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驍雛吩咐一位士兵來到營帳中給郭知運沏茶倒水,他去安排郭知運以及三萬隴右士兵的吃住問題了。郭知運看到古驍雛態度挺好,也就慢慢消了一些氣,他坐在營帳中一張方桌邊的椅子上,開始喝起茶水來。


    王晙給朝廷寫的奏章,雖然是讓飛起兵送給中書令張嘉貞的,但是行文用的口吻是寫給皇上的。這樣的奏章雖然不是密奏,但是張嘉貞接到後也不敢怠慢,會立即呈給皇上。王晙在奏章中說單純靠朔方軍即可平叛,請陛下發敕令讓郭知運帶隴右軍迴去。


    這份奏報是王晙收到玄宗讓他和郭知運合力討伐康待賓時,就寫了發去朝廷的。皇上還沒有迴複王晙這份奏報,郭知運就已經帶三萬兵力來了。


    叛軍首領康待賓,率七萬兵力駐紮在夏州城北三十裏。康待賓本來就對駐守夏州城的王晙有些忌憚,從隴右又來了率三萬兵力的大將郭知運,這樣夏州就有九萬唐軍了,他放棄了攻打夏州的計劃。康待賓認為攻打朔方軍的老巢靈州也不可取,雖然那裏目前隻有一萬多唐軍,但是靈州在夏州西南,去攻打靈州的途中,會被夏州城內外的唐軍截擊。


    康待賓改變了計劃,他聯合六胡州附近的黨項族,改為攻打夏州北麵的銀城和連穀了。由於之前康待賓,已經與黨項族密謀過多次奪取銀城和連穀附近唐軍糧倉的計劃,所以這次叛軍與黨項族一拍即合,朝銀城縣和連穀縣的糧倉發動攻擊。這兩處糧倉在銀城一處,在連穀一處,分別有兩千唐軍把守。糧倉圍牆很高很厚,像城牆一樣,上麵可以站人來迴走動,兩千守軍都是弓箭手,所以易守難攻。


    康待賓和黨項族的人,密謀讓攻打糧倉大門的士兵穿好鎧甲,拿好盾牌擋住箭,進攻到糧倉城門外,用利斧砍斷門鎖,再用鐵錘錘擊,慢慢把門打開。


    黨項族首領說,他們給攻擊倉庫城門的人提供部分鎧甲、頭盔、盾牌、利斧、鐵錘,讓康待賓的人負責打頭陣。康待賓答應了黨項族的分工,挑揀了三百勇士,穿好鎧甲,拿好盾牌。


    康待賓手下的三百勇士穿好鎧甲,拿好盾牌和利斧,隻要首領一聲令下,就會朝連穀的糧倉大門進攻,其餘六萬多未穿鎧甲的叛軍,也會蜂擁而至。


    正在此時,張說率領的一萬多騎兵,猶如神兵天降,從合河關殺了出來,與叛軍在連穀東側的黃河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張說所率領的一萬多騎兵殺出之後,阿史那獻率領的一萬步兵接踵而至,試圖破壞糧倉大門的三百叛軍,和其他六萬多叛軍,受到突然襲擊後潰逃到駱駝堰了。


    張說率一萬騎兵,阿史那獻率一萬步兵繼續追擊到駱駝堰後,黨項族的兵力也加入了張說的隊伍一起攻打叛軍。


    叛軍在張說和阿史那獻所率領的兩萬多兵力,和黨項族約七千兵力的追擊下,向西北逃跑進了鐵建山裏麵。


    黨項族首領帶著本族的兵力繼續追叛軍,張說跟他們說:“不要再追了,我們畢竟隻有三萬人,叛軍有六萬多兵力,等他們調整好了狀態,或者到了窮途末路時,我們或許不是對手。剛才我們勝利了,是因為我們對叛軍是突然襲擊的。”


    黨項族首領是一位五十歲的中年人,披散著頭發,圓臉,身材魁梧,一身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他停住了戰馬,向張說說道:“我們黨項族是故意假裝和叛軍交好,等大唐將軍討伐叛軍時,我們再與大唐兵力裏應外合討伐叛軍。”


    張說騎在白色戰馬上說:“朝廷不會忘了你們的付出。你們不必擔心朝廷會因你們和康待賓走得近,而治罪於你們,隻要你們以後同朝廷一條心即可。你們還是和以前一樣,安心放牧或種地就行。”


    黨項族首領聽到張說這樣說,心裏就踏實多了。


    阿史那獻曾經也是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曾任安西都護,定遠道行軍大總管等職。蘇祿任突騎施可汗後,其地位被大唐認可,被封為左羽林大將軍。阿史那獻多次主張討伐蘇祿,但是蘇祿最終表示臣服於大唐,唐玄宗將阿史那獻調入了長安城任左金吾將軍。本次為討伐康待賓,玄宗又任命阿史那獻為討擊大使,協助張說討伐康待賓。


    阿史那獻看到張說和黨項族首領交談完了,黨項族首領和族人都離開了,他就湊到張說耳邊輕聲說:“張大將軍,黨項人反複無常,他們一開始是和叛軍一夥的,看到我們突襲叛軍打贏了,他們就對叛軍倒戈一擊。所以說他們靠不住,為不留後患,末將請求殺死他們。”


    張說說道:“聖明君主的仁義之師,應該討伐叛亂的勢力,安撫歸順的部眾,怎麽可以殺死已經歸順降服於我們的人呢!我將奏請聖上批準設置鱗州,用以鎮撫黨項族餘眾。”


    聽了天兵軍使張說的話後,阿史那獻不再說什麽了。


    太仆卿王毛仲被任命為朔方道討擊大使後,統領靈州駐守的一萬朔方軍,幫助王晙駐守朔方軍治所靈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風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如風並收藏盛唐風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