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早朝後,玄宗在甘露殿歇息了一會兒,他對韋湊這次的進諫還是感到挺意外的。
將作大匠韋湊,是負責修建宮城,宮殿以及園林建築的最高官員。他也是全國負責建築施工方麵的最高官員。
韋湊以前很少在上朝時發言,這次玄宗讓他主持擴建興慶宮的工作,給了他向玄宗進諫的勇氣。
玄宗在甘露殿靠北牆擺放的一排書架前查找道家方麵的書。玄宗看著薑皎整理藏書時寫的“藏書索引”,很快就找到了一本道教書籍——《南華真經》。這本書是與老子並稱“老莊”的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
玄宗拿著《南華真經》,坐迴書桌前的椅子上。他把《南華真經》放到書桌上,恭恭敬敬地坐好,雙手臂放在桌子上,從第一頁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玄宗讀了幾頁以後,覺得這真是一本很好的道家書籍。他逐字逐句去理解其含意。
玄宗上個月跟薑皎說過讓他搜集道家,儒家方麵的書籍,還讓他協助吳兢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史書。吳兢的修史工作已經開始,但是道家書籍的搜集還沒有多少收獲。
玄宗曾經說過如果搜不到好的道家,儒家的書籍,可以找當世的道家,儒家學派的人士去寫。可是這談何容易,玄宗認為當下沒有有名的,能著書立說的道家儒家代表人物。
玄宗前兩天又跟薑皎說,讓他安排下屬到各地搜集道經。玄宗又讓姚崇抽調各部的下屬人員,和薑皎的下屬人員一起,到各地搜集道經。玄宗打算把所有的道經收集起來,編纂成一本書籍。這項工作已經開始展開了,書籍的名字玄宗已經想好了,就叫《開元道藏》。
玄宗從甘露殿出來後,在眾護衛和太監小衫子陪同下,朝興慶宮趕去。快到興慶宮時,道路不怎麽好走,到了過施工現場的溝和坎時,李守德總是攙扶著玄宗。
原先興慶宮的城牆已經拆完了,現在建築工人們正在擴大院子裏的池塘,擴大以後將會比以前大七八倍,將會可以在裏麵劃船玩。
玄宗到了興慶宮大殿門口的時候,正在那裏監督勞工挖坑的韋湊走過來了。為湊在玄宗麵前鞠躬行禮道:“微臣拜見陛下。”
“韋愛卿你辛苦了,這邊這幾十個民工在池塘南邊挖大坑,是為了擴大池塘嗎?”
“迴稟陛下,在池塘周圍都會挖了麵積很大的坑,到時候吧池塘與大坑間的土刨開,池塘的水就流到周圍的大坑裏了,從而形成一體了。河道裏的水流入到成為一體的大麵積坑裏麵,就成了一個小型的景觀湖了。”
“嗯,很好。韋愛卿到興慶宮大殿裏坐一會兒吧。”
“陛下,我現在就不進去了,我寫的那份勸諫奏章,已經寫好了,我這就迴去拿,拿來交給您過目並指正。”
玄宗說:“韋愛卿,你寫得很快啊,你可以拿過來讓朕過目。”
“陛下,我現在就迴將作監工作處去拿。”
“好的,朕在興慶宮大殿裏等著你。”
玄宗進入了興慶宮大殿,坐在大殿正中間長桌北麵的龍椅上,等待韋湊的到來。
東殿的門是開著的,武惠妃聽到楊公公在大殿裏和玄宗打招唿的聲音,就從東殿裏出來了。她看到玄宗坐在龍椅上,就走過去屈膝行禮道:“臣妾拜見陛下,陛下您為何不到東殿裏坐著呢?”
