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如今也曆練出來了,也就在景帝麵前顯露幾分真性情,快到慈寧宮的時候,已經收拾好了心情,又恢複了一派清冷飄渺仙女範兒。
這兩年來,清安頭上京城第一美人的名聲愈盛,帶來的麻煩也不少,閑言碎語,女人的嫉妒,男人的愛慕,虛榮的女人享受這些,理智的女人隻會覺得煩惱,外人都說她清高自賞,目無下塵,其實也不全是胡言亂語,卻是她為了減少麻煩刻意做出來的麵具——這樣的名聲,給她省了多少口舌是非,多少女人看她這副模樣,便是有一肚子擠兌譏諷,也在她那清冷冷一瞥中給憋了迴去,沒傷害到對方,倒弄得自己憋屈無比。
慈寧宮裏,太後的下首,坐著幾位貴婦小姐,氣氛十分融洽。
清安用眼角餘光輕輕一掃,左側第一位是承恩公老夫人,太後的老嫂子,在她右側是她的孫媳韓大奶奶,以及韓家大姑娘韓靈兒,右側第一位是宜和公主,宜和公主身邊卻是定王妃林雯,趙雁則挨著林雯坐著,都是自己認識的,心中也有了數。
景帝在這兩年幾乎沒有變化,太後卻不一樣,畢竟年紀大了,過一天是一天,老人斑,白頭發陸續出現,保養的重點也放在了養生上,對容貌卻不大在乎了,如今打眼一看,就是一位慈祥和善的老太太,半點看不出年輕時的風華容顏了。
她穿著一襲對襟醬紫色萬壽錦緞常服,端莊雍容,頭上簪了一支新鮮剪下的墨菊,胸襟上掛著一枚溫潤油黃的如意玉牌。
“你這孩子,怎麽又瘦了?一個人在外麵,沒人管著你,是不是連飯都不願意吃了?”太後不等清安行禮,就叫了起,打量一番,埋怨道。
清安笑道,“皇祖母,我這是抽條兒呢,吃的都長到個頭臉麵上了,自然不長肉。”
太後嗔道,“偏你有借口!”
林雯撲哧一聲笑道,“老祖宗,您沒聽出來呀,安兒這是在自賣自誇呢,這吃食的養分都長到臉上,可不就越來越漂亮了麽?”
韓老夫人笑著接口道,“可不是,我道安丫頭向來靦腆,誰知卻看走了眼,果然能撐起那麽大攤子的丫頭,沒點本事真不成!”
清安故作哀怨地道,“老太君,安兒聽出來了,您的意思是,我這本事都長到了厚臉皮上了,是不是?”
她表情和動作略顯誇張,配合她絕對一點不幽默的氣質,簡直反差得讓人難以直視,韓大奶奶笑得捂著肚子“哎喲”直喚,趙雁已經笑得一骨碌滾下了座位,饒是宜和公主韓靈兒等人還算矜持,也打破了笑不露齒的常態,雙肩忍不住微微抖動。
因這一插科打諢,慈寧宮裏氣氛更加輕鬆起來,連伺候的董嬤嬤那嬤嬤等人臉上都帶了笑。
太後笑著擦了擦眼角的淚,“你這孩子,出了宮倒活泛了,罷了,及笄禮一辦,你就是大姑娘了,我也就為你再操這迴閑心,在座諸位,韓老夫人是我為你請的正賓,定王家的和雁丫頭做你的讚者,你得提前好好謝謝她們才對!”
清安笑道,“可見是皇祖母疼我,蒙老太君抬愛,又要勞煩表嫂和表妹,這福氣滿的都要溢出來啦!清安實在愧不敢當。”
韓老夫人笑道,“郡主不用推辭了,老身素來是喜歡熱鬧的,偏家裏的子孫以老身年紀大了為由,啥事都不讓老身動彈,這迴卻是沾了郡主的光,老身和你們年輕人多說說話,自覺也身輕體健了不少,怎麽看都是美事一樁!”
