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求粉紅,求推薦


    經過這次婚禮,大太太見皓寧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以為她已經好了。再不像之前那般千防萬盯的把她關在府裏,又帶她去各府裏應酬,之前皓寧鬧的事情,在世家間也略有些不好的傳言,為了免得將來婚事困難,大太太更是要讓眾人看到自己的女兒又多優秀,也讓她多見見長安的青年才俊,別一門心思放在高煜身上。


    皓寧倒也不負大太太的期望,一改任*玩的模樣,顯得懂事知禮起來。大太太見她這樣,越發放下心來。


    母女之間比之前更是親近了不少,也經常促膝聊天。


    “盼了這麽多日子,你二哥可算是來信了。”大太太拿著一封揉皺的信函,連道了兩聲“阿彌陀佛”。


    皓寧笑道:“我就說嘛,二哥不是那種不顧長輩的人,您還不信。這不就寄信迴來了麽。母親就不要太擔心了,以二哥的身手,在軍中一準兒沒問題,以後建功立業,還不是給咱家添光彩。”


    “可是在哪投軍不是投,長安裏也有金吾衛、南衙禁軍,難道長安還不如那種窮地方麽。聽說那邊的突厥人很是兇惡,萬一出了事可怎麽辦呢。”大太太的言語裏滿是嗔怪:“老爺就那麽放任他去了。”


    “聽說薛尚書已經給現在右屯衛大將軍魏孝琨去了信,叫他照應二哥,魏孝琨是他的舊部,應該會給這個麵子。不會真讓二哥涉險的,母親就別再擔心了。”皓寧勸著大太太,想想薛進是涵因哥哥的嶽父,臉上厭惡之意一閃而過。


    大太太心疼的說:“便是這樣,邊塞那種地方日子也很苦。哪比得上家裏。”


    “哥哥若是在那邊呆不下去了。自會跑迴來的。”皓寧笑道。


    “隻是他竟和梁鬆之一起參的軍,哎,又不是不知道他家的事……”大太太皺著沒有。


    “軍隊中也不論這個,不是很多人發配充軍都有立了功免罪還獲得官爵的麽,因此母親也不必太過憂心。”皓寧笑道。


    大太太慈愛的看著皓寧:“你這孩子真是長大了。也知道安慰母親了。”


    皓寧笑道:“我一直就很懂事。我今天去看了哥哥,他已經不生我的氣了。其實,我也隻是想成全他和涵姐姐,大哥從小跟涵姐姐要好,驟然分開了,心裏很難過。”


    大太太皺了皺眉頭:“這不是你們該想的事情。虧得涵因那孩子是明理的,沒跟你一起胡鬧。”


    “母親,我已經知道錯了。”皓寧撒著嬌。想了想又說道:“可是,大哥也不能一直告假吧。這都好幾個月了。”


    大太太歎了一口氣:“也是,這樣下去也不成,還是趕緊把親事辦了,皓軒的心思也就定下來了。”


    “趕緊讓嫂子進門。也有人陪我玩。”皓寧笑得毫無心機。


    “剛誇你穩重了,這會子又想著玩了,趕緊好好學學刺繡是正經,你哥哥娶了親,你的婚事也要開始準備了。”大太太雖然是批評,語氣中卻滿是溺愛。


    因鄭鈞的關係。涵因常跟著薛淩華到柳正言家拜訪。柳夫人看到涵因一次便要誇獎一次,常說自家沒有合適的子侄,想要涵因這樣的媳婦。還說要給涵因做媒。


    有一次李湛的母親唐國太夫人也在,竟然也打起了涵因的心思,和柳夫人閑談中有探問她年紀、人品的意思。柳夫人知道她是為自己那個活寶孫子的婚事發愁,心想,你家那位小爺品行。慢說“五姓”大族的大家閨秀看不上,就是小族旁支庶出正經人家的清白女兒也未必願意。


    於是搪塞了兩句。笑道:“說起來,她是靖國公的外甥女,你二兒媳婦是他家夫人的表侄女,跟你家也算是親戚呢。”話裏的意思就是她跟李令桓是錯著輩分的。


    唐國太夫人訕笑了兩聲沒再搭腔,心裏卻並不滿意柳夫人這樣敷衍她,隔著這麽遠的親戚根本就不用論什麽輩分,不過她也清楚自己這個寶貝孫子什麽樣。


    晚間,柳夫人把這件事當成笑話說給柳正言聽,誰知柳正言想了想說道:“其實這也是一門好親事,那孩子你也見過,並不像那種大奸大惡的人,不過是小時候淘氣些,如今我看也改好了,浪子迴頭金不換,配涵因倒也合適。這事迴頭我跟子玄商議商議。夫人少不得要做這個大媒。”


