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各施詭計
三國:袁家逆子,開局摔玉璽 作者:公子小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懿,曾數次以洛水為誓,聲稱誓死效忠我大魏。
可結果如何,你們也看到了。
他現在又以洛水起誓,朕豈能相信?”
夏侯霸痛恨司馬懿,他也不相信司馬懿會兌現諾言。
“陛下既然知曉逆賊陰謀,為什麽要答應投降逆賊司馬懿?
我們何不尋一處郡縣落腳,號召大魏忠臣一同討伐此賊?”
曹丕眼中精芒閃爍,說道:
“朕這麽做,是要拿迴本該屬於朕的東西!”
司馬懿想要誘騙他曹丕,他曹丕何嚐不想借機謀劃司馬懿?
他們這對君臣兼摯友,在司馬懿謀反之時,便成了不死不休的仇人!
馬懷迴長安後,將曹丕的反應稟告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微微頷首,對其說道:
“司馬懷,這次你做得不錯。”
“為公子分憂,乃吾之本分。
隻是...公子當真要饒過曹丕嗎?
留著他,始終是個隱患啊。”
司馬懿搖頭笑道:
“我想饒過曹丕,他未必願意饒過我。”
司馬懷疑惑道:
“公子以洛水為誓,向曹丕展示了誠意。
曹丕也答應投降了,還有什麽問題嗎?”
“嗬嗬...咱們陛下的脾性,我很熟悉。
如果我不說洛水誓言,曹丕或許會相信我的話。
現在,他肯定是不相信我了。
這正是我的目的...”
聽了司馬懿之言,馬懷感覺身上湧起一股寒意。
自家公子,當真是可怕。
不但手段狠辣,而且算無遺策。
竟然將曹丕的性格給算盡了。
曹丕跟自家公子爭鬥,又如何是他的對手?
三日後,司馬懿與曹丕徹底達成協議,曹丕率大軍入城,歸降大漢。
歸降大漢之後,曹丕降為大漢魏王,地位與他未逼迫劉協讓位前等同。
曹丕帶著李典、夏侯霸、許儀、典滿等大將入長安,司馬懿親自率眾前來迎接。
他微笑著對曹丕道:
“大王棄暗投明,重新歸附大漢,當真是可喜可賀。”
曹丕冷笑道:
“司馬懿,晉公。
朕怎麽就沒看出來,你是一條喂不熟的白眼狼?”
“魏王,你現在還自稱‘朕’。
是僭越了。”
“朕僭越?
哈哈哈哈...”
曹丕仰天大笑,而後厲色道:
“司馬懿,朕乃大魏天子,早已得漢帝禪讓!
朝堂上那位漢天子,才是偽帝!”
曹丕環視長安城內的將士們,喝道:
“司馬懿謀反,其罪當誅!
爾等也要跟隨司馬懿謀反嗎?”
“還不速速與朕誅賊?
誅殺逆賊司馬懿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城中將士,本已被司馬懿拉攏了過去,此刻他們又迷茫了。
天子自有天子的威嚴,曹丕再落魄,那也是大魏的皇帝,是這些將士們曾經效忠的陛下。
一時間,這些將士們都在猶豫要不要對曹丕動手。
而曹丕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他早就謀劃妥當,隻要震懾住長安守軍,便立刻斬殺司馬懿!
司馬懿一死,曹丕就可以盡收曹魏大權了。
司馬懿臉色陰沉,對曹丕道:
“魏王,我看在咱們過去的交情上,祈求陛下赦你之罪。
不僅如此,還沒有褫奪你的王爵,給你榮華富貴。
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事到如今,汝還要繼續謀逆造反。
那我司馬懿也救不了你了!”
“朕用你來救?
司馬懿,別以為朕不知道你打得什麽主意!
你將朕誆進城中,不就是為了謀害朕嗎?
什麽洛水之誓,就是笑話!
朕乃真龍天子,豈能受你擺布?
將士們,隨朕殺賊!”
為了激發麾下士卒的士氣,曹丕親自揮劍,奔向司馬懿。
他麾下的五千甲士,也呐喊著向司馬懿衝來。
長安城內的守軍,此刻處於震驚與混亂之中。
等他們從混亂中反應過來,很可能會幫著新主子司馬懿對付曹丕。
所以曹丕就是要打這個時間差,對司馬懿一擊必殺!
司馬懿麾下雖然有汲布和王雙等人,他曹丕也有許儀、典滿等武藝超群的大將。
短兵相接,最終獲勝的一定是自己!
