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認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我是個好奇的人,這種好奇不單指在讀書時,工作時也一樣。


    當遇到不公的待遇時,很多時候表現出的並不單是憤怒,而是好奇。


    一個人的行為一定和他的家庭出身,地域文化,權力結構,和所處的社會地位息息相關。


    就拿最近聽的一本《偏見的本質》來講,就很好的揭示了不公的源頭,偏見。


    利益決定論通常認為財富地位受到威脅時,會訴諸暴力。


    但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是沒有利益衝突的人群認同感。


    就是偏見。


    這個很好理解,黑人暴力,湖南人能吃苦,東北人脾氣不好。


    其實這都是偏見。


    一旦被偏見占據輿論的主流,出於對所在群體的忠誠,我們自願或不自願,甚至是為了在群體裏獲得一席之地,就會執行偏見,從而對對方的利益群體實行攻擊,或者刁難。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你所要做的不是退讓,退出,或者屈服,因為這是不可調和的,任何動作都是無意義的。


    因為偏見是捆綁於群體的,根本就是一種武器。


    所以了解他產生的原因和分析可能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憤怒不可能改變事情的發展。


    所以很多人選擇了退出,也就是辭職。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階層躍升渠道。


    為什麽這樣講,畢竟利益分配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妄圖侵占既得利益者的口中之物,根本不現實。


    但任何群體都有利益訴求,也有勢力範圍。這也是人這個群體的生存之本。


    即使當今的文明社會,依然是各個群體林立,大到國家,小到社區,甚至每個辦公室都有很多群體。


    有占資源的,有不占資源的,還有妄圖占有資源的。


    所以換個地方,隻要有利益,都會有群體,有群體就有偏見。


    你是逃不掉的,但這也是個機會,了解各個群體的運作的好機會。


    人生百態,世態炎涼。其實也不要灰心。


    你感覺到不公,是好事,就像你小時候要去爭一口糖,而學會了吵架,說服,各種小伎倆,也是一樣的。


    尋找答案比解決問題重要。


    了解人這種關係的微妙,而不是俗套,討好解決不了問題,隻會加入一個群體,而被其他群體拋棄。


    當一個群體衰落時,你也就是最後的衛道者,或者悲情英雄。


    我通常不加入任何群體,但我隻和最聰明的人站在一起。


    所有聽到的和看到的,都是我所能接觸到的最高技術。


    所以察言觀色不是根本,而是一種能力,當然以此獲利不是我的初衷。


    研究可能是我的一種骨子裏的需求,就是問為什麽,而接下來不是感歎,也不是尋求庇護,或者一起喝悶酒。


    我所做的是尋找資料,解釋這種行為的原因。


    有時人家會感覺到我在看,是那種看入骨髓的冰冷,很多人都很畏懼。


    不是我的眼神可怕,而是我觀察到了別人的真實情況,也可以說是一種憐憫的目光。


    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