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你大概是感冒了吧。”張叔的聲音裏帶著些許安慰,他隨手端過一碗熱氣騰騰的東西喂給我喝。我接過碗,發現那是一種深褐色、略顯粘稠的液體,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味,大概是薑湯一類的東西。
我機械地一口口喝著,每一口都似乎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怪味,刺激著我的味蕾。盡管我知道這薑湯可能是為了驅寒而準備的,但那股怪味還是讓我忍不住微微皺眉。
小心肝兒裏亂七八糟的,我自然是不相信“感冒了”這樣的鬼話。雖然我確實不知道自己剛才發生了什麽,但那種強烈的恐懼和絕望感卻仍然縈繞在心頭,讓我無法釋懷。
不一會兒,一碗薑湯見底,張叔開始給我起針。他手法熟練,每一根銀針都被他輕輕拔出,然後放在一旁。我看著那些銀針,心中不禁有些後怕,但同時也感到一種莫名的輕鬆。
起完針後,張叔說道:“帶你去下館子,吃點東西緩緩神。”我一聽這話,立即高興得什麽似的,剛才的一切仿佛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我這個人,向來沒心沒肺的,隻要有好吃的,什麽煩惱都能暫時忘記。
在我們家附近最高級的一家飯館——“旮旯小吃”裏,我和張叔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的陽光斜斜地灑進來,給整個飯館增添了幾分溫馨與寧靜。
張叔熟練地招唿服務員:“來兩瓶冰鎮啤酒,一盤溜肉段,還有一盤麻辣豆腐。”他轉過頭來對我說:“你就吃米飯吧,再給你要杯白開水。”
我一聽,頓時有些不滿:“張叔,我想喝汽水。”我嘟著嘴,眼巴巴地望著他。
張叔搖了搖頭,臉上帶著一絲嚴肅:“不行,你不能喝涼的。白開水對身體好。”
我心裏暗罵他小氣,但又不敢頂撞,隻能悶悶不樂地應了聲:“哦。”
飯菜很快上桌,溜肉段色澤金黃,看上去十分誘人;麻辣豆腐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我盡管有些不開心,但還是被眼前的美食吸引了。我拿起筷子,開始大快朵頤。
張叔看著我吃飯的樣子,笑了笑:“你小子,吃相還是這麽難看。”
我嘴裏塞滿了食物,含糊不清地迴應:“好吃嘛……”
因為還沒到晚飯時間,小飯館裏沒有其他客人,所以我和張叔的談話聲顯得格外清晰。我無所顧忌地大吃特吃,很快就幹掉了靠近我這一邊的菜。麻辣豆腐的辣味和溜肉段的香味交織在一起,讓我吃得津津有味。
張叔看我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手中的筷子,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給我講起他的故事。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歲月的痕跡。我聽著聽著,漸漸被他的故事吸引,心中的不爽也慢慢消散。
張叔喝了一口啤酒,放下杯子,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你知道嗎,我老家是江西鷹潭的,我們可是東漢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的後裔。”
我好奇地抬起頭:“真的嗎?張道陵是誰啊?”
張叔笑了笑,開始給我普及起曆史知識:“張道陵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是道教的創始人之一。我們家族一直以他為榮。”
我聽得津津有味,又問:“那張叔你們家族一定很厲害吧?”
張叔點了點頭:“是啊,我們祖上曾經脫離正一派,遷居到贛州經商,還在北宋時期幫助官員設計建造了著名的城市排水係統‘福壽溝’。那段日子可是我們家的巔峰時期。”
我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哇,那麽厲害!那後來呢?”
