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林如海要接她們去林府小住幾天,並且老祖宗也同意了。迎春三人覺得不啻於一張餡餅從天而落,砸到了自己腦袋上。
三人本就想去林府躲避幾天,免得在賈府一會兒出一檔子事情,鬧得睡覺都不安生,隻是未曾找到好時機向黛玉提起。此時聽了這話,立刻各自吩咐自家丫鬟收拾行李衣物,到最後還是迎春身邊的司棋看的不對,連忙阻止了幾人仿佛螞蟻搬家一般的行為:
“三位姑娘,恕奴婢放肆說句僭越的話,如果鬧出這麽大的動靜,怕老太太和太太那邊心裏……”畢竟三位姑娘還是賈府的人,現在若是表現的太明顯,將來被那些個下人傳到了賈母耳朵裏,怕是又要惹出一場風波。
迎春三姊妹聽了這話,各自在心頭過了一遍,紛紛讚歎:“司棋這丫頭就是心眼兒多!”迎春與有榮焉,嘴角帶著笑:“我身邊幸好有這個丫頭幫忙出麵打理。”
既然不能表現的太歡樂,也不能表現得太迫不及待要遠離賈府。眾人思量了半天,互相獻計獻策地商議著。而這邊司棋幾個丫鬟也重新將行李打包,挑著那貴重又小巧的東西拿了一些,又撿著幾件素淨的衣物打包帶走。畢竟是去林府小住,林妹妹家中尚未出孝,這些還是要注意些。
等到幾人的行李物件兒都收拾完畢,這邊迎春三人也終於商議完畢,於是三人帶著各自的丫鬟婆子奔著賈母上房就去了。
此時聞聽湘雲已經走了,迎春三姊妹也要去林府小住,賈母這邊已經聚集了一堆人,連近日隻躲在自己院中安心調養的鳳姐也出來了。她拉著三春囑咐了幾句事情,又趁著眾人不注意,悄悄地往迎春袖子裏塞了張銀票。迎春察覺到鳳姐的動作,下意識的就想推辭。
就見鳳姐衝著她擠了擠眼睛,悄聲低語道:“你們三個往日裏也沒攢下幾個銀子,去了那邊該打賞也要打賞一些。林姑娘是個好的,也要防備別被那些個下人們看輕了。你是個好的,但有時候也莫要太軟和了,免得被那些人踩到頭上。”迎春鼻子有些發酸,眼裏多了幾分感激:“二嫂子的好意,我心領了。”
鳳姐拍了拍她,這才轉身和探春惜春說話去了。又過了一會兒,三姐妹這才規規矩矩地向王夫人和賈母告辭。王夫人還好,神情沒什麽變化,淡淡說了幾句就閉嘴不言了。賈母這邊原本是有些驚疑的,覺得是這三姊妹向黛玉那邊求救,才有了這次林府之行。
但看迎春三姊妹各自都情真意切的,眼圈也紅了,又紛紛在她身邊噓寒問暖、戀戀不舍的,賈母心底的那點兒疑慮也漸漸放下了,最後還是鳳姐看時候不早了,招唿著嬤嬤將幾人送到了門口車輛上。
這邊林盛見三位姑娘都上了馬車,客套了幾句也告辭出了府。眼見得車輛走行起來,離著賈府越來越遠,探春這才長出了一口氣,迴頭開始批評惜春:“你剛才演的不好,臨到末了怎麽還‘哈啊’了一聲!是讓你哭的,又不是讓你耍花腔的。”
惜春低頭認錯:“我那會兒實在忍不住想笑了,後來那‘啊’還是靈機一動補上去的。”
“怪不得聽著怪異的很,還好二嫂子趕人的時機選得妙,要不然恐怕過會兒你就要穿幫了。”迎春也跟著點評道。至於銀票的事情,等到將來三人遇到了困難她再拿出來也不遲,現在就先不說了。
……
史湘雲走了,迎春三姐妹走了,李紈見此情景,也帶著賈蘭迴到了原先的小院子。
此時正是春末夏初,大觀園裏姹紫嫣紅一片,本應是‘嫋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的寫意情境,如今卻變的冷冷落落。時令花朵映襯著人去樓空略顯頹敗的別院,更顯得清冷空蕩。
大觀園裏麵如今隻剩下了寶釵、寶玉二人並幾個丫鬟婆子,寶釵還好,心中暗自竊喜。寶玉卻變得無精打采起來,幾次和寶釵閑聊也不由地問起此事:“我對姊妹們向來是殷勤服侍的,為何到了最後,反倒都先離我而去?是我哪裏做錯了?”
