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徐庶來訪
三國:袁家逆子,開局摔玉璽 作者:公子小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亮搖動羽扇,輕笑道:
“吾之道號,不正是臥龍嗎?”
一眾隱龍核心成員聞言震驚不已。
龐德公驚訝道:
“臥龍你...
你將臥龍之名公之於眾,難道是要?”
諸葛亮胸有成竹,說道:
“臥龍出山,自當輔佐明主,扶大漢於將傾!
待吾等輔佐光武傳人,打下盛世江山之後,天下又何須臥龍?”
龐德公於眾人算是聽明白了,諸葛亮是要做從龍之臣,當最後一任臥龍。
當真是好氣魄!
幾人皆感慨不已,唯有水鏡先生麵色不變。
諸葛亮的想法,剛剛已經跟他說過了。
看著如初生朝陽般,朝氣蓬勃的諸葛亮,龐德公眼中顯出一絲羨慕之色。
他輕聲感慨道:
“老夫果然是老了。
今日迴去,我就把‘鳳雛’傳承,傳給吾侄龐統。
從今以後,我便是上代‘鳳雛’。”
諸葛亮笑道:
“士元雖是文人,卻勇猛激進,從不落後於人。
若他得知我以‘臥龍’為道號,必然要以‘鳳雛’為道號,與吾比肩於世。
所以前輩的評才之語,我也想好了。”
龐德公道:
“請臥龍試言之。”
諸葛亮一揮羽扇,豪邁笑道:
“這評才之語,便是...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龐德公品評過許多人才,可從未有人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孔明此語,著實有些狂妄了。
可正是這狂妄的評才之語,才能吸引到天下英雄的關注。
水鏡先生司馬徽細細品味道: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此言倒也中肯。
光武傳人得臥龍、鳳雛輔佐,天下可安也。”
諸葛亮又望向糜竺,說道:
“子仲先生,你迴去助劉使君穩定新野財政,讓他在新野城中紮穩腳跟。
最好是能夠拉起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將來會有大用。”
糜竺拱手道:
“謹遵臥龍之命。”
糜竺雖然應下了此事,可他心中知曉,自己怕是又要被劉備掏空了。
“孝直…”
“臥龍先生。”
“今日過後,你便迴西川吧。
西川,乃是光武傳人誌在必得之地。
你可以拉攏一些豪傑,將來時機一到,便迎光武傳人入川。
你迴去之後,咱們書信不絕,一同謀劃大事。”
諸葛亮將大事布置得井井有條,糜竺理所當然的對他產生了信賴之心。
法正對諸葛亮一拱手,說道:
“法正願聽臥龍調遣。”
給四人都安排了任務之後,諸葛亮又對李彥和司馬絕道:
“逆鱗、塚虎兩位先生…
隱龍的武力,掌握在兩位先生手中。
因此你們的任務也更加重要。”
“光武傳人想要成事,需要大量的財富。
養兵、治民、招募人才都需要錢。
僅憑糜竺先生手中的商會,無法湊到這不可估量的數字。
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尋到光武密藏,將密藏交給光武傳人。
得了密藏的光武傳人,方能一飛衝天。
完成光武當年的夙願。”
看著智珠在握,將一切安排妥當的諸葛亮,司馬絕心中暗道:
‘司馬徽老兒這傳人果然優秀,比司馬徽老兒強上不少。
既然年輕一代的人已經脫穎而出,我也可以找機會將‘塚虎’衣缽傳承下去了。
仲達的劍術,已經不比我弱了。
然而整個許都的人,都不知道仲達是武道高手,隻以為他不通武藝。
仲達的心性和智謀,絲毫不遜於這臥龍。
有仲達和臥龍輔佐光武傳人成事,三興大漢的壯舉,就要在吾輩手中實現了!’
李彥則心中悵然,暗自搖了搖頭。
大家都有傳人,而他李彥的傳人又在何處?
其實在李彥心中,最滿意的傳人還是他收的第一個義子。
那般天賦卓絕的義子,李彥不會再有了。
甚至整個天下,都不會再有那般天賦超絕的武者了。
因為李彥曾經的義子,就是如今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
大陳威國公,呂布,呂奉先!
