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看了這些觸目驚心上訪材料後,大為震驚。他認為,雖然改製是大勢所趨,但是像縣人民醫院、中醫院、中小學、自來水廠、電力……這類百姓基本生活保障,是不能輕易改製、公有變成私營,否則,不僅嚴重損害了國家集體利益,更是讓人民群眾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富了一個人,窮了千萬家。如果老百姓連水、電都用不起,看病都看不起,怎麽能體現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那些崽賣爺田心不疼,不顧群眾死活的官員,不管有沒有從中得到利益,都沒有一個是好東西,說是走資派,都是抬舉了!
何強當即給姚繼娟下達指令,縣紀委要對當年縣自來水廠的改製進行全麵調查,如果這裏存在腐敗,無論涉及到誰,一律嚴肅處理。
姚繼娟剛剛離開,何強便接到羅潔英的電話,問他最近有沒有跟科學院的華寶棟院士聯係。何強歉意地說:“這一陣被自來水中毒事件搞得暈頭轉向,你不提這事,我倒忘記了。對不起啊。”
羅潔英冷笑道:“對不起我什麽?虧你還是縣委書記,什麽是中心工作都分不清。你得趁專家還在東海的時候聯係,不要等到最後人走了,再做馬後炮。追到燕京去。”
何強聽了這話,覺得很有道理,當即表示他馬上就聯係。羅潔英淡淡地說:“我這幾天都有時間,你得抓緊。”
何強掛斷電話後,找出華寶棟院士的電話號碼,立即撥了過去。
很順利地,華寶棟院士的電話一打就通。
當何強說到請客吃飯時,華寶棟院士說:“你不請我們吃飯,我也要跟你聯係。”
何強聽了這話,驚訝道:“華院士,是不是你們對我縣東部海域的勘探有了結果?”
華寶棟院士笑道:“當然,已經有了初步結果,具體情況我們見麵時詳談,電話裏說不清楚。”
何強當即請華寶棟院士選擇見麵時間,華寶棟院士笑道:“擇日不如撞日。中午太倉促,我們就約定下午三點見麵。你定一個地址,到時我們從科考船上坐直升飛機過去。”
何強聞言大喜,說:“那我們就訂在寧港大酒店,這個酒店位置稍偏,但是有一個大廣場,適合停直升飛機。你們那邊能來幾個人?”
華寶棟院士說:“五個人,不包括飛行員。飛機送我們到酒店後,會立即返迴船上。”
何強說:“好的,我馬上邀請市委羅書記也過來,大家一起見個麵。”
華寶棟院士叮囑說:“我們也就是見個麵,簡單吃個飯,不要多少人陪。”
何強跟華寶棟院士通好電話後,立即給羅潔英打電話,她聽說對方定在下午見麵,便高興地說:“你把會議室選好,我會提前一點時間到達。”
跟羅潔英說好後,何強馬上通知縣長王建、副書記鄭穎和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黃能到縣委小會議室集中。等到大家到齊,何強把下午華寶棟院士一行要到寧港的事說了出來。大家聽了這消息既高興又緊張,王建問何強:“華寶棟院士有沒有透露能否建港?”
何強笑道:“華院士說了,等大家見麵了再詳談。具體能不能建港,我現在也是一頭霧水。可能建是能建,就怕不能建成深水港。”
鄭穎猜測道:“依我看,華院士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覺得很有希望。”
何強對黃能說:“飯店就安排在寧港大酒店,要有一個小會議室。羅書記下午也要過來,你們要安排好接待工作。”
黃能問:“晚宴哪些人參加?”
