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慧聽王濤母親這樣說,全身的力氣猶如被抽空了一般,頹然地坐在地上。
沈仙雲被罵的灰頭土臉地離開王濤家,心中憤然,明明是王濤做錯了事,為何王波卻可以頤指氣使地指責他們。
可沈仙雲卻忘了,王濤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不再是王家父母的寶寶了,做什麽事,父母也不能為他承擔責任。
王濤父母在處理張小慧腹中孩子的問題上態度的對錯見仁見智,但王濤的過錯確實怪不到父母的頭上。
沈仙雲歎了口氣,自己的公婆知道丈夫林雲飛在外拈花惹草,卻視若無睹,甚至還隱隱有種“我兒子有錢有本事,在外麵有女人是天經地義”的自豪感。
沈仙雲今天對王濤父母的一腔怒火,很大程度上是將自己對公公婆婆的不滿投射到王濤父母身上了。
子不教父之過,兒子犯了錯,來聲討父母,她有什麽錯!
柯姬則有些木訥,王濤的父母難道真的就不管了嘛,那張小慧肚子裏的孩子呢,還會不會生下來。
林自遙則有些尷尬,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但很快,她就要為柯姬處理棘手的事了,因為幾個債權人一窩蜂的到法院去起訴柯姬了。
柯姬接到法院的電話,又急又氣,拿著電話就愣在當場。
“怎麽了?”沈仙雲見柯姬麵色突變,關切地問道。
柯姬嘴角翕翕,最後說道:“那些人去法院起訴了。”
“啊……”沈仙雲也忍不住歎了一聲。
“小林,這怎麽辦?”柯姬問沈仙雲。
柯姬迴過神來,也以詢問的目光看著林自遙。
“先把起訴狀拿迴來吧,看看怎麽辦。”林自遙建議道。
“姐,這件事我看就交給小林律師去辦吧,我也不想去法院。”柯姬紅著眼睛說,看著眼淚就要落下來了。
王濤去世後她所麵臨的糟心事,比她這麽多年麵對的糟心事還要多。
她真的快要煩死了。
“好。”沈仙雲安撫道。
“你去辦一下吧。”沈仙雲對柯姬說。
林自遙說:“能不能請柯姬女士先到所裏辦一下委托手續。”
柯姬一愣,不明白林自遙為何會提出這種要求。
沈仙雲也疑惑地望著林自遙。
林自遙解釋道:“是這樣的,您如果沒有辦委托手續的話,律所的所函就辦不出來。我這樣單獨拿著律師證去法院拿材料是拿不出來的,一定要拿著律所裏開具的函件去才行。”
林自遙怕自己說的太專業,又補充道:“有點像介紹信的意思。”
林自遙一說大白話,沈仙雲、柯姬以及柯姬父親就懂了。
其實如果是業績好的律師或者是律所裏資曆深的律師,就算當事人不做委托手續,也能先把所函開出來,然後再補當事人的委托手續。都是私營經濟,講究的就是一個靈活。
可林自遙這樣的小律師就不行,所裏辦公室的行政大姐凡事都一板一眼,口口聲聲地說要規矩。
林自遙也沒有資本和大姐口中的“規矩”抗衡。
“真麻煩。”沈仙雲抱怨道。
“算了,我們去一趟吧。”柯姬倒是有些同情心,這些日子林自遙為她忙前忙後,確實做了很多事。
對於柯姬的貼心,林自遙自然是感動萬分的。
要是世界上的人都像柯姬這樣,這個社會就和諧了!
辦好了委托手續,林自遙立刻去法院將起訴狀拿了迴來。
柯姬上道,她也得勤快點才行啊,才對得起當事人的囑托。
拿到訴狀後,林自遙直奔柯姬家。
事情比想象中的還要糟糕,一共有十一份訴狀!