張叔歎了口氣:“後來啊,隨著時代的變遷,家族逐漸沒落了。我們改行開了藥鋪,道術也逐漸成為了業餘愛好。”
我安慰道:“雖然現在家族沒落了,但張叔你還是很厲害的啊。”
張叔笑了笑:“厲害談不上,但確實對道家文化有些了解。這也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一點東西吧。”
張叔祖籍江西省鷹潭市,他自豪地自稱是東漢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的後裔。據他所說,他的祖上曾經脫離正一派,遷居到贛州經商,並在北宋時期助力官員設計建造了著名的城市排水係統“福壽溝”。每當他提及這段曆史,眼中都閃爍著自豪的光芒,仿佛那段輝煌的歲月就在眼前。
不過,我也不能完全確定張叔說的是真是假,畢竟年代久遠,很多事情都難以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家祖上的風水道術確實十分了得,這也是張叔引以為傲的地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家族逐漸沒落,他們改行開了藥鋪,道術也逐漸成為了業餘愛好。
到了張叔爺爺那一代,家族的輝煌早已成為曆史的一頁。雖然爺爺偶爾還會給人看墳地、算命,但道術已經不再是家族的主業了。每當提及這些,張叔的眼中總是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家族傳統的自豪,也有對現實無奈的歎息。
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民國初年,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張叔的太爺爺深知亂世之中,家族的平安比什麽都重要。於是,他毅然決定結束藥鋪的生意,舉家遷到鄉下,遠離紛爭,過上清靜無為的生活。
在鄉下,太爺爺過上了與世無爭的日子。他帶著爺爺精研道家經典,以道養身,供奉三清。每當清晨或黃昏時分,他都會獨自坐在院子裏,閉目養神,感受著天地之間的靈氣。他說,道家的智慧不僅可以修身養性,更能讓人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在張叔很小的時候,常常坐在爺爺膝邊,聽他講述那些太爺爺的故事還有道家的故事和哲理。雖然那些深奧的道理對於年幼的張叔來說難以理解,但他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著,眼中閃爍著對太爺爺的敬佩之情。
有一次,在飯館裏,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張叔:“張叔,你小時候聽爺爺講道家的故事,有沒有什麽特別有趣的經曆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張叔笑了笑,陷入迴憶中:“小時候啊,我最喜歡聽爺爺講故事了。他總是坐在院子裏,陽光灑在他身上,那種平靜和祥和的氣息讓人覺得很安心。”
“爺爺會講些什麽故事呢?”我好奇地問。
張叔說:“他會講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講太爺爺的事兒,還會講一些道家修行的道理,比如如何修身養性,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好奇地問:“那你當時聽得懂嗎?”
張叔搖了搖頭:“當然不懂了,那些深奧的道理對於小孩子來說太難理解了。但是,我能感覺到爺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平靜和智慧的氣息,那種氣息讓我覺得爺爺是個了不起的人。”
我又問:“那爺爺是什麽樣的人呢。”
張叔想了想,說:“爺爺的生活態度就很道家。他從不爭強好勝,總是那麽平和淡定。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能從容應對,從不慌張。他說,這就是道家所說的‘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妄為。”
我聽得津津有味,感歎道:“爺爺真的很了不起啊。”
張叔點了點頭:“是啊,太爺爺和爺爺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太爺爺把一切教給了爺爺,爺爺又教給了父親。”
“那你學了嗎?”我問張叔。
張叔沒有說話,隻是神秘一笑。
張叔輕輕地歎了口氣,繼續講述他們家的故事:“我父親從小就受到爺爺的熏陶,卜卦、算命、看風水這些都很厲害,他年紀輕輕在當地也頗有些名氣。可惜啊,到我這一代,趕上文革,打擊封建迷信,我那時候年輕氣盛,被迫跟父親劃清界限,背著‘黑五類’的身份下鄉去了東北。”
“那您後來呢?”我好奇地問道。
張叔說:“返城之後,我就在當地檔案局工作,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但我父親出獄後一直要我迴家務農,說我必有大難或至牢獄之災。我那時候哪裏信這些,覺得他是老糊塗了,所以一直留在城裏。”
我驚訝地問:“那您後來真的遇到什麽大難了嗎?”
張叔點了點頭,神色有些凝重:“是啊,後來我真的相信了父親的話。有些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躲不過的。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說起來,也隻是些迴憶罷了。”
我感歎道:“張叔,您家的故事真是傳奇啊。太爺爺、爺爺還有你父親都那麽有本事,您有沒有學點什麽呢?”
張叔笑了笑,沒有直接迴答,隻是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思索。
我見狀,便趁機向他詢問起今天的遭遇:“張叔,我一直對今天發生的事情很好奇,您能跟我說說嗎?您說您家族有特殊的關係,見過不少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那今天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張叔歎了口氣,似乎陷入了迴憶:“道家認為整個宇宙都有自然規律可循,我們稱之為‘道’。這個‘道’又分陰陽,互生互養,維持著宇宙的平衡。人出生時,身上帶有陰陽二氣,當陰陽失調時,就會生病。人死後,這陰陽二氣便會散於天地間,重新融入自然之中。”
我聽得入神,追問道:“那我們去的那間土房又是怎麽迴事呢?”
