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英雄?!

    像最難改變的發出挑戰?

    這兩句話既迴蕩在整個大廳裏,又迴蕩在每個人的心裏。

    包括楚麗華自己。

    其他人對此的感想和震撼有多大楚麗華不知道,但是她當眾說出這些記在心裏,卻又還沒有完全做到的事情的時候,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自己又真正做到了多少?

    但是,經過這一次,楚麗華相信,肯定帶給自己的改變會比自己獨自看書來得大的多。

    ——“楚楚,謝謝你!我想,我找到我為什麽沒有作用的原因了。或許是時間還沒到,我太著急了。進而引發了我的懷疑,所以……

    可以再多說點嗎?”

    楚麗華怎會不願,“用近景特寫,生活就是一部悲劇;但用遠景特寫,生活就是一部喜劇。”

    大家都安靜下來,等著楚麗華的下文。角落裏的劉星霆,靜靜看著這群被區別對待的人群。

    他們是不幸的嗎?或許,他們才是幸運的吧。

    沒有經曆過黑暗的人根本不會珍惜光明。

    那要感受到幸福,就太難了。

    是呀。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沒有心理學家吹噓的那麽大。

    一個人最終的命運就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所有選擇,都是自己的選擇。

    楚麗華想到她學過的心理學,她突然有了一個新思路,“我們或許因為已經形成的固有思維模式感到沮喪,但是哦們可不可以把自己重生一下,把自己當作一個正是需要教育的孩子。

    然後從理性層麵上扮演自己的父母,相當於‘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

    先來看這樣一個場景,小明因為一次數學考試沒考好,放學迴家就沮喪地說,’我永遠學不好數學了,我每次都考不好,我是我們班最笨的人!‘

    作為父母,你會怎麽做呢?

    有的父母可能會安慰孩子,’老爸老媽數學細胞就少,看來你也不是學數學的料。‘。

    還有的父母可能會埋怨孩子,’你怎麽這麽笨啊,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這就好比我們在做什麽遇到挫折困難時,悲觀的想法就會這樣給自己做出解釋呢?

    很明顯,父母的這些解釋,也是消極的,很容易加重孩子的悲觀情緒,讓孩子更加絕望,幹脆放棄努力。

    那如果我們的’內在小孩’這樣悲觀了以後,那麽‘內在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化解‘內在小孩’的悲觀想法,鼓勵‘內在小孩’繼續努力下去呢?

    這樣說著可能聽著有些拗口,接下來我們就用父母和孩子來說吧。

    如果一直活在悲觀裏,就會漸漸演變成習得性無助,簡單點說就是通過事情失敗的經曆,獲得了一種不管怎麽做都不會成功的無助感。

    剛才我們假設的場景裏,父母的表現就很可能造成孩子的習得性無助。如果我們總在一件事上遭遇失敗,就可能放棄對這件事的努力。

    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實並不是我們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

    這種心理會帶來什麽後果呢?它會讓我們形成一種悲觀的解釋風格,但凡遇到壞事,我們就會用這種消極的思維分析這件事的原因,認為都是自己的錯;然後把後果想像成永久的不良影響,會全方位影響你的生活。

    悲觀的解釋風格,相當於自己給自己帶上的一個枷鎖,會讓人放棄繼續嚐試的勇氣和信心。

    而且,這種解釋風格是在童年時期發展出來的,如果不去管它,就持續一輩子。

    這種悲觀的思維方式,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影響,包括在之後發展成為抑鬱症的可能。

    還有,悲觀的孩子對生活不會那麽熱愛,因為他們很難建立成就感,沒有信心麵對挑戰。這一定是作為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不能悲觀,也不是就直接盲目樂觀。常見的第一個錯誤做法就是,把自信直接附加在孩子身上。

    直接告訴自己要自信,這種掌控行為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我們還是先來舉例子解釋一下什麽是‘掌控行為’,掌控行為,俗稱控製力。比如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學會說話走路、學著自己穿衣服穿鞋等等,這些都是通過努力學會的技能,從而獲得對各種事情的控製力。

    可以說,孩子從出生起,就在學習掌控行為。掌控行為是學齡前兒童形成樂觀心態的關鍵。這種掌控行為的建立,可以幫他們建立起麵對困難不退縮的習慣。

    到孩子五六歲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思考因果關係了,他們對為什麽失敗為什麽成功,發展了一套理論;同時也發展了一套如何將失敗轉為成功的理論,這個理論體係就是孩子將來能否樂觀的基礎。

    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意了,我要開始召喚出我們的‘內在父母’來教育我們的‘內在小孩’了。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湯姆是個六歲的小男孩,但是他已經形成了一套悲觀的理論。因為他覺得自己做什麽事都不如姐姐。

    有一天湯姆跟姐姐玩搭積木,姐姐在搭一艘火箭。湯姆在模仿姐姐,姐姐怎麽做他就怎麽做,但湯姆卻無法搭成火箭,因為姐姐的動作太快了,湯姆趕不上她。

    湯姆越來越焦躁不安。每一次將積木推倒重新開始遊戲,他就很生氣。

    後來他把積木扔向姐姐。湯姆的父親看到了,就來安慰他,誇湯姆做得好,是最優秀的火箭製造家。

    但是湯姆還是很沮喪,說姐姐什麽都比他強,他做的火箭翅膀老是掉下來,他討厭搭積木,他覺得自己什麽事都做不好。

    湯姆的父親實在不願意看到兒子難過,就親自上陣,幫助湯姆做了一個很漂亮的火箭。

    好了,舉例結束了,你們覺得,湯姆父親的做法有什麽問題嗎?

    他的做法已經比我們剛才講的小明的例子中,父母的做法好很多了;但他依然犯了個錯誤,就是他試圖將自尊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實際上,這會起反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薇筱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薇筱語並收藏半盲女的英雄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