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莫長川的康複之路(四)
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也 作者:故夢尋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去圖書館最後以失敗告終,但鍾潮生發現這也未嚐不是好事——那天之後,他感覺和莫長川的距離拉近了一些。平常進出莫長川都會習慣性地扯住他的衣擺緊緊地跟著他,似乎這樣她就會有勇氣在外麵多呆上一會兒;鍾潮生有時候也會故意拋給她一些問題讓她迴答,不再是隻有是或不是兩種答案,使她無法隻用點頭或者搖頭代替。雖然進步比較緩慢,但她總算多說了一些話,還是會磕磕巴巴口吃似的,不過隻是說話的速度比平常人慢一些,也需要多一點的思考時間。
“喲,顧醫生,可喜可賀啊!聽說莫長川開始說話了?”郭梓洋這天在門診坐診,剛好遇到來複診的莫長川,又“掛”在鍾潮生身後,似乎想要看他,但眼神有點遊移不定,最後還是沒有打招唿。郭梓洋看出了不同,跟鍾潮生聊了幾句,轉身就給顧詩涵發了個這樣的微信,發文字之前還發了個憨態可掬的小人兒表情,一雙腰果眼掛在胖嘟嘟的臉上,用手掩著半邊嘴巴偷笑。
顧詩涵坐在住院部的醫生值班室裏,本來看完了他發來的消息,打算放下直接忽略掉不迴複,但一看到那表情,就覺得郭梓洋此刻臉上肯定是帶著一模一樣的笑意,刹那間心頭浮上了想揍他的衝動。她手裏攥著手機想了好一會兒,才迴了一句:“你這是哪家的狗仔,鼻子這麽靈敏?”
郭梓洋本來正在輸入“就不告訴你”,剛想發送出去,卻突然之間頓住了腳步,自言自語道:“罵誰是狗呢,顧詩涵你給我等著!!!”說罷三步並作兩步,疾步走向住院部的心理科病房區。
顧詩涵看到郭梓洋的狀態剛才還是“對方正在輸入中……”,結果不到十分鍾,他就出現在值班室門口,一臉不爽地走到她跟前,噘著嘴問道:“剛才罵誰是狗呢,哼?”
顧詩涵忍住笑意,一臉無所畏懼的樣子說道:“現在誰在我這兒叫囂,誰就是狗唄。”
郭梓洋氣得說不出話來,指著顧詩涵半天,才無可奈何地說道:“我關心莫長川和鍾潮生去,不跟你一般見識……”
顧詩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以勝利者的姿態問道:“那請問郭醫生,你想要如何關心他們呢?”
郭梓洋拉開了她身旁的椅子坐了下來,挑了挑眉:“我不是在微信裏說了嘛,聽說莫長川開始說話了?”
“你這話聽起來好像有語病啊,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什麽叫做‘開始說話’?你怎麽不說‘直立行走’呢?!”顧詩涵起身從後麵的櫃子裏取出莫長川的病案來,翻了幾頁放到郭梓洋麵前:“她這次複診的確比之前有了明顯的進步,算是能慢慢跟我對得上話了。雖然話不算多,但還是朝著我們所期待的方向走。不過……”
顧詩涵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往後說。
“不過什麽?你這‘不過’得太早了吧?你擔心莫長川對潮生產生移情作用?”郭梓洋接話倒是接得很快。
顧詩涵扶額苦惱道:“畢竟他們是異性,而且現在我能明顯從長川的身上看出她已經對鍾潮生產生了依賴感。”
“這不是很好嗎,隻是依賴感而已。你知道的,有些病人不一定會產生表現為戀愛情感的移情。而且以莫長川患病的時間算起,她都沒來得及談戀愛,到現在可能連喜歡一個人是什麽感覺都不知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如果出現了移情及時糾正就好,咱們是心理醫生,怎麽說都會比他們有方法。”郭梓洋自信滿滿地答道,“不然要是所有的女病人都移情到我身上喜歡上我了,我豈不忙死了?!”