曹丕心中暗自將此戰盤算了數遍,才決定動手。
可他還是錯估了司馬懿的實力。
司馬懿真正的倚仗,並不是城內守軍,而是他麾下三千隱龍衛!
隱龍衛,僅聽從司馬懿一人之命,是真正的死士。
隻要司馬懿一聲令下,就算曹丕現在還是大魏皇帝,身邊有千軍萬馬,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衝殺。
更不用說,現在曹丕的身份已從皇帝變成了逆賊,他們就更無所畏懼了。
隱龍衛與曹丕麾下的甲士猛烈碰撞,廝殺在一處。
許儀、典滿是曹丕麾下武藝最強的猛將,他們二人直接對上了汲布和王雙。
四人捉對廝殺,一時間戰得不相上下。
可惜許儀、典滿隻是小輩,武藝比他們的父輩差很多。
如果是典韋、許褚出戰,或許瞬間就能撕開隱龍衛戰陣,形勢會變得完全不同。
李典與郭淮都是統兵大將,主要負責指揮大軍。
曹丕則帶著夏侯霸直衝司馬懿!
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曹丕早就知曉。
隻要滅了司馬懿,以他大魏皇帝的威望,足以壓製住長安城內的反對聲音。
被司馬懿拉攏的世家和大臣,都是一群牆頭草,誰強就跟誰。
他曹丕斬了司馬懿之後,那些世家依舊會匍匐在他曹丕腳下,對他效忠。
現在司馬懿麾下郭淮、汲布、王雙幾員大將已經被牽製住了,正是曹丕斬殺司馬懿的好時機。
司馬懿的武藝,曹丕很清楚,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也不為過。
曹丕與司馬懿相交多年,他知道,司馬懿腰間一直掛著的那柄寶劍,就是個擺設。
曹丕曾數次邀請司馬懿,與自己切磋劍術,司馬懿都拒絕了。
如果司馬懿懂劍術,至少會與曹丕切磋一二。
就算是不盡力,哄著曹丕,也會顯露出一點劍術修為。
可這麽多年,曹丕一次都沒見過司馬懿用劍,可見他是真不通武藝。
反觀曹丕,則是武藝劍術皆精的劍道高手。
曹丕從小就喜歡練劍,一直搜羅名師傳授自己劍術。
當年在許都之時,曹丕還聽說過劍聖王越和其首徒史阿之名,想過將他們請入府中授劍。
可結果如何,你們也看到了。
他現在又以洛水起誓,朕豈能相信?”
夏侯霸痛恨司馬懿,他也不相信司馬懿會兌現諾言。
“陛下既然知曉逆賊陰謀,為什麽要答應投降逆賊司馬懿?
我們何不尋一處郡縣落腳,號召大魏忠臣一同討伐此賊?”
曹丕眼中精芒閃爍,說道:
“朕這麽做,是要拿迴本該屬於朕的東西!”
司馬懿想要誘騙他曹丕,他曹丕何嚐不想借機謀劃司馬懿?
他們這對君臣兼摯友,在司馬懿謀反之時,便成了不死不休的仇人!
馬懷迴長安後,將曹丕的反應稟告給了司馬懿。
司馬懿微微頷首,對其說道:
“司馬懷,這次你做得不錯。”
“為公子分憂,乃吾之本分。
隻是...公子當真要饒過曹丕嗎?
留著他,始終是個隱患啊。”
司馬懿搖頭笑道:
“我想饒過曹丕,他未必願意饒過我。”
司馬懷疑惑道:
“公子以洛水為誓,向曹丕展示了誠意。
曹丕也答應投降了,還有什麽問題嗎?”
“嗬嗬...咱們陛下的脾性,我很熟悉。
如果我不說洛水誓言,曹丕或許會相信我的話。
現在,他肯定是不相信我了。
這正是我的目的...”
聽了司馬懿之言,馬懷感覺身上湧起一股寒意。
自家公子,當真是可怕。
不但手段狠辣,而且算無遺策。
竟然將曹丕的性格給算盡了。
曹丕跟自家公子爭鬥,又如何是他的對手?
三日後,司馬懿與曹丕徹底達成協議,曹丕率大軍入城,歸降大漢。
歸降大漢之後,曹丕降為大漢魏王,地位與他未逼迫劉協讓位前等同。
曹丕帶著李典、夏侯霸、許儀、典滿等大將入長安,司馬懿親自率眾前來迎接。
他微笑著對曹丕道:
“大王棄暗投明,重新歸附大漢,當真是可喜可賀。”
曹丕冷笑道:
“司馬懿,晉公。
朕怎麽就沒看出來,你是一條喂不熟的白眼狼?”