韓老夫人已經七十多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韓家的子孫緊張她也是正常之理,沒看老夫人去哪,韓大奶奶都緊緊跟隨,不錯眼地照料著,雖說韓老夫人嘴裏抱怨,眼中卻滿是欣慰,便知道韓家子孫著實是孝順的。
韓老夫人一生順遂,年輕時便是全福之人,年老了兒孫亦爭氣,對她也孝順貼心,在京中同輩的老太太中,可說是獨一無二的享福人,太後請她做正賓,也是費了一番心思,而不僅僅因為她是自己大嫂的原因。
至於讚者,太後原本屬意韓靈兒和趙雁,誰知見了才發現韓靈兒和趙雁都是純善溫柔的姑娘,趙雁更活潑天真點,韓靈兒則更寧靜淑柔,做讚者的話,本身身份脾性都沒問題。
但關鍵是,太後考慮到古家除了清安別無親眷,這讚者是清安的平輩,好好歹歹及笄那日也能幫上些忙,挑兩個不當家主事的小姑娘,萬一有個什麽急事,清安不能出麵,她們兩個哪個又能出頭攬事?
權衡了一番,定王妃林雯便入了太後的眼——能幹不說,又不是掐頭冒尖的脾氣,又和清安關係甚好,又是個已婚就算在清安那裏暫時主事,也不會惹來閑話,倒是個好人選。
林雯向來心細如發,一察覺太後的試探,便當機立斷地毛遂自薦,隻說和表妹相處甚好,想求太後準許她給表妹做個讚者,親身參與表妹的成人儀式。
她這算是給了太後足足的麵子,以堂堂親王妃的身份給一名外姓郡主做讚者,絲毫沒有自貶身價的難堪,也難怪太後在諸多孫媳中最喜歡她。
清安之前就猜測太後是專為了自己的及笄禮才請了韓老夫人等人,如今心中更是感動,即使她離宮兩年,與太後舅舅的感情也從未變淡,反而讓他們兩位更加牽掛自己,事事都為自己打算。
清安這兩年雖然成長得迅速,卻還是願意在長輩麵前做個乖巧的晚輩,對及笄禮的流程並未自作主張,而是乖巧地坐在一旁,聽太後和韓老夫人,宜和公主,韓大奶奶等人興致勃勃地商議,從及笄禮上的禮服到園中的擺設,從及笄禮的發簪到宴會,細致瑣碎,清安卻一點也不煩,認認真真地傾聽。
她這番表現,自然更入幾個長輩的眼,同輩中的林雯、韓大奶奶等人也是服氣——能聖寵不衰,能美名傳遍京城,能獨掌偌大家業,又豈是傳聞中清高自持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級人物?這靖安郡主就算才十五歲,論品行心性,亦不可小覷,值得她們認真交往、謹慎對待。
幾人聊了一會,便到了午時,董嬤嬤進來請太後用膳,一行人在太後的熱情挽留下,受寵若驚地在慈寧宮偏殿用了頓午膳——自從泰和長公主逝世,太後已有多少年未曾在慈寧宮款待命婦公主了,如今卻又為了泰和公主的女兒破了例。
吃得滿不滿足在其次,反正她們精神心理是滿足極了,心裏卻又對清安的重視更深了一層。
清安倒是習以為常,她打小在慈寧宮養到七歲才搬到景蘊軒,就算在景蘊軒,夥食也是專門從慈寧宮小廚房撥過去的,慈寧宮的小廚房對她的口味知之甚深,別看她外表清高如謫仙,可口味卻偏好味重的,糖醋的,酸辣的,鮮香的,甜辣的,重油重料,尤其偏好糖醋,雖然做得最對她胃口的那位劉大廚被太後賜給了她,又被她帶迴侯府,但其他人的手藝也足以讓她吃得痛痛快快!
