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湛怒氣衝衝的樣子,涵因知道自己此時說什麽話都不合適,她可是不相信這件事情裏頭,李令綺是無辜的受害者。一個庶女,在家又並不太受寵,想要抓住機會往上攀附很正常。現在消息有限,涵因也不知道當時的情形,她雖然討厭皇帝,卻不會輕易斷言,這一定是皇帝荒淫無道做出的事。把錯都歸咎於自己討厭的人身上,會讓心裏好過,但是屈從偏見,卻容易造成判斷失誤。涵因盡量不讓自己的個人偏好,影響自己的判斷力。
隻是在一個父親眼裏,女兒再差勁,那也是自己的乖寶貝,錯都是別人的犯的,出問題都是別人陷害的。涵因也做了人母,很理解這種感情,長歎一聲:“都怪我不好,一念之差,當初帶著她們姐妹來涼州也不會有這樣的事了。”
李湛聽涵因這麽說,自己也對自己心裏隱隱牽怒到涵因上的火氣有些羞愧,不帶孩子,隻帶涵因,本來是他和太夫人商量的結果。
雖然他私心裏是想帶涵因散散心,但主要還是想為李令綺和李令嫻在長安找戶好人家,這件事怎麽也怪不到涵因頭上。因此李湛見她這麽說,自己反倒不好意思,忙安慰道:“跟你也沒什麽關係。我隻是惱恨,皇上也太過分了,我姐姐還在宮中,他居然又打我女兒的主意……”他嘴裏沒說的是,這個人還打過他老婆的主意,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涵因心裏詫異的則是,本來她覺得如果這件事是李令嫻出的,倒也不奇怪了,偏偏是並不起眼的李令綺,像她那樣姿色的,宮裏一抓一把。皇帝要多饑不擇食才能看上她。再說,皇帝就算是向唐國公府示恩,也不必弄個不尷不尬的地位嬪妃進宮,隻要讓泰王和孝王一起改封開府即可,那樣的話,還能起到攪亂鄭家、王家關係的作用。就算皇帝真的看上了她,她自己若是真的不想,皇帝也未必做得成,現在後宮之中還有太皇太後呢,皇帝也不可能為所欲為。皇帝打自己主意那麽久。還不是一樣沒有成麽。
可這件事竟然就這麽發生了,說明李令綺還是很有些“能耐”的。涵因現在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李令綺是用什麽法子上皇帝上鉤的。她迴憶著這個還算伶俐,也挺會討好人,隻是行事有些畏畏縮縮的庶女,雖然自己平時並不大關注她,但不論怎麽迴想。也想不出她到底有什麽出奇之處。然而她就是做到了,這真讓涵因刮目相看。
她知道李湛的心結,想勸又不好勸,歎了口氣說:“要不我迴去看看?”
“不行!”李湛聽這話,想都沒想,就衝口而出。隨即他也發現自己過於激動了,又說道:“你現在懷著孕,這麽遠的路。怎麽能吃得消呢。這件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你去了也沒什麽用。”李湛此時又有些慶幸,自己把涵因帶出來了。相較來說,李令綺入宮這件事
涵因說道:“那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說什麽都已經晚了。隻能再托劉公公多多照應著些。反正咱們一直沒斷了送錢。”
李湛用手指按著發脹的太陽穴,無力的點點頭。站起身來:“還要上表謝恩,傳旨的公公就等在驛館,要把謝恩折一起帶迴去,嗬,皇上還等著我頓首叩謝隆恩呢。”謝恩這兩個字從他嘴裏吐出來,滿是憤懣和痛苦。
涵因握住他的手,輕輕拍著他的肩膀,在涵因粗淺的心理學知識裏,隱約記得這個動作可以讓人稍微放鬆一些,她拍了一會兒,覺得李湛的肌肉沒有剛才那麽緊張了,方輕輕的說道:“就在這些吧,我給你研墨。”說完衝外麵吩咐祈月拿紙筆進來。
李湛知道她怕自己忍不住寫出什麽不恰當的話來,因此一定要在旁邊看著,擠出個笑來,說道:“平心而論,姐姐無寵多年,這對咱們家也是好事。何況,太原王氏還主動把自家的嫡女奉上呢,咱們這還算好。我沒事,你看我像喪失理智的樣子麽?”涵因自然聽出他這話說的有多勉強,她沒說話,隻是認真的點點頭,作為迴應。李湛這幅樣子,的確讓她放心不下。
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李湛在再憤怒,再痛恨,他不僅不能有一絲流露,還要“興高采烈”兼“誠惶誠恐”的感謝皇帝對唐國公府的“恩寵”……
李湛無奈,隻好坐在案前,讓她看著自己寫。反正都是套話空話,這些年,他沒少寫,閉著眼睛都能弄出一篇來,隻是那字卻流露出了他煩躁的情緒,不是不工整,就是寫錯,越是這樣,心裏越是煩躁,李湛把筆“啪”的一下甩在案上,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將窗子打開,深吸了幾口氣,仿佛是想借助外麵冰冷的寒氣,讓自己冷靜下來。他不耐煩的說:“罷了,罷了,明日再說吧。”
涵因坐到案前,把紙展開,學著他的字體,把他寫的草稿謄錄好,寫完了看了兩遍,問李湛:“怎麽樣?”
