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都安排好了,也已經和醫院說了,陳曦主任會負責吳憂學長後續的治療。”宋揚對葛崇明說。
“好。”葛崇明說。
“對了,你去醫院的時候,李部長的兒子在醫院嗎?”葛崇明問。葛崇明口中的李部長便是李亦柯的父親李民濤。
“我去的時候不在,但是我向值班護士打聽了,李亦柯經常去看望吳憂,有的時候甚至為吳憂值夜。”宋揚說。
葛崇明微微點了點頭,對著宋揚說道:“走,去王院長家裏看看他老人家。”
葛崇明驅車前往王院長家,迎接他的是王院長的夫人。
“王院長身體如何?”葛崇明問道。跟在身後的宋揚將滿手的營養品、水果等物交到王院長家的小保姆手中。
“時好時壞的,醫生說要靜養,真是,人老了,什麽毛病也都來了。”王院長夫人歎息道,頗有些悲秋傷春的意味。
葛崇明迅速環顧王院長的家,王院長的家還算寬敞,裝修地很簡潔,除了必要的生活陳設,並無過多的陳列品,與其說裝修風格簡單,倒不如說簡樸更合適一些。
“老王,葛院長來了。”院長夫人推開書房門,對埋首看書的王院長說。
王院長的書房卻別有洞天,整個書房大約有40平米大,偌大的書房矗立著兩個大大的書櫃,書櫃上滿滿當當陳列著書籍,書籍的重量將書櫃隔板都隱隱壓得彎出了一個小小的弧度,書房的地麵上、矮櫃上也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說王院長的書房是個小型的法律圖書館一點也不為過。除了王院長自用的大書桌外,書房裏還擺放著一個略微小一些的書桌,是給王院長帶的研究生使用的。
“哦,貴客到了,有失遠迎,有失遠迎。”王院長摘下老花眼鏡,坐在偌大的桌案後笑著說道。
王院長雙手支撐著桌子,略有些勉強地站了起來,順手拿過放在椅邊的拐杖。
葛崇明略感驚訝,王院長身體竟然孱弱如此。
“坐,我來泡茶。前段時間我剛得了幾泡好茶,若不是你來,我還舍不得拿出來喝。”王院長說。
“我來,我來,我在南方待過幾年,功夫茶也是泡得的。”葛崇明說道。他雖是院長,但年齡和資曆都遠遠低於王院長。今日拜訪,更是擺出一副晚輩登門拜訪的姿態。
王院長對王院長的提議沒有提出異議。
燙杯溫壺、放茶、洗茶、衝泡、封壺、分杯、迴壺、分壺、奉茶,一係列動作葛崇明做的行雲流水,相當熟稔。
王院長端起麵前的茶,聞了聞,香味撲鼻,又品了品,忍不住讚道:“葛院長泡茶的手藝真是了不得。”
“是王院長的茶好。”葛崇明說道。
“誒,葛院長不要謙虛,再好的茶泡的不好,也是糟蹋了。”王院長說道。
葛崇明笑著嘬了一口茶,說道:“不瞞王老,我今日來,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哦,有什麽事嗎?”王院長驚疑道。
“我初來乍到,來時就久聞王老大名,校長找我談話,也說院裏的事,可以多多依靠您,可是就是這麽不湊巧,我剛來您就病了。本來該讓您靜養,不該來打擾您的,可是院裏千頭萬緒,有些事,我也不好一個人拿主意。”
元副院長被抓,王院長稱病,院領導隻剩一個葛崇明,如今葛崇明便是一個黨組會理論上都開不起來了,若是葛崇明時下定下大事,難免有獨斷專行之嫌。
“老元的事,我是既震驚又內疚啊。我和他共事十多年,沒想到他會走偏那麽遠,如果早知道,就該提醒提醒他,作為同事,我也有責任啊。”王院長主動提起前段時間被紀委帶走調查的元副院長。
葛崇明知道,若不是他的空降,新任院長必定會在元副院長和王院長二人之間產生,因此對王院長此刻表示出的痛心疾首,帶著三分審示的態度。
“業內都知道,王院長醉心學術,其他的事您沒有留意也是正常。”葛崇明說。
王院長不置可否。