寶釵自然化身了解語花,一陣安慰勸說。隻是寶玉卻依舊不解風情,和寶釵見麵總是會提起其他的姊妹們,這讓寶釵原先半羞半怯地嬌羞少女心也漸漸冷卻了下來,到最後也懶洋洋的不再多說什麽了。
前些日子裏鬧出那件事情之後,寶釵就知道自己離著寶兒奶奶的位子又近了一步,且經過了這件事情,賈府的名聲估計也好不到哪裏去,也找不到更加合適的人選了。既然如此,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將寶玉的心抓攏在手心,這樣將來隨其自然,必會水到渠成了。
隻可惜寶玉隻心心念念著他的兩位妹妹,就算寶釵原先對他有三四分的情誼喜歡在意,也被他見麵必提林史二位給全部消磨幹淨了。反正她不過是為了這個寶二奶奶的位子,喜歡不喜歡又能如何?
於是二人見麵的時候,漸漸變成了寶玉一個勁兒的抱怨,寶釵隨手拿了扇墜荷包之類的做著,再不就低頭刺繡,有一搭沒一搭的敷衍他幾句。這般下來,寶玉反倒漸漸覺得寶姐姐也是個體貼知心的,知道他心裏難過便過來勸導,也不提那些個功名利祿。不像雲妹妹、林妹妹,連招唿也不打一聲就扔下他走了,可見那心全是冷的,怎麽捂也不會熱!
大觀園裏就剩下了寶釵和寶玉二人,那些個閑來無事四處看熱鬧的人家也沒了意思,紛紛將目光轉到了別處去。比如那位二金爭玉的主角之一史家姑娘,從那日裏被接迴史府之後,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隻悶頭在自己房間裏麵繡花看書,偶爾和丫鬟們描紅下棋。
吳氏將湘雲接迴府裏之後,先將王嬤嬤重新送到了她身邊,又冷眼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她確實變得安靜沉穩起來,這才試探性地帶著她偶爾出去做做客,有那心照不宣的‘桃花會’也讓湘雲跟著參與一次半次。
隻是因為賈府近來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有後宅夫人原先見到湘雲還很有興趣的,但當被人嘀咕說出了身份,神情也立刻變得不鹹不淡起來。就好像和她聊多了會被染上‘沒頭腦’的毛病一般,個個避之不及。
湘雲第一次被當麵嫌棄的時候,眼圈還有些發紅,但如此三番五次的次數多了,反倒平靜下來了。每次吳氏領了她去做客,她先不卑不亢地給各位夫人見了禮,也不多做耽誤,直接走到了那些個未出閣女兒家之間,找了個偏僻位置就自己呆著,一直呆到吳氏應酬完了讓青竹姐姐過來喊她。
既然眾人都不喜歡她,何必自討沒趣。湘雲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偶爾有被家中人嬌慣壞了的刁蠻小姐當麵嘲諷些怪話,湘雲也都裝作聽不見聽不懂地無視過去了。仔細算算,她這些日子聽到的怪話,比她十幾年加起來都要多的多。
“湘雲姐姐可真是豪氣衝天,婚姻大事竟然是自己給自己做主!”說的最多的一般都是這種陰陽怪氣話,湘雲麵無表情地不理睬也就過去了。
“我和你們說,最近賈府安穩了許多。不過那老太太卻最近頻頻出府做客。他家哥兒不是和北靜王有些聯係嗎?老太太前幾日親自去了北靜王府,聽說迴府又摔了幾個茶碗呢!哎對了,湘雲妹妹不是也在賈府住了段時間嗎?內裏是不是真的很熱鬧?湘雲妹妹不如也說說,讓我等姊妹也開開眼界!”遇到這樣的不懷好意話語,對方又點到了自家頭上,湘雲也隻能抬頭迎戰:“我不過是在賈府借住了一些日子,白日裏也隻是和姊妹們一起賞花下棋,真不知道眾位說的熱鬧是指什麽。”
“聽說賈府那位銜玉而生的公子也在大觀園內住著呢,難道湘雲妹妹竟然不知道?”有那好事者步步緊逼。
湘雲笑道:“那位哥哥是在園子裏住著,不過離著姊妹們的地方都不近,我實在不知這位姐姐說的熱鬧是什麽。不過這位姐姐看樣子是對府裏的事情很關心?”