    柳夫人冷笑:“這種媒我可不做,沒的把人家姑娘往火坑裏麵推。人家要門第有門第,要人品有人品,長得又越發出色,這麽好的女孩子,什麽樣的好親事還不是隨便挑。用得著嫁給那種人麽。我隻恨自己的孫子太少了。”


    柳正言說道:“你們女人家懂什麽,李湛那小子彎彎繞太多,當年鄭倫在的時候我就總不放心他,彼此間做了親戚,才能結成一條心。他母親是韋氏,李令桓的母親也是韋氏,韋家雖然聲勢大不如前,但是在長安,論根基還沒有比得上韋氏的,難保將來他家會倒向韋氏,咱們柳氏和薛氏世代聯姻又和薛進是世交,涵因雖然姓鄭,但他兩個哥哥和二叔家關係不親,往後還要指望著薛進,現在泰王在宮中由李昭容撫養,結成這門親事,對大家都有好處。”


    “咱們二兒媳婦不就是他妹妹麽。這還不算親戚。”柳夫人立刻反駁道。


    “兆新和二兒媳婦是庶出,二兒媳婦又去得早,這親戚就已經淡了,咱們家現在是沒有合適的孩子嫁過去,要不然……”


    “有,也不給那個李令桓!再說了,那樣一個人,叫我怎麽好意思怎麽跟人家提?”柳夫人冷哼一聲。


    “你隻管去提,我和薛進再勸勸,這事情準成。”柳正言打定了主意。


    “要去,老爺自己去說,反正我不去。早先女兒守寡,正好給李湛做繼室。你偏不肯,這會子又巴巴說要做親戚了。”柳夫人的拗勁一上來,柳正言也沒什麽法子。隻好不再提及這個話題。


    “那不是八字不合嗎……”柳正言歎了一口氣。


    “我叫多找幾家算,你偏聽那個什麽圓通大師的……哼,反正這事我不管。”


    柳夫人說什麽也不肯插手這件事,柳正言勸不動她。隻好趁著和李湛喝酒閑聊的時候說起這件事。


    “子玄,我可是把你當我自家的子侄看待的。你年紀輕輕就撐著國公府,著實辛苦。”柳正言笑道。


    李湛給他滿上酒:“在外多年,終於迴了長安,這多虧老師幫我。”


    柳正言擺手笑道:“也是你這些年機警謹慎。我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你弟弟一家還在太原?”


    “是啊,他做晉陽縣令。也正好打理祖產。”李湛笑道。


    “也是該升升了,等這一任滿了。找個機會調迴長安,也叫你一家團圓。”柳正言笑道。


    李湛拱手道:“多謝老師照應。”


    “哎,不必客氣,你母親身邊也沒有兒媳、孫媳孝順,你諾大個國公府也該有人打理。這樣可是不成。”柳正言順口說道。


    “剛迴來。還未及想這些。”李湛笑道。


    柳正言說道:“我這些日子看來,倒是有個姑娘正好,就是鄭鈞的妹妹,那姑娘才貌人品都是極好的,凡見過的沒有不誇讚的。咱們幾家有通家之好,她若能嫁到你家豈不正好。我看你那侄子今年……”


    正說著。其他約的人也到了,柳正言隻得收住這個話題不談,跟其他人寒暄。


    李湛則想起那雙烏黑的眸子。安靜時若一泓潭水,深不見底;顧盼間如粼粼水波,流光瀲灩。人人都說她穩重知禮,他卻偏偏印象最深的是這個女孩子對形勢侃侃而談時的自信,還有引導對方思路時候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那一抹狡黠與自得。


    “倒像一隻小狐狸。”李湛的嘴角不知不覺露出一抹笑意。又想到剛才柳正言的話。似乎是想把自己那個不成器的侄子和她湊到一起,不知怎地。他便笑不出來了。


    大太太放心了皓寧,又開始擔心皓軒戀著涵因,弄出什麽事來,蕭家則經過這次劫難,想要把和靖國公家的婚事盡快辦了,而且這件事由蕭榮的母親宋國夫人親自來與老太太說項,靖國公考慮再三,加上大太太也主張早點把婚事辦了,於是皓軒和蕭若華的婚事很快就辦了。