太後見清安用的香,不自禁地也跟著多用了半碗飯,董嬤嬤看著高興,幹脆代太後給小廚房發了賞錢,讓小廚房上下都跟著喜氣洋洋的。
用完午膳,太後神色中已顯露疲態,其餘人也有眼色,不敢打擾太過,紛紛告辭,太後也沒有借口再留清安,心中偏有要緊話叮囑,隻好撫著清安的手,出神了好長時間。
清安並不著急,坦然地讓太後牽著手,也不催促,太後這般神態,分明是有話要說,她隻管聽進心裏便是。
片刻,太後方露出一絲憂慮,壓低聲音道,“我也不留你了,早些兒迴去歇息吧,尋常不要再常出門了,出門也得多帶點人,你府裏那些都是好手,別的我也不多說了,萬事三思而後行,莫讓我一個老婆子為你擔憂。”
清安心中一動,太後神態一如既往地溫柔寧靜,眼中是一如既往滿滿的關切,隻是那關切底下,總隱著幾分擔憂焦慮,顯出幾分異樣,且反複強調出門多帶人……心中掂量著,嘴裏卻自自然然地應了下來,“您放心吧,我省得。”
太後卻深知自己這外孫女的脾氣,白了她一眼,“別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今時不同往日……你說你這丫頭,真會挑著長!你爹娘雖生得好,也不過博一個‘出眾’的讚美,偏你挑著他們生得最好的地方長,這副仙姿妍態,我看著都心驚,何況那些男人?”
仙姿妍態麽——清安想到了前陣子意外在太後宮裏看到的舒王和誠王,那種仿佛發現珍稀獵物般充滿侵略性的驚豔眼神,她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她垂下了眼眸,“——皇祖母放心,安兒也不是任人搓圓捏扁的。”
聲音雖低,卻鏗鏘有力,清晰堅定。
太後心頭一震——這種果斷決絕的氣勢,在她那個嬌柔婉約的女兒身上是半點都找不到的,這孩子,雖一身清高飄逸的氣質,看似溫善可欺,卻實打實是將門之女,是古戰血脈相連的女兒!
古家滿門忠烈,曆代良將,也不乏古氏姑奶奶披甲上戰場,立下赫赫戰功,自家這外孫女如今是古家的獨苗苗,古家所有盡在她手,不說那些人脈資源底牌,隻看她經營生意的手段,又豈是如外表看起來這般超凡脫俗、不通世故?
太後掩下心中的驕傲欣慰,語重心長地道,“罷了,興許是我多慮了,隻是有時候權勢壓人,陰謀害人,越是位高權重,越不容異聲,他們想要的,不擇手段都要得到,你一個女孩兒家,行事更比男兒艱難千百倍,萬不可大意。”
清安自是一一應下,抱著太後賞她的頭麵首飾綢緞料子出了慈寧宮。
不想剛過了轉角,就在甬道上遇到一個似乎早就等在那裏的人。
“奴才給靖安郡主請安。”
清安抬眸,轎子前站著一名中年內侍,穿著五品少監袍服,身後跟著兩名十三四的小內侍,正笑眯眯地行禮。
清安隻覺此人眼熟,定睛一看,竟是安貴妃宮裏的總管司有忠,當下詫異,若她沒弄錯,當日她在宮裏時,安貴妃雖然擔了幾日教導之責,但自她出宮後,兩人就斷了聯係,她給安貴妃送過幾次禮,皆有去無迴,安貴妃的意思不言而喻,她自然不好再做讓人不喜的事情,便不再打擾安貴妃,這應該算是她和安貴妃之間的默契。
但如今是什麽意思?安貴妃宮裏的總管卻當眾攔自己的轎子,若是被有心人看見,說不定還會以為她不知禮數,對教導過她的安貴妃絲毫沒有尊敬之意,進宮都不去探望,更讓清安覺得不對的是,這位以往對她畢恭畢敬笑容可掬的內侍總管,如今看著她,卻笑不達眼底,更別提半分恭敬了。
清安猜不透安貴妃的用意,當下不動聲色地道,“原來是司總管,可是有事?”
清安在外的名聲一向是清冷孤高,雖沒有什麽高高在上的架子,但也不是容易親近的脾性,更不愛和人打言語上的機鋒,滿宮裏誰人不知?
