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在盛唐725年臘月二十七日夜晚的床上,我沒有輾轉反側,而是閉目在腦海裏“放映”著唐事。“放映”的唐事已經放映到726年二月初了,年逾古稀的楊思勖脫下了宦官的服裝,穿上了將軍的衣袍,外麵罩了鎧甲,頭戴頭盔,身披紅色戰袍,腰間還帶有一把佩劍,騎上了一匹棗紅大馬,帶領六萬騎兵,在紫薇城正南的端門遙遙相對著的洛陽城南門——定鼎門內南北大道上集結完畢後,在唐玄宗和張說、源乾曜、裴光庭、張九齡等大臣的目送下出了洛陽城。楊思勖此次掛帥出征,是去平定大唐西南邕州人梁大海叛亂。梁大海等人已經占領賓州和橫州,毅然發動了叛亂。
我想唐玄宗有先見之明啊,年前臘月裏請楊思勖到五殿赴國宴,是預感到有用他再度出征接“硬活”的可能啊。
場景切換,在726年二月初六的早朝上,唐玄宗說:朕已經召見河南尹崔隱甫來紫薇城了,他現在就在五殿暫住。朕想重用他,讓他任禦史大夫,眾愛卿有何看法嗎?”
站在中間一排官員首位的張說,握著笏板說:“陛下,崔隱甫文采不行,文化知識略顯不足,不適合做禦史大夫一職。臣奏請陛下任崔隱甫為金吾大將軍;至於禦史大夫一職,臣認為曾經擔任京兆尹,殿中監等職務的崔日知比較合適。臣向陛下推薦崔日知為禦史大夫。”
唐玄宗心裏已經窩了一肚子火了,但是怎奈現在張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第一宰相,又曾經做過天兵軍使,兵部尚書,朔方節度使等軍中要職,不管是朝中,還是軍中,都有堅定的追隨者,他隻能表麵裝作鎮定。
唐玄宗不緊不慢地說:“張愛卿,你的建議朕會考慮,朕在退朝後會從各方麵思考此事,等明日退朝後,朕會把任命崔日知的親筆詔書發往中書省。”
張說說道:“臣會在中書省恭候陛下的親筆詔書。”
唐玄宗對這兩位崔姓官員的任命詔書,於二月初七和二月初八,分別發到中書令張說手中了。權臣的權力大到一定程度以後,皇帝即使要違背他的意誌,有時候也不會一下子做到,即便是果敢勇武的唐玄宗也是如此。二月初七的詔書內容是任命崔日知為左羽林大將軍,二月初八的詔書內容是任命崔隱甫為禦史大夫。
崔日知是崔日用的從兄,約在十年前任京兆尹時,因貪腐被禦史台官員舉報,他竟然倒打一耙,把舉報他的禦史台官員反舉報了。崔日知正是因為那次貪腐問題,他本人被貶為州刺史了,他的從弟崔日用的仕途也收到了連累。
崔日知有做大官的能力,也會寫詩作賦,與當下文壇的領軍人物,實權宰相張說關係好,但是越是這樣,唐玄宗越是不想重用他為禦史大夫,何況他畢竟有貪腐的前科。
這兩份任命詔書分兩天送到了張說手中,他在近三四年來,第一次嚐到了建議被皇帝拒絕的滋味。
場景再次轉換,726年三月的一天上午退早朝後,禦史中丞宇文融來到中書省拜見張說。宇文融站在張說的書桌南麵,躬身行禮:“禦史中丞宇文融拜見中書令張大人。”
張說放下手中的奏章,看向宇文融:“你找本官有什麽事?”
宇文融有些生氣地說:“皇上讓我兼任勸農使,我在全國各地勞苦奔波,與各州官府協商收取擁有田地者的賦稅多少,和有少量耕田的農民的賦稅多少,為大唐做了不少事實。之前各州官員向我反映了一些問題,我直接寫奏報讓飛騎兵傳送給皇上了,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就在一年以前,你突然不讓下官再直接向皇上匯報情況了,讓我把奏報寫給你,而從那時候起,我的奏請時常得不到迴複了。”
張說不緊不慢地說:“宇文融,你坐在東邊椅子上,我和你解釋一下。”
宇文融氣唿唿地說:“不必了,我就聽完你要解釋什麽,然後就迴禦史台了。”
張說嚴肅地說:“陛下日理萬機,假如每一個官員都像你一樣,把奏章直接傳到皇上那裏,皇上的龍體怎麽能受得了?你偶爾有重要的事情寫明發給陛下的,我不會有意見,是支持你的,但是你屢次發給陛下的奏報,都是不太重要的問題,難道不可以發給中書省嗎?假如每一個官員都像你一樣,還要中書省幹什麽呢?”
宇文融提高了嗓門:“自從你要求把奏章發給你以後,我發給你了,但是就是不如發給皇上時收到的迴複及時,並且有一些提議被否定了!”