“今日我來,主要是有三件事,想與王老您相商。”葛崇明說著又為王院長的空杯續滿了茶。
“一是學院準備公開招聘一批年輕教師的事,這件事我認為迫在眉睫。我們法學院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最頂層有您還有一批學術水平很高的教授撐著,中生代也有一些頗有潛力的副教授,可是新生代的力量,卻寥寥無幾,說白了,我們學院學術力量斷層的厲害,中生代還未成長起來,新生代又青黃不接,長此以往,我們的學術優勢將不複存在。”葛崇明嚴肅地說道。
王院長正色道:“我們學院能一直走在全國全列,依靠的就是數一數二的學術力量,這才是我們的根基,你說的問題,其實這些年已經漸漸顯露,這個問題,其實學院之前討論過,可是,哎,不說也罷。”王院長欲言又止,無奈地搖了搖頭。
葛崇明知道,前任楚院長不是科班出生,在學院的發展謀劃上更多的是政客心態,有點外行領導內行的意思;楚院長更關注學院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個人人脈的經營積澱;此消彼長,學院的學術水平也就一直裹足不前,當然也招了一些新生血液充實教師隊伍,但論水平,是遠遠不足以匹配懷海大學法學院這塊金字招牌的。
“所以我這次準備搞一個公開招聘,全部要求名牌大學博士以上學曆的優秀畢業生,市裏、學校裏能給的能套的好政策都給套上,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力量。”葛崇明說。
“這個很好,我舉雙手讚成,我們確實需要一些新生血液加入我們學院,年輕人來我們這裏任教、搞研究,就像一顆小樹在我們這裏生根發芽,然後變成蒼天大樹,最後根植我們學院,對我們學院會更有感情,葛院長,你這個方案很好。”王院長笑著說。
葛崇明對王院長的支持很欣喜,不住地點頭稱是。
“好。”葛崇明說。
“對了,你去醫院的時候,李部長的兒子在醫院嗎?”葛崇明問。葛崇明口中的李部長便是李亦柯的父親李民濤。
“我去的時候不在,但是我向值班護士打聽了,李亦柯經常去看望吳憂,有的時候甚至為吳憂值夜。”宋揚說。
葛崇明微微點了點頭,對著宋揚說道:“走,去王院長家裏看看他老人家。”
葛崇明驅車前往王院長家,迎接他的是王院長的夫人。
“王院長身體如何?”葛崇明問道。跟在身後的宋揚將滿手的營養品、水果等物交到王院長家的小保姆手中。
“時好時壞的,醫生說要靜養,真是,人老了,什麽毛病也都來了。”王院長夫人歎息道,頗有些悲秋傷春的意味。
葛崇明迅速環顧王院長的家,王院長的家還算寬敞,裝修地很簡潔,除了必要的生活陳設,並無過多的陳列品,與其說裝修風格簡單,倒不如說簡樸更合適一些。
“老王,葛院長來了。”院長夫人推開書房門,對埋首看書的王院長說。
王院長的書房卻別有洞天,整個書房大約有40平米大,偌大的書房矗立著兩個大大的書櫃,書櫃上滿滿當當陳列著書籍,書籍的重量將書櫃隔板都隱隱壓得彎出了一個小小的弧度,書房的地麵上、矮櫃上也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說王院長的書房是個小型的法律圖書館一點也不為過。除了王院長自用的大書桌外,書房裏還擺放著一個略微小一些的書桌,是給王院長帶的研究生使用的。
“哦,貴客到了,有失遠迎,有失遠迎。”王院長摘下老花眼鏡,坐在偌大的桌案後笑著說道。
王院長雙手支撐著桌子,略有些勉強地站了起來,順手拿過放在椅邊的拐杖。
葛崇明略感驚訝,王院長身體竟然孱弱如此。
“坐,我來泡茶。前段時間我剛得了幾泡好茶,若不是你來,我還舍不得拿出來喝。”王院長說。