最後一句話剛說出來,郭梓洋便後悔了。然而話已出口,就如潑出去的水,不可能收迴了。顧詩涵原本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著東西,拿筆的手微微一頓,不小心畫出了一根長線。她的嘴角依舊保持著剛才稍稍上翹的弧度,但此刻的笑容像是凝固住了一樣。
“不過……你上次不是說已經提醒過潮生要注意好尺度的嗎?他沒按你說的做?”郭梓洋一招禍水東引,一下子把話題轉移到了鍾潮生身上。
顧詩涵放下了筆,摘下眼鏡捏了捏鼻梁:“他又不是像你這樣的專業人士,要做到抗移情需要具備相關知識以及接受一定程度的訓練。何況我看他其實心裏也是有需要依賴的感情,說不定他倆會同時對對方產生移情作用。”
也許是因為顧詩涵是莫長川一直以來的主診醫生,她算是眼看著莫長川慢慢長大的,因此似乎比旁人多了幾分親厚;但是對於鍾潮生,她卻是無形中帶著警惕感,總會不自覺地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也老擔心鍾潮生會不會一個不小心操作錯誤就讓大家都前功盡棄。鍾潮生的確是一個能使莫長川病情好轉的因子,但這個因子似乎尚未清楚自己的作用與正確的打開方法,尚且停留在遵從自己的道德準則隨心行事的狀態。不過,顧詩涵唯一慶幸的是,鍾潮生這孩子目前看來人品還算不錯,是個品性純良的大哥哥形象,沒有什麽不良嗜好,性格也相對隨和謙遜。但缺點就是過於沉默寡言,如果不主動問他話,他就不會自主地向顧詩涵提起莫長川的事,這就讓她十分頭疼了——畢竟每天照顧莫長川生活的是他,有些細節隻有在莫長川身邊的人才會發現。如果他沒有意識到莫長川身上發生的一些瑣碎的變化或表現,或是主觀判斷為與她的病情無關,以致於沒有正確地向醫生陳述,那麽作為醫生的顧詩涵就更加無法獲悉,也不可能及時地為莫長川調整治療方案,輕則影響治療效果,重則誤導治療的方向。
而她的另一種擔憂則是來自鍾潮生本身。她和郭梓洋在推動鍾潮生去負責莫長川的飲食這件事上,原本的目的就是讓鍾潮生無法停下生活的腳步,避免他沉浸於喪親之痛之中——這個目的在開始的時候頗有成效,鍾潮生對於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比鍾采薇和莫長川都強,他也的確能在這份工作之中慢慢適應過來。然而這幾個月下來,莫長川也曾在他麵前表現出病情的反複,多少會與鍾采薇抑鬱發作之時有相似之處。但鍾潮生卻一直表現得跟平常無異,一點情緒起伏都沒有,反倒是對莫長川照顧得十分妥帖。她心裏不禁疑惑,到底是這個男孩心理素質過硬,還是深受自我防禦機製【注】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之間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如果是後者,那將會是個十分可怕的局麵。
“喲,顧醫生,可喜可賀啊!聽說莫長川開始說話了?”郭梓洋這天在門診坐診,剛好遇到來複診的莫長川,又“掛”在鍾潮生身後,似乎想要看他,但眼神有點遊移不定,最後還是沒有打招唿。郭梓洋看出了不同,跟鍾潮生聊了幾句,轉身就給顧詩涵發了個這樣的微信,發文字之前還發了個憨態可掬的小人兒表情,一雙腰果眼掛在胖嘟嘟的臉上,用手掩著半邊嘴巴偷笑。
顧詩涵坐在住院部的醫生值班室裏,本來看完了他發來的消息,打算放下直接忽略掉不迴複,但一看到那表情,就覺得郭梓洋此刻臉上肯定是帶著一模一樣的笑意,刹那間心頭浮上了想揍他的衝動。她手裏攥著手機想了好一會兒,才迴了一句:“你這是哪家的狗仔,鼻子這麽靈敏?”
郭梓洋本來正在輸入“就不告訴你”,剛想發送出去,卻突然之間頓住了腳步,自言自語道:“罵誰是狗呢,顧詩涵你給我等著!!!”說罷三步並作兩步,疾步走向住院部的心理科病房區。
顧詩涵看到郭梓洋的狀態剛才還是“對方正在輸入中……”,結果不到十分鍾,他就出現在值班室門口,一臉不爽地走到她跟前,噘著嘴問道:“剛才罵誰是狗呢,哼?”
顧詩涵忍住笑意,一臉無所畏懼的樣子說道:“現在誰在我這兒叫囂,誰就是狗唄。”
郭梓洋氣得說不出話來,指著顧詩涵半天,才無可奈何地說道:“我關心莫長川和鍾潮生去,不跟你一般見識……”
顧詩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以勝利者的姿態問道:“那請問郭醫生,你想要如何關心他們呢?”
