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認為人家不懂經濟學,其實埋汰了人家。


    儒家也是可以用來生活的,隻是活法不一樣,也不能說儒家就不好,畢竟儒家講人心,經濟學講人性。


    根本的不同或許就是看起來的不同。


    好好上班,下班研究些經濟學,英語,為未來鋪平道路。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隻是吃的地方不一樣。


    我很喜歡吃個飯,或許這就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


    總是羨慕別人盒飯裏有雞腿。


    記得一次去西湖樂園玩,非要吃那個雞腿,媽媽看也攔不住,當然我最後也放棄了。


    看著我一臉的委屈,母親沒有生氣,隻是默默的帶著我走了,5元的雞腿,當時確實消費不起。


    也許這就是現實,懂太多也是一種罪。


    所以經濟學變成了搞生產的工具,儒家思想變成了沉默,逆來順受的教條。


    英語成了崇洋媚外的媒介。


    反正幹什麽都不對,打螺絲就對了。


    領導的笑臉是給上級看的,情緒是發給下屬的,尊卑是有條條框框的,管的嚴是可以出成績的,現實是不可以改變的。


    人生軌跡是可以預測的。


    想多了是違規的。


    小人是無所畏忌的。


    知道的太晚,但總比不知道強。


    實際我隻是一個螺絲釘,就不要想著做棟梁了,因為條件不允許。


    也許這麽多年的英語和經濟學學習,隻是讓我得到心裏的滿足,快樂才是根本。


    拿起英文漫畫依舊心潮澎湃,看起英文連續劇依舊興趣盎然。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道。


    為了一點點的快樂,也就是人活著的意義。


    好險我能聽從別人的意見,人家總是說學來有什麽用,言外之意,你又不是教授,學了也不能升官,學來有什麽用。


    我其實骨子裏就是喜歡玩,這個好玩啊。


    升官有什麽意思,掙錢就好,最好不要占我娛樂時間。


    你可以說我胸無大誌,但我就是堅守著自己的道。


    沒有前途又如何,不能升官又如何,天天泡在會議室裏,聽一些無聊的抱怨,還得不停的點頭,說理解,多累。我是指心累。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什麽要浪費。


    管人不能為我帶來快樂,踩踏別人也不能讓我覺得高大。


    混日子也許才有心思考慮自己的事。


    我不會說冠冕堂皇的話,也許這是我的弱點。


    但這可以讓我節省時間和精力,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人不可能總是把愛好變成工作,也沒能力把工作變成愛好。


    但有權力支配業餘時間。


    拋開煩惱的第一步就是尋找愛好,抓緊時間多看一頁書,多玩一點遊戲。


    用學英語麻痹自己,還自得其樂。


    人何嚐不是如此,隻是方式不一樣。


    所以不要妄自菲薄,愛好其實是誰,上天送給你的最好的禮物。


    這個和沉迷無關,隻是單純的快樂。


    知道的東西越多,煩惱越多。


    低頭拉車和抬頭看路的人,根本區別是,走的速度不一樣,心態不一樣。


    一個是實用主義,一個是堅定信念。


    我就是太執著,所以沒有或者很少煩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