“我來,我來,我在南方待過幾年,功夫茶也是泡得的。”葛崇明說道。他雖是院長,但年齡和資曆都遠遠低於王院長。今日拜訪,更是擺出一副晚輩登門拜訪的姿態。
王院長對王院長的提議沒有提出異議。
燙杯溫壺、放茶、洗茶、衝泡、封壺、分杯、迴壺、分壺、奉茶,一係列動作葛崇明做的行雲流水,相當熟稔。
王院長端起麵前的茶,聞了聞,香味撲鼻,又品了品,忍不住讚道:“葛院長泡茶的手藝真是了不得。”
“是王院長的茶好。”葛崇明說道。
“誒,葛院長不要謙虛,再好的茶泡的不好,也是糟蹋了。”王院長說道。
葛崇明笑著嘬了一口茶,說道:“不瞞王老,我今日來,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哦,有什麽事嗎?”王院長驚疑道。
“我初來乍到,來時就久聞王老大名,校長找我談話,也說院裏的事,可以多多依靠您,可是就是這麽不湊巧,我剛來您就病了。本來該讓您靜養,不該來打擾您的,可是院裏千頭萬緒,有些事,我也不好一個人拿主意。”
元副院長被抓,王院長稱病,院領導隻剩一個葛崇明,如今葛崇明便是一個黨組會理論上都開不起來了,若是葛崇明時下定下大事,難免有獨斷專行之嫌。
“老元的事,我是既震驚又內疚啊。我和他共事十多年,沒想到他會走偏那麽遠,如果早知道,就該提醒提醒他,作為同事,我也有責任啊。”王院長主動提起前段時間被紀委帶走調查的元副院長。
葛崇明知道,若不是他的空降,新任院長必定會在元副院長和王院長二人之間產生,因此對王院長此刻表示出的痛心疾首,帶著三分審示的態度。
“業內都知道,王院長醉心學術,其他的事您沒有留意也是正常。”葛崇明說。
王院長不置可否。
“今日我來,主要是有三件事,想與王老您相商。”葛崇明說著又為王院長的空杯續滿了茶。
“一是學院準備公開招聘一批年輕教師的事,這件事我認為迫在眉睫。我們法學院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最頂層有您還有一批學術水平很高的教授撐著,中生代也有一些頗有潛力的副教授,可是新生代的力量,卻寥寥無幾,說白了,我們學院學術力量斷層的厲害,中生代還未成長起來,新生代又青黃不接,長此以往,我們的學術優勢將不複存在。”葛崇明嚴肅地說道。
王院長正色道:“我們學院能一直走在全國全列,依靠的就是數一數二的學術力量,這才是我們的根基,你說的問題,其實這些年已經漸漸顯露,這個問題,其實學院之前討論過,可是,哎,不說也罷。”王院長欲言又止,無奈地搖了搖頭。
葛崇明知道,前任楚院長不是科班出生,在學院的發展謀劃上更多的是政客心態,有點外行領導內行的意思;楚院長更關注學院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個人人脈的經營積澱;此消彼長,學院的學術水平也就一直裹足不前,當然也招了一些新生血液充實教師隊伍,但論水平,是遠遠不足以匹配懷海大學法學院這塊金字招牌的。
“所以我這次準備搞一個公開招聘,全部要求名牌大學博士以上學曆的優秀畢業生,市裏、學校裏能給的能套的好政策都給套上,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力量。”葛崇明說。
“這個很好,我舉雙手讚成,我們確實需要一些新生血液加入我們學院,年輕人來我們這裏任教、搞研究,就像一顆小樹在我們這裏生根發芽,然後變成蒼天大樹,最後根植我們學院,對我們學院會更有感情,葛院長,你這個方案很好。”王院長笑著說。
葛崇明對王院長的支持很欣喜,不住地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