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萍沒上過學,大字都不認識幾個,她一輩子沒出過遠門,去到西安生活非常不習慣。
本身在村裏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到城裏生活就會不習慣,更何況她還要從南方村裏到北方城裏生活就更加不習慣了。
可為了兒子為了孫女再不習慣她也能忍受,但是兒媳婦的態度實在太令她寒心。
在陸曉葉孕七八個月時,陳翠萍就做了去西安照顧的打算。
那時的她滿懷期待滿心歡喜,因為不識字出遠門不方便,她甚至特意學認字,去北京待了一個月由女兒教她識字。
然而學識字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她自認是學習能力強的人,但這能力不包括在識字上。
一個月的時間,她根本沒能學到什麽。
隻讓她深刻意識到自己年紀大了,記性差了。
字沒學會認,到了該去西安的時間。
因為不識字怕她不會坐車,因此楊能送她過去。
他們夫妻帶上她特意養的母雞,殺好帶了過去。
初到小兒子家時,她唯一的感覺就是這房子太小了,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加起來還沒他們家大廳寬敞。
前幾年陳翠萍跟楊能修建了新房子,新房子雖是木房但很氣派,近兩百平的占地麵積,三層樓,絕對寬敞。
她跟楊能去肯定是沒房間睡的,大冷的天去那裏,他們隻能睡客廳,所幸北方的好是室內有地暖,睡大廳也很暖和舒服。
居住的環境差了點,但對吃過苦的老一輩人來說不算什麽。
楊能待了兩天就迴去了,陸曉葉臨近預產期,她待在那裏便每天給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前麵一個星期的日子過得還算和諧美好。
直到陸曉葉生產完出院迴家,所有的和諧美好全部破碎。
她活了大半輩子,幾十年加起來受的氣都沒那半個月的多。
她本是一個極要強的人,可在陸曉葉麵前她收斂鋒芒,極盡耐心,誰知卻沒能換來一個好結果,甚至讓她變本加厲。
想到陸曉葉的所作所為,想到那些日子的煎熬憤懣她就不願答應。
再過去,再過去幹什麽?孩子不讓她抱,不讓她照顧,她過去幹什麽?受氣嗎?
對於兒子的請求,陳翠萍是一個萬個不願意。
可是終究她架不住兒子的眼淚,兒子向來陽光開朗,苦得流淚了那得有多苦啊。
母親的心疼得無以複加。
再加上陸曉葉也說希望她能過去,還跟她道歉,檢討自己,甚至保證這次她絕對不會再那樣了。
陳翠萍妥協了,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在楊能的陪同下再次離開家鄉前往西安。
從他們這去西安,要先從家裏去縣城,再從縣城坐車到臨市的火車站,之後再乘坐火車前往西安。
去一趟轉好幾次車,曆時一天一|夜非常不容易。
這次楊能隻送陳翠萍到臨市火車站,家裏養著一大群雞鴨要照顧離不開人,上次他們全都去西安都是委托吳仲麗下去幫忙放養關喂雞鴨的。
陳翠萍已經去過一次西安,她下火車後楊軍均來接她,這次楊能便送她上火車即可。
陳翠萍去西安後,楊君柳就迴了娘家。
楊君柳如今已有八個月身孕,娘家在縣城裏,婆婆不在家的話,她迴娘家住著要方便得多。
楊君柳今年三十三歲,過年時跟楊軍考相親認識,開年後楊軍考南下廣東,她一個月後辭去縣城的工作去了楊軍考那,兩個月後懷孕,孕兩個月後迴家鄉養胎。
孕四個月時跟楊軍考舉行了婚禮。
她跟楊軍考僅僅認識了九個月便結了婚。
很匆忙卻也顯得理所當然。
原本兩人相親就是奔著結婚去的,雙方覺得對方還不錯就定了下來,彼此都沒有再挑剔。
一是家裏人催得急,二也是兩人都沒有對對象特別挑剔的資本。
因為楊君柳曾生過一子。
早些年,楊君柳跟朋友去浙江打工,那時年少無知,在廠裏交了男朋友,感情濃烈未婚生子。
男朋友是浙江農村的,她在那邊生活過一段時間,跟男朋友的感情在生活中消磨殆盡,她隻身迴了家鄉,便再沒迴浙江,兒子也就留在了浙江。
因為這一段經曆,她本不想再結婚,可家裏人催得緊,早兩年相親,男方聽她這條件便退避三舍。
而她也沒遇到覺得合適的。
直到遇到楊軍考。