張叔解釋道:“每個生命誕生都會聚集陰陽二氣,而根據地勢或環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會聚陰氣,有的地方會聚陽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水。而你們今天去的那間土房,由於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聚集了大量的陰氣。當你們進入其中時,身上的陽氣與那裏的陰氣產生了衝突,所以你們才會感到不適。”
張叔繼續喝了一口啤酒,繼續說著“將陰氣理解為負麵的東西,比如情緒中的悲傷,憤怒,仇恨,絕望等等。一個人如果去到一個地方,感覺很不舒服,這個地方就可能陰氣較重。反之則可能陽氣重。人死後陰氣聚而不散就可能成為鬼,鬼的形成需要的條件也是很苛刻的,需要聚陰的環境,而且要死的人執念很深,還要有貯存陰氣的載體,不然就滿世界都是鬼了。”
我整個人都是懵的,盡量讓自己理解張叔說的每一句話。
張叔看著我呆愣愣的樣子,嗬嗬一笑,喝了一杯啤酒繼續說道,“道家認為鬼也可以成仙,稱之為‘鬼仙’,在中國鬼仙有很多,比如關羽,就是最典型的。
但是大多數的鬼是無主觀意識的,隻有臨死前的執念,徘徊在一個聚陰的地方。如果一個生人陽氣較弱又遇到它,就會被鬼依附。表現出精神異常,胡言亂語,甚至暴起傷人,也就是所謂的鬼上身。
在特殊的條件下還會發生‘借屍還魂’的現象。”
聽到張叔的講述,我如同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猛然擊中,心頭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恐懼。那種恐懼,就像是深夜中的寒風,無情地穿透我的骨髓,讓我全身冰涼。我的喉嚨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緊緊鎖住,一塊肉卡在嗓子裏,上不去也下不來,讓我幾乎窒息。
我艱難地咽下那塊卡在嗓子裏的肉,一陣強烈的惡心感仍然縈繞在心頭。剛剛張叔的話語如同一陣寒風,讓我渾身冰涼,我不禁打了個哆嗦。恐懼像是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我的心髒,讓我無法唿吸。
我瞪大眼睛,緊盯著張叔,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我跟大虎,我們是不是被鬼上身了?”我的聲音雖然努力保持鎮定,但其中的顫抖和急切卻無法掩飾。
張叔看著我,他的眼神深邃而複雜。他喝了口啤酒,緩緩放下杯子,似乎在思考如何迴答我的問題。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你沒事,但大虎的被上身的可能性很大。”
聽到這句話,我仿佛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心中的恐懼瞬間達到了頂點。我腦海中閃過種種可怕的畫麵,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我機械地一口口喝著,每一口都似乎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怪味,刺激著我的味蕾。盡管我知道這薑湯可能是為了驅寒而準備的,但那股怪味還是讓我忍不住微微皺眉。
小心肝兒裏亂七八糟的,我自然是不相信“感冒了”這樣的鬼話。雖然我確實不知道自己剛才發生了什麽,但那種強烈的恐懼和絕望感卻仍然縈繞在心頭,讓我無法釋懷。
不一會兒,一碗薑湯見底,張叔開始給我起針。他手法熟練,每一根銀針都被他輕輕拔出,然後放在一旁。我看著那些銀針,心中不禁有些後怕,但同時也感到一種莫名的輕鬆。
起完針後,張叔說道:“帶你去下館子,吃點東西緩緩神。”我一聽這話,立即高興得什麽似的,剛才的一切仿佛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我這個人,向來沒心沒肺的,隻要有好吃的,什麽煩惱都能暫時忘記。
在我們家附近最高級的一家飯館——“旮旯小吃”裏,我和張叔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的陽光斜斜地灑進來,給整個飯館增添了幾分溫馨與寧靜。
張叔熟練地招唿服務員:“來兩瓶冰鎮啤酒,一盤溜肉段,還有一盤麻辣豆腐。”他轉過頭來對我說:“你就吃米飯吧,再給你要杯白開水。”
我一聽,頓時有些不滿:“張叔,我想喝汽水。”我嘟著嘴,眼巴巴地望著他。
張叔搖了搖頭,臉上帶著一絲嚴肅:“不行,你不能喝涼的。白開水對身體好。”
我心裏暗罵他小氣,但又不敢頂撞,隻能悶悶不樂地應了聲:“哦。”
飯菜很快上桌,溜肉段色澤金黃,看上去十分誘人;麻辣豆腐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我盡管有些不開心,但還是被眼前的美食吸引了。我拿起筷子,開始大快朵頤。
張叔看著我吃飯的樣子,笑了笑:“你小子,吃相還是這麽難看。”
我嘴裏塞滿了食物,含糊不清地迴應:“好吃嘛……”
因為還沒到晚飯時間,小飯館裏沒有其他客人,所以我和張叔的談話聲顯得格外清晰。我無所顧忌地大吃特吃,很快就幹掉了靠近我這一邊的菜。麻辣豆腐的辣味和溜肉段的香味交織在一起,讓我吃得津津有味。
張叔看我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手中的筷子,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給我講起他的故事。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歲月的痕跡。我聽著聽著,漸漸被他的故事吸引,心中的不爽也慢慢消散。
張叔喝了一口啤酒,放下杯子,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你知道嗎,我老家是江西鷹潭的,我們可是東漢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的後裔。”
我好奇地抬起頭:“真的嗎?張道陵是誰啊?”
