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塵埃落定
穿越紅樓:重鑄賈府榮光 作者:殘血淩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景仁身姿挺拔,宛如鬆柏矗立於朝堂之上,麵容嚴峻,儼然一副正氣凜然模樣。
“啟奏陛下,臣並非對陛下的聖明決斷有絲毫異議,隻是……”他目光微微一轉,別有深意地看了賈環一眼,隨後開始陳述自己心中的疑慮,“陛下,臣以為,此刻眾多士子方才提交文章,陛下便急切欲立賈環為榜首,此舉對於其餘宵衣旰食、勤勉不輟,同樣才情橫溢之士子,似乎有失公允,恐難以令天下士子心悅誠服!望陛下深思熟慮,以安人心!”
難以服眾?
這的確是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
黃景仁此番舉動,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同時如磁石一般,吸引了那些同樣對賈環心懷不滿的考生,使得他們與自己產生共鳴。
如此一來,慶曆帝自然不能置若罔聞,必須顧及朝野上下的反響。
果然,慶曆帝聽後,眉頭微微蹙起,仿佛在心中權衡著利弊。
出乎意料的是,慶曆帝並沒有表現出不悅。
反而微微的點了點頭,似乎對黃景仁的見解頗為讚許,又或者很高興他站出來發出質疑。
黃景仁見此情景,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得意。
隻要慶曆帝對他的言辭有所認同,那麽賈環的狀元之路便不會一帆風順。
畢竟在場的眾人中,無論是那些寒窗苦讀的考生,還是位高權重的官員,尤其是那些與賈府素有嫌隙的官員,心中肯定有所不滿。
黃景仁心中堅信,隻要慶曆帝稍有遲疑,那些同樣對賈環中狀元持有異議的人,定會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與他並肩作戰,共同反對。
到那時,慶曆帝在重重壓力之下,說不定就會改弦更張,不再堅持立賈環為狀元。
念及於此,黃景仁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冷笑。
這冷笑之中,既有得意之色,又蘊含著無盡的期待。
與此同時,他的眼前似乎已經出現了一幅生動的畫卷。
賈環失去狀元的桂冠,黯然失色,而他自己則如同凱旋的將軍,萬丈矚目。
這幅畫麵在他的腦海中展開,令他心生歡喜,難以自禁。
賈環微垂首,眼簾低垂卻不由自主地斜睨向黃景仁。
心中暗自揣摩這位敢於挺身而出、提出異議者的身份。
然而,即便他竭力辨認,卻依舊發現自己對這位黃衣官員並無半點印象。
於是心中暗自思量,或許此人並非有意針對自己,隻是單純心存疑慮。
想到這裏,賈環也不再深究。
畢竟黃景仁所提出的疑問,實屬尋常,無可厚非。
何況,慶曆帝既然敢當著眾人點他為狀元,必然有其充分的理由。
若是沒有充分的理由,定是難以服眾,有損皇威。
這樣的事,相信一個正常的掌權者做不出來。
“黃愛卿言之鑿鑿,提出質疑,甚合情理。朕料想,黃愛卿心中的困惑,在場諸位愛卿心中亦或多或少皆有之。”慶曆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然則,朕希望諸位愛卿且先看完賈環的文章,再做其他定論。”
慶曆帝的目光掠過案桌上的文章,隨即又轉向身旁侍立的太監李德。
無需慶曆帝出聲,李德立刻心領神會,快步上前,小心地捧起賈環的文章。
緊接著走下來,將其遞給了黃景仁。
黃景仁接過文章,眯縫著眼睛,心中五思緒紛飛。
心中暗自篤定,認為賈環的文章,必然不可能有讓人一眼便認定其為狀元的魅力。
或許是慶曆帝因賈環已經連中五元,故而特意點撥,欲使其成為狀元。
帶著這份懷疑,他拿起文章細細品讀。
當他看到文章內容時,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白。
賈環的文章,不僅深刻剖析了北方邊患的形勢,而且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甚至對如何籌集軍費也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其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令人歎為觀止。
隨著閱讀的深入,黃景仁的臉色愈發慘白,心中震撼難以言表。
連他一個禦史,一個軍事外行,都覺得這份文章確實具備評為狀元的實力。
當權者往往傾向於聽取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而非僅僅停留在對困難的剖析上。
賈環的文章,恰恰就提供了這樣一套既全麵又具體的解決方案。
尤其是其中關於籌集經費的思路,雖隻是大致勾勒,卻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心生讚歎。
黃景仁閱畢,心中不禁暗自佩服,同時也對自己的先前判斷產生了動搖。