楊軍考沒有挑剔她那一段經曆,因為楊軍考有過一段婚姻。
那段婚姻維持了不過半年多就結束了,原因是女方愛玩太懶惰不工作,不是一個過日子的女人。
兩人婚後爭吵不斷,直到女方上懷孕不聽勸參加葬禮流掉了孩子矛盾徹底爆發,離了婚。
楊軍考跟前妻沒有子嗣,婚離得很幹淨沒有糾纏,離婚後便跟前妻沒了任何牽扯。
因此兩人便是誰也沒資格嫌棄誰,彼此也算和得來便就這樣在一起了。
楊軍考是廠裏的部門主管,自己承包了整個部門當老板很忙,結婚請了七天假,假期一到就迴了廣東。
獨留楊君柳跟公婆生活。
楊君柳跟婆婆算是比較和得來的,可沒有丈夫在家就這樣自己一個人住到婆家終究不是太習慣。
公公是一個喜歡交際的人,不甘平凡,經常外出不著家,這幾個月搗鼓著準備做木材生意外出更加勤。
而婆婆每天事情也多,不是到這片山鋤草就是到那片山鋤草,每天不是這活就是那活,忙個不停。
她一個人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無聊,再加上在娘家縣城住著去產檢都方便得多,她大部分時間便住在娘家。
前段時間陳翠萍在西安,她都是待在娘家,陳翠萍迴來了她才跟著迴來,現在陳翠萍又去了西安她也就又迴了娘家住。
也不知道這次陳翠萍去西安能去多久。
楊玲玲聽說陳翠萍又去了西安很震驚,萬萬沒想到陳翠萍信誓旦旦的說說什麽也不會再去,可才迴來沒過幾天又去了。
不止是楊玲玲,村裏所有聽說陳翠萍又去西安的人都挺唏噓。
玩笑說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人,去西安那麽遠的地方就跟去縣城似的。
意思是來迴太頻繁。
因為在村裏人的印象中去遠地方,基本一年一迴才正常,畢竟太遠舟車勞頓不容易,誰會如去縣城那般頻繁?
更令人唏噓的是陳翠萍在西安受了那麽多氣,迴來沒幾天又過去了。
自己的生氣委屈,終究是敵不過對兒子的操心。
母親或許就是這樣,在子女那受過再大的氣再多的委屈,嘴上說著再絕情的話,事到臨頭,總會忍不住心軟,不去計較不去深究,妥協成全,然後全心全意為子女操勞!
所以常言總道,母愛偉大而無私。
本身在村裏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到城裏生活就會不習慣,更何況她還要從南方村裏到北方城裏生活就更加不習慣了。
可為了兒子為了孫女再不習慣她也能忍受,但是兒媳婦的態度實在太令她寒心。
在陸曉葉孕七八個月時,陳翠萍就做了去西安照顧的打算。
那時的她滿懷期待滿心歡喜,因為不識字出遠門不方便,她甚至特意學認字,去北京待了一個月由女兒教她識字。
然而學識字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她自認是學習能力強的人,但這能力不包括在識字上。
一個月的時間,她根本沒能學到什麽。
隻讓她深刻意識到自己年紀大了,記性差了。
字沒學會認,到了該去西安的時間。
因為不識字怕她不會坐車,因此楊能送她過去。
他們夫妻帶上她特意養的母雞,殺好帶了過去。
初到小兒子家時,她唯一的感覺就是這房子太小了,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加起來還沒他們家大廳寬敞。
前幾年陳翠萍跟楊能修建了新房子,新房子雖是木房但很氣派,近兩百平的占地麵積,三層樓,絕對寬敞。
她跟楊能去肯定是沒房間睡的,大冷的天去那裏,他們隻能睡客廳,所幸北方的好是室內有地暖,睡大廳也很暖和舒服。
居住的環境差了點,但對吃過苦的老一輩人來說不算什麽。
楊能待了兩天就迴去了,陸曉葉臨近預產期,她待在那裏便每天給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前麵一個星期的日子過得還算和諧美好。
直到陸曉葉生產完出院迴家,所有的和諧美好全部破碎。
她活了大半輩子,幾十年加起來受的氣都沒那半個月的多。
她本是一個極要強的人,可在陸曉葉麵前她收斂鋒芒,極盡耐心,誰知卻沒能換來一個好結果,甚至讓她變本加厲。
想到陸曉葉的所作所為,想到那些日子的煎熬憤懣她就不願答應。
再過去,再過去幹什麽?孩子不讓她抱,不讓她照顧,她過去幹什麽?受氣嗎?