張叔笑了笑,開始給我普及起曆史知識:“張道陵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是道教的創始人之一。我們家族一直以他為榮。”
我聽得津津有味,又問:“那張叔你們家族一定很厲害吧?”
張叔點了點頭:“是啊,我們祖上曾經脫離正一派,遷居到贛州經商,還在北宋時期幫助官員設計建造了著名的城市排水係統‘福壽溝’。那段日子可是我們家的巔峰時期。”
我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哇,那麽厲害!那後來呢?”
張叔歎了口氣:“後來啊,隨著時代的變遷,家族逐漸沒落了。我們改行開了藥鋪,道術也逐漸成為了業餘愛好。”
我安慰道:“雖然現在家族沒落了,但張叔你還是很厲害的啊。”
張叔笑了笑:“厲害談不上,但確實對道家文化有些了解。這也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一點東西吧。”
張叔祖籍江西省鷹潭市,他自豪地自稱是東漢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的後裔。據他所說,他的祖上曾經脫離正一派,遷居到贛州經商,並在北宋時期助力官員設計建造了著名的城市排水係統“福壽溝”。每當他提及這段曆史,眼中都閃爍著自豪的光芒,仿佛那段輝煌的歲月就在眼前。
不過,我也不能完全確定張叔說的是真是假,畢竟年代久遠,很多事情都難以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家祖上的風水道術確實十分了得,這也是張叔引以為傲的地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家族逐漸沒落,他們改行開了藥鋪,道術也逐漸成為了業餘愛好。
到了張叔爺爺那一代,家族的輝煌早已成為曆史的一頁。雖然爺爺偶爾還會給人看墳地、算命,但道術已經不再是家族的主業了。每當提及這些,張叔的眼中總是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家族傳統的自豪,也有對現實無奈的歎息。
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民國初年,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張叔的太爺爺深知亂世之中,家族的平安比什麽都重要。於是,他毅然決定結束藥鋪的生意,舉家遷到鄉下,遠離紛爭,過上清靜無為的生活。
在鄉下,太爺爺過上了與世無爭的日子。他帶著爺爺精研道家經典,以道養身,供奉三清。每當清晨或黃昏時分,他都會獨自坐在院子裏,閉目養神,感受著天地之間的靈氣。他說,道家的智慧不僅可以修身養性,更能讓人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在張叔很小的時候,常常坐在爺爺膝邊,聽他講述那些太爺爺的故事還有道家的故事和哲理。雖然那些深奧的道理對於年幼的張叔來說難以理解,但他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著,眼中閃爍著對太爺爺的敬佩之情。
有一次,在飯館裏,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張叔:“張叔,你小時候聽爺爺講道家的故事,有沒有什麽特別有趣的經曆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張叔笑了笑,陷入迴憶中:“小時候啊,我最喜歡聽爺爺講故事了。他總是坐在院子裏,陽光灑在他身上,那種平靜和祥和的氣息讓人覺得很安心。”
“爺爺會講些什麽故事呢?”我好奇地問。
張叔說:“他會講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講太爺爺的事兒,還會講一些道家修行的道理,比如如何修身養性,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好奇地問:“那你當時聽得懂嗎?”
