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粉紅,求推薦


    “聽說李刺史到西北大營的第一天,就以不服軍令,當眾斬了兩個校尉。”


    “他一個文官懂領軍的事麽……”


    “萬一突厥人打過來可怎麽辦,他會打仗麽……”


    “還是文官呢,下手怎的這麽狠。”


    “什麽文官啊,你們不知道吧,當初這個李刺史就在薛將軍手底下領過軍,還打了好幾次勝仗呢,人家立了大功,後來就高升了。”


    “那是什麽時候的事啊?”


    “都是十多年前了,那次突厥人都已經進了涼州了,讓薛將軍還有這個李刺史給打跑了,人家可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文弱書生。”


    “哎呀,原來是這樣啊。”


    ……


    除了這些議論,另一種謠言也在傳播:“你們聽說了麽,這個李刺史是接著兵戶的事情侵吞庫糧,是個大貪官,張將軍被逼得沒辦法去要糧,結果現在張將軍被他逼走了,往後涼州他一個人說了算,哪裏還有我們老百姓的活路。”


    “什麽,他竟然是這種人……”


    ……


    不用涵因派人去軍營打聽,關於李湛去西北大營的流言便傳遍了姑臧的大街小巷,各種說辭言之鑿鑿,活靈活現,讓人真假難辨。


    李湛派鍾瑞迴來傳信,他要從新整編西北大軍,恐怕十天半個月都迴不來了。鍾瑞並沒有詳細說李湛如何整軍,不過涵因知道,應該是將老兵和新兵打散重新編隊,重新任命中下級軍官,這是將軍隊原來的舊勢力瓦解掉的最好方法。尤其是上次參與圍刺史府的那一千士兵,這些人都是張克行的親信,要把他們分散開防止他們生事。


    一個軍官能在軍中形成勢力。就是因為手下有一批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兵,這些人不會質疑他的命令,而且能夠更好貫徹他的命令,所謂如臂指使。


    李湛重整軍隊就是要斷掉那些將領的臂膀,讓他們折騰不起來,不過這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軍隊的戰鬥力會一下子減弱,尤其是那些新兵,跟老兵還有一段磨合的時日,隻盼著今年草原上不要鬧災荒。突厥人不要趁著這會子打過來。


    估計李湛要在大營一直待到整編完成,還要挑一隊親兵。做了使持節的刺史兼軍馬使,自然各種規格都要提上去了。


    ………………………………………………………………


    過了兩天涵因便派人去請崔如君。現在李湛在涼州的權勢可謂是炙手可熱,三房也不能不給麵子,因此很痛快的放崔如君出來,卻迴話說小公子身上不適,不能跟著崔如君一起去。


    涵因把她安置在秋水齋。又派了如意領著幾個小丫頭過去伺候。崔如君的貼身丫頭橘香、葡香也一起過來了,除了安置住處,倒不需要涵因多費心什麽。


    崔如君滿臉鬱悶:“婆婆果然不肯放大郎出來……”


    涵因勸道:“你家大郎才幾個月大,萬一在外頭住不慣,倒病了,老人家不放心也是人之常情。你且安心在這住上兩日。心情好些了再迴去。”


    崔如君點點頭。臉上的鬱悶之色卻絲毫不減:“本來婆婆還想把大郎接到她那裏養著,是我說孩子太小,離不開母親。婆婆才作罷,說不定這迴我迴去,婆婆就把大郎抱過去了。”她忽而握著涵因的手,緊張的說道:“萬一,婆婆把大郎趁這時候從我身邊帶走可怎麽辦?哎。我原想著帶大郎出來散散心,誰知道婆婆隻讓我一個人來。”


    涵因忙寬慰她:“別多心了。兒子是從你肚子裏頭生出來的,往後也是要孝順你的,還能跑了不成。”


    崔如君也隻好點點頭:“姐姐的事情我都聽說了,人人都說姐姐家聖眷正隆,讓人羨慕,可我卻知道姐姐心裏頭的苦。”


    涵因想到自己那兩個遠在天邊的麟兒,心中一酸,勉強扯出個笑來:“原本我也想帶著兩個孩子來涼州,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可惜天不遂人願,老爺要想在仕途上進取,皇恩浩蕩,也隻好忍受分離之苦。”


    崔如君點點頭,揚起笑臉來:“比起姐姐來,我已經幸運太多了,還跟姐姐長籲短歎,真是讓姐姐看笑話了。”


    “怎麽會。”涵因心想希望你永遠不知道真相,轉移話題道,“我這些日子去了不少宴席、詩會,有的是咱們本家妯娌請的,也有其他家的,卻從沒見妹妹,妹妹可是不喜遊宴?”