所以她話問得直接,司有忠也沒覺得什麽不對,隻垂手道,“迴郡主,娘娘素愛禮佛,聽說郡主準備啟程去皇覺寺守齋,想找郡主說說話兒,特命奴才前來請郡主移步。”
他用的是陳述句,口吻卻有恭無敬,本來嘛,他是安貴妃身邊的心腹,以前安貴妃奉旨教導靖安郡主,他自然也要敬著這位,但現在這位已經出宮,就算深受聖寵,但畢竟父母雙亡,也無兄弟撐腰,她的前途如何,明眼人一看便知,估摸這輩子都沒有再迴皇宮的機會了,因此他也不覺得這位郡主還有什麽值得看重的地方,對待她自然也沒有了以往那種畢恭畢敬小心翼翼的態度。
清安坐在轎輦中,居高臨下,垂眸打量了司有忠一番,然後淡聲道,“隻怕要辜負貴妃娘娘的一番心意了,太後叮囑臣女即刻出宮,臣女不敢違背。”
司有忠一愣,想不到還有人敢拒絕貴妃娘娘的命令,正要說話,清安的轎輦已經重新抬了起來,繞過司有忠,徑直往宮外去,許嬤嬤和飛雪晴空小快步跟在其後,一行人簇簇擁擁,揚長而去。
司有忠目瞪口呆地看著這行人的背影,他身後的小內侍都嚇壞了!
“大總管,這,這……”
“大總管,這個靖安郡主太不識好歹了,居然敢無視娘娘的旨意——”
“閉嘴!”
司有忠猛然迴頭,順手抽了那個叫囂的小內侍一巴掌,目露兇光,“靖安郡主也是你能編排的?”
那小內侍嚇得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半邊臉霎時便腫得老高,青紫得嚇人,他卻連一聲疼都不敢喊,唯唯諾諾地縮到一邊,另一個膽小的更是恨不得把自己變成地上的一塊方磚,生怕司總管也給自己一下子。
司有忠咬了咬後牙槽,頓在原地運氣片刻,然後轉身迴了鍾粹宮,他膽子再大,也沒大到去攔截靖安郡主,隻得恨恨迴頭,打算告上一狀。
鍾粹宮裏,將近四十的安貴妃恍若二十左右的少婦,依舊豔光四射,美不勝收,兩年時光的淬煉,讓她更加成熟嫵媚,眸光流轉間宛若勾魂的妖精,卻讓縈繞其身的繚繚佛香,壓下了那份紅塵煙火氣。
司有忠麵對平靜無波的安貴妃,絲毫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清楚,著重描述了靖安郡主對娘娘邀請的漫不經心態度。
安貴妃垂著眼皮聽完,對“靖安郡主對您不敬”不置可否,反而問了他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她說,是太後叮囑她即刻出宮的?”
司有忠一怔,他倒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然而現在聽娘娘提起,他才發現不對,靖安郡主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可能隨口就拿太後她老人家做擋箭牌啊,這麽說,她說的是真話?
安貴妃語氣十分耐人尋味,“都說靖安郡主驕傲清高,孤芳自賞,本宮看倒未必,難怪他至今也不敢下手……”
“罷了,你去淑妃宮裏稟報一聲,隻說人家看不上本宮,並未理睬本宮的邀請,已經出宮了。”
司有忠愣愣地道,“是,奴才這就去。”
待司有忠離開了,安貴妃方抬起雙眼,那流光溢彩的雙眼中哪裏有半分終日禮佛之人的古井無波?
那一抹似笑非笑的風情,就算隻是一閃而逝,也頃刻間點亮了那張本已經豔美到極致的臉龐,如同萬紫千紅同時怒放,絢爛至極。
“這丫頭,越來越聰明了,本宮且看看,她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素姑笑道,“再聰明,也瞞不過娘娘的法眼,可見還是娘娘最聰明!”
安貴妃嗤笑道,“宮裏的女人,要那麽聰明做什麽?你這話,我可聽不出來是誇我的。”
……
清安一行腳不沾地地出了宮門,坐上自家的馬車,清安方鬆了口氣,眉頭緊鎖,冷若冰霜,輕聲道,“查查看,太後這幾天可是遇到什麽人了?”