對於兒子的請求,陳翠萍是一個萬個不願意。
可是終究她架不住兒子的眼淚,兒子向來陽光開朗,苦得流淚了那得有多苦啊。
母親的心疼得無以複加。
再加上陸曉葉也說希望她能過去,還跟她道歉,檢討自己,甚至保證這次她絕對不會再那樣了。
陳翠萍妥協了,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在楊能的陪同下再次離開家鄉前往西安。
從他們這去西安,要先從家裏去縣城,再從縣城坐車到臨市的火車站,之後再乘坐火車前往西安。
去一趟轉好幾次車,曆時一天一|夜非常不容易。
這次楊能隻送陳翠萍到臨市火車站,家裏養著一大群雞鴨要照顧離不開人,上次他們全都去西安都是委托吳仲麗下去幫忙放養關喂雞鴨的。
陳翠萍已經去過一次西安,她下火車後楊軍均來接她,這次楊能便送她上火車即可。
陳翠萍去西安後,楊君柳就迴了娘家。
楊君柳如今已有八個月身孕,娘家在縣城裏,婆婆不在家的話,她迴娘家住著要方便得多。
楊君柳今年三十三歲,過年時跟楊軍考相親認識,開年後楊軍考南下廣東,她一個月後辭去縣城的工作去了楊軍考那,兩個月後懷孕,孕兩個月後迴家鄉養胎。
孕四個月時跟楊軍考舉行了婚禮。
她跟楊軍考僅僅認識了九個月便結了婚。
很匆忙卻也顯得理所當然。
原本兩人相親就是奔著結婚去的,雙方覺得對方還不錯就定了下來,彼此都沒有再挑剔。
一是家裏人催得急,二也是兩人都沒有對對象特別挑剔的資本。
因為楊君柳曾生過一子。
早些年,楊君柳跟朋友去浙江打工,那時年少無知,在廠裏交了男朋友,感情濃烈未婚生子。
男朋友是浙江農村的,她在那邊生活過一段時間,跟男朋友的感情在生活中消磨殆盡,她隻身迴了家鄉,便再沒迴浙江,兒子也就留在了浙江。
因為這一段經曆,她本不想再結婚,可家裏人催得緊,早兩年相親,男方聽她這條件便退避三舍。
而她也沒遇到覺得合適的。
直到遇到楊軍考。
楊軍考沒有挑剔她那一段經曆,因為楊軍考有過一段婚姻。
那段婚姻維持了不過半年多就結束了,原因是女方愛玩太懶惰不工作,不是一個過日子的女人。
兩人婚後爭吵不斷,直到女方上懷孕不聽勸參加葬禮流掉了孩子矛盾徹底爆發,離了婚。
楊軍考跟前妻沒有子嗣,婚離得很幹淨沒有糾纏,離婚後便跟前妻沒了任何牽扯。
因此兩人便是誰也沒資格嫌棄誰,彼此也算和得來便就這樣在一起了。
楊軍考是廠裏的部門主管,自己承包了整個部門當老板很忙,結婚請了七天假,假期一到就迴了廣東。
獨留楊君柳跟公婆生活。
楊君柳跟婆婆算是比較和得來的,可沒有丈夫在家就這樣自己一個人住到婆家終究不是太習慣。
公公是一個喜歡交際的人,不甘平凡,經常外出不著家,這幾個月搗鼓著準備做木材生意外出更加勤。
而婆婆每天事情也多,不是到這片山鋤草就是到那片山鋤草,每天不是這活就是那活,忙個不停。
她一個人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無聊,再加上在娘家縣城住著去產檢都方便得多,她大部分時間便住在娘家。
前段時間陳翠萍在西安,她都是待在娘家,陳翠萍迴來了她才跟著迴來,現在陳翠萍又去了西安她也就又迴了娘家住。
也不知道這次陳翠萍去西安能去多久。
楊玲玲聽說陳翠萍又去了西安很震驚,萬萬沒想到陳翠萍信誓旦旦的說說什麽也不會再去,可才迴來沒過幾天又去了。
不止是楊玲玲,村裏所有聽說陳翠萍又去西安的人都挺唏噓。
玩笑說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人,去西安那麽遠的地方就跟去縣城似的。
意思是來迴太頻繁。
因為在村裏人的印象中去遠地方,基本一年一迴才正常,畢竟太遠舟車勞頓不容易,誰會如去縣城那般頻繁?
更令人唏噓的是陳翠萍在西安受了那麽多氣,迴來沒幾天又過去了。
自己的生氣委屈,終究是敵不過對兒子的操心。
母親或許就是這樣,在子女那受過再大的氣再多的委屈,嘴上說著再絕情的話,事到臨頭,總會忍不住心軟,不去計較不去深究,妥協成全,然後全心全意為子女操勞!
所以常言總道,母愛偉大而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