過了這麽長時間,李湛那股憤怒的勁兒已經過去,人也平靜了不少,見涵因寫完,捏捏她的臉蛋:“足以亂真啊,不錯,就把這份送迴去吧。”
因為這件事,李湛也沒有了過節的心思。涵因本來打算請崔皓輝和梁鬆之過來一起過節,他們卻寧願同往年一樣,呆在軍中,和自己的那一班兄弟們共同慶祝,照他們的意思,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才是男人的節日,於是這個打算也作罷了。
李光弼迴來了,不由分說就把沁雪拉了出去。霄雲不想在李湛麵前露麵,於是盼晴和雲際便跑去跟他一起過節了。本來涵因想著有祈月、紫鳶在也足夠了,誰知道,稻香村分店這天要徹夜開張,人手不夠用,賬房先生撐不住一夜,於是鄭新便派人把祈月叫去了。慕雲自然是要跟鍾瑞一起過節。
最後,滿府裏頭,隻剩下紫鳶一個大丫頭加上張媽媽、幾個婆子,並幾個家搬去江南的小丫頭。
涵因幹脆也拒絕了崔如君的邀請,決定這個上元節不湊人家的熱鬧。往年在靖國公府陪著老太太、太太,嫁人之後又要侍奉婆婆,難得這一次隻她和李湛兩個人一起在家裏過一個清淨的二人世界。
上元節那日,涵因吩咐人吧玉關樓收拾出來,生了火,也擺了幾盞造型新奇,做工精致的花燈,又讓廚房準備好酒菜和點心,就叫下人們都散了,自己去樂嗬。晚間的時候,李湛扶著大腹便便的她,兩人一起慢慢登上玉關樓,倚著欄杆,站在那裏看姑臧城的上元夜景。
這一日姑臧夜不宵禁,城門不關。因此城中徹夜燈火通明,爆竹聲聲,熱鬧非凡。
上元節的燈會是涼州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城內沿著街道,每家每戶都會掛起自家的花燈彩旗,綿延數裏,各商家大戶,還會在門前搭上彩棚燈塔,在請些歌舞伶人,吹拉彈唱,好不熱鬧。
像集芳苑、盼春閣這些青樓妓館,也會讓自家的頭牌一齊亮相,為客人們助興。
在城外,村鎮中的百姓也不甘寂寞,全村人都會出動,為節日出力。他們的場地更大,在空地上擺起燈會。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黃河燈會。在城外的一片高地之上,紮起燈山門,在燈陣中央立起五丈長杆,上麵掛寶蓮燈、旗幡,再用三百六十盞各色花燈按照九宮八封之勢,分成九城,擺成黃河九曲連環的迷宮,隻有按照一定的方位才能看遍整個燈陣,否則就會在裏麵迷路。
四方鄉鄰甚至還有胡人客商慕名而來,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燈陣背倚祁連,麵向原野,在黑暗之中顯得分外燦爛而熱烈。在玉關樓這裏,恰巧能遠遠的看見遠處高地上璀璨的燈火。
李湛笑道:“可惜有些遠了,沒法帶你去。”
涵因笑著指著隆起的腹部,說道:“明年,咱們帶著他一起去。”
李湛一手摟著涵因,另一隻手則握住她的手,將她的那隻手抬起來,放到嘴邊,輕輕啄了一下她的手背,他親吻的地方,正好是她手背上無名指根的那顆痣。
涵因猛然想起,某一年的上元節,那年,她還在靖國公府,那年,她還存著嫁給崔皓軒的希望,那年,她扮了男裝和皓軒一起,手拉著手,暢遊燈海,正好碰上李湛,她別的沒記住,隻記得這個人很是奇怪,一直盯著自己的手看。還以為他不懷好意,原來,他是認出了這顆痣,原來他早就知道自己和皓軒之間的曖昧情愫。
涵因很想問:“你介意嗎?”最終,她還是沒有把這句話問出口,而是走到桌案旁,將兩隻白玉杯,注滿深紅色的葡萄美酒,又走迴欄杆前將其中一杯交給李湛,兩個相視一笑,一飲而盡。
看著城內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的街市和城外遠方明麗閃耀的光彩,李湛摟緊了妻子。這時,煙火升上天空,將兩個人籠罩在一片繽紛之中。
隻是在一個父親眼裏,女兒再差勁,那也是自己的乖寶貝,錯都是別人的犯的,出問題都是別人陷害的。涵因也做了人母,很理解這種感情,長歎一聲:“都怪我不好,一念之差,當初帶著她們姐妹來涼州也不會有這樣的事了。”