車轅上甩起馬鞭的車夫仿佛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隨即高聲一斥,“駕——”
這兩年來,清安頭上京城第一美人的名聲愈盛,帶來的麻煩也不少,閑言碎語,女人的嫉妒,男人的愛慕,虛榮的女人享受這些,理智的女人隻會覺得煩惱,外人都說她清高自賞,目無下塵,其實也不全是胡言亂語,卻是她為了減少麻煩刻意做出來的麵具——這樣的名聲,給她省了多少口舌是非,多少女人看她這副模樣,便是有一肚子擠兌譏諷,也在她那清冷冷一瞥中給憋了迴去,沒傷害到對方,倒弄得自己憋屈無比。
慈寧宮裏,太後的下首,坐著幾位貴婦小姐,氣氛十分融洽。
清安用眼角餘光輕輕一掃,左側第一位是承恩公老夫人,太後的老嫂子,在她右側是她的孫媳韓大奶奶,以及韓家大姑娘韓靈兒,右側第一位是宜和公主,宜和公主身邊卻是定王妃林雯,趙雁則挨著林雯坐著,都是自己認識的,心中也有了數。
景帝在這兩年幾乎沒有變化,太後卻不一樣,畢竟年紀大了,過一天是一天,老人斑,白頭發陸續出現,保養的重點也放在了養生上,對容貌卻不大在乎了,如今打眼一看,就是一位慈祥和善的老太太,半點看不出年輕時的風華容顏了。
她穿著一襲對襟醬紫色萬壽錦緞常服,端莊雍容,頭上簪了一支新鮮剪下的墨菊,胸襟上掛著一枚溫潤油黃的如意玉牌。
“你這孩子,怎麽又瘦了?一個人在外麵,沒人管著你,是不是連飯都不願意吃了?”太後不等清安行禮,就叫了起,打量一番,埋怨道。
清安笑道,“皇祖母,我這是抽條兒呢,吃的都長到個頭臉麵上了,自然不長肉。”
太後嗔道,“偏你有借口!”
林雯撲哧一聲笑道,“老祖宗,您沒聽出來呀,安兒這是在自賣自誇呢,這吃食的養分都長到臉上,可不就越來越漂亮了麽?”
韓老夫人笑著接口道,“可不是,我道安丫頭向來靦腆,誰知卻看走了眼,果然能撐起那麽大攤子的丫頭,沒點本事真不成!”
清安故作哀怨地道,“老太君,安兒聽出來了,您的意思是,我這本事都長到了厚臉皮上了,是不是?”
她表情和動作略顯誇張,配合她絕對一點不幽默的氣質,簡直反差得讓人難以直視,韓大奶奶笑得捂著肚子“哎喲”直喚,趙雁已經笑得一骨碌滾下了座位,饒是宜和公主韓靈兒等人還算矜持,也打破了笑不露齒的常態,雙肩忍不住微微抖動。
因這一插科打諢,慈寧宮裏氣氛更加輕鬆起來,連伺候的董嬤嬤那嬤嬤等人臉上都帶了笑。
太後笑著擦了擦眼角的淚,“你這孩子,出了宮倒活泛了,罷了,及笄禮一辦,你就是大姑娘了,我也就為你再操這迴閑心,在座諸位,韓老夫人是我為你請的正賓,定王家的和雁丫頭做你的讚者,你得提前好好謝謝她們才對!”
清安笑道,“可見是皇祖母疼我,蒙老太君抬愛,又要勞煩表嫂和表妹,這福氣滿的都要溢出來啦!清安實在愧不敢當。”
韓老夫人笑道,“郡主不用推辭了,老身素來是喜歡熱鬧的,偏家裏的子孫以老身年紀大了為由,啥事都不讓老身動彈,這迴卻是沾了郡主的光,老身和你們年輕人多說說話,自覺也身輕體健了不少,怎麽看都是美事一樁!”