李彥甚至不知道,如果有朝一日他與呂布再次相見,還能有幾分父子情分。
畢竟呂布在他之後,可是又投拜了丁原、董卓二人為義父。
諸葛亮繼續道:
“曹操、袁紹大戰,劉使君入荊襄。
天下風起雲湧,荊州恐怕會有亂局出現。
還望二位前輩,能在荊州多留一些時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局。”
李彥、司馬絕同時對諸葛亮拱手道:
“吾等自當遵臥龍之命行事。”
諸葛亮又與眾人商討了一些細節,將所有計劃全部施行了下去。
亂世風雲,逐漸在荊襄之地拉開序幕…
……
數日後,諸葛亮正在臥龍崗搖著羽扇,悠哉悠哉的飲茶。
書童突然進門稟報,說是徐庶先生來訪。
諸葛亮當時便站起身來,親自前去相迎。
徐庶一身灰衣,腰懸寶劍,還是之前那副風塵仆仆的模樣。
諸葛亮雙手握扇,笑著對徐庶道:
“元直兄,好久不見。
今日怎麽有空尋我?”
“與孔明好久不見,吾也甚是想念。
近日得閑,便來荊襄走一遭。
孔明不請我進去喝兩杯茶嗎?”
“哈哈哈…是亮照顧不周,元直兄請。”
諸葛亮將徐庶引到院中,相對而坐,童子為二人斟上好茶。
二人品茶談天,好不快活。
似乎又迴到了當年一同在水鏡莊中求學的時光。
氣氛熱絡了一些後,諸葛亮輕輕飲下一口茶,對徐庶道:
“亮雖久居深山,卻也能聽聞元直兄的大名。
如今元直兄出仕大秦,被大秦世子袁耀拜為軍師,可謂是前途無量。”
徐庶本就是為袁耀來招攬諸葛亮的,順勢便說道:
“吾主確實至聖至明,乃天下難尋的明主,更是仁主。
我家主公的仁義,不僅是在嘴上說說而已。
我剛剛投效主公之後,主公便派人將我的母親和弟弟接到金陵。
賜予我良田美宅、商鋪仆役,讓我能侍奉母親,在金陵頤養天年。”
諸葛亮聞言笑道:
“榮華富貴,應當不是元直所願吧?”
“孔明說得沒錯。
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自然不被吾等放在眼中。
隻是主公對我這份心意,讓我甚是感動。”
“吾之道號,不正是臥龍嗎?”
一眾隱龍核心成員聞言震驚不已。
龐德公驚訝道:
“臥龍你...
你將臥龍之名公之於眾,難道是要?”
諸葛亮胸有成竹,說道:
“臥龍出山,自當輔佐明主,扶大漢於將傾!
待吾等輔佐光武傳人,打下盛世江山之後,天下又何須臥龍?”
龐德公於眾人算是聽明白了,諸葛亮是要做從龍之臣,當最後一任臥龍。
當真是好氣魄!
幾人皆感慨不已,唯有水鏡先生麵色不變。
諸葛亮的想法,剛剛已經跟他說過了。
看著如初生朝陽般,朝氣蓬勃的諸葛亮,龐德公眼中顯出一絲羨慕之色。
他輕聲感慨道:
“老夫果然是老了。
今日迴去,我就把‘鳳雛’傳承,傳給吾侄龐統。
從今以後,我便是上代‘鳳雛’。”
諸葛亮笑道:
“士元雖是文人,卻勇猛激進,從不落後於人。
若他得知我以‘臥龍’為道號,必然要以‘鳳雛’為道號,與吾比肩於世。
所以前輩的評才之語,我也想好了。”
龐德公道:
“請臥龍試言之。”
諸葛亮一揮羽扇,豪邁笑道:
“這評才之語,便是...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龐德公品評過許多人才,可從未有人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孔明此語,著實有些狂妄了。
可正是這狂妄的評才之語,才能吸引到天下英雄的關注。
水鏡先生司馬徽細細品味道: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此言倒也中肯。
光武傳人得臥龍、鳳雛輔佐,天下可安也。”
諸葛亮又望向糜竺,說道:
“子仲先生,你迴去助劉使君穩定新野財政,讓他在新野城中紮穩腳跟。
最好是能夠拉起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將來會有大用。”
糜竺拱手道:
“謹遵臥龍之命。”