郭梓洋拉開了她身旁的椅子坐了下來,挑了挑眉:“我不是在微信裏說了嘛,聽說莫長川開始說話了?”
“你這話聽起來好像有語病啊,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什麽叫做‘開始說話’?你怎麽不說‘直立行走’呢?!”顧詩涵起身從後麵的櫃子裏取出莫長川的病案來,翻了幾頁放到郭梓洋麵前:“她這次複診的確比之前有了明顯的進步,算是能慢慢跟我對得上話了。雖然話不算多,但還是朝著我們所期待的方向走。不過……”
顧詩涵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往後說。
“不過什麽?你這‘不過’得太早了吧?你擔心莫長川對潮生產生移情作用?”郭梓洋接話倒是接得很快。
顧詩涵扶額苦惱道:“畢竟他們是異性,而且現在我能明顯從長川的身上看出她已經對鍾潮生產生了依賴感。”
“這不是很好嗎,隻是依賴感而已。你知道的,有些病人不一定會產生表現為戀愛情感的移情。而且以莫長川患病的時間算起,她都沒來得及談戀愛,到現在可能連喜歡一個人是什麽感覺都不知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如果出現了移情及時糾正就好,咱們是心理醫生,怎麽說都會比他們有方法。”郭梓洋自信滿滿地答道,“不然要是所有的女病人都移情到我身上喜歡上我了,我豈不忙死了?!”
最後一句話剛說出來,郭梓洋便後悔了。然而話已出口,就如潑出去的水,不可能收迴了。顧詩涵原本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著東西,拿筆的手微微一頓,不小心畫出了一根長線。她的嘴角依舊保持著剛才稍稍上翹的弧度,但此刻的笑容像是凝固住了一樣。
“不過……你上次不是說已經提醒過潮生要注意好尺度的嗎?他沒按你說的做?”郭梓洋一招禍水東引,一下子把話題轉移到了鍾潮生身上。
顧詩涵放下了筆,摘下眼鏡捏了捏鼻梁:“他又不是像你這樣的專業人士,要做到抗移情需要具備相關知識以及接受一定程度的訓練。何況我看他其實心裏也是有需要依賴的感情,說不定他倆會同時對對方產生移情作用。”
也許是因為顧詩涵是莫長川一直以來的主診醫生,她算是眼看著莫長川慢慢長大的,因此似乎比旁人多了幾分親厚;但是對於鍾潮生,她卻是無形中帶著警惕感,總會不自覺地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也老擔心鍾潮生會不會一個不小心操作錯誤就讓大家都前功盡棄。鍾潮生的確是一個能使莫長川病情好轉的因子,但這個因子似乎尚未清楚自己的作用與正確的打開方法,尚且停留在遵從自己的道德準則隨心行事的狀態。不過,顧詩涵唯一慶幸的是,鍾潮生這孩子目前看來人品還算不錯,是個品性純良的大哥哥形象,沒有什麽不良嗜好,性格也相對隨和謙遜。但缺點就是過於沉默寡言,如果不主動問他話,他就不會自主地向顧詩涵提起莫長川的事,這就讓她十分頭疼了——畢竟每天照顧莫長川生活的是他,有些細節隻有在莫長川身邊的人才會發現。如果他沒有意識到莫長川身上發生的一些瑣碎的變化或表現,或是主觀判斷為與她的病情無關,以致於沒有正確地向醫生陳述,那麽作為醫生的顧詩涵就更加無法獲悉,也不可能及時地為莫長川調整治療方案,輕則影響治療效果,重則誤導治療的方向。
而她的另一種擔憂則是來自鍾潮生本身。她和郭梓洋在推動鍾潮生去負責莫長川的飲食這件事上,原本的目的就是讓鍾潮生無法停下生活的腳步,避免他沉浸於喪親之痛之中——這個目的在開始的時候頗有成效,鍾潮生對於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比鍾采薇和莫長川都強,他也的確能在這份工作之中慢慢適應過來。然而這幾個月下來,莫長川也曾在他麵前表現出病情的反複,多少會與鍾采薇抑鬱發作之時有相似之處。但鍾潮生卻一直表現得跟平常無異,一點情緒起伏都沒有,反倒是對莫長川照顧得十分妥帖。她心裏不禁疑惑,到底是這個男孩心理素質過硬,還是深受自我防禦機製【注】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之間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如果是後者,那將會是個十分可怕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