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三零年五月二十六日,可突幹突然開幹,殺死了契丹王李邵固,率領契丹將士脅迫奚族部落共同反叛,並向突厥投降。奚王李魯蘇被迫攜妻子韋氏,和李邵固的妻子陳氏,緊急逃迴了大唐。韋氏和陳氏都是唐朝官員的女兒,在四五年前,李隆基令她們嫁給了契丹王和奚王。


    李隆基得知可突幹再次突然開幹,殺了契丹王,帶領契丹人脅迫奚人投降突厥的消息後,對張說料事如神的預判能力十分佩服。


    李隆基令幽州長史趙含章率兵討伐可突幹。與此同時,李隆基令中書舍人裴寬,給事中薛侃等人到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分別招募勇士,練兵備戰。


    六月二十二日傍晚,太陽的餘暉斜照在花萼相輝樓的西側。暑氣已經退卻了不少,在花萼相輝樓西麵這條南北路上,往南走來了一隊抬轎子的人。那轎子是紫紅色的,抬轎子的四人穿著藍色衣帽,和宮中禁軍夏天穿的服飾無異。前麵兩名護衛穿著同樣的衣服。


    這轎子裏的人就是原中書令,尚書右丞,現在隻任集賢院學士的張說。李隆基在一個時辰以前,派高力士去集賢殿通知了張說,讓他傍晚時不要急著迴家,皇上要在花萼相輝樓與他共進晚餐。


    張說坐的轎子在勤政務本樓南麵的門口停了下來。從近日起,勤政務本樓的南門在白天變成常開的了,並增加了一些禁軍把守。


    張說從轎子裏出來了,在一位護衛攙扶下進入了勤政務本樓一樓,另一位護衛和四名抬轎子的護衛在外麵等候。


    張說已經需要有人攙扶才能走動了。攙扶張說的護衛將佩刀解下遞給陳曉禮保管,經過陳曉禮確認,白小荔向李隆基通報,張說被允許進入二樓了。張說在身邊這位護衛攙扶下上了二樓。


    李隆基向東麵樓梯口迎去,他看到張說的那一瞬間,心裏一陣酸楚油然而生。一身白色常服的張說,頭發花白,瘦骨嶙峋,由護衛攙扶著才能行走了。


    張說被護衛扶著向李隆基行抱拳禮,同時這位護衛也彎腰低頭:“臣張說拜見陛下。”


    “免禮,張大人請隨朕到茶桌邊坐下,與朕共商國事。”


    被護衛攙扶著的張說,跟隨李隆基到了茶桌邊。張說坐到了茶桌南麵的椅子上,李隆基坐到了茶桌北麵的椅子上,那位攙扶張說的護衛,和南牆處站立著的衛兵站在一起了。


    李隆基向在東麵站立著的白小荔揮手,示意她沏茶。李隆基微笑著向張說說:“張愛卿,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可突幹果然再次突然開幹,把契丹王李邵固殺了,帶領契丹人脅迫奚人一起反叛大唐,投降了突厥。奚王李魯蘇被迫攜妻子韋氏,和李邵固的妻子陳氏一起逃迴大唐了。”


    “陛下說臣料事如神就有些過獎了。臣隻是根據可突幹的兇殘本性,和狡猾奸詐, 頗得契丹將士擁戴這些因素,與之前他來我大唐進貢未被以禮相待的因素相結合,推測他可能會帶領契丹和奚反叛大唐。”


    “朕覺得你有諸葛亮的才能。”


    “陛下過獎了啊,臣哪裏比得上蜀漢丞相諸葛亮啊。”


    “朕已經令禦膳房炒了幾道好菜,現在大概已經送到花萼相輝樓二樓了,朕和你聊幾句後,一起去花萼相輝樓二樓就餐。”


    “臣謝謝陛下盛情款待。”


    “朕想問你一件事,你要如實迴答。”


    “陛下有什麽事要問啊?您盡管說即可,臣定當如實迴答。”


    “朕想從諸位皇子中選擇一位皇子,擔任河北道行軍大元帥,總領十八路軍馬,討伐契丹和奚。當然了這位皇子做的這個大元帥,並不會親征,朕還會任命兩位大臣做他手下的副元帥。你認為哪一位皇子,能擔得起河北道行軍大元帥的重任呢?”