玄宗說:“惠妃,朕在這裏等一位大臣送過奏章來。”
武惠妃說:“陛下太辛苦了,下朝後還工作。”
“惠妃啊,朕不隻是大唐的天子,更是天下人的皇上。天下之大,事務繁雜,朕是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
“陛下說得很有道理,讓臣妾長知識了,臣妾支持陛下的工作。臣妾迴東殿讓宮女給陛下沏茶。”武惠妃說完話,朝東殿走去。
過了一小會兒,兩位宮女過來了,一個提著一把水壺,一個端著一個茶盤,茶盤裏有玄宗在興慶宮專用的白瓷杯子。
兩宮女把茶具放在長桌上,然後向玄宗半蹲行禮,異口同聲道:“奴婢給皇上請安。”
其中一個宮女又說:“陛下,茶沏好了,您可以喝了。”
玄宗起身,讓李守德和另一個護衛,把龍椅往南挪了一米。玄宗又坐到龍椅上了,武惠妃拿出一個果盤,放到玄宗麵前,果盤裏麵放了三隻紅蘋果。
武惠妃說:“陛下,這三隻紅蘋果是臣妾讓楊公公去儲藏間拿的,他說是新買的,臣妾已經把蘋果清洗幹淨了,您吃吧。”
這時候韋湊右手拿著奏章走進來了,走到玄宗麵前的桌邊,他雙手拖著奏章呈給玄宗:“陛下,微臣拿過奏章來了,請您過目並指點。”
玄宗接過奏折來,讓站在身邊的宮女,把麵前桌上放的茶杯和茶壺,以及水果盤,都往南麵挪開了一段距離。
桌麵並沒有弄上水,玄宗把奏折鋪在桌麵上,開始默讀。韋湊站在一邊,略低頭等候玄宗讀完。韋湊心裏很激動,他不確定玄宗讀完後會是高興還是生氣。
韋湊這份奏章,前半部分大意是:兵器乃兇器,若不是為了防禦,就不要輕易用之去四處討伐。郭虔瓘師出無名,因為目前突騎施,和粟特諸國,都已經是臣服於大唐的藩國了,有必要去征討嗎?他們雖然有個別的團夥襲擾大唐安西邊境,但是大唐有戍邊的兵團已經能夠打敗他們的襲擾了。
因為北方有突厥,西南有吐蕃,都意欲侵犯大唐,關中,隴右,劍南,河西,河東,等地的壯丁都已經征入軍隊了。郭虔瓘要招募一萬驍勇善戰者,從哪裏招募呢?隴西以西,人煙稀少,過了涼州多是荒漠。沿途各州縣,又怎麽能給他們食物補給呢?一萬兵力吃用不是小數目啊,何況還有軍餉獎賞,車馬費用。
從長安到安西邊境,六千裏路,為了一片偏遠的邊塞貧瘠之地,空虛了內地,請陛下三思,考慮利弊得失。
將作大匠韋湊,是負責修建宮城,宮殿以及園林建築的最高官員。他也是全國負責建築施工方麵的最高官員。
韋湊以前很少在上朝時發言,這次玄宗讓他主持擴建興慶宮的工作,給了他向玄宗進諫的勇氣。
玄宗在甘露殿靠北牆擺放的一排書架前查找道家方麵的書。玄宗看著薑皎整理藏書時寫的“藏書索引”,很快就找到了一本道教書籍——《南華真經》。這本書是與老子並稱“老莊”的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
玄宗拿著《南華真經》,坐迴書桌前的椅子上。他把《南華真經》放到書桌上,恭恭敬敬地坐好,雙手臂放在桌子上,從第一頁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玄宗讀了幾頁以後,覺得這真是一本很好的道家書籍。他逐字逐句去理解其含意。
玄宗上個月跟薑皎說過讓他搜集道家,儒家方麵的書籍,還讓他協助吳兢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史書。吳兢的修史工作已經開始,但是道家書籍的搜集還沒有多少收獲。
玄宗曾經說過如果搜不到好的道家,儒家的書籍,可以找當世的道家,儒家學派的人士去寫。可是這談何容易,玄宗認為當下沒有有名的,能著書立說的道家儒家代表人物。
玄宗前兩天又跟薑皎說,讓他安排下屬到各地搜集道經。玄宗又讓姚崇抽調各部的下屬人員,和薑皎的下屬人員一起,到各地搜集道經。玄宗打算把所有的道經收集起來,編纂成一本書籍。這項工作已經開始展開了,書籍的名字玄宗已經想好了,就叫《開元道藏》。
玄宗從甘露殿出來後,在眾護衛和太監小衫子陪同下,朝興慶宮趕去。快到興慶宮時,道路不怎麽好走,到了過施工現場的溝和坎時,李守德總是攙扶著玄宗。
原先興慶宮的城牆已經拆完了,現在建築工人們正在擴大院子裏的池塘,擴大以後將會比以前大七八倍,將會可以在裏麵劃船玩。
玄宗到了興慶宮大殿門口的時候,正在那裏監督勞工挖坑的韋湊走過來了。為湊在玄宗麵前鞠躬行禮道:“微臣拜見陛下。”
“韋愛卿你辛苦了,這邊這幾十個民工在池塘南邊挖大坑,是為了擴大池塘嗎?”