韓老夫人已經七十多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韓家的子孫緊張她也是正常之理,沒看老夫人去哪,韓大奶奶都緊緊跟隨,不錯眼地照料著,雖說韓老夫人嘴裏抱怨,眼中卻滿是欣慰,便知道韓家子孫著實是孝順的。
韓老夫人一生順遂,年輕時便是全福之人,年老了兒孫亦爭氣,對她也孝順貼心,在京中同輩的老太太中,可說是獨一無二的享福人,太後請她做正賓,也是費了一番心思,而不僅僅因為她是自己大嫂的原因。
至於讚者,太後原本屬意韓靈兒和趙雁,誰知見了才發現韓靈兒和趙雁都是純善溫柔的姑娘,趙雁更活潑天真點,韓靈兒則更寧靜淑柔,做讚者的話,本身身份脾性都沒問題。
但關鍵是,太後考慮到古家除了清安別無親眷,這讚者是清安的平輩,好好歹歹及笄那日也能幫上些忙,挑兩個不當家主事的小姑娘,萬一有個什麽急事,清安不能出麵,她們兩個哪個又能出頭攬事?
權衡了一番,定王妃林雯便入了太後的眼——能幹不說,又不是掐頭冒尖的脾氣,又和清安關係甚好,又是個已婚就算在清安那裏暫時主事,也不會惹來閑話,倒是個好人選。
林雯向來心細如發,一察覺太後的試探,便當機立斷地毛遂自薦,隻說和表妹相處甚好,想求太後準許她給表妹做個讚者,親身參與表妹的成人儀式。
她這算是給了太後足足的麵子,以堂堂親王妃的身份給一名外姓郡主做讚者,絲毫沒有自貶身價的難堪,也難怪太後在諸多孫媳中最喜歡她。
清安之前就猜測太後是專為了自己的及笄禮才請了韓老夫人等人,如今心中更是感動,即使她離宮兩年,與太後舅舅的感情也從未變淡,反而讓他們兩位更加牽掛自己,事事都為自己打算。
清安這兩年雖然成長得迅速,卻還是願意在長輩麵前做個乖巧的晚輩,對及笄禮的流程並未自作主張,而是乖巧地坐在一旁,聽太後和韓老夫人,宜和公主,韓大奶奶等人興致勃勃地商議,從及笄禮上的禮服到園中的擺設,從及笄禮的發簪到宴會,細致瑣碎,清安卻一點也不煩,認認真真地傾聽。
她這番表現,自然更入幾個長輩的眼,同輩中的林雯、韓大奶奶等人也是服氣——能聖寵不衰,能美名傳遍京城,能獨掌偌大家業,又豈是傳聞中清高自持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級人物?這靖安郡主就算才十五歲,論品行心性,亦不可小覷,值得她們認真交往、謹慎對待。
幾人聊了一會,便到了午時,董嬤嬤進來請太後用膳,一行人在太後的熱情挽留下,受寵若驚地在慈寧宮偏殿用了頓午膳——自從泰和長公主逝世,太後已有多少年未曾在慈寧宮款待命婦公主了,如今卻又為了泰和公主的女兒破了例。
吃得滿不滿足在其次,反正她們精神心理是滿足極了,心裏卻又對清安的重視更深了一層。
清安倒是習以為常,她打小在慈寧宮養到七歲才搬到景蘊軒,就算在景蘊軒,夥食也是專門從慈寧宮小廚房撥過去的,慈寧宮的小廚房對她的口味知之甚深,別看她外表清高如謫仙,可口味卻偏好味重的,糖醋的,酸辣的,鮮香的,甜辣的,重油重料,尤其偏好糖醋,雖然做得最對她胃口的那位劉大廚被太後賜給了她,又被她帶迴侯府,但其他人的手藝也足以讓她吃得痛痛快快!