“你胡說八道什麽!我隻是愛看熱鬧罷了!”那位戰鬥力明顯不強,聞言立刻大怒了起來,趕緊撇清自己。湘雲莞爾一笑,“我也未曾說別的,姐姐多心了。”
當日下午湘雲迴到了車上,先將這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吳氏:“嬸娘,我今兒大概給您惹禍了。”
吳氏聽了來龍去脈,又仔細問了那個咄咄逼人的姑娘樣貌,笑著安慰道:“咱史家這代雖沒個出色的男丁,但畢竟是幾代的家業,你又是正經嫡女。這樣很對,萬不能小家子氣弱了史家的名頭。”
湘雲默默地點頭,到了自己房中,又將發生的事情和王嬤嬤說了。王嬤嬤皺了眉頭仔細想了一通:“姑娘,您日後能忍還是忍著些,不管太太的話還是老奴的話,您日後自己心底都要先有主意。依老奴的看法,您現在應該韜光養晦,等待日後眾人將事情淡忘了再說,而不是這會兒鬧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惹得眾位夫人對您的印象更為不好。”
湘雲默默聽了半晌,深深地吸了口氣:“被人當麵如此羞辱,我……”她想說她實在忍不下去,但又一想若是她潔身自好不趟賈府的渾水,自然也就沒有這些譏誚嘲弄之語,心底的一口氣便徹底泄了下去。半晌她才無力地垂下頭去,語氣輕微地仿佛喃喃自語:“我知道了。”
三人本就想去林府躲避幾天,免得在賈府一會兒出一檔子事情,鬧得睡覺都不安生,隻是未曾找到好時機向黛玉提起。此時聽了這話,立刻各自吩咐自家丫鬟收拾行李衣物,到最後還是迎春身邊的司棋看的不對,連忙阻止了幾人仿佛螞蟻搬家一般的行為:
“三位姑娘,恕奴婢放肆說句僭越的話,如果鬧出這麽大的動靜,怕老太太和太太那邊心裏……”畢竟三位姑娘還是賈府的人,現在若是表現的太明顯,將來被那些個下人傳到了賈母耳朵裏,怕是又要惹出一場風波。
迎春三姊妹聽了這話,各自在心頭過了一遍,紛紛讚歎:“司棋這丫頭就是心眼兒多!”迎春與有榮焉,嘴角帶著笑:“我身邊幸好有這個丫頭幫忙出麵打理。”
既然不能表現的太歡樂,也不能表現得太迫不及待要遠離賈府。眾人思量了半天,互相獻計獻策地商議著。而這邊司棋幾個丫鬟也重新將行李打包,挑著那貴重又小巧的東西拿了一些,又撿著幾件素淨的衣物打包帶走。畢竟是去林府小住,林妹妹家中尚未出孝,這些還是要注意些。
等到幾人的行李物件兒都收拾完畢,這邊迎春三人也終於商議完畢,於是三人帶著各自的丫鬟婆子奔著賈母上房就去了。
此時聞聽湘雲已經走了,迎春三姊妹也要去林府小住,賈母這邊已經聚集了一堆人,連近日隻躲在自己院中安心調養的鳳姐也出來了。她拉著三春囑咐了幾句事情,又趁著眾人不注意,悄悄地往迎春袖子裏塞了張銀票。迎春察覺到鳳姐的動作,下意識的就想推辭。
就見鳳姐衝著她擠了擠眼睛,悄聲低語道:“你們三個往日裏也沒攢下幾個銀子,去了那邊該打賞也要打賞一些。林姑娘是個好的,也要防備別被那些個下人們看輕了。你是個好的,但有時候也莫要太軟和了,免得被那些人踩到頭上。”迎春鼻子有些發酸,眼裏多了幾分感激:“二嫂子的好意,我心領了。”