十一個債權人將柯姬、王濤的兒子多多以及王濤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首先認為王濤向他們的舉債屬於夫妻共同債務,要求柯姬承擔還款責任,另外,王濤的兒子以及父母作為王濤的財產繼承人,應當在繼承王濤財產的份額內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怎麽有這麽多人?”柯姬驚怒交加。
當日上門來的債權人不過七八人,總的債權加起來也不過是120多萬。
柯姬當時盤算,把王濤的一部分財產拿出來抵債,自己和多多還能分得大部分的財產。
可如今,王濤欠的債加起來已經超過了500萬!最多的一個人居然借了王濤100萬!
柯姬懷疑這些人是瞎了眼,王濤看過去像是能還得上500萬的人嘛。
大約三年前,王濤的一個朋友向王濤借20萬元,承諾給按月息2分給王濤利息,借款期限1年,借款利結束後,王濤不僅拿迴了本金,還收獲了4.8萬的利息。一次酒局,王濤趁興逼問朋友做的什麽投資,朋友才透露,他也是把錢借給另一個人投資房地產項目,不過另一個人就承諾給他3分的月息,他就每月賺那1分的利息差,王濤恍然大悟,也軟磨硬泡讓朋友幫自己和投資房地產的朋友牽橋搭線,他也好賺一些錢。
剛開始,王濤也就自己投了30萬,月息3分,一年之後,連本帶利拿迴40.8萬,王濤心就更癢了,如果自己能多一些本金,豈不是賺的更多。可他手上沒有那麽多錢,又不想讓柯姬知道這事,便想到了之前朋友的計策,他向其他人以月息2分的條件借款,轉手按照3分月息借給房地產商,雖然隻是賺了一分的利息差,可要是本金數量足夠大的話,也能大賺一筆。
開始都很順利,王濤先從10萬、20萬開始借,每次都能準時還本付息,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錢借給王濤,王濤便坐地起價,把原來月息2分,降到月息1.5分,沒想到因為月息低,反而有更多的人覺得風險不大,可以投資,王濤膽子越來越大,向越來越多的人借了錢。
可不過一年,所謂的房地產商就卷款潛逃了,王濤和朋友著急上火的跑去尋找,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房地產項目根本就是一個空殼,自己受騙了。
可當時他已經欠了兩三百萬了,自己根本還不起。
沈仙雲被罵的灰頭土臉地離開王濤家,心中憤然,明明是王濤做錯了事,為何王波卻可以頤指氣使地指責他們。
可沈仙雲卻忘了,王濤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不再是王家父母的寶寶了,做什麽事,父母也不能為他承擔責任。
王濤父母在處理張小慧腹中孩子的問題上態度的對錯見仁見智,但王濤的過錯確實怪不到父母的頭上。
沈仙雲歎了口氣,自己的公婆知道丈夫林雲飛在外拈花惹草,卻視若無睹,甚至還隱隱有種“我兒子有錢有本事,在外麵有女人是天經地義”的自豪感。
沈仙雲今天對王濤父母的一腔怒火,很大程度上是將自己對公公婆婆的不滿投射到王濤父母身上了。
子不教父之過,兒子犯了錯,來聲討父母,她有什麽錯!
