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年人的社會,還有人總是去追逐對與錯。


    其實對與錯都是主觀的想法,也就是辯論,花時間研究這個,裏有點像大家討論天氣該小雨還是出太陽。


    天氣形成的原因很多。


    研究天氣的理論叫混沌理論,也就是裏麵很讓人熟悉的蝴蝶效應,骨牌效應。


    一隻蝴蝶在某地偏偏翅膀,通過連鎖反應,就會在另一個地方產生龍卷風。


    骨牌效應也類似,一個骨牌倒下,就會發生連鎖反應。


    沒有這個思想,總是認為什麽都是公平,什麽都是天道酬勤,其實天道就是無常,沒有道理。


    道理是人發明的,也局限於人。


    因為事物發展的原因很多,斷章取義的找論點,結果就是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也就是說每個人說的都是對的,也是不對的。


    因為沒有大數據,你不可能還原事物的本來麵目。


    這裏要提一下,大數據也是在特定條件下的,也就是說也不可能考慮所有原因,因為宇宙萬物皆有聯係,這就是真正的原因。


    所以大數據必須限製在一個特定假設裏。


    也就是物理研究的方法,真空狀態。


    沒有了前提條件,一切物理定理都不生效。


    例如不同大小的鐵球同高度,同時落下,結果是不同時著地,因為一切條件都不考慮,隻考慮重力,是可以同時著地,但考慮了風的阻力和引力不平均分配,放下時有沒有精確到絕對同時,還有物體間的相互引力,鐵球是否純鐵,測量是否精確,還有很多相關因素,所以客觀世界就是這麽複雜。


    人們喜歡爭論對錯,本身就浪費時間,一切發展都是相關的。


    解決辦法就是實驗,無數次的測試,人的世界就更加複雜,和物理定理不一樣的是,沒有一條路是真正正確的,都需要實踐,踩坑。


    相反的方法也可以成功。


    所以很多人看成功學就有問題了,照著做肯定失敗。


    因為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就是那個說話人的故事。


    現實世界為什麽引入經濟學,經濟學很多流派都是相互矛盾的,但世界就是這樣,要有變的思維,而不是萬物統一。


    心裏裝著理論越多,就知道什麽問題用什麽工具,而且還要自己獨立思考,沒有通用的工具。


    經濟學就是一個思想實驗,對不同問題的解決思路。


    同樣米養百樣人,意思是人的環境微小變化,理念就不一樣。


    由人組成的社會,就是多樣的,但普遍規律還是有的,而且都是矛盾的。


    人是自私的,但有時也不自私,人是要交換的,但有時又不能交換,一切都是供給與需求,但也有隻供給不需要需求,有時有需求,但不能供給。


    所以思維的複雜程度決定一個人是否過的好,是否心態平和。


    矛盾的思維就比單一思維強。


    不懂得變通,不去嚐試,結果就是一切以對錯評論。


    實際上很多事情都是灰色地帶,不去觸碰,你就沒有機會。


    當然我說的灰色地帶不是指壞的東西,而是超越對錯的存在。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