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不管!


    不滅掉大耳賊,天下人豈不是認為我軟弱可欺?”


    見袁術執意要伐劉備,閻象也不太好勸阻。


    此時袁術正在氣頭上,現在跟他對著幹,非被袁術叉出去不可。


    閻象仔細一想,倒是想出了一個破局之策。


    他上前一步,對袁術道:


    “主公,臣有一策,可助主公生擒劉備。”


    “仲宇也有計了?


    說來聽聽。”


    “這計策倒也簡單。”


    閻象一擺衣袖,侃侃而談道:


    “主公之子袁耀,文韜武略、一表人才,如今已然到了成婚的年紀。


    主公隻給他選了兩個妾室,正妻的人選還沒定下來。


    吾聽聞溫侯有一獨女,今已及笄。


    主公何不向溫侯求親,求娶溫侯之女?


    若兩家能結為秦晉之好,則溫侯必殺劉備也。


    此乃‘疏不間親’之計,主公不費一兵一卒,便可除掉劉備這個心腹大患。”


    “仲宇先生這計策...妙啊!”


    袁術聽了閻象之策,頓時大喜。


    想他袁術手握玉璽,稱霸江東,早晚是要稱帝的。


    到時候袁耀就是東宮太子,須得有一個身份地位能夠配得上袁耀的女子,給袁耀當太子妃。


    呂布的女兒,剛好是太子妃的合適人選。


    既能滅掉仇敵劉備,又能給耀兒娶到太子妃,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這事就這麽定了。


    我先將耀兒喚來壽春,跟他好生商議一番。


    若是耀兒同意,便派使者前往徐州,給耀兒求親!”


    給袁耀娶親這件事,原本不必過問袁耀。


    袁術這個當老子的,直接就能做主。


    可上次袁術給女兒袁妙指婚,袁耀就不同意,還當眾廢了黃猗。


    這件事,都給袁術搞出心理陰影來了。


    這次涉及到袁耀本人,他的反應豈不是會更加強烈?


    所以想要與呂布聯姻,必須得先說服袁耀,這婚事方才能成。


    於是袁術便派人前往金陵,喚袁耀迴壽春。


    許久未見寶貝兒子,袁術對袁耀也很是想念。


    還有袁耀攻下了江東諸郡,這幾個郡的大權,袁術也得收迴手中才行。


    數日後,金陵。


    袁耀在府中與徐庶比鬥劍術。


    徐庶劍法犀利,袁耀的實力也不弱。


    二人拚鬥了上百個迴合,依舊不分勝負。


    到一百餘招時,袁耀後撤半步,對徐庶道:


    “元直,今天先到這吧。


    不打了,咱倆都歇歇。”


    徐庶聞言收劍而立,對袁耀深施一禮,而後把劍放在一旁的兵器架上。


    “來,擦擦汗。”


    袁耀隨手拋給徐庶一塊方巾,對徐庶道:


    “元直這些時日跟隨張昭先生一同處理江東政務,可還順手?


    江東的錢糧收入如何?”


    徐庶擦著汗,對袁耀道:


    “江東府庫充盈,錢糧足備,足以支持公子對江東之地的建設。


    隻是我們現在的主要收入,還是依靠聚源商會。


    江東這幾個郡的稅收,連軍隊的日常開銷都無法維持。


    雖然主公可以用商會的收入養兵,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臣以為,稅收才是國之根本。”


    此時有丫鬟上前奉上茶水,袁耀端起杯飲了一口,對徐庶道:


    “元直說得是,江東之所以收稅困難,是因為世家豪族根深蒂固。


    他們畜養私兵、兼並土地、隱匿人口,根本不把本公子放在眼裏。


    想要解決江東的稅收問題,得先解決這些世家。”


    徐庶想了想,說道:


    “公子,我們對這些江東士族,暫時還不能采取太強硬的手段。


    如果我們成了這些豪族的仇敵,那他們就會在江東發動叛亂,還會聯絡其他諸侯,謀取江東。


    依我看,公子不妨與這些江東士族合作。


    您可以重用他們家族的人才,給他們相應的好處。


    換取他們在稅收和兵馬錢糧上的支持。


    若能如此,江東稅收就可步入正軌了。”


    徐庶所說的策略,正是漢末諸侯與各州郡世家豪族標準的相處模式。


    士族豪門給諸侯提供人才、兵馬、錢糧,諸侯重用世家,給他們超然的地位。


    世家再用高高在上的地位,攫取更多的利益。


    這是一種密切的共生關係,袁紹、袁術兄弟就是這樣做的。


    上一世三分天下的曹操、劉備、孫權,用的都是這種模式。


    直到上一世魏蜀吳三國滅國之際,這種諸侯與士族深度綁定的共生關係,也沒有結束。


    這樣的關係,絕不是袁耀想要的。


    袁耀要徹底掌控麾下的勢力,而不是與士族合作。


    在袁耀看來,綁定士族也等於被士族綁定,不過是飲鴆止渴。


    諸侯強勢的時候還好,治下的士族豪門不敢造次。


    一旦有一個不成器的後代,再遇到一個野心勃勃的士族豪門...


    那麽打下的江山,就等於在給他人做嫁衣。


    徐庶之所以讓袁耀采取這樣的策略,是因為他有著時代的局限性。


    除了與士族綁定合作之外,這個時代的謀臣,幾乎想不出其他的辦法了。


    “元直,既然我們府庫之中的錢糧還夠用,就沒必要依賴士族。


    咱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暫且不用與江東士族接觸過多。


    等我仔細想一想,一定能想出讓他們納稅的法子。”


    “臣遵命。”


    兩人說話間,一身黑衣的李儒走了進來,對袁耀笑道:


    “主公,大喜事啊。


    臣先向你道喜了。”


    “文優先生,何喜之有啊?”


    袁耀走到李儒麵前,對李儒笑道:


    “先生,不是我說你,你每天都穿著黑袍,看上去也太悶了。


    你應該多換換顏色,也換一種心情。”


    “臣一直活在黑暗中,心情壓抑,穿黑衣能有安全感。”


    李儒咧嘴笑道:


    “不過主公的建議,儒會考慮的。”


    袁耀對李儒道:


    “早晚有一天,我會讓先生能夠光明正大的行走在陽光之下!”


    以李儒做過的事情,現在依舊要隱姓埋名。


    甚至讓袁耀的父親袁術知曉李儒的存在,都有可能殺之而後快。


    現在李儒化名為李福、字文儒,以管家的身份跟隨在袁耀身邊。


    “先生,你還沒說本公子有何喜訊。”


    “主公的喜事,當然是大婚之喜。


    袁公剛剛派人來傳信,給主公安排了一樁好親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家逆子,開局摔玉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小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小易並收藏三國:袁家逆子,開局摔玉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