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幾天就迴來了!”吳仲麗的迴答帶著些感慨,“那天我去下麵地裏都碰到他了。”
吳仲麗去村尾的地裏剪勾藤,要經過進楊能家的路口。
前些天正好碰到,兩人打過招唿還聊了聊。
不過吳仲麗忌諱臉上的傷,兩人說話時隔著些距離,加上吳仲麗去幹活戴著帽子,將帽簷壓低一些別人也就沒法看清臉。
因此楊能並不知道吳仲麗傷了臉,雖然吳仲麗去地裏要從村中過,但沒在路上近距離的碰到誰。
這麽久,她臉受傷的事村裏還沒一個人知道。
聽了吳仲麗的迴答,楊玲玲也有些感慨:“二伯這麽快就迴來了?去了一個星期都沒有吧!”
“是啊!差兩天才一個星期呢,都說了他一個大男人過去照顧這麽小的小孩根本不行。”
“嗯。”
“孩子還那麽小,你二伯母去照顧還差不多,他一個大男人哪有婦人那麽耐心。”
“別說耐心,他也不會給寶寶換尿布那些啊。”
“那倒是其次的,曉葉就是有時要去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就可以在家上班,你二伯也就隻要看看寶寶就行,有時就是要給她衝奶粉喂奶。
那孩子隻要睡著了就能好好睡一兩個小時的,挺省心,帶著也沒那麽難,就是曉葉那脾氣太差,鬧得不愉快就迴來了。”
“說著是簡單,但帶這麽小的小孩難啊,有時候難免有這啊那啊的狀況。”
“那倒也是。”
“不過話說迴來二伯這次去曉葉又鬧什麽了?”
吳仲麗歎息一聲搖搖頭,“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隻聽你二伯說鬧得很不愉快,說那人是真的瘋了,而且惡毒得很,都動刀了。”
“啊?怎麽會鬧得這麽大?”楊玲玲吃驚。
“你二伯說他去那裏後,曉葉整天指桑罵槐的,對著孩子說也就你好喲,天天什麽都不幹,隻知道吃,你二伯就質問她什麽意思,就吵起來了。吵到後麵曉葉就跑進廚房拿了刀出來,嚷嚷著把你家老頭殺了。”
“怎麽這樣啊,她嫌二伯去那裏不幹活?”
“大概是吧。”
“那二伯去那裏沒幹活嗎?”
“不知道,隻是想想,孩子的事情他恐怕無從下手。
你二伯母去的時候她都不讓她碰孩子,你二伯母在那裏就是幹家務,你想想讓你二伯幹家務?他在家裏都不幹。
不過他倒是會做飯,可是說曉葉不讓他進廚房,每次都非要等你哥迴來做,哪怕你哥加班到九點多也非得等你哥迴來做。”
“她幹嘛不讓二伯進廚房?”
“不知道嘍。”吳仲麗搖頭。
“是不是二伯做的不好吃啊?”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隻聽你二伯說她不讓他進,吵架了就喊著,殺了你家老頭,殺了你家老頭去,真就到那個地步去,哎~
所以你二伯就迴來了,說怕了她,萬一哪天發起瘋來被她殺了是…害死了…”
“怎麽這樣說…沒那麽誇張吧…那這次二伯去,忙沒幫上什麽忙,反倒鬧得更加不愉快了。”
“可不是嘛,你二伯說,他迴來的時候你哥說要送他去車站曉葉都不讓。
原本你哥打算早上送了你二伯到車站就直接去上班,她硬是不讓,在那裏鬧,說他要敢去送就別想去上班什麽什麽的。”
“怎麽這樣啊,那最後均哥去送二伯沒有?”