“迴稟陛下,在池塘周圍都會挖了麵積很大的坑,到時候吧池塘與大坑間的土刨開,池塘的水就流到周圍的大坑裏了,從而形成一體了。河道裏的水流入到成為一體的大麵積坑裏麵,就成了一個小型的景觀湖了。”
“嗯,很好。韋愛卿到興慶宮大殿裏坐一會兒吧。”
“陛下,我現在就不進去了,我寫的那份勸諫奏章,已經寫好了,我這就迴去拿,拿來交給您過目並指正。”
玄宗說:“韋愛卿,你寫得很快啊,你可以拿過來讓朕過目。”
“陛下,我現在就迴將作監工作處去拿。”
“好的,朕在興慶宮大殿裏等著你。”
玄宗進入了興慶宮大殿,坐在大殿正中間長桌北麵的龍椅上,等待韋湊的到來。
東殿的門是開著的,武惠妃聽到楊公公在大殿裏和玄宗打招唿的聲音,就從東殿裏出來了。她看到玄宗坐在龍椅上,就走過去屈膝行禮道:“臣妾拜見陛下,陛下您為何不到東殿裏坐著呢?”
玄宗說:“惠妃,朕在這裏等一位大臣送過奏章來。”
武惠妃說:“陛下太辛苦了,下朝後還工作。”
“惠妃啊,朕不隻是大唐的天子,更是天下人的皇上。天下之大,事務繁雜,朕是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
“陛下說得很有道理,讓臣妾長知識了,臣妾支持陛下的工作。臣妾迴東殿讓宮女給陛下沏茶。”武惠妃說完話,朝東殿走去。
過了一小會兒,兩位宮女過來了,一個提著一把水壺,一個端著一個茶盤,茶盤裏有玄宗在興慶宮專用的白瓷杯子。
兩宮女把茶具放在長桌上,然後向玄宗半蹲行禮,異口同聲道:“奴婢給皇上請安。”
其中一個宮女又說:“陛下,茶沏好了,您可以喝了。”
玄宗起身,讓李守德和另一個護衛,把龍椅往南挪了一米。玄宗又坐到龍椅上了,武惠妃拿出一個果盤,放到玄宗麵前,果盤裏麵放了三隻紅蘋果。
武惠妃說:“陛下,這三隻紅蘋果是臣妾讓楊公公去儲藏間拿的,他說是新買的,臣妾已經把蘋果清洗幹淨了,您吃吧。”
這時候韋湊右手拿著奏章走進來了,走到玄宗麵前的桌邊,他雙手拖著奏章呈給玄宗:“陛下,微臣拿過奏章來了,請您過目並指點。”
玄宗接過奏折來,讓站在身邊的宮女,把麵前桌上放的茶杯和茶壺,以及水果盤,都往南麵挪開了一段距離。
桌麵並沒有弄上水,玄宗把奏折鋪在桌麵上,開始默讀。韋湊站在一邊,略低頭等候玄宗讀完。韋湊心裏很激動,他不確定玄宗讀完後會是高興還是生氣。
韋湊這份奏章,前半部分大意是:兵器乃兇器,若不是為了防禦,就不要輕易用之去四處討伐。郭虔瓘師出無名,因為目前突騎施,和粟特諸國,都已經是臣服於大唐的藩國了,有必要去征討嗎?他們雖然有個別的團夥襲擾大唐安西邊境,但是大唐有戍邊的兵團已經能夠打敗他們的襲擾了。
因為北方有突厥,西南有吐蕃,都意欲侵犯大唐,關中,隴右,劍南,河西,河東,等地的壯丁都已經征入軍隊了。郭虔瓘要招募一萬驍勇善戰者,從哪裏招募呢?隴西以西,人煙稀少,過了涼州多是荒漠。沿途各州縣,又怎麽能給他們食物補給呢?一萬兵力吃用不是小數目啊,何況還有軍餉獎賞,車馬費用。
從長安到安西邊境,六千裏路,為了一片偏遠的邊塞貧瘠之地,空虛了內地,請陛下三思,考慮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