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分很多部分,有大腦,小腦,丘腦,杏仁核,腦幹等部分。


    dna遺傳其實決定了很多結構,也有底層編碼,就是大腦的功能雖然很強大,也有很多未開發的部分,也就是很多神經元並沒有形成神經網絡,每一部分都負責不同的功能。


    這也就是我們學習一個新的語言,可能就會由一個新的部分負責。


    王陽明龍場悟道,講的就是突破極限,也就是突破既定的模式。


    例如有的人看書很有耐性,可以看很久,但有的人沒興趣,看幾頁就瞌睡。


    這個其實是大腦的底層編碼決定,本意是出於對大腦的保護。


    也就是說你沒有興趣的東西無法堅持,有人背單詞,背了半天,也記不住,這就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所以要有趣的東西才可以繼續。


    我當初也遇到瓶頸,看一些經濟學的書,背單詞,學文化課總是學不進去。


    後來高一買了個電腦,天天打遊戲。但打遊戲又沒有恆心,打不過去就很煩惱,但天生喜歡有趣的故事,這也許就是人的好奇心,特別是自己可以把控和參與的故事就特別感興趣。


    所以就用修改工具修改,那時也沒有這麽先進,一鍵解決所有問題。


    都要用一個工具pctools打開記錄文件,然後找到相應的編碼,然後修改,修改錯了記錄存檔就錯誤。


    基本都是改錢,先要把錢換成16進製,當然有計算器幫忙,然後搜索代碼,很多重複,就試著改,或者增加了錢,再搜索,記錄下行號,多次比對後,就可以找到準確的位置。當然後來有很多攻略告訴你準確的位置,屬性也是如法炮製。


    其實殺毒軟件也是同樣道理,先找到病毒代碼,然後把搜索,然後刪除或者清空。


    後來打網絡遊戲,就是截取發往服務器的封包,用的是嗅探軟件,點一下買東西,然後把封包反複發送,基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買相同的東西了,不用跑商店。


    當然比較粗淺,後來感興趣了,就到學校學習編程,結果發現很多幫助都是英文的,於是又開始看美劇,查字幕,結果英語也學了。


    再後來和外教學習,結果人家都學過經濟學,政治,曆史,所以聊天聽了很多東西,然後又惡補各類學科,不然老師講什麽聽不懂,也很感興趣。


    東西學多了就看透了很多東西,結果總是糾正別人的錯誤,還喜歡用各種知識幫人分析,和人討論,最後隻有厲害的人聽得懂,聽不懂的都說我是探討人生沒意思就走開了。


    結果身邊的人越來越厲害,我的知識麵也越來越廣。


    一個人不知道的其實和他的知識半徑有關,就是知道的越多,你的圓越大,接觸麵,也就是未知的領域也越大,結果就和各種知識麵相關的人越聊得來,畢竟每個人都喜歡顯擺,特別是我這種求知欲強的人,還能用我所知道的東西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也越來越多。


    再說迴王陽明,他發現自己永遠無法超越自己的限製,所以他做了一個很厲害的決定,就是模仿,聖人怎麽做我就怎麽做,雖然開始很困難,但他挺了過來。與自己的規律對抗是很痛苦的,後來他創立的心學,知行合一,我認為他是行在前,知在後,也就是先幹著再想,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