“沒有。”
“哎~鬧成這樣真是……”
除了唏噓楊玲玲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麽。
對於楊玲玲而言,這些不過是別人家的事,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聊一聊就過去了。
而對於楊君柳來說,這是自己家裏的事。
這些事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生活。
當然她作為一個外嫁進來的媳婦兒也管不了太多,再者這事也沒法管。
楊能從西安迴來,心情就很不好,在家裏跟陳翠萍聊天的內容大部分就是自己在西安的糟糕經曆,數落著小兒子的不是,咒罵著小兒媳婦的惡毒。
這些天,家裏氣氛壓抑,讓人心情特別煩悶。
心情不好,耐心就會不好,孩子一鬧騰,楊君柳就感覺氣得肺都要炸了。
孩子讓她來氣,公婆也讓她來氣。
因為生氣,楊能跟陳翠萍的談論總是很大聲,他們不分時候,經常吵醒孩子。
孩子最近睡眠質量本就差,被他們這麽一鬧更加差。
但凡醒著她就要吃奶,次數太多,哪裏有那麽多母乳給她吃?而她吃不到就哭鬧。
楊君柳特別煩躁,偏偏陳翠萍還說她喝湯太少。
好幾次楊君柳都想懟迴去,可話到嘴邊她又生生咽了迴去,她隻能忍這火氣提醒陳翠萍讓他們說話小點聲,有時候會吵到寶寶。
涉及到孫女,陳翠萍自然好好的答應。
可她說時答應得很好,轉眼又是那樣。
楊君柳不僅跟陳翠萍說也有跟楊能說,說了幾次,兩人都是答應得好結果沒有一點改變。
楊君柳感覺心累,也懶得多說了。
家裏的低氣壓一下就延續了五六天,這些天晚上楊軍均得空了都會發視頻迴家,他跟楊能道歉為妻子說好話。
可楊能完全不接受,嚴厲要求他跟陸曉葉離婚,徹底斷絕關係,態度十分堅決。
別說楊軍均跟陸曉才葉剛剛有了孩子,就他對陸曉葉的感情他都不可能如楊能說的去做。
兩人在通話中誰都說服不了誰,說到最後隻有爭吵不歡而散。
楊能十分心痛,對小兒子是生氣又失望。
最生氣的時候他甚至想著不認這個兒子就當沒有這個兒子算了。
可終究是自己養育的骨肉,他舍不得。
他見自己說服不了楊軍均便聯絡了楊軍考跟楊麗麗,跟他們抱怨自己的遭遇,讓他們去說服楊軍均。
楊麗麗是比較理智的,她為父母的遭遇感到生氣、難過,但她沒有僅聽他們的一麵之詞。
她在聽完楊能的話後給弟弟去了視頻,詢問情況。
比起父母的氣憤要求,她其實更尊重弟弟的選擇。
而相比楊麗麗的理智,楊軍考無疑是衝動的。
他聽了楊能的話十分氣憤,立即跟楊軍均發消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跟要求。
他跟父母沆瀣一氣,言辭十分激烈。
吳仲麗去村尾的地裏剪勾藤,要經過進楊能家的路口。
前些天正好碰到,兩人打過招唿還聊了聊。
不過吳仲麗忌諱臉上的傷,兩人說話時隔著些距離,加上吳仲麗去幹活戴著帽子,將帽簷壓低一些別人也就沒法看清臉。
因此楊能並不知道吳仲麗傷了臉,雖然吳仲麗去地裏要從村中過,但沒在路上近距離的碰到誰。
這麽久,她臉受傷的事村裏還沒一個人知道。
聽了吳仲麗的迴答,楊玲玲也有些感慨:“二伯這麽快就迴來了?去了一個星期都沒有吧!”
“是啊!差兩天才一個星期呢,都說了他一個大男人過去照顧這麽小的小孩根本不行。”
“嗯。”
“孩子還那麽小,你二伯母去照顧還差不多,他一個大男人哪有婦人那麽耐心。”
“別說耐心,他也不會給寶寶換尿布那些啊。”
“那倒是其次的,曉葉就是有時要去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就可以在家上班,你二伯也就隻要看看寶寶就行,有時就是要給她衝奶粉喂奶。
那孩子隻要睡著了就能好好睡一兩個小時的,挺省心,帶著也沒那麽難,就是曉葉那脾氣太差,鬧得不愉快就迴來了。”
“說著是簡單,但帶這麽小的小孩難啊,有時候難免有這啊那啊的狀況。”
“那倒也是。”
“不過話說迴來二伯這次去曉葉又鬧什麽了?”
吳仲麗歎息一聲搖搖頭,“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隻聽你二伯說鬧得很不愉快,說那人是真的瘋了,而且惡毒得很,都動刀了。”
“啊?怎麽會鬧得這麽大?”楊玲玲吃驚。
“你二伯說他去那裏後,曉葉整天指桑罵槐的,對著孩子說也就你好喲,天天什麽都不幹,隻知道吃,你二伯就質問她什麽意思,就吵起來了。吵到後麵曉葉就跑進廚房拿了刀出來,嚷嚷著把你家老頭殺了。”
“怎麽這樣啊,她嫌二伯去那裏不幹活?”