這會他已經意識到,慶曆帝的點選並非出於私情,而是基於賈環真正的才情與實力。
這也是賈環深思熟慮的計謀。
作為後世之人,又是一名軍事迷。
對於戰爭,自然有他的見解,
每一場戰役背後,皆是人力物力的巨額消耗。
因此,在構思解決方案時,他巧妙地融入了籌集軍費的策略。
旨在解決邊防之困的同時,也為解決軍費提出相應的辦法。
而且他故意拋出大致的思路,其用意是想在慶曆帝的心田播下一粒種子。
等那天慶曆帝萌生籌集軍費的念頭,定然會想起他的名字,從而為他爭取到再次麵聖的寶貴機會。
這對於一個初入官場新人而言,能見到龍顏的機會實屬難得。
賈環此舉,無疑是為自己鋪設了一條通往聖心的隱秘橋梁。
黃景仁審閱文章之際,四周的目光如炬,皆聚焦於他。
眾人心中暗自揣測,賈環的文章是否能一舉奪魁,榮膺狀元之名。
隨著黃景仁麵色微變,驚訝之情在眾人臉上逐漸蔓延,種種猜測開始在心底悄然滋生。
沈墨軒見狀,大步流星上前,接過文章細細品讀,不時頷首讚許。
雖未言語,但那份由衷的欣賞已從他的眼神與動作中流露無遺。
趙文禮緊隨其後,閱畢亦是讚不絕口,言辭間滿是欽佩。
在場的官員們逐一傳閱,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賈環文章的認可與讚賞。
讚歎之聲此起彼伏,黃景仁的麵色也隨之愈發陰沉,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卻苦於無法反駁,因為即便是他也難以構想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計策。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兵部尚書郭威遠捋須長歎:“吾不如也!”
此言一出,猶如金石擲地,擲地有聲。
此次考題聚焦於北方邊患,而郭尚書之言,無疑是最具分量的評判。
黃景仁縱使心有不甘,也難以辯駁。
畢竟他一個禦史,怎敢妄言在軍事上的造詣超越兵部尚書呢?
慶曆帝端坐於上方,目光如炬,洞悉著朝堂之下的一切微妙變化。
當看到眾人的反應,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諸位愛卿,朕意點賈環為狀元之選,可還有何異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一片寂靜。
隨後,官員們心有靈犀,齊聲高唿:“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這聲音響徹雲霄,充滿了對皇權的敬畏與對賈環才華的認可。
“啟奏陛下,臣並非對陛下的聖明決斷有絲毫異議,隻是……”他目光微微一轉,別有深意地看了賈環一眼,隨後開始陳述自己心中的疑慮,“陛下,臣以為,此刻眾多士子方才提交文章,陛下便急切欲立賈環為榜首,此舉對於其餘宵衣旰食、勤勉不輟,同樣才情橫溢之士子,似乎有失公允,恐難以令天下士子心悅誠服!望陛下深思熟慮,以安人心!”
難以服眾?
這的確是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
黃景仁此番舉動,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同時如磁石一般,吸引了那些同樣對賈環心懷不滿的考生,使得他們與自己產生共鳴。
如此一來,慶曆帝自然不能置若罔聞,必須顧及朝野上下的反響。
果然,慶曆帝聽後,眉頭微微蹙起,仿佛在心中權衡著利弊。
出乎意料的是,慶曆帝並沒有表現出不悅。
反而微微的點了點頭,似乎對黃景仁的見解頗為讚許,又或者很高興他站出來發出質疑。
黃景仁見此情景,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得意。
隻要慶曆帝對他的言辭有所認同,那麽賈環的狀元之路便不會一帆風順。
畢竟在場的眾人中,無論是那些寒窗苦讀的考生,還是位高權重的官員,尤其是那些與賈府素有嫌隙的官員,心中肯定有所不滿。
黃景仁心中堅信,隻要慶曆帝稍有遲疑,那些同樣對賈環中狀元持有異議的人,定會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與他並肩作戰,共同反對。
到那時,慶曆帝在重重壓力之下,說不定就會改弦更張,不再堅持立賈環為狀元。
念及於此,黃景仁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冷笑。
這冷笑之中,既有得意之色,又蘊含著無盡的期待。
與此同時,他的眼前似乎已經出現了一幅生動的畫卷。
賈環失去狀元的桂冠,黯然失色,而他自己則如同凱旋的將軍,萬丈矚目。
這幅畫麵在他的腦海中展開,令他心生歡喜,難以自禁。
賈環微垂首,眼簾低垂卻不由自主地斜睨向黃景仁。
心中暗自揣摩這位敢於挺身而出、提出異議者的身份。
然而,即便他竭力辨認,卻依舊發現自己對這位黃衣官員並無半點印象。
於是心中暗自思量,或許此人並非有意針對自己,隻是單純心存疑慮。