太後見清安用的香,不自禁地也跟著多用了半碗飯,董嬤嬤看著高興,幹脆代太後給小廚房發了賞錢,讓小廚房上下都跟著喜氣洋洋的。
用完午膳,太後神色中已顯露疲態,其餘人也有眼色,不敢打擾太過,紛紛告辭,太後也沒有借口再留清安,心中偏有要緊話叮囑,隻好撫著清安的手,出神了好長時間。
清安並不著急,坦然地讓太後牽著手,也不催促,太後這般神態,分明是有話要說,她隻管聽進心裏便是。
片刻,太後方露出一絲憂慮,壓低聲音道,“我也不留你了,早些兒迴去歇息吧,尋常不要再常出門了,出門也得多帶點人,你府裏那些都是好手,別的我也不多說了,萬事三思而後行,莫讓我一個老婆子為你擔憂。”
清安心中一動,太後神態一如既往地溫柔寧靜,眼中是一如既往滿滿的關切,隻是那關切底下,總隱著幾分擔憂焦慮,顯出幾分異樣,且反複強調出門多帶人……心中掂量著,嘴裏卻自自然然地應了下來,“您放心吧,我省得。”
太後卻深知自己這外孫女的脾氣,白了她一眼,“別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今時不同往日……你說你這丫頭,真會挑著長!你爹娘雖生得好,也不過博一個‘出眾’的讚美,偏你挑著他們生得最好的地方長,這副仙姿妍態,我看著都心驚,何況那些男人?”
仙姿妍態麽——清安想到了前陣子意外在太後宮裏看到的舒王和誠王,那種仿佛發現珍稀獵物般充滿侵略性的驚豔眼神,她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她垂下了眼眸,“——皇祖母放心,安兒也不是任人搓圓捏扁的。”
聲音雖低,卻鏗鏘有力,清晰堅定。
太後心頭一震——這種果斷決絕的氣勢,在她那個嬌柔婉約的女兒身上是半點都找不到的,這孩子,雖一身清高飄逸的氣質,看似溫善可欺,卻實打實是將門之女,是古戰血脈相連的女兒!
古家滿門忠烈,曆代良將,也不乏古氏姑奶奶披甲上戰場,立下赫赫戰功,自家這外孫女如今是古家的獨苗苗,古家所有盡在她手,不說那些人脈資源底牌,隻看她經營生意的手段,又豈是如外表看起來這般超凡脫俗、不通世故?
太後掩下心中的驕傲欣慰,語重心長地道,“罷了,興許是我多慮了,隻是有時候權勢壓人,陰謀害人,越是位高權重,越不容異聲,他們想要的,不擇手段都要得到,你一個女孩兒家,行事更比男兒艱難千百倍,萬不可大意。”
清安自是一一應下,抱著太後賞她的頭麵首飾綢緞料子出了慈寧宮。
不想剛過了轉角,就在甬道上遇到一個似乎早就等在那裏的人。
“奴才給靖安郡主請安。”
清安抬眸,轎子前站著一名中年內侍,穿著五品少監袍服,身後跟著兩名十三四的小內侍,正笑眯眯地行禮。
清安隻覺此人眼熟,定睛一看,竟是安貴妃宮裏的總管司有忠,當下詫異,若她沒弄錯,當日她在宮裏時,安貴妃雖然擔了幾日教導之責,但自她出宮後,兩人就斷了聯係,她給安貴妃送過幾次禮,皆有去無迴,安貴妃的意思不言而喻,她自然不好再做讓人不喜的事情,便不再打擾安貴妃,這應該算是她和安貴妃之間的默契。
但如今是什麽意思?安貴妃宮裏的總管卻當眾攔自己的轎子,若是被有心人看見,說不定還會以為她不知禮數,對教導過她的安貴妃絲毫沒有尊敬之意,進宮都不去探望,更讓清安覺得不對的是,這位以往對她畢恭畢敬笑容可掬的內侍總管,如今看著她,卻笑不達眼底,更別提半分恭敬了。
清安猜不透安貴妃的用意,當下不動聲色地道,“原來是司總管,可是有事?”
清安在外的名聲一向是清冷孤高,雖沒有什麽高高在上的架子,但也不是容易親近的脾性,更不愛和人打言語上的機鋒,滿宮裏誰人不知?
