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來廣東的時候,也很苦惱,很多時候都是看到一張臭臉,也就是排外。


    這個在每個地方都有,也就是欺負外地人。


    當然這兩年好很多,由於外地人多了,很多都紮根廣東,所以大環境變了。人也就變了。


    所以像當年魯迅搖旗呐喊,但影響不大,也是大環境問題。


    教了幾年英語,當然是在公眾號上,發現人是不可以教的,隻能挑選,大環境變了人就變了,00後英語就很好,70後就很差,沒辦法,條件不允許,連外國人都見不到,也沒有美劇。


    也就是說有點另類。


    但大環境一變,人的觀念就變了,所以開始接受,也就是新文化運動。


    有人移居國外,也說受欺負,生活艱難。


    主要是規矩不同。


    有個同事說他出國留學沒有找到國外女朋友,即使他買了2手車,4000塊,但走在街上,黑人打掉了他的手機。


    所以他得出結論外國人不喜歡外來人。


    但有個同事,兒子移居美國,小孩卻過的很開心,老師天天表揚。


    他爸爸打兩份工,但望著自己的孩子,還是很欣慰。


    這就是大環境變了,老一輩的不適應新規矩,老是抱怨,而新的一代就很適應,過的很好。


    所以大環境會把人的規矩固化,然後人就會沿著老路走,結果就不適應,叛逆。


    我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積極融入社會,和廣東小孩玩。


    雖然起步晚,在家屬區都講普通話,但高中起我和廣東小孩玩,雖然很多時候很笨拙,經常出笑話,但慢慢的,我就融進去了,反倒比較遠離一些一起考進那個高中的同學。


    我也是少數子弟會講廣東話的人。當然後來出生在廣東的,大多也學廣東話。


    結果就是見到外地人講普通話,見到廣東人講廣東話。


    也講的有模有樣,但一次去北大青鳥讀電腦時和一個廣州人聊,他說隻有三代人在廣州,才算廣州人。


    但無妨,畢竟生活在廣州的也沒幾個三代是廣州的,很多都是湛江,清遠,佛山,陽江什麽的。


    但廣東話確是必備的。


    做事情也有區別。


    有的單位很多派係,有湖南派,山東派,河南派,廣東派,東北派,等,他們雖然是同事,但吃飯,玩很多時候都是分開的。


    也互相提拔,一茬換一茬。


    我一般不參與,主要靠技術,誰來都不抗拒,反正也沒我什麽事,沒背景,也沒需求,就是好奇,給各種人出主意。


    所以也就遊離在權力的邊緣,當然大動作的時候也輪不到我。


    也算安心,也不參與派係鬥爭。


    結果成了一股清流,反倒是受到各個派係的拉攏。


    也算個奇葩人,什麽人掌權都可以忽悠一把。


    所以人可動,風可動,就是我不動。


    可以在一個地方呆20年。


    跟了多少領導也數不清。


    人都事無非兩點,利益和名譽,我兩個基本都不在乎。也不缺錢,所以都是看那邊給的利益大點,再考慮一下累不累,所以剩下的就是挑選。


    大多數時候就是看了東邊靠西邊,活的也算舒服。


    很多人不理解,總是說我不跟某人綁定,然後過一段時間,某人也下去了,我沒遭殃。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這個道理。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場小聰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曉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曉鷹並收藏職場小聰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