張說站起來怒目望著宇文融氣憤地說:“你以為你的每一個提議都應該被通過嗎?你以為那些沒有通過的提議,都是本官自己決定的,而沒有與陛下商討嗎?宇文融你是用什麽語氣和本宰相說話的?”
中書省其他官員的辦公室與張說辦公的這間中堂相連接,在東側一間房間辦公的中書舍人張九齡,聽到張說和宇文融的吵架聲音後,就走到了中堂查看情況。
張九齡站在張說與宇文融之間說:“宇文融,你不要和張大人在此喧嘩了,你有事好好說嘛。”
宇文融說:“我要說的已經說完了。”他轉身氣唿唿地離開了中書省。
張九齡向張說說道:“張大人,您先消消氣,為這些事發火氣壞身體就得不償失了。宇文融得到了皇上的寵信,掌握一些權力,又能言善辯,權術心機重,您對他不能不加以防備啊。”
張說坐迴椅子上,氣唿唿地說:“此人的為人我十分看不慣,這樣的鼠輩不會有更大的發展,不足畏懼。”
張說就是這麽自信,可是迎接他的將會是一次劫難,能不能挺過去大難不死,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到了夏天四月初四,上任不久的禦史大夫崔隱甫,和禦史中丞宇文融,又叫上了另一位禦史中丞李林甫,三個人一起聯名上書,向唐玄宗彈劾張說。他們彈劾張說的罪名是:私下請術士觀星象以測吉兇,徇私舞弊任人唯親,收受賄賂帶頭貪腐,生活奢侈自甘墮落。
唐玄宗收到三位禦史台重要官員彈劾張說的上書後,命令侍中源乾曜和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寺少卿,與禦史大夫崔隱甫等人,一同在禦史台審問張說。
中書令張說已經被控製起來了,雖然沒有宣布逮捕,但是已經被軟禁在禦史台的某處房間了。
中書省的工作不可以沒有帶頭人,四月初九唐玄宗任命戶部侍郎李元,任中書侍郎、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元一向都是以十年前的侍中盧懷慎為榜樣,以清廉儉樸為榮耀,正因如此唐玄宗才任用他當了宰相。
源乾曜等人審問張說,已經有了一些眉目,禦史台、大理寺、刑部參與審訊的官員,都認為張說被彈劾的罪狀大多數成立。
此時的張說已經被扒掉了官服,穿著犯人所穿的白色棉衣,被關押進禦史台的牢房裏了。
這天退早朝後,唐玄宗在化成院批閱奏章,心情十分壓抑,從他任臨淄王時就追隨他的大臣,現在死的死,貶的貶,流放的流放,在外任職的在外任職,仍然陪在他身邊的人不多了。
唐玄宗想到此,便讓身邊的太監小衫子去找了高力士,他在化成院接見了高力士。他讓高力士去禦史台的牢房裏探視張說。
我想唐玄宗有先見之明啊,年前臘月裏請楊思勖到五殿赴國宴,是預感到有用他再度出征接“硬活”的可能啊。
場景切換,在726年二月初六的早朝上,唐玄宗說:朕已經召見河南尹崔隱甫來紫薇城了,他現在就在五殿暫住。朕想重用他,讓他任禦史大夫,眾愛卿有何看法嗎?”
站在中間一排官員首位的張說,握著笏板說:“陛下,崔隱甫文采不行,文化知識略顯不足,不適合做禦史大夫一職。臣奏請陛下任崔隱甫為金吾大將軍;至於禦史大夫一職,臣認為曾經擔任京兆尹,殿中監等職務的崔日知比較合適。臣向陛下推薦崔日知為禦史大夫。”
唐玄宗心裏已經窩了一肚子火了,但是怎奈現在張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第一宰相,又曾經做過天兵軍使,兵部尚書,朔方節度使等軍中要職,不管是朝中,還是軍中,都有堅定的追隨者,他隻能表麵裝作鎮定。
唐玄宗不緊不慢地說:“張愛卿,你的建議朕會考慮,朕在退朝後會從各方麵思考此事,等明日退朝後,朕會把任命崔日知的親筆詔書發往中書省。”
張說說道:“臣會在中書省恭候陛下的親筆詔書。”
唐玄宗對這兩位崔姓官員的任命詔書,於二月初七和二月初八,分別發到中書令張說手中了。權臣的權力大到一定程度以後,皇帝即使要違背他的意誌,有時候也不會一下子做到,即便是果敢勇武的唐玄宗也是如此。二月初七的詔書內容是任命崔日知為左羽林大將軍,二月初八的詔書內容是任命崔隱甫為禦史大夫。
崔日知是崔日用的從兄,約在十年前任京兆尹時,因貪腐被禦史台官員舉報,他竟然倒打一耙,把舉報他的禦史台官員反舉報了。崔日知正是因為那次貪腐問題,他本人被貶為州刺史了,他的從弟崔日用的仕途也收到了連累。
崔日知有做大官的能力,也會寫詩作賦,與當下文壇的領軍人物,實權宰相張說關係好,但是越是這樣,唐玄宗越是不想重用他為禦史大夫,何況他畢竟有貪腐的前科。
這兩份任命詔書分兩天送到了張說手中,他在近三四年來,第一次嚐到了建議被皇帝拒絕的滋味。
場景再次轉換,726年三月的一天上午退早朝後,禦史中丞宇文融來到中書省拜見張說。宇文融站在張說的書桌南麵,躬身行禮:“禦史中丞宇文融拜見中書令張大人。”
張說放下手中的奏章,看向宇文融:“你找本官有什麽事?”
