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加入的老九提出了疑問,“似乎真是,但就算我們知道了,我們又該怎麽辦呢?就像你剛才說的,知道是期待的好處,做到才是經驗的好處,我們如果做不到,知道再多又有什麽用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既然是強化改變了用來實驗的狗狗的行為和認知,那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模擬出一個強化來呢?
強化不僅有正強化,還有負強化。
正強化是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獲得了更多他想要的結果,從而讓這種行為更鞏固。
比如,獲得高額獎金會讓一個人努力工作。
而負強化是當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他不想要的結果減少了,從而使這種行為更鞏固了。
比如,為了防止被扣獎金,一個人也會努力工作。
我們可以這麽理解,正強化的好處是‘增加快樂’,而負強化的好處是‘減少痛苦’。
大象之所以總是不由自主地轉向經驗的好處,是因為經驗的好處會通過強化塑造我們的行為,讓我們行為的改變變難。
舉個例子。我剛去北京上班的時候,每天晚上下班,都會搜尋居住的小區附近有名的小吃店去吃東西,而且吃的時候總是控製不住自己,吃撐了都不能停下。我那時苦惱,想要改變。
但是,這最開始本來是我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我所在的公司,是銷售公司,為了業績,大家都很拚命,因為客戶群體基本上都是小企業主,白天時間緊張。晚上相對空餘。
所以,經常要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加上我一個人租房子住,迴去後屋子裏空蕩蕩的,沒什麽意思,尋找美食就成了我唯一的娛樂方式。
每天下班後,她都會坐上地鐵迴出租屋,到地鐵站,右拐是迴出租屋。左拐就是去那個人來人往的小吃一條街區,找家小吃店,一邊吃,一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鬧市的煙火氣。
每次吃完,一想到要迴那個空蕩蕩的屋子,我就跟自己說,不如再待一會兒,多吃一點,反正迴去也沒什麽意思。結果吃著吃著就吃撐了。
與我而言,刺激源是美食嗎?並不是,是孤獨。這個刺激是從我下班想到自己“迴去後屋子裏空蕩蕩”時就開始了。
那麽,與刺激相對應的行為是什麽?不是吃,而是包括吃在內的擠地鐵、到小吃街區、看著人群並感覺煙火氣這一係列行為。
食物當然是一種強化,但重要的不是美味,而是尋找食物的過程、吃東西帶來的感官刺激可以緩解獨在異鄉的壓力和孤獨感。
我的大吃特吃,不僅是一種獲得食物的正強化,更是一種通過吃來逃避孤獨的負強化。這種負強化讓我很難控製自己,作出改變。”
說到這裏時,楚麗華眼裏有淚花,聲音開始有些哽咽。
接著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心情很快又平複下來了。“瞧我。就是這麽容易把自己代入迴憶裏去感同身受。
後來,我告訴自己,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了,你不需要完全否定吃,這畢竟也是一種減壓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找一個更健康的替代方式,比如跑步健身、參加讀書俱樂部、跟朋友看電影等,用它們代替吃。
之後,我每周一三五去試驗新方法,二四六用‘吃’這個老方法,看看哪個感覺更好。
最後,我發現,迴家看書,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比在煙熏火燎的小吃街的體驗更好,這才慢慢戒除了那種下班後的狂吃。
改變失敗或者某些不好的習慣的時候,責怪自己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的行為並不是獨立於環境而存在的。
所謂的好處或者壞處,其實就是我們與環境交換信息、獲得反饋的過程。刺激和強化就是我們與環境建立聯係的方式。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觸及改變的本質了。
改變的本質,其實就是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代替舊經驗。創造新經驗需要通過新的行為,獲得新的反饋、新的強化,並切身體驗到它。
切身體驗到的經驗,信息濃度是非常高的,這跟聽來、看來的道理很不一樣。如果隻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沒有新行為帶來的新經驗,改變就很難發生。
這樣看來,改變似乎並不難,隻要創造新經驗,並不斷強化它就好了。不過,事情並沒有這麽簡單。
大多數時候,要創造出新的經驗並不容易。那我們能怎麽辦呢?
利用自己的潛意識,我們要把想象變成現實,就應該去利用潛意識來強化。
具體的方法是什麽呢?
這可是我曾經錯過了好久才失而複得的秘密,現在,我分享給你們。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一路同行了。
就是反過來利用我們的感覺,為什麽想象出來的期待經驗站不住腳,因為太虛了。
虛到我們感覺不到它,隻是在我們的腦海裏而已。
如果,我們具體想象,發生了期待經驗以後會有什麽樣的感覺,一定要細致到每個身體感官都可以感受到,閉上眼睛,真實的感受到。
然後,再一次次去強化它。就好像已經經曆過一樣,它發生的時候,是什麽樣的感覺,利用我們先天優勢的想象力,一點點把自己代入那個世界裏。
時間長了,刺激源就形成了。
那種虛化被強化以後的‘真實’的經驗,就會反過來指引我們去真正實現它。
因為在一遍遍的強化過程中,快感已經在潛意識中形成了記憶。
這樣,我們就會一點點變成自己真正想成為的那個人。
如果實在是因為缺乏經驗想象不出來,就找一個偶像,你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就把那樣的人當偶像。
去了解他的所有事情,然後,把他用你的靈魂替換了,再去感受一遍。
享受一遍,享受兩遍……
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就實實在在去模仿那個真實的人。
我們就是要創造出那種我們不曾經曆過的事和人的熟悉感。
——“這個問題問得好。既然是強化改變了用來實驗的狗狗的行為和認知,那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模擬出一個強化來呢?
