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莫長川的康複之路(二)
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也 作者:故夢尋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潮生迴到公寓的時候,莫長川已經在洗手間裏洗漱了。一看到客廳茶幾上的快遞,神情有些窘迫。
“小姐,你有快遞。”鍾潮生坐在沙發上慢悠悠地說道,仿佛並不會追究為什麽快遞會填了他手機號似的。
莫長川像是手機播放視頻遇上了信號不好一樣,動作卡殼地坐到了離鍾潮生有點遠的地方,眼睛悄悄地瞥了一眼那快遞。
鍾潮生一手撈過快遞,一手遞上文具刀:“小姐不說明一下為什麽快遞用的是我的手機號嗎?是想讓我幫你去取?”
莫長川低著頭接過他手上的東西,抱在身前沒有動。
鍾潮生站了起來,轉身迴去廚房那邊準備把早點拿過去餐桌。經過莫長川身後時,揉了揉她的頭發說道:“以後如果買了東西要幫忙取的話就這麽寫吧,但是最好提醒我一下,不然我會以為是詐騙電話錯過了。”
莫長川點了點頭,才動手拆眼前的東西。
鍾潮生瞄了一眼,是幾本包裝精美的書籍,名字看上去都挺治愈的,大概是顧詩涵給莫長川的書單裏的。這類書籍以前郭梓洋也曾經推薦過給鍾采薇,大多是一些心靈修行之類的書。那時候鍾潮生為了省錢,特地為她辦了一張市裏圖書館的借書證,讓她去借閱,還告訴她如果看到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句子就摘抄下來。後來圖書館更新了設施,使用二代身份證就可以直接借閱,而且可以在指定的圖書迴收點歸還或者延長借閱期限,這樣如果發現書籍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時候,可以用最少的成本閱讀更多適合自己的書。想起這其中的點點滴滴,鍾潮生不免唏噓——不知道妹妹的那些摘抄記錄到底幫助了她多少,上一次他看到她的摘抄本時已經換了一批新的紙。舊的那些應該被她從活頁夾裏拆了出來裝訂好,好像給她收拾遺物的時候被放進了搬家的紙箱裏。
莫長川已經把書拿迴房間放好,洗了手坐在餐桌前。她看鍾潮生愣了半天沒動,忍不住用手指扯了扯他的衣袖。
鍾潮生迴過神來,低頭看到莫長川一雙死魚眼看著他,才有點尷尬地坐下:“抱歉,剛剛有點走神了。你那些書如果看到有哪些感覺特別有道理的,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心德嗎?我也想學學,但沒足夠時間一本一本地看……你可以拿個本子摘抄這些你覺得有用的句子,這樣你給我分享的時候就不用老翻書了。”鍾潮生這明顯是謊話,畢竟現在莫長川迴公寓住了,他一個星期才跑一趟醫院帶她去做治療,莫長川又整天窩在房間裏,怎麽可能比以前忙碌。他不過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莫長川對那些道理的理解罷了。
但莫長川仿佛沒想得那麽透徹,她隻是乖巧地點了點頭表示答應而已。
“對了,下次如果你要買別的書,我可以先帶你去市圖書館逛逛。那裏藏書很多,你翻看過覺得適合自己再借,借書也十分便利。”鍾潮生邊給莫長川遞餐具邊提議,他覺得這也是一個帶她出去走動的機會,不然這人都快在家裏長蘑菇了。
莫長川剛夾了一塊薑蔥焗牛肉到嘴裏,眼睛盯著桌麵上的菜肴,筷子頭咬在嘴巴裏沒拿出來,隻機械性地點了點頭。
鍾潮生心裏歎了口氣,心道這大小姐一到吃飯就好像喪失了思考能力一般,一門心思都在吃哪個菜上麵,真不知道對她的這些反應該高興還是無奈。
差不多一星期過去了,醫院那邊還是僅僅做著疏導,這一次顧詩涵也表示無可奈何,因為莫長川又開始保持沉默了。不過她在治療後有跟鍾潮生解釋說,她這種波形起伏的表現是很正常的,如果想她好得快一點,最好在家裏多和她說說話,而且盡量說一些需要她予以反饋的話。
走去醫院大堂的路上,鍾潮生突然問莫長川:“小姐,要不要去市圖書館看看?”