鳳姐拍了拍她,這才轉身和探春惜春說話去了。又過了一會兒,三姐妹這才規規矩矩地向王夫人和賈母告辭。王夫人還好,神情沒什麽變化,淡淡說了幾句就閉嘴不言了。賈母這邊原本是有些驚疑的,覺得是這三姊妹向黛玉那邊求救,才有了這次林府之行。
但看迎春三姊妹各自都情真意切的,眼圈也紅了,又紛紛在她身邊噓寒問暖、戀戀不舍的,賈母心底的那點兒疑慮也漸漸放下了,最後還是鳳姐看時候不早了,招唿著嬤嬤將幾人送到了門口車輛上。
這邊林盛見三位姑娘都上了馬車,客套了幾句也告辭出了府。眼見得車輛走行起來,離著賈府越來越遠,探春這才長出了一口氣,迴頭開始批評惜春:“你剛才演的不好,臨到末了怎麽還‘哈啊’了一聲!是讓你哭的,又不是讓你耍花腔的。”
惜春低頭認錯:“我那會兒實在忍不住想笑了,後來那‘啊’還是靈機一動補上去的。”
“怪不得聽著怪異的很,還好二嫂子趕人的時機選得妙,要不然恐怕過會兒你就要穿幫了。”迎春也跟著點評道。至於銀票的事情,等到將來三人遇到了困難她再拿出來也不遲,現在就先不說了。
……
史湘雲走了,迎春三姐妹走了,李紈見此情景,也帶著賈蘭迴到了原先的小院子。
此時正是春末夏初,大觀園裏姹紫嫣紅一片,本應是‘嫋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的寫意情境,如今卻變的冷冷落落。時令花朵映襯著人去樓空略顯頹敗的別院,更顯得清冷空蕩。
大觀園裏麵如今隻剩下了寶釵、寶玉二人並幾個丫鬟婆子,寶釵還好,心中暗自竊喜。寶玉卻變得無精打采起來,幾次和寶釵閑聊也不由地問起此事:“我對姊妹們向來是殷勤服侍的,為何到了最後,反倒都先離我而去?是我哪裏做錯了?”
寶釵自然化身了解語花,一陣安慰勸說。隻是寶玉卻依舊不解風情,和寶釵見麵總是會提起其他的姊妹們,這讓寶釵原先半羞半怯地嬌羞少女心也漸漸冷卻了下來,到最後也懶洋洋的不再多說什麽了。
前些日子裏鬧出那件事情之後,寶釵就知道自己離著寶兒奶奶的位子又近了一步,且經過了這件事情,賈府的名聲估計也好不到哪裏去,也找不到更加合適的人選了。既然如此,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將寶玉的心抓攏在手心,這樣將來隨其自然,必會水到渠成了。
隻可惜寶玉隻心心念念著他的兩位妹妹,就算寶釵原先對他有三四分的情誼喜歡在意,也被他見麵必提林史二位給全部消磨幹淨了。反正她不過是為了這個寶二奶奶的位子,喜歡不喜歡又能如何?
於是二人見麵的時候,漸漸變成了寶玉一個勁兒的抱怨,寶釵隨手拿了扇墜荷包之類的做著,再不就低頭刺繡,有一搭沒一搭的敷衍他幾句。這般下來,寶玉反倒漸漸覺得寶姐姐也是個體貼知心的,知道他心裏難過便過來勸導,也不提那些個功名利祿。不像雲妹妹、林妹妹,連招唿也不打一聲就扔下他走了,可見那心全是冷的,怎麽捂也不會熱!