糜竺雖然應下了此事,可他心中知曉,自己怕是又要被劉備掏空了。
“孝直…”
“臥龍先生。”
“今日過後,你便迴西川吧。
西川,乃是光武傳人誌在必得之地。
你可以拉攏一些豪傑,將來時機一到,便迎光武傳人入川。
你迴去之後,咱們書信不絕,一同謀劃大事。”
諸葛亮將大事布置得井井有條,糜竺理所當然的對他產生了信賴之心。
法正對諸葛亮一拱手,說道:
“法正願聽臥龍調遣。”
給四人都安排了任務之後,諸葛亮又對李彥和司馬絕道:
“逆鱗、塚虎兩位先生…
隱龍的武力,掌握在兩位先生手中。
因此你們的任務也更加重要。”
“光武傳人想要成事,需要大量的財富。
養兵、治民、招募人才都需要錢。
僅憑糜竺先生手中的商會,無法湊到這不可估量的數字。
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尋到光武密藏,將密藏交給光武傳人。
得了密藏的光武傳人,方能一飛衝天。
完成光武當年的夙願。”
看著智珠在握,將一切安排妥當的諸葛亮,司馬絕心中暗道:
‘司馬徽老兒這傳人果然優秀,比司馬徽老兒強上不少。
既然年輕一代的人已經脫穎而出,我也可以找機會將‘塚虎’衣缽傳承下去了。
仲達的劍術,已經不比我弱了。
然而整個許都的人,都不知道仲達是武道高手,隻以為他不通武藝。
仲達的心性和智謀,絲毫不遜於這臥龍。
有仲達和臥龍輔佐光武傳人成事,三興大漢的壯舉,就要在吾輩手中實現了!’
李彥則心中悵然,暗自搖了搖頭。
大家都有傳人,而他李彥的傳人又在何處?
其實在李彥心中,最滿意的傳人還是他收的第一個義子。
那般天賦卓絕的義子,李彥不會再有了。
甚至整個天下,都不會再有那般天賦超絕的武者了。
因為李彥曾經的義子,就是如今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
大陳威國公,呂布,呂奉先!
李彥甚至不知道,如果有朝一日他與呂布再次相見,還能有幾分父子情分。
畢竟呂布在他之後,可是又投拜了丁原、董卓二人為義父。
諸葛亮繼續道:
“曹操、袁紹大戰,劉使君入荊襄。
天下風起雲湧,荊州恐怕會有亂局出現。
還望二位前輩,能在荊州多留一些時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局。”
李彥、司馬絕同時對諸葛亮拱手道:
“吾等自當遵臥龍之命行事。”
諸葛亮又與眾人商討了一些細節,將所有計劃全部施行了下去。
亂世風雲,逐漸在荊襄之地拉開序幕…
……
數日後,諸葛亮正在臥龍崗搖著羽扇,悠哉悠哉的飲茶。
書童突然進門稟報,說是徐庶先生來訪。
諸葛亮當時便站起身來,親自前去相迎。
徐庶一身灰衣,腰懸寶劍,還是之前那副風塵仆仆的模樣。
諸葛亮雙手握扇,笑著對徐庶道:
“元直兄,好久不見。
今日怎麽有空尋我?”
“與孔明好久不見,吾也甚是想念。
近日得閑,便來荊襄走一遭。
孔明不請我進去喝兩杯茶嗎?”
“哈哈哈…是亮照顧不周,元直兄請。”
諸葛亮將徐庶引到院中,相對而坐,童子為二人斟上好茶。
二人品茶談天,好不快活。
似乎又迴到了當年一同在水鏡莊中求學的時光。
氣氛熱絡了一些後,諸葛亮輕輕飲下一口茶,對徐庶道:
“亮雖久居深山,卻也能聽聞元直兄的大名。
如今元直兄出仕大秦,被大秦世子袁耀拜為軍師,可謂是前途無量。”
徐庶本就是為袁耀來招攬諸葛亮的,順勢便說道:
“吾主確實至聖至明,乃天下難尋的明主,更是仁主。
我家主公的仁義,不僅是在嘴上說說而已。
我剛剛投效主公之後,主公便派人將我的母親和弟弟接到金陵。
賜予我良田美宅、商鋪仆役,讓我能侍奉母親,在金陵頤養天年。”
諸葛亮聞言笑道:
“榮華富貴,應當不是元直所願吧?”
“孔明說得沒錯。
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自然不被吾等放在眼中。
隻是主公對我這份心意,讓我甚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