柯姬則有些木訥,王濤的父母難道真的就不管了嘛,那張小慧肚子裏的孩子呢,還會不會生下來。
林自遙則有些尷尬,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但很快,她就要為柯姬處理棘手的事了,因為幾個債權人一窩蜂的到法院去起訴柯姬了。
柯姬接到法院的電話,又急又氣,拿著電話就愣在當場。
“怎麽了?”沈仙雲見柯姬麵色突變,關切地問道。
柯姬嘴角翕翕,最後說道:“那些人去法院起訴了。”
“啊……”沈仙雲也忍不住歎了一聲。
“小林,這怎麽辦?”柯姬問沈仙雲。
柯姬迴過神來,也以詢問的目光看著林自遙。
“先把起訴狀拿迴來吧,看看怎麽辦。”林自遙建議道。
“姐,這件事我看就交給小林律師去辦吧,我也不想去法院。”柯姬紅著眼睛說,看著眼淚就要落下來了。
王濤去世後她所麵臨的糟心事,比她這麽多年麵對的糟心事還要多。
她真的快要煩死了。
“好。”沈仙雲安撫道。
“你去辦一下吧。”沈仙雲對柯姬說。
林自遙說:“能不能請柯姬女士先到所裏辦一下委托手續。”
柯姬一愣,不明白林自遙為何會提出這種要求。
沈仙雲也疑惑地望著林自遙。
林自遙解釋道:“是這樣的,您如果沒有辦委托手續的話,律所的所函就辦不出來。我這樣單獨拿著律師證去法院拿材料是拿不出來的,一定要拿著律所裏開具的函件去才行。”
林自遙怕自己說的太專業,又補充道:“有點像介紹信的意思。”
林自遙一說大白話,沈仙雲、柯姬以及柯姬父親就懂了。
其實如果是業績好的律師或者是律所裏資曆深的律師,就算當事人不做委托手續,也能先把所函開出來,然後再補當事人的委托手續。都是私營經濟,講究的就是一個靈活。
可林自遙這樣的小律師就不行,所裏辦公室的行政大姐凡事都一板一眼,口口聲聲地說要規矩。
林自遙也沒有資本和大姐口中的“規矩”抗衡。
“真麻煩。”沈仙雲抱怨道。
“算了,我們去一趟吧。”柯姬倒是有些同情心,這些日子林自遙為她忙前忙後,確實做了很多事。
對於柯姬的貼心,林自遙自然是感動萬分的。
要是世界上的人都像柯姬這樣,這個社會就和諧了!
辦好了委托手續,林自遙立刻去法院將起訴狀拿了迴來。
柯姬上道,她也得勤快點才行啊,才對得起當事人的囑托。
拿到訴狀後,林自遙直奔柯姬家。
事情比想象中的還要糟糕,一共有十一份訴狀!
十一個債權人將柯姬、王濤的兒子多多以及王濤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首先認為王濤向他們的舉債屬於夫妻共同債務,要求柯姬承擔還款責任,另外,王濤的兒子以及父母作為王濤的財產繼承人,應當在繼承王濤財產的份額內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怎麽有這麽多人?”柯姬驚怒交加。
當日上門來的債權人不過七八人,總的債權加起來也不過是120多萬。
柯姬當時盤算,把王濤的一部分財產拿出來抵債,自己和多多還能分得大部分的財產。
可如今,王濤欠的債加起來已經超過了500萬!最多的一個人居然借了王濤100萬!
柯姬懷疑這些人是瞎了眼,王濤看過去像是能還得上500萬的人嘛。
大約三年前,王濤的一個朋友向王濤借20萬元,承諾給按月息2分給王濤利息,借款期限1年,借款利結束後,王濤不僅拿迴了本金,還收獲了4.8萬的利息。一次酒局,王濤趁興逼問朋友做的什麽投資,朋友才透露,他也是把錢借給另一個人投資房地產項目,不過另一個人就承諾給他3分的月息,他就每月賺那1分的利息差,王濤恍然大悟,也軟磨硬泡讓朋友幫自己和投資房地產的朋友牽橋搭線,他也好賺一些錢。
剛開始,王濤也就自己投了30萬,月息3分,一年之後,連本帶利拿迴40.8萬,王濤心就更癢了,如果自己能多一些本金,豈不是賺的更多。可他手上沒有那麽多錢,又不想讓柯姬知道這事,便想到了之前朋友的計策,他向其他人以月息2分的條件借款,轉手按照3分月息借給房地產商,雖然隻是賺了一分的利息差,可要是本金數量足夠大的話,也能大賺一筆。
開始都很順利,王濤先從10萬、20萬開始借,每次都能準時還本付息,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錢借給王濤,王濤便坐地起價,把原來月息2分,降到月息1.5分,沒想到因為月息低,反而有更多的人覺得風險不大,可以投資,王濤膽子越來越大,向越來越多的人借了錢。
可不過一年,所謂的房地產商就卷款潛逃了,王濤和朋友著急上火的跑去尋找,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房地產項目根本就是一個空殼,自己受騙了。
可當時他已經欠了兩三百萬了,自己根本還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