“大概是吧。”
“那二伯去那裏沒幹活嗎?”
“不知道,隻是想想,孩子的事情他恐怕無從下手。
你二伯母去的時候她都不讓她碰孩子,你二伯母在那裏就是幹家務,你想想讓你二伯幹家務?他在家裏都不幹。
不過他倒是會做飯,可是說曉葉不讓他進廚房,每次都非要等你哥迴來做,哪怕你哥加班到九點多也非得等你哥迴來做。”
“她幹嘛不讓二伯進廚房?”
“不知道嘍。”吳仲麗搖頭。
“是不是二伯做的不好吃啊?”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隻聽你二伯說她不讓他進,吵架了就喊著,殺了你家老頭,殺了你家老頭去,真就到那個地步去,哎~
所以你二伯就迴來了,說怕了她,萬一哪天發起瘋來被她殺了是…害死了…”
“怎麽這樣說…沒那麽誇張吧…那這次二伯去,忙沒幫上什麽忙,反倒鬧得更加不愉快了。”
“可不是嘛,你二伯說,他迴來的時候你哥說要送他去車站曉葉都不讓。
原本你哥打算早上送了你二伯到車站就直接去上班,她硬是不讓,在那裏鬧,說他要敢去送就別想去上班什麽什麽的。”
“怎麽這樣啊,那最後均哥去送二伯沒有?”
“沒有。”
“哎~鬧成這樣真是……”
除了唏噓楊玲玲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麽。
對於楊玲玲而言,這些不過是別人家的事,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聊一聊就過去了。
而對於楊君柳來說,這是自己家裏的事。
這些事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生活。
當然她作為一個外嫁進來的媳婦兒也管不了太多,再者這事也沒法管。
楊能從西安迴來,心情就很不好,在家裏跟陳翠萍聊天的內容大部分就是自己在西安的糟糕經曆,數落著小兒子的不是,咒罵著小兒媳婦的惡毒。
這些天,家裏氣氛壓抑,讓人心情特別煩悶。
心情不好,耐心就會不好,孩子一鬧騰,楊君柳就感覺氣得肺都要炸了。
孩子讓她來氣,公婆也讓她來氣。
因為生氣,楊能跟陳翠萍的談論總是很大聲,他們不分時候,經常吵醒孩子。
孩子最近睡眠質量本就差,被他們這麽一鬧更加差。
但凡醒著她就要吃奶,次數太多,哪裏有那麽多母乳給她吃?而她吃不到就哭鬧。
楊君柳特別煩躁,偏偏陳翠萍還說她喝湯太少。
好幾次楊君柳都想懟迴去,可話到嘴邊她又生生咽了迴去,她隻能忍這火氣提醒陳翠萍讓他們說話小點聲,有時候會吵到寶寶。
涉及到孫女,陳翠萍自然好好的答應。
可她說時答應得很好,轉眼又是那樣。
楊君柳不僅跟陳翠萍說也有跟楊能說,說了幾次,兩人都是答應得好結果沒有一點改變。
楊君柳感覺心累,也懶得多說了。
家裏的低氣壓一下就延續了五六天,這些天晚上楊軍均得空了都會發視頻迴家,他跟楊能道歉為妻子說好話。
可楊能完全不接受,嚴厲要求他跟陸曉葉離婚,徹底斷絕關係,態度十分堅決。
別說楊軍均跟陸曉才葉剛剛有了孩子,就他對陸曉葉的感情他都不可能如楊能說的去做。
兩人在通話中誰都說服不了誰,說到最後隻有爭吵不歡而散。
楊能十分心痛,對小兒子是生氣又失望。
最生氣的時候他甚至想著不認這個兒子就當沒有這個兒子算了。
可終究是自己養育的骨肉,他舍不得。
他見自己說服不了楊軍均便聯絡了楊軍考跟楊麗麗,跟他們抱怨自己的遭遇,讓他們去說服楊軍均。
楊麗麗是比較理智的,她為父母的遭遇感到生氣、難過,但她沒有僅聽他們的一麵之詞。
她在聽完楊能的話後給弟弟去了視頻,詢問情況。
比起父母的氣憤要求,她其實更尊重弟弟的選擇。
而相比楊麗麗的理智,楊軍考無疑是衝動的。
他聽了楊能的話十分氣憤,立即跟楊軍均發消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跟要求。
他跟父母沆瀣一氣,言辭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