張叔搖了搖頭:“當然不懂了,那些深奧的道理對於小孩子來說太難理解了。但是,我能感覺到爺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平靜和智慧的氣息,那種氣息讓我覺得爺爺是個了不起的人。”
我又問:“那爺爺是什麽樣的人呢。”
張叔想了想,說:“爺爺的生活態度就很道家。他從不爭強好勝,總是那麽平和淡定。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能從容應對,從不慌張。他說,這就是道家所說的‘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妄為。”
我聽得津津有味,感歎道:“爺爺真的很了不起啊。”
張叔點了點頭:“是啊,太爺爺和爺爺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太爺爺把一切教給了爺爺,爺爺又教給了父親。”
“那你學了嗎?”我問張叔。
張叔沒有說話,隻是神秘一笑。
張叔輕輕地歎了口氣,繼續講述他們家的故事:“我父親從小就受到爺爺的熏陶,卜卦、算命、看風水這些都很厲害,他年紀輕輕在當地也頗有些名氣。可惜啊,到我這一代,趕上文革,打擊封建迷信,我那時候年輕氣盛,被迫跟父親劃清界限,背著‘黑五類’的身份下鄉去了東北。”
“那您後來呢?”我好奇地問道。
張叔說:“返城之後,我就在當地檔案局工作,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但我父親出獄後一直要我迴家務農,說我必有大難或至牢獄之災。我那時候哪裏信這些,覺得他是老糊塗了,所以一直留在城裏。”
我驚訝地問:“那您後來真的遇到什麽大難了嗎?”
張叔點了點頭,神色有些凝重:“是啊,後來我真的相信了父親的話。有些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躲不過的。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說起來,也隻是些迴憶罷了。”
我感歎道:“張叔,您家的故事真是傳奇啊。太爺爺、爺爺還有你父親都那麽有本事,您有沒有學點什麽呢?”
張叔笑了笑,沒有直接迴答,隻是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思索。
我見狀,便趁機向他詢問起今天的遭遇:“張叔,我一直對今天發生的事情很好奇,您能跟我說說嗎?您說您家族有特殊的關係,見過不少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那今天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張叔歎了口氣,似乎陷入了迴憶:“道家認為整個宇宙都有自然規律可循,我們稱之為‘道’。這個‘道’又分陰陽,互生互養,維持著宇宙的平衡。人出生時,身上帶有陰陽二氣,當陰陽失調時,就會生病。人死後,這陰陽二氣便會散於天地間,重新融入自然之中。”
我聽得入神,追問道:“那我們去的那間土房又是怎麽迴事呢?”
張叔解釋道:“每個生命誕生都會聚集陰陽二氣,而根據地勢或環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會聚陰氣,有的地方會聚陽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風水。而你們今天去的那間土房,由於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聚集了大量的陰氣。當你們進入其中時,身上的陽氣與那裏的陰氣產生了衝突,所以你們才會感到不適。”
張叔繼續喝了一口啤酒,繼續說著“將陰氣理解為負麵的東西,比如情緒中的悲傷,憤怒,仇恨,絕望等等。一個人如果去到一個地方,感覺很不舒服,這個地方就可能陰氣較重。反之則可能陽氣重。人死後陰氣聚而不散就可能成為鬼,鬼的形成需要的條件也是很苛刻的,需要聚陰的環境,而且要死的人執念很深,還要有貯存陰氣的載體,不然就滿世界都是鬼了。”
我整個人都是懵的,盡量讓自己理解張叔說的每一句話。
張叔看著我呆愣愣的樣子,嗬嗬一笑,喝了一杯啤酒繼續說道,“道家認為鬼也可以成仙,稱之為‘鬼仙’,在中國鬼仙有很多,比如關羽,就是最典型的。
但是大多數的鬼是無主觀意識的,隻有臨死前的執念,徘徊在一個聚陰的地方。如果一個生人陽氣較弱又遇到它,就會被鬼依附。表現出精神異常,胡言亂語,甚至暴起傷人,也就是所謂的鬼上身。
在特殊的條件下還會發生‘借屍還魂’的現象。”
聽到張叔的講述,我如同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猛然擊中,心頭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恐懼。那種恐懼,就像是深夜中的寒風,無情地穿透我的骨髓,讓我全身冰涼。我的喉嚨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緊緊鎖住,一塊肉卡在嗓子裏,上不去也下不來,讓我幾乎窒息。
我艱難地咽下那塊卡在嗓子裏的肉,一陣強烈的惡心感仍然縈繞在心頭。剛剛張叔的話語如同一陣寒風,讓我渾身冰涼,我不禁打了個哆嗦。恐懼像是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我的心髒,讓我無法唿吸。
我瞪大眼睛,緊盯著張叔,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我跟大虎,我們是不是被鬼上身了?”我的聲音雖然努力保持鎮定,但其中的顫抖和急切卻無法掩飾。
張叔看著我,他的眼神深邃而複雜。他喝了口啤酒,緩緩放下杯子,似乎在思考如何迴答我的問題。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你沒事,但大虎的被上身的可能性很大。”
聽到這句話,我仿佛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心中的恐懼瞬間達到了頂點。我腦海中閃過種種可怕的畫麵,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