大觀園裏就剩下了寶釵和寶玉二人,那些個閑來無事四處看熱鬧的人家也沒了意思,紛紛將目光轉到了別處去。比如那位二金爭玉的主角之一史家姑娘,從那日裏被接迴史府之後,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隻悶頭在自己房間裏麵繡花看書,偶爾和丫鬟們描紅下棋。
吳氏將湘雲接迴府裏之後,先將王嬤嬤重新送到了她身邊,又冷眼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她確實變得安靜沉穩起來,這才試探性地帶著她偶爾出去做做客,有那心照不宣的‘桃花會’也讓湘雲跟著參與一次半次。
隻是因為賈府近來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有後宅夫人原先見到湘雲還很有興趣的,但當被人嘀咕說出了身份,神情也立刻變得不鹹不淡起來。就好像和她聊多了會被染上‘沒頭腦’的毛病一般,個個避之不及。
湘雲第一次被當麵嫌棄的時候,眼圈還有些發紅,但如此三番五次的次數多了,反倒平靜下來了。每次吳氏領了她去做客,她先不卑不亢地給各位夫人見了禮,也不多做耽誤,直接走到了那些個未出閣女兒家之間,找了個偏僻位置就自己呆著,一直呆到吳氏應酬完了讓青竹姐姐過來喊她。
既然眾人都不喜歡她,何必自討沒趣。湘雲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偶爾有被家中人嬌慣壞了的刁蠻小姐當麵嘲諷些怪話,湘雲也都裝作聽不見聽不懂地無視過去了。仔細算算,她這些日子聽到的怪話,比她十幾年加起來都要多的多。
“湘雲姐姐可真是豪氣衝天,婚姻大事竟然是自己給自己做主!”說的最多的一般都是這種陰陽怪氣話,湘雲麵無表情地不理睬也就過去了。
“我和你們說,最近賈府安穩了許多。不過那老太太卻最近頻頻出府做客。他家哥兒不是和北靜王有些聯係嗎?老太太前幾日親自去了北靜王府,聽說迴府又摔了幾個茶碗呢!哎對了,湘雲妹妹不是也在賈府住了段時間嗎?內裏是不是真的很熱鬧?湘雲妹妹不如也說說,讓我等姊妹也開開眼界!”遇到這樣的不懷好意話語,對方又點到了自家頭上,湘雲也隻能抬頭迎戰:“我不過是在賈府借住了一些日子,白日裏也隻是和姊妹們一起賞花下棋,真不知道眾位說的熱鬧是指什麽。”
“聽說賈府那位銜玉而生的公子也在大觀園內住著呢,難道湘雲妹妹竟然不知道?”有那好事者步步緊逼。
湘雲笑道:“那位哥哥是在園子裏住著,不過離著姊妹們的地方都不近,我實在不知這位姐姐說的熱鬧是什麽。不過這位姐姐看樣子是對府裏的事情很關心?”
“你胡說八道什麽!我隻是愛看熱鬧罷了!”那位戰鬥力明顯不強,聞言立刻大怒了起來,趕緊撇清自己。湘雲莞爾一笑,“我也未曾說別的,姐姐多心了。”
當日下午湘雲迴到了車上,先將這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吳氏:“嬸娘,我今兒大概給您惹禍了。”
吳氏聽了來龍去脈,又仔細問了那個咄咄逼人的姑娘樣貌,笑著安慰道:“咱史家這代雖沒個出色的男丁,但畢竟是幾代的家業,你又是正經嫡女。這樣很對,萬不能小家子氣弱了史家的名頭。”
湘雲默默地點頭,到了自己房中,又將發生的事情和王嬤嬤說了。王嬤嬤皺了眉頭仔細想了一通:“姑娘,您日後能忍還是忍著些,不管太太的話還是老奴的話,您日後自己心底都要先有主意。依老奴的看法,您現在應該韜光養晦,等待日後眾人將事情淡忘了再說,而不是這會兒鬧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惹得眾位夫人對您的印象更為不好。”
湘雲默默聽了半晌,深深地吸了口氣:“被人當麵如此羞辱,我……”她想說她實在忍不下去,但又一想若是她潔身自好不趟賈府的渾水,自然也就沒有這些譏誚嘲弄之語,心底的一口氣便徹底泄了下去。半晌她才無力地垂下頭去,語氣輕微地仿佛喃喃自語:“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