李湛聽涵因這麽說,自己也對自己心裏隱隱牽怒到涵因上的火氣有些羞愧,不帶孩子,隻帶涵因,本來是他和太夫人商量的結果。
雖然他私心裏是想帶涵因散散心,但主要還是想為李令綺和李令嫻在長安找戶好人家,這件事怎麽也怪不到涵因頭上。因此李湛見她這麽說,自己反倒不好意思,忙安慰道:“跟你也沒什麽關係。我隻是惱恨,皇上也太過分了,我姐姐還在宮中,他居然又打我女兒的主意……”他嘴裏沒說的是,這個人還打過他老婆的主意,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涵因心裏詫異的則是,本來她覺得如果這件事是李令嫻出的,倒也不奇怪了,偏偏是並不起眼的李令綺,像她那樣姿色的,宮裏一抓一把。皇帝要多饑不擇食才能看上她。再說,皇帝就算是向唐國公府示恩,也不必弄個不尷不尬的地位嬪妃進宮,隻要讓泰王和孝王一起改封開府即可,那樣的話,還能起到攪亂鄭家、王家關係的作用。就算皇帝真的看上了她,她自己若是真的不想,皇帝也未必做得成,現在後宮之中還有太皇太後呢,皇帝也不可能為所欲為。皇帝打自己主意那麽久。還不是一樣沒有成麽。
可這件事竟然就這麽發生了,說明李令綺還是很有些“能耐”的。涵因現在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李令綺是用什麽法子上皇帝上鉤的。她迴憶著這個還算伶俐,也挺會討好人,隻是行事有些畏畏縮縮的庶女,雖然自己平時並不大關注她,但不論怎麽迴想。也想不出她到底有什麽出奇之處。然而她就是做到了,這真讓涵因刮目相看。
她知道李湛的心結,想勸又不好勸,歎了口氣說:“要不我迴去看看?”
“不行!”李湛聽這話,想都沒想,就衝口而出。隨即他也發現自己過於激動了,又說道:“你現在懷著孕,這麽遠的路。怎麽能吃得消呢。這件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你去了也沒什麽用。”李湛此時又有些慶幸,自己把涵因帶出來了。相較來說,李令綺入宮這件事
涵因說道:“那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說什麽都已經晚了。隻能再托劉公公多多照應著些。反正咱們一直沒斷了送錢。”
李湛用手指按著發脹的太陽穴,無力的點點頭。站起身來:“還要上表謝恩,傳旨的公公就等在驛館,要把謝恩折一起帶迴去,嗬,皇上還等著我頓首叩謝隆恩呢。”謝恩這兩個字從他嘴裏吐出來,滿是憤懣和痛苦。
涵因握住他的手,輕輕拍著他的肩膀,在涵因粗淺的心理學知識裏,隱約記得這個動作可以讓人稍微放鬆一些,她拍了一會兒,覺得李湛的肌肉沒有剛才那麽緊張了,方輕輕的說道:“就在這些吧,我給你研墨。”說完衝外麵吩咐祈月拿紙筆進來。
李湛知道她怕自己忍不住寫出什麽不恰當的話來,因此一定要在旁邊看著,擠出個笑來,說道:“平心而論,姐姐無寵多年,這對咱們家也是好事。何況,太原王氏還主動把自家的嫡女奉上呢,咱們這還算好。我沒事,你看我像喪失理智的樣子麽?”涵因自然聽出他這話說的有多勉強,她沒說話,隻是認真的點點頭,作為迴應。李湛這幅樣子,的確讓她放心不下。
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李湛在再憤怒,再痛恨,他不僅不能有一絲流露,還要“興高采烈”兼“誠惶誠恐”的感謝皇帝對唐國公府的“恩寵”……
李湛無奈,隻好坐在案前,讓她看著自己寫。反正都是套話空話,這些年,他沒少寫,閉著眼睛都能弄出一篇來,隻是那字卻流露出了他煩躁的情緒,不是不工整,就是寫錯,越是這樣,心裏越是煩躁,李湛把筆“啪”的一下甩在案上,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將窗子打開,深吸了幾口氣,仿佛是想借助外麵冰冷的寒氣,讓自己冷靜下來。他不耐煩的說:“罷了,罷了,明日再說吧。”
涵因坐到案前,把紙展開,學著他的字體,把他寫的草稿謄錄好,寫完了看了兩遍,問李湛:“怎麽樣?”