    崔如君笑容僵了僵,歎了一口氣:“不瞞姐姐說,我在清河有不少要好的姐妹,從前也是極愛這些遊樂的,也會作幾首歪詩,供姐妹們一樂,不過嫁到這邊來,家裏的風俗卻與那邊不同。太夫人不喜這些熱鬧場合,所以,我也隻好在家伺候婆婆了。而且之前我懷孕,也不能出去。之後生了大郎身子不好,這幾個月才漸漸調養好了。說出來不怕姐姐笑話,現在家裏的親戚還認不全呢,更何況別家的夫人、姑娘。若不是那次去鳩摩羅什寺碰上姐姐,我現在恐怕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涵因說道:“正巧我家老爺公幹,好些時日不能迴來,你就好好陪陪我。後天,我這裏要辦個賞荷宴,邀了賈家、趙家、陰家的幾位夫人和姑娘,你若是願意,就和大家樂嗬樂嗬,你若是嫌吵,就在秋水齋休息。”


    “也好,客隨主便,我自然依著姐姐。”崔如君笑道。


    ………………………………………………


    八月池中荷花開得正好,夏風拂過,帶來陣陣清香,賞花宴就設在池邊的涼亭之中。這裏臨近水麵,四麵通透,時不時有風吹過,很是涼爽。


    幾家的夫人和姑娘們都到了,涵因讓丫鬟們拿了冰淇淋來招待他們。因為這幾家在之前的時候對李湛的支持,因此跟涵因漸漸有了走動。


    張克行一倒台,這幾家就更打定了主意,要緊跟著李湛,所以都送了帖子,想要拜會李湛。不過李湛自打去了監軍府領旨,就直接去了軍營整編軍隊,一直沒有迴來。


    涵因考慮了一下,決定邀請這幾家的夫人過來相聚,向眾人表示刺史府不會忘記他們之前的配合。


    幾位夫人見到崔如君倒很是詫異,崔如君隻偶爾跟著婆婆參加過幾次宴席,那時候也並不大說話,隻是在一旁默默聽著。她又是清河崔氏的嫡女,因此眾人以為她自負門第,不屑於與自家交往,因此就算在廟裏或者其他地方偶遇,也並不跟她打招唿。


    如今接觸之下,發現崔如君待人接物態度溫和,並沒有想象中高門嫡女的傲氣,也都願意和她來往。畢竟跟她這樣的門第的女子交往是件很有麵子的事情。


    賈夫人陰氏提議讓幾個年輕女孩子作畫,眾人都說好,於是涵因吩咐丫鬟們去拿紙筆,又抬了條案放在亭中,供人潑墨。


    趁著大家都在觀察荷花姿態的時候,趙夫人柳氏把涵因拉到一旁,問道:“妾身上次跟夫人提過生意的事情,不知道夫人到底有意無意?”


    涵因笑道:“我家裏原有個糕餅鋪子的產業,正想要選個址,卻不知道哪裏合適,正讓夥計尋地方呢。”


    趙夫人想了想,笑道:“巧了,我家在姑臧集市上有一塊鋪子,地界還不錯,隻是前一陣子那家租客不願意做了了,退了租,現在還沒有租出去。不如妹妹讓人去那裏看看合適不合適。若是不喜歡,我家在這邊地麵上熟悉,也可以幫夫人打聽打聽。”


    涵因笑道:“如此,便多謝了。”


    趙夫人又說道:“不過糕餅生意畢竟獲利有限,不知道夫人有沒有想過開些其他買賣。”


    涵因搖搖頭:“對這邊行情不了解,還想慢慢來。”


    “不知道夫人有沒有想過馬匹生意?”趙夫人低聲問道。


    涵因知道她家就是經營馬匹的,有些詫異的問道:“可是馬匹生意不是想做就能做成的,因太仆寺自己的馬場養不出好馬,所以分包給各家,可是太仆寺一年隻需要那麽些馬,其他的馬匹又要統一官營,不能隨意賣出去,我又不懂馬匹,更沒有馬場來放馬,這個生意如何做得?”


    趙夫人神秘的笑了笑:“夫人不知道這裏麵的事也是自然,但馬匹生意卻並非如夫人所說。你看我家如今馬場都被索家搶走了一半,卻仍然獲利豐厚。夫人若是有興趣,可以和我們一起來做。”


    涵因有些迷惑的看著她:“哦?真的麽?”


    “借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欺瞞夫人。”趙夫人笑道:“夫人隻知道挑選軍馬還有官營馬匹,卻不知道有些人為了尋一匹好馬肯花多少錢。一匹好馬價值千金,還是供不應求。若是官營能弄到好馬,又怎會這樣?”


    涵因眼睛動了動,看看趙夫人,做出一副頗為動心的樣子:“好是好,不過我之前從沒接觸過,所以若是有機會還要您指點一番。”


    趙夫人心領神會,笑道:“不敢當,不過是些常識罷了,夫人一聽也就明白了。改日夫人有了空,我跟您詳細說說。”


    涵因點點頭,又說道:“不過這事做得成做不成還要由我家老爺拍板。”


    趙夫人點頭:“這是自然。”


    涵因看了一眼涼亭內,笑道:“我看孩子們也畫得差不多了。咱們過去看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門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光映雲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光映雲影並收藏名門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