所以她話問得直接,司有忠也沒覺得什麽不對,隻垂手道,“迴郡主,娘娘素愛禮佛,聽說郡主準備啟程去皇覺寺守齋,想找郡主說說話兒,特命奴才前來請郡主移步。”
他用的是陳述句,口吻卻有恭無敬,本來嘛,他是安貴妃身邊的心腹,以前安貴妃奉旨教導靖安郡主,他自然也要敬著這位,但現在這位已經出宮,就算深受聖寵,但畢竟父母雙亡,也無兄弟撐腰,她的前途如何,明眼人一看便知,估摸這輩子都沒有再迴皇宮的機會了,因此他也不覺得這位郡主還有什麽值得看重的地方,對待她自然也沒有了以往那種畢恭畢敬小心翼翼的態度。
清安坐在轎輦中,居高臨下,垂眸打量了司有忠一番,然後淡聲道,“隻怕要辜負貴妃娘娘的一番心意了,太後叮囑臣女即刻出宮,臣女不敢違背。”
司有忠一愣,想不到還有人敢拒絕貴妃娘娘的命令,正要說話,清安的轎輦已經重新抬了起來,繞過司有忠,徑直往宮外去,許嬤嬤和飛雪晴空小快步跟在其後,一行人簇簇擁擁,揚長而去。
司有忠目瞪口呆地看著這行人的背影,他身後的小內侍都嚇壞了!
“大總管,這,這……”
“大總管,這個靖安郡主太不識好歹了,居然敢無視娘娘的旨意——”
“閉嘴!”
司有忠猛然迴頭,順手抽了那個叫囂的小內侍一巴掌,目露兇光,“靖安郡主也是你能編排的?”
那小內侍嚇得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半邊臉霎時便腫得老高,青紫得嚇人,他卻連一聲疼都不敢喊,唯唯諾諾地縮到一邊,另一個膽小的更是恨不得把自己變成地上的一塊方磚,生怕司總管也給自己一下子。
司有忠咬了咬後牙槽,頓在原地運氣片刻,然後轉身迴了鍾粹宮,他膽子再大,也沒大到去攔截靖安郡主,隻得恨恨迴頭,打算告上一狀。
鍾粹宮裏,將近四十的安貴妃恍若二十左右的少婦,依舊豔光四射,美不勝收,兩年時光的淬煉,讓她更加成熟嫵媚,眸光流轉間宛若勾魂的妖精,卻讓縈繞其身的繚繚佛香,壓下了那份紅塵煙火氣。
司有忠麵對平靜無波的安貴妃,絲毫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清楚,著重描述了靖安郡主對娘娘邀請的漫不經心態度。
安貴妃垂著眼皮聽完,對“靖安郡主對您不敬”不置可否,反而問了他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她說,是太後叮囑她即刻出宮的?”
司有忠一怔,他倒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然而現在聽娘娘提起,他才發現不對,靖安郡主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可能隨口就拿太後她老人家做擋箭牌啊,這麽說,她說的是真話?
安貴妃語氣十分耐人尋味,“都說靖安郡主驕傲清高,孤芳自賞,本宮看倒未必,難怪他至今也不敢下手……”
“罷了,你去淑妃宮裏稟報一聲,隻說人家看不上本宮,並未理睬本宮的邀請,已經出宮了。”
司有忠愣愣地道,“是,奴才這就去。”
待司有忠離開了,安貴妃方抬起雙眼,那流光溢彩的雙眼中哪裏有半分終日禮佛之人的古井無波?
那一抹似笑非笑的風情,就算隻是一閃而逝,也頃刻間點亮了那張本已經豔美到極致的臉龐,如同萬紫千紅同時怒放,絢爛至極。
“這丫頭,越來越聰明了,本宮且看看,她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素姑笑道,“再聰明,也瞞不過娘娘的法眼,可見還是娘娘最聰明!”
安貴妃嗤笑道,“宮裏的女人,要那麽聰明做什麽?你這話,我可聽不出來是誇我的。”
……
清安一行腳不沾地地出了宮門,坐上自家的馬車,清安方鬆了口氣,眉頭緊鎖,冷若冰霜,輕聲道,“查查看,太後這幾天可是遇到什麽人了?”
車轅上甩起馬鞭的車夫仿佛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隨即高聲一斥,“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