何強征求了一下王建和鄭穎的意見,最後說:“專家那邊是五個人,我們這邊就是在座的四人加上羅書記,最多六個人。”
王建補充道:“雖然目前知道隻有十到十一人,但是你得安排十六個人的桌子,大家坐得寬鬆點。”
下午二點四十分,羅潔英帶著秘書吳雪和駕駛員方輝提前來到寧港大酒店大堂,跟早已守候在這裏的何強、王建和鄭穎見麵,又過了十分鍾,酒店外傳來直升飛機的喧囂,羅潔英和何強等人趕緊來到酒店大門外,隻見一架直升飛機徐徐降落在門前廣場,接著,以華寶棟院士為首的一行五人從飛機上下來。隨後,飛機起飛離開。
羅潔英和何強連忙上前迎接貴賓。
賓主在酒店外簡單寒暄之後,羅潔英將華寶棟院士一行請到酒店會議室,喝茶交流。華寶棟院士的助手蔣平研究員從手提包裏取出一份海洋地圖,詳細介紹了寧港近岸海底地質構造情況。根據勘探,寧港海岸線向東約十公裏,有一條順著海岸線、深約百米、寬二十到四十千米的海槽,可以通行二十萬噸級的滿載貨輪。
聽到這個結論後,羅潔英和何強他們驚喜得差點跳起來。鄭穎激動地說:“真是天賜良港!”
為了讓羅潔英等人便於理解,能有一個直觀感受,蔣平研究員拿出筆記本電腦,把寧港附近的海底地形圖,調出來投射到會議室講台屏幕上,讓大家觀看。
令羅潔英和何強感動的是,華寶棟院士不僅親自上台講解海洋地質構造,還幫助地方做了建港設想,即碼頭最好建在哪裏,可分幾期建設,伸入海裏的導堤最長多少公裏,棧橋如何設置,進出港貨輪如何通航停泊……讓羅潔英和何強他們大開眼界。之前對於如何建港,他們隻有一個模糊概念,根本不知道如何建設,通過華寶棟院士的講解,第一次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
介紹完海洋圖之後,華寶棟院士謙虛地說:“我們科研組主要做海洋地質勘探研究,專業並不是建港,因此,你們若是真的要建港口,還得請這方麵的專家做詳細規劃,我們隻能給你們提供建港的大致建議。”
羅潔英站起來感動道:“有了你們這個科學結論,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展建港研究,我代表海西市委市政府和老區人民,衷心感謝科學院和你們的無私奉獻。”
華寶棟院士代表科學院將一份珍貴的海洋資料留給寧港縣。
何強當即給姚繼娟下達指令,縣紀委要對當年縣自來水廠的改製進行全麵調查,如果這裏存在腐敗,無論涉及到誰,一律嚴肅處理。
姚繼娟剛剛離開,何強便接到羅潔英的電話,問他最近有沒有跟科學院的華寶棟院士聯係。何強歉意地說:“這一陣被自來水中毒事件搞得暈頭轉向,你不提這事,我倒忘記了。對不起啊。”
羅潔英冷笑道:“對不起我什麽?虧你還是縣委書記,什麽是中心工作都分不清。你得趁專家還在東海的時候聯係,不要等到最後人走了,再做馬後炮。追到燕京去。”
何強聽了這話,覺得很有道理,當即表示他馬上就聯係。羅潔英淡淡地說:“我這幾天都有時間,你得抓緊。”
何強掛斷電話後,找出華寶棟院士的電話號碼,立即撥了過去。
很順利地,華寶棟院士的電話一打就通。
當何強說到請客吃飯時,華寶棟院士說:“你不請我們吃飯,我也要跟你聯係。”
何強聽了這話,驚訝道:“華院士,是不是你們對我縣東部海域的勘探有了結果?”
華寶棟院士笑道:“當然,已經有了初步結果,具體情況我們見麵時詳談,電話裏說不清楚。”
何強當即請華寶棟院士選擇見麵時間,華寶棟院士笑道:“擇日不如撞日。中午太倉促,我們就約定下午三點見麵。你定一個地址,到時我們從科考船上坐直升飛機過去。”
何強聞言大喜,說:“那我們就訂在寧港大酒店,這個酒店位置稍偏,但是有一個大廣場,適合停直升飛機。你們那邊能來幾個人?”