    大太太本不想讓涵因來,但考慮之後皓華還要嫁到他們家,還是硬著頭皮請了。涵因也隻好硬著頭皮來。人情往來便是這樣,不管心裏怎麽想,麵子上必須過得去。鄭鈞很擔心妹妹,涵因卻說:“難不成發生這麽一點子誤會就和舅舅家生分了不成?”鄭鈞心疼的看著她,終歸沒再說什麽。


    這場婚宴規模很是浩大,長安中排的上號的世家幾乎都到齊了。靖國公府不僅讓自家的歌舞班子排演,還在教坊司請了優伶扮演。


    李寧馨的心情跟涵因差不多,但李家即將和靖國公家結成親家,她又和蕭若華要好,不管怎樣,這場婚宴於情於理她也應該去。李夫人想到她之前想嫁給皓軒的心思,本不想帶她去,但李寧馨說自己已經想通了,如果不去倒顯得自己有事似的,李夫人知道她要強的性子,便勉為其難的同意了。


    寧馨和幾個女孩子好久不見,拉著陸寄悠和涵因聊的開心,多是抱怨悶在家裏多無聊。


    幾個人聊的正盡興,皓寧在一旁不冷不熱的說了句:“在人家背後捅刀子,還當沒事一樣,有些人臉皮真是厚。”


    涵因知道她是在說自己,並不在意,皓寧卻並不知道這話也戳中了李寧馨的心事,倒是李寧馨的臉色先沉了下來。


    皓寧見自己的話達到了效果,微微得意一笑,看著台上咿呀吟唱的優戲,笑道:“世宗皇帝親自寫的這個‘口蜜腹劍’的優戲,就是讓世人警惕,小心那些小人,不是麽。”


    陸寄悠也感到了氣氛不對,並不知道皓寧說的是什麽事情,於是笑道:“這個故事世宗皇帝告誡後世子孫忠言逆耳的麽,被後人編成優戲。”


    皓寧冷笑了兩聲,倒了一盅酒,湊了過來,笑著說道:“你們猜,我若是碰上李林甫這種小人,會怎麽做。”幾個女孩子麵麵相覷,不知道她想怎麽做。


    隻見皓寧一揚手,把自己杯中酒盡數灑向涵因。涵因預感她會做什麽事情,沒想到她竟然絲毫沒有顧忌,躲閃不及,被淋了滿身。


    皓寧笑道:“哎呀,真是對不住姐姐了。失手了。是我不好。”


    涵因冷笑了兩聲:“妹妹真是喝酒喝多了。”她有些疑惑,皓寧雖然對自己的敵意很明顯,但還不至於做這種幼稚的事。看了皓寧一眼,見她沒有那種欺負了她之後的得意之色,卻目光有些閃爍。


    大太太聽見動靜,轉過頭來,見到這幅情景,狠狠瞪了皓寧一眼。


    皓寧忙笑道:“母親,我不小心把酒撒在涵姐姐身上了。姐姐,咱們倆身量差不多,不如你去我那裏換身衣裳吧。”


    大太太自上次皓寧主動給涵因道歉,以為她改好了,誰知道竟還這樣子,不由歎息自己女兒太過小氣。但當眾又不好發作,隻好笑道:“涵因,你妹妹好久不見你們,心裏高興,越發沒了經緯,你別見怪。”


    涵因笑道:“怎麽會呢,三妹妹也是不小心。”


    “彤玉,帶涵姐姐去我屋子換衣裳。”皓寧吩咐道。


    彤玉應了,帶涵因過去。涵因直覺上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說不上哪裏不對。


    路還是原來那條路,此時,天色已黑,但涵因住在這裏已久,認得路。丫鬟婆子大半都在前頭幫忙,還有些趁著主人家的好日子,湊過去看優戲、歌舞,或者自己吃酒耍牌,園子中人很少。


    皓寧的院子還和從前一樣,隻是此時連看門的婆子並看屋子的小丫頭都沒有,安靜的過分。


    走到院子門口,彤玉越發低著頭,聲音也越發飄忽:“姑娘,請進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門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光映雲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光映雲影並收藏名門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