“魏王,你現在還自稱‘朕’。
是僭越了。”
“朕僭越?
哈哈哈哈...”
曹丕仰天大笑,而後厲色道:
“司馬懿,朕乃大魏天子,早已得漢帝禪讓!
朝堂上那位漢天子,才是偽帝!”
曹丕環視長安城內的將士們,喝道:
“司馬懿謀反,其罪當誅!
爾等也要跟隨司馬懿謀反嗎?”
“還不速速與朕誅賊?
誅殺逆賊司馬懿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城中將士,本已被司馬懿拉攏了過去,此刻他們又迷茫了。
天子自有天子的威嚴,曹丕再落魄,那也是大魏的皇帝,是這些將士們曾經效忠的陛下。
一時間,這些將士們都在猶豫要不要對曹丕動手。
而曹丕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他早就謀劃妥當,隻要震懾住長安守軍,便立刻斬殺司馬懿!
司馬懿一死,曹丕就可以盡收曹魏大權了。
司馬懿臉色陰沉,對曹丕道:
“魏王,我看在咱們過去的交情上,祈求陛下赦你之罪。
不僅如此,還沒有褫奪你的王爵,給你榮華富貴。
你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事到如今,汝還要繼續謀逆造反。
那我司馬懿也救不了你了!”
“朕用你來救?
司馬懿,別以為朕不知道你打得什麽主意!
你將朕誆進城中,不就是為了謀害朕嗎?
什麽洛水之誓,就是笑話!
朕乃真龍天子,豈能受你擺布?
將士們,隨朕殺賊!”
為了激發麾下士卒的士氣,曹丕親自揮劍,奔向司馬懿。
他麾下的五千甲士,也呐喊著向司馬懿衝來。
長安城內的守軍,此刻處於震驚與混亂之中。
等他們從混亂中反應過來,很可能會幫著新主子司馬懿對付曹丕。
所以曹丕就是要打這個時間差,對司馬懿一擊必殺!
司馬懿麾下雖然有汲布和王雙等人,他曹丕也有許儀、典滿等武藝超群的大將。
短兵相接,最終獲勝的一定是自己!
曹丕心中暗自將此戰盤算了數遍,才決定動手。
可他還是錯估了司馬懿的實力。
司馬懿真正的倚仗,並不是城內守軍,而是他麾下三千隱龍衛!
隱龍衛,僅聽從司馬懿一人之命,是真正的死士。
隻要司馬懿一聲令下,就算曹丕現在還是大魏皇帝,身邊有千軍萬馬,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衝殺。
更不用說,現在曹丕的身份已從皇帝變成了逆賊,他們就更無所畏懼了。
隱龍衛與曹丕麾下的甲士猛烈碰撞,廝殺在一處。
許儀、典滿是曹丕麾下武藝最強的猛將,他們二人直接對上了汲布和王雙。
四人捉對廝殺,一時間戰得不相上下。
可惜許儀、典滿隻是小輩,武藝比他們的父輩差很多。
如果是典韋、許褚出戰,或許瞬間就能撕開隱龍衛戰陣,形勢會變得完全不同。
李典與郭淮都是統兵大將,主要負責指揮大軍。
曹丕則帶著夏侯霸直衝司馬懿!
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曹丕早就知曉。
隻要滅了司馬懿,以他大魏皇帝的威望,足以壓製住長安城內的反對聲音。
被司馬懿拉攏的世家和大臣,都是一群牆頭草,誰強就跟誰。
他曹丕斬了司馬懿之後,那些世家依舊會匍匐在他曹丕腳下,對他效忠。
現在司馬懿麾下郭淮、汲布、王雙幾員大將已經被牽製住了,正是曹丕斬殺司馬懿的好時機。
司馬懿的武藝,曹丕很清楚,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也不為過。
曹丕與司馬懿相交多年,他知道,司馬懿腰間一直掛著的那柄寶劍,就是個擺設。
曹丕曾數次邀請司馬懿,與自己切磋劍術,司馬懿都拒絕了。
如果司馬懿懂劍術,至少會與曹丕切磋一二。
就算是不盡力,哄著曹丕,也會顯露出一點劍術修為。
可這麽多年,曹丕一次都沒見過司馬懿用劍,可見他是真不通武藝。
反觀曹丕,則是武藝劍術皆精的劍道高手。
曹丕從小就喜歡練劍,一直搜羅名師傳授自己劍術。
當年在許都之時,曹丕還聽說過劍聖王越和其首徒史阿之名,想過將他們請入府中授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