹燥,才開始教導眾人製作衣物。
她在布店中仔細挑選布料,花費了不少時間,令掌櫃和繡娘都感到十分奇怪,並紛紛建議使用杭綢,認為那是最好、最柔軟且京城貴人最為喜愛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