想到這裏,賈環也不再深究。
畢竟黃景仁所提出的疑問,實屬尋常,無可厚非。
何況,慶曆帝既然敢當著眾人點他為狀元,必然有其充分的理由。
若是沒有充分的理由,定是難以服眾,有損皇威。
這樣的事,相信一個正常的掌權者做不出來。
“黃愛卿言之鑿鑿,提出質疑,甚合情理。朕料想,黃愛卿心中的困惑,在場諸位愛卿心中亦或多或少皆有之。”慶曆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然則,朕希望諸位愛卿且先看完賈環的文章,再做其他定論。”
慶曆帝的目光掠過案桌上的文章,隨即又轉向身旁侍立的太監李德。
無需慶曆帝出聲,李德立刻心領神會,快步上前,小心地捧起賈環的文章。
緊接著走下來,將其遞給了黃景仁。
黃景仁接過文章,眯縫著眼睛,心中五思緒紛飛。
心中暗自篤定,認為賈環的文章,必然不可能有讓人一眼便認定其為狀元的魅力。
或許是慶曆帝因賈環已經連中五元,故而特意點撥,欲使其成為狀元。
帶著這份懷疑,他拿起文章細細品讀。
當他看到文章內容時,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白。
賈環的文章,不僅深刻剖析了北方邊患的形勢,而且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甚至對如何籌集軍費也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其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令人歎為觀止。
隨著閱讀的深入,黃景仁的臉色愈發慘白,心中震撼難以言表。
連他一個禦史,一個軍事外行,都覺得這份文章確實具備評為狀元的實力。
當權者往往傾向於聽取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而非僅僅停留在對困難的剖析上。
賈環的文章,恰恰就提供了這樣一套既全麵又具體的解決方案。
尤其是其中關於籌集經費的思路,雖隻是大致勾勒,卻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心生讚歎。
黃景仁閱畢,心中不禁暗自佩服,同時也對自己的先前判斷產生了動搖。
這會他已經意識到,慶曆帝的點選並非出於私情,而是基於賈環真正的才情與實力。
這也是賈環深思熟慮的計謀。
作為後世之人,又是一名軍事迷。
對於戰爭,自然有他的見解,
每一場戰役背後,皆是人力物力的巨額消耗。
因此,在構思解決方案時,他巧妙地融入了籌集軍費的策略。
旨在解決邊防之困的同時,也為解決軍費提出相應的辦法。
而且他故意拋出大致的思路,其用意是想在慶曆帝的心田播下一粒種子。
等那天慶曆帝萌生籌集軍費的念頭,定然會想起他的名字,從而為他爭取到再次麵聖的寶貴機會。
這對於一個初入官場新人而言,能見到龍顏的機會實屬難得。
賈環此舉,無疑是為自己鋪設了一條通往聖心的隱秘橋梁。
黃景仁審閱文章之際,四周的目光如炬,皆聚焦於他。
眾人心中暗自揣測,賈環的文章是否能一舉奪魁,榮膺狀元之名。
隨著黃景仁麵色微變,驚訝之情在眾人臉上逐漸蔓延,種種猜測開始在心底悄然滋生。
沈墨軒見狀,大步流星上前,接過文章細細品讀,不時頷首讚許。
雖未言語,但那份由衷的欣賞已從他的眼神與動作中流露無遺。
趙文禮緊隨其後,閱畢亦是讚不絕口,言辭間滿是欽佩。
在場的官員們逐一傳閱,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賈環文章的認可與讚賞。
讚歎之聲此起彼伏,黃景仁的麵色也隨之愈發陰沉,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卻苦於無法反駁,因為即便是他也難以構想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計策。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兵部尚書郭威遠捋須長歎:“吾不如也!”
此言一出,猶如金石擲地,擲地有聲。
此次考題聚焦於北方邊患,而郭尚書之言,無疑是最具分量的評判。
黃景仁縱使心有不甘,也難以辯駁。
畢竟他一個禦史,怎敢妄言在軍事上的造詣超越兵部尚書呢?
慶曆帝端坐於上方,目光如炬,洞悉著朝堂之下的一切微妙變化。
當看到眾人的反應,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諸位愛卿,朕意點賈環為狀元之選,可還有何異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一片寂靜。
隨後,官員們心有靈犀,齊聲高唿:“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這聲音響徹雲霄,充滿了對皇權的敬畏與對賈環才華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