莫長川聞言,一開始沒什麽反應,但後來慢慢地在眼底裏升起了一點點的期待。她用力地點著頭,竟然還主動擠出了一個字:“……去……”
鍾潮生忍不住挑起了眉——不都說抑鬱症病人對很多事情都興致缺缺的嗎?怎麽每次他一說去哪裏莫長川就好像來勁了似的突然變得那麽積極了?!
司機老劉對於莫長川今天要去市圖書館的決定也是感到匪夷所思。對於一個五年來都像是把自己禁錮在了醫院裏的人來說,這麽主動要求要去一個地方,還真的是頭一遭。老劉用詭異的眼神偷偷瞥了鍾潮生一眼,心道這傻小子到底用了什麽奇怪的方法,讓他們家小姐老是巴巴地跟在他身後。
後座上的鍾潮生感覺到了那抹奇怪的眼神,才剛抬起眼便在後視鏡中被機靈的老劉瞅到,結果什麽都沒捕捉到。
他們二人在市圖書館正門下了車,鍾潮生便輕車駕熟地帶著莫長川進去了。以前鍾采薇剛住院的時候,市圖書館還是在一個頗有人文曆史的舊址,雖然建築殘舊,但由於它的曆史淵源,保留著古雅的韻味;後來cbd發展起來,周邊建起了新的文化圈,與省博物館、大劇院等文化地標建在一起,運用了大膽的現代風格設計,也為了節省資源,大範圍使用單麵落地玻璃,白天的時候能借助自然光達到良好的照明效果,環保的理念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圖書館的一樓有一部分區域被獨立劃分出來,專門擺放了多台可以聯網的電腦。鍾潮生把莫長川的手“掛”在自己的衣擺,引導著她往那邊走。
“這是書籍搜索區,因為新的市圖書館擴建的麵積很大,要在茫茫書海中準確定位自己想看的那一部分書籍,需要借助數據庫管理,讓大家能通過電腦快速搜索到目標書籍的書架編號和位置。”鍾潮生在莫長川的耳邊壓低了聲音介紹。他幾乎可以肯定莫長川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畢竟她開始住院的時候才14歲,那時候的市圖書館應該還在舊址。之後她一直沒出過醫院,肯定也不會自己來這個新的圖書館。
“小姐,你有快遞。”鍾潮生坐在沙發上慢悠悠地說道,仿佛並不會追究為什麽快遞會填了他手機號似的。
莫長川像是手機播放視頻遇上了信號不好一樣,動作卡殼地坐到了離鍾潮生有點遠的地方,眼睛悄悄地瞥了一眼那快遞。
鍾潮生一手撈過快遞,一手遞上文具刀:“小姐不說明一下為什麽快遞用的是我的手機號嗎?是想讓我幫你去取?”
莫長川低著頭接過他手上的東西,抱在身前沒有動。
鍾潮生站了起來,轉身迴去廚房那邊準備把早點拿過去餐桌。經過莫長川身後時,揉了揉她的頭發說道:“以後如果買了東西要幫忙取的話就這麽寫吧,但是最好提醒我一下,不然我會以為是詐騙電話錯過了。”
莫長川點了點頭,才動手拆眼前的東西。
鍾潮生瞄了一眼,是幾本包裝精美的書籍,名字看上去都挺治愈的,大概是顧詩涵給莫長川的書單裏的。這類書籍以前郭梓洋也曾經推薦過給鍾采薇,大多是一些心靈修行之類的書。那時候鍾潮生為了省錢,特地為她辦了一張市裏圖書館的借書證,讓她去借閱,還告訴她如果看到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句子就摘抄下來。後來圖書館更新了設施,使用二代身份證就可以直接借閱,而且可以在指定的圖書迴收點歸還或者延長借閱期限,這樣如果發現書籍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時候,可以用最少的成本閱讀更多適合自己的書。想起這其中的點點滴滴,鍾潮生不免唏噓——不知道妹妹的那些摘抄記錄到底幫助了她多少,上一次他看到她的摘抄本時已經換了一批新的紙。舊的那些應該被她從活頁夾裏拆了出來裝訂好,好像給她收拾遺物的時候被放進了搬家的紙箱裏。
莫長川已經把書拿迴房間放好,洗了手坐在餐桌前。她看鍾潮生愣了半天沒動,忍不住用手指扯了扯他的衣袖。