    張說略作思索後說:“陛下,臣認為忠王李亨,自幼聰慧過人,為人忠厚淳樸,做事沉穩,相對於其他皇子來說,是最合適的做河北道行軍大元帥的人選了。”


    李隆基說:“朕在忠王李亨和郯王李琮間猶豫不決,他們兩人一個是老三,一個是老大。他們都遙領著西部或北部邊疆的大都護,或節度使等職務。雖然這些職務,他們都沒有去實際任職,都是由副職在各地實際任職,但是朕也讓他們了解了相關邊疆的形勢,以及對各種事件的應對策略。既然你力挺忠王李亨,我也認為李亨更勝一籌了,他目前遙領的是單於大都護,朕再給他加一個河北道行軍大元帥的職務,鍛煉一下他吧。朕的皇子眾多,也該讓比較出色的皇子擔當大任了。不然一個個像花瓶一樣,在宮中晃來晃去的,也並不是什麽好現象。”


    張說說:“陛下英明,臣支持陛下的觀點。”


    白小荔沏好的茶,在他們麵前的白瓷茶杯裏冒著熱氣,李隆基讓張說喝茶,他們兩人都喝了一杯茶。然後李隆基帶領張說,離開了勤政務本樓二樓,去了西麵的花萼相輝樓。張說依然是被那位護衛攙扶著,跟在李隆基和眾護衛後麵,來到花萼相輝樓二樓的。


    花萼相輝樓二樓南大廳裏,外圍的一圈小方桌早已經搬走了,隻有一張圓形的大桌子在大廳中間擺放著。能用手轉動的圓桌麵上,擺放了八道豐盛的菜肴。李隆基在圓桌北麵的椅子上麵南而坐,張說被他安排坐在右手側的椅子上了。


    扶著張說上來的那位護衛,和其他衛兵一起站在東麵牆邊了,看著八道豐盛的菜肴,他隻能咽唾沫了。


    張說說:“陛下用這些豐盛的菜肴,招待臣,臣感到受到了莫大的恩寵。”


    李隆基說:“僅僅八道菜而已,張愛卿何必說這些客套話呢?要不是你當年力勸我不要讓楊貴嬪吃墮胎藥,就沒有現在的忠王了,如今忠王已成人,在幾位皇子裏還算是出色的,就憑這一點,朕就很感激你啊。”


    “陛下那時候還是太子,受到太平公主嚴厲打壓,怕太平公主以你隻寵幸妾,冷落太子妃為由,讓太上皇怪罪你,你才出了讓楊貴嬪服用墮胎藥的下策。臣懂得一些人性,那時候你越是懼怕太平公主,她就越是變本加厲,臣勸你不要讓楊貴嬪服用墮胎藥,出於正義感,是良心使然。”


    李隆基有些傷感地說:“時間過得好快啊,一轉眼二十年了,楊貴嬪也去世了,趙麗妃也去世了。”


    “陛下,咱們不提這些往事了。”


    “好吧。張愛卿,你快夾菜吃啊。”


    兩人開始夾菜吃,由於張說身體不好,李隆基沒讓他喝酒,李隆基自己也沒有喝酒。


    在吃了幾口菜後,李隆基說:“寧親公主和張垍,兩個年輕人近期來往得比較頻繁,朕看得出他們對彼此都很滿意。朕令你選擇今年秋天的良辰吉日,讓他們結婚,你選擇好了沒有啊?”


    張說忙說道:“迴稟陛下,臣認為九月初十,適合兩位年輕人結婚,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好,就這麽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風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如風並收藏盛唐風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