宇文融有些生氣地說:“皇上讓我兼任勸農使,我在全國各地勞苦奔波,與各州官府協商收取擁有田地者的賦稅多少,和有少量耕田的農民的賦稅多少,為大唐做了不少事實。之前各州官員向我反映了一些問題,我直接寫奏報讓飛騎兵傳送給皇上了,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就在一年以前,你突然不讓下官再直接向皇上匯報情況了,讓我把奏報寫給你,而從那時候起,我的奏請時常得不到迴複了。”
張說不緊不慢地說:“宇文融,你坐在東邊椅子上,我和你解釋一下。”
宇文融氣唿唿地說:“不必了,我就聽完你要解釋什麽,然後就迴禦史台了。”
張說嚴肅地說:“陛下日理萬機,假如每一個官員都像你一樣,把奏章直接傳到皇上那裏,皇上的龍體怎麽能受得了?你偶爾有重要的事情寫明發給陛下的,我不會有意見,是支持你的,但是你屢次發給陛下的奏報,都是不太重要的問題,難道不可以發給中書省嗎?假如每一個官員都像你一樣,還要中書省幹什麽呢?”
宇文融提高了嗓門:“自從你要求把奏章發給你以後,我發給你了,但是就是不如發給皇上時收到的迴複及時,並且有一些提議被否定了!”
張說站起來怒目望著宇文融氣憤地說:“你以為你的每一個提議都應該被通過嗎?你以為那些沒有通過的提議,都是本官自己決定的,而沒有與陛下商討嗎?宇文融你是用什麽語氣和本宰相說話的?”
中書省其他官員的辦公室與張說辦公的這間中堂相連接,在東側一間房間辦公的中書舍人張九齡,聽到張說和宇文融的吵架聲音後,就走到了中堂查看情況。
張九齡站在張說與宇文融之間說:“宇文融,你不要和張大人在此喧嘩了,你有事好好說嘛。”
宇文融說:“我要說的已經說完了。”他轉身氣唿唿地離開了中書省。
張九齡向張說說道:“張大人,您先消消氣,為這些事發火氣壞身體就得不償失了。宇文融得到了皇上的寵信,掌握一些權力,又能言善辯,權術心機重,您對他不能不加以防備啊。”
張說坐迴椅子上,氣唿唿地說:“此人的為人我十分看不慣,這樣的鼠輩不會有更大的發展,不足畏懼。”
張說就是這麽自信,可是迎接他的將會是一次劫難,能不能挺過去大難不死,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到了夏天四月初四,上任不久的禦史大夫崔隱甫,和禦史中丞宇文融,又叫上了另一位禦史中丞李林甫,三個人一起聯名上書,向唐玄宗彈劾張說。他們彈劾張說的罪名是:私下請術士觀星象以測吉兇,徇私舞弊任人唯親,收受賄賂帶頭貪腐,生活奢侈自甘墮落。
唐玄宗收到三位禦史台重要官員彈劾張說的上書後,命令侍中源乾曜和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寺少卿,與禦史大夫崔隱甫等人,一同在禦史台審問張說。
中書令張說已經被控製起來了,雖然沒有宣布逮捕,但是已經被軟禁在禦史台的某處房間了。
中書省的工作不可以沒有帶頭人,四月初九唐玄宗任命戶部侍郎李元,任中書侍郎、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元一向都是以十年前的侍中盧懷慎為榜樣,以清廉儉樸為榮耀,正因如此唐玄宗才任用他當了宰相。
源乾曜等人審問張說,已經有了一些眉目,禦史台、大理寺、刑部參與審訊的官員,都認為張說被彈劾的罪狀大多數成立。
此時的張說已經被扒掉了官服,穿著犯人所穿的白色棉衣,被關押進禦史台的牢房裏了。
這天退早朝後,唐玄宗在化成院批閱奏章,心情十分壓抑,從他任臨淄王時就追隨他的大臣,現在死的死,貶的貶,流放的流放,在外任職的在外任職,仍然陪在他身邊的人不多了。
唐玄宗想到此,便讓身邊的太監小衫子去找了高力士,他在化成院接見了高力士。他讓高力士去禦史台的牢房裏探視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