鍾潮生迴過神來,低頭看到莫長川一雙死魚眼看著他,才有點尷尬地坐下:“抱歉,剛剛有點走神了。你那些書如果看到有哪些感覺特別有道理的,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心德嗎?我也想學學,但沒足夠時間一本一本地看……你可以拿個本子摘抄這些你覺得有用的句子,這樣你給我分享的時候就不用老翻書了。”鍾潮生這明顯是謊話,畢竟現在莫長川迴公寓住了,他一個星期才跑一趟醫院帶她去做治療,莫長川又整天窩在房間裏,怎麽可能比以前忙碌。他不過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莫長川對那些道理的理解罷了。
但莫長川仿佛沒想得那麽透徹,她隻是乖巧地點了點頭表示答應而已。
“對了,下次如果你要買別的書,我可以先帶你去市圖書館逛逛。那裏藏書很多,你翻看過覺得適合自己再借,借書也十分便利。”鍾潮生邊給莫長川遞餐具邊提議,他覺得這也是一個帶她出去走動的機會,不然這人都快在家裏長蘑菇了。
莫長川剛夾了一塊薑蔥焗牛肉到嘴裏,眼睛盯著桌麵上的菜肴,筷子頭咬在嘴巴裏沒拿出來,隻機械性地點了點頭。
鍾潮生心裏歎了口氣,心道這大小姐一到吃飯就好像喪失了思考能力一般,一門心思都在吃哪個菜上麵,真不知道對她的這些反應該高興還是無奈。
差不多一星期過去了,醫院那邊還是僅僅做著疏導,這一次顧詩涵也表示無可奈何,因為莫長川又開始保持沉默了。不過她在治療後有跟鍾潮生解釋說,她這種波形起伏的表現是很正常的,如果想她好得快一點,最好在家裏多和她說說話,而且盡量說一些需要她予以反饋的話。
走去醫院大堂的路上,鍾潮生突然問莫長川:“小姐,要不要去市圖書館看看?”
莫長川聞言,一開始沒什麽反應,但後來慢慢地在眼底裏升起了一點點的期待。她用力地點著頭,竟然還主動擠出了一個字:“……去……”
鍾潮生忍不住挑起了眉——不都說抑鬱症病人對很多事情都興致缺缺的嗎?怎麽每次他一說去哪裏莫長川就好像來勁了似的突然變得那麽積極了?!
司機老劉對於莫長川今天要去市圖書館的決定也是感到匪夷所思。對於一個五年來都像是把自己禁錮在了醫院裏的人來說,這麽主動要求要去一個地方,還真的是頭一遭。老劉用詭異的眼神偷偷瞥了鍾潮生一眼,心道這傻小子到底用了什麽奇怪的方法,讓他們家小姐老是巴巴地跟在他身後。
後座上的鍾潮生感覺到了那抹奇怪的眼神,才剛抬起眼便在後視鏡中被機靈的老劉瞅到,結果什麽都沒捕捉到。
他們二人在市圖書館正門下了車,鍾潮生便輕車駕熟地帶著莫長川進去了。以前鍾采薇剛住院的時候,市圖書館還是在一個頗有人文曆史的舊址,雖然建築殘舊,但由於它的曆史淵源,保留著古雅的韻味;後來cbd發展起來,周邊建起了新的文化圈,與省博物館、大劇院等文化地標建在一起,運用了大膽的現代風格設計,也為了節省資源,大範圍使用單麵落地玻璃,白天的時候能借助自然光達到良好的照明效果,環保的理念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圖書館的一樓有一部分區域被獨立劃分出來,專門擺放了多台可以聯網的電腦。鍾潮生把莫長川的手“掛”在自己的衣擺,引導著她往那邊走。
“這是書籍搜索區,因為新的市圖書館擴建的麵積很大,要在茫茫書海中準確定位自己想看的那一部分書籍,需要借助數據庫管理,讓大家能通過電腦快速搜索到目標書籍的書架編號和位置。”鍾潮生在莫長川的耳邊壓低了聲音介紹。他幾乎可以肯定莫長川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畢竟她開始住院的時候才14歲,那時候的市圖書館應該還在舊址。之後她一直沒出過醫院,肯定也不會自己來這個新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