強化不僅有正強化,還有負強化。
正強化是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獲得了更多他想要的結果,從而讓這種行為更鞏固。
比如,獲得高額獎金會讓一個人努力工作。
而負強化是當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他不想要的結果減少了,從而使這種行為更鞏固了。
比如,為了防止被扣獎金,一個人也會努力工作。
我們可以這麽理解,正強化的好處是‘增加快樂’,而負強化的好處是‘減少痛苦’。
大象之所以總是不由自主地轉向經驗的好處,是因為經驗的好處會通過強化塑造我們的行為,讓我們行為的改變變難。
舉個例子。我剛去北京上班的時候,每天晚上下班,都會搜尋居住的小區附近有名的小吃店去吃東西,而且吃的時候總是控製不住自己,吃撐了都不能停下。我那時苦惱,想要改變。
但是,這最開始本來是我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我所在的公司,是銷售公司,為了業績,大家都很拚命,因為客戶群體基本上都是小企業主,白天時間緊張。晚上相對空餘。
所以,經常要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加上我一個人租房子住,迴去後屋子裏空蕩蕩的,沒什麽意思,尋找美食就成了我唯一的娛樂方式。
每天下班後,她都會坐上地鐵迴出租屋,到地鐵站,右拐是迴出租屋。左拐就是去那個人來人往的小吃一條街區,找家小吃店,一邊吃,一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鬧市的煙火氣。
每次吃完,一想到要迴那個空蕩蕩的屋子,我就跟自己說,不如再待一會兒,多吃一點,反正迴去也沒什麽意思。結果吃著吃著就吃撐了。
與我而言,刺激源是美食嗎?並不是,是孤獨。這個刺激是從我下班想到自己“迴去後屋子裏空蕩蕩”時就開始了。
那麽,與刺激相對應的行為是什麽?不是吃,而是包括吃在內的擠地鐵、到小吃街區、看著人群並感覺煙火氣這一係列行為。
食物當然是一種強化,但重要的不是美味,而是尋找食物的過程、吃東西帶來的感官刺激可以緩解獨在異鄉的壓力和孤獨感。
我的大吃特吃,不僅是一種獲得食物的正強化,更是一種通過吃來逃避孤獨的負強化。這種負強化讓我很難控製自己,作出改變。”
說到這裏時,楚麗華眼裏有淚花,聲音開始有些哽咽。
接著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心情很快又平複下來了。“瞧我。就是這麽容易把自己代入迴憶裏去感同身受。
後來,我告訴自己,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了,你不需要完全否定吃,這畢竟也是一種減壓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找一個更健康的替代方式,比如跑步健身、參加讀書俱樂部、跟朋友看電影等,用它們代替吃。
之後,我每周一三五去試驗新方法,二四六用‘吃’這個老方法,看看哪個感覺更好。
最後,我發現,迴家看書,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比在煙熏火燎的小吃街的體驗更好,這才慢慢戒除了那種下班後的狂吃。
改變失敗或者某些不好的習慣的時候,責怪自己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的行為並不是獨立於環境而存在的。
所謂的好處或者壞處,其實就是我們與環境交換信息、獲得反饋的過程。刺激和強化就是我們與環境建立聯係的方式。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觸及改變的本質了。
改變的本質,其實就是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代替舊經驗。創造新經驗需要通過新的行為,獲得新的反饋、新的強化,並切身體驗到它。
切身體驗到的經驗,信息濃度是非常高的,這跟聽來、看來的道理很不一樣。如果隻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沒有新行為帶來的新經驗,改變就很難發生。
這樣看來,改變似乎並不難,隻要創造新經驗,並不斷強化它就好了。不過,事情並沒有這麽簡單。
大多數時候,要創造出新的經驗並不容易。那我們能怎麽辦呢?
利用自己的潛意識,我們要把想象變成現實,就應該去利用潛意識來強化。
具體的方法是什麽呢?
這可是我曾經錯過了好久才失而複得的秘密,現在,我分享給你們。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一路同行了。
就是反過來利用我們的感覺,為什麽想象出來的期待經驗站不住腳,因為太虛了。
虛到我們感覺不到它,隻是在我們的腦海裏而已。
如果,我們具體想象,發生了期待經驗以後會有什麽樣的感覺,一定要細致到每個身體感官都可以感受到,閉上眼睛,真實的感受到。
然後,再一次次去強化它。就好像已經經曆過一樣,它發生的時候,是什麽樣的感覺,利用我們先天優勢的想象力,一點點把自己代入那個世界裏。
時間長了,刺激源就形成了。
那種虛化被強化以後的‘真實’的經驗,就會反過來指引我們去真正實現它。
因為在一遍遍的強化過程中,快感已經在潛意識中形成了記憶。
這樣,我們就會一點點變成自己真正想成為的那個人。
如果實在是因為缺乏經驗想象不出來,就找一個偶像,你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就把那樣的人當偶像。
去了解他的所有事情,然後,把他用你的靈魂替換了,再去感受一遍。
享受一遍,享受兩遍……
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就實實在在去模仿那個真實的人。
我們就是要創造出那種我們不曾經曆過的事和人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