華寶棟院士說:“五個人,不包括飛行員。飛機送我們到酒店後,會立即返迴船上。”
何強說:“好的,我馬上邀請市委羅書記也過來,大家一起見個麵。”
華寶棟院士叮囑說:“我們也就是見個麵,簡單吃個飯,不要多少人陪。”
何強跟華寶棟院士通好電話後,立即給羅潔英打電話,她聽說對方定在下午見麵,便高興地說:“你把會議室選好,我會提前一點時間到達。”
跟羅潔英說好後,何強馬上通知縣長王建、副書記鄭穎和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黃能到縣委小會議室集中。等到大家到齊,何強把下午華寶棟院士一行要到寧港的事說了出來。大家聽了這消息既高興又緊張,王建問何強:“華寶棟院士有沒有透露能否建港?”
何強笑道:“華院士說了,等大家見麵了再詳談。具體能不能建港,我現在也是一頭霧水。可能建是能建,就怕不能建成深水港。”
鄭穎猜測道:“依我看,華院士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覺得很有希望。”
何強對黃能說:“飯店就安排在寧港大酒店,要有一個小會議室。羅書記下午也要過來,你們要安排好接待工作。”
黃能問:“晚宴哪些人參加?”
何強征求了一下王建和鄭穎的意見,最後說:“專家那邊是五個人,我們這邊就是在座的四人加上羅書記,最多六個人。”
王建補充道:“雖然目前知道隻有十到十一人,但是你得安排十六個人的桌子,大家坐得寬鬆點。”
下午二點四十分,羅潔英帶著秘書吳雪和駕駛員方輝提前來到寧港大酒店大堂,跟早已守候在這裏的何強、王建和鄭穎見麵,又過了十分鍾,酒店外傳來直升飛機的喧囂,羅潔英和何強等人趕緊來到酒店大門外,隻見一架直升飛機徐徐降落在門前廣場,接著,以華寶棟院士為首的一行五人從飛機上下來。隨後,飛機起飛離開。
羅潔英和何強連忙上前迎接貴賓。
賓主在酒店外簡單寒暄之後,羅潔英將華寶棟院士一行請到酒店會議室,喝茶交流。華寶棟院士的助手蔣平研究員從手提包裏取出一份海洋地圖,詳細介紹了寧港近岸海底地質構造情況。根據勘探,寧港海岸線向東約十公裏,有一條順著海岸線、深約百米、寬二十到四十千米的海槽,可以通行二十萬噸級的滿載貨輪。
聽到這個結論後,羅潔英和何強他們驚喜得差點跳起來。鄭穎激動地說:“真是天賜良港!”
為了讓羅潔英等人便於理解,能有一個直觀感受,蔣平研究員拿出筆記本電腦,把寧港附近的海底地形圖,調出來投射到會議室講台屏幕上,讓大家觀看。
令羅潔英和何強感動的是,華寶棟院士不僅親自上台講解海洋地質構造,還幫助地方做了建港設想,即碼頭最好建在哪裏,可分幾期建設,伸入海裏的導堤最長多少公裏,棧橋如何設置,進出港貨輪如何通航停泊……讓羅潔英和何強他們大開眼界。之前對於如何建港,他們隻有一個模糊概念,根本不知道如何建設,通過華寶棟院士的講解,第一次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
介紹完海洋圖之後,華寶棟院士謙虛地說:“我們科研組主要做海洋地質勘探研究,專業並不是建港,因此,你們若是真的要建港口,還得請這方麵的專家做詳細規劃,我們隻能給你們提供建港的大致建議。”
羅潔英站起來感動道:“有了你們這個科學結論,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展建港研究,我代表海西市委市政府和老區人民,衷心感謝科學院和你們的無私奉獻。”
華寶棟院士代表科學院將一份珍貴的海洋資料留給寧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