過了這麽長時間,李湛那股憤怒的勁兒已經過去,人也平靜了不少,見涵因寫完,捏捏她的臉蛋:“足以亂真啊,不錯,就把這份送迴去吧。”
因為這件事,李湛也沒有了過節的心思。涵因本來打算請崔皓輝和梁鬆之過來一起過節,他們卻寧願同往年一樣,呆在軍中,和自己的那一班兄弟們共同慶祝,照他們的意思,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才是男人的節日,於是這個打算也作罷了。
李光弼迴來了,不由分說就把沁雪拉了出去。霄雲不想在李湛麵前露麵,於是盼晴和雲際便跑去跟他一起過節了。本來涵因想著有祈月、紫鳶在也足夠了,誰知道,稻香村分店這天要徹夜開張,人手不夠用,賬房先生撐不住一夜,於是鄭新便派人把祈月叫去了。慕雲自然是要跟鍾瑞一起過節。
最後,滿府裏頭,隻剩下紫鳶一個大丫頭加上張媽媽、幾個婆子,並幾個家搬去江南的小丫頭。
涵因幹脆也拒絕了崔如君的邀請,決定這個上元節不湊人家的熱鬧。往年在靖國公府陪著老太太、太太,嫁人之後又要侍奉婆婆,難得這一次隻她和李湛兩個人一起在家裏過一個清淨的二人世界。
上元節那日,涵因吩咐人吧玉關樓收拾出來,生了火,也擺了幾盞造型新奇,做工精致的花燈,又讓廚房準備好酒菜和點心,就叫下人們都散了,自己去樂嗬。晚間的時候,李湛扶著大腹便便的她,兩人一起慢慢登上玉關樓,倚著欄杆,站在那裏看姑臧城的上元夜景。
這一日姑臧夜不宵禁,城門不關。因此城中徹夜燈火通明,爆竹聲聲,熱鬧非凡。
上元節的燈會是涼州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城內沿著街道,每家每戶都會掛起自家的花燈彩旗,綿延數裏,各商家大戶,還會在門前搭上彩棚燈塔,在請些歌舞伶人,吹拉彈唱,好不熱鬧。
像集芳苑、盼春閣這些青樓妓館,也會讓自家的頭牌一齊亮相,為客人們助興。
在城外,村鎮中的百姓也不甘寂寞,全村人都會出動,為節日出力。他們的場地更大,在空地上擺起燈會。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黃河燈會。在城外的一片高地之上,紮起燈山門,在燈陣中央立起五丈長杆,上麵掛寶蓮燈、旗幡,再用三百六十盞各色花燈按照九宮八封之勢,分成九城,擺成黃河九曲連環的迷宮,隻有按照一定的方位才能看遍整個燈陣,否則就會在裏麵迷路。
四方鄉鄰甚至還有胡人客商慕名而來,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燈陣背倚祁連,麵向原野,在黑暗之中顯得分外燦爛而熱烈。在玉關樓這裏,恰巧能遠遠的看見遠處高地上璀璨的燈火。
李湛笑道:“可惜有些遠了,沒法帶你去。”
涵因笑著指著隆起的腹部,說道:“明年,咱們帶著他一起去。”
李湛一手摟著涵因,另一隻手則握住她的手,將她的那隻手抬起來,放到嘴邊,輕輕啄了一下她的手背,他親吻的地方,正好是她手背上無名指根的那顆痣。
涵因猛然想起,某一年的上元節,那年,她還在靖國公府,那年,她還存著嫁給崔皓軒的希望,那年,她扮了男裝和皓軒一起,手拉著手,暢遊燈海,正好碰上李湛,她別的沒記住,隻記得這個人很是奇怪,一直盯著自己的手看。還以為他不懷好意,原來,他是認出了這顆痣,原來他早就知道自己和皓軒之間的曖昧情愫。
涵因很想問:“你介意嗎?”最終,她還是沒有把這句話問出口,而是走到桌案旁,將兩隻白玉杯,注滿深紅色的葡萄美酒,又走迴欄杆前將其中一杯交給李湛,兩個相視一笑,一飲而盡。
看著城內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的街市和城外遠方明麗閃耀的光彩,李湛摟緊了妻子。這時,煙火升上天空,將兩個人籠罩在一片繽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