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常平倉 (續)
李雲澤很清楚,常平倉落在文官們手中是個什麽結果。
他還在這個世界的時候,或許還好些,頂多每年抓一批,砍一批。
可等到他離開這方世界的時候,按照傳統套路來走,文官們會先行忽悠天子,忽悠不了就忽悠太子,都不行的話那就想辦法溶於水,再尋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聽話的。
隻要天子的目光看不到地方上,那真的是什麽妖魔鬼怪都會出場表演。
至於具體的例子如何,不需要舉例了,李雲澤自己經曆過的,看到過的,聽說過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僅僅是常平倉不能交到文官手裏,什麽事情都不能交給他們,否則必然會給你玩出花來。
“少府。”
聽到李雲澤的唿喚,少府令張歐急忙上前行禮“臣在。”
“此事交由丞相總領,少府操辦,禦史大夫監督,務必盡快完成。”
主父偃,張歐,張湯齊齊行禮應聲“喏。”
退迴去的汲黯,給公孫弘使了個眼色。
略做猶豫,公孫弘還是出言說道“陛下,此事規模龐大,恐會耗費太多財貨,影響他事。”
這話倒是沒說錯。
一旦常平倉開始收糧,那就是整個大漢規模最為龐大的糧商。
做個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就知道。
此時整個大漢除皇莊之外的所有民田,包括皇親國戚們的封田,各地封王的田地,總數約為八億畝地。
看著多到恐怖,可實際上漢朝的畝與現代世界的畝不一樣,麵積要小的多,大概隻有三分之二。
不計算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
也不計算旱田,梯田,水田。
還不計算種植的不同作物,稻穀脫殼什麽的,全部取中間值。
就按照一畝地兩石的收入計算,一年總產量大概是十六億石。
去除種糧,口糧等消耗,差不多可以有五億石以上的糧食出售。
取個平均價格二百錢一石,這就是驚天動地的一千億錢。
以大漢的稅賦來說,從哪去找一千億錢的買糧錢?
大漢一年的朝廷收入,撐死了也就是五十億錢,杯水車薪哪裏夠用的。
當然了,實際上的糧食產量不可能有這麽高,因為很大程度上的土地麵積,需要種植別的作物,像是桑麻什麽的。
而且還有輪耕製度,大片土地需要休耕什麽的。
再除去勳貴封田,封王的封田,各地的皇莊糧食產量什麽的,農戶們真正能夠拿出來的,絕對沒有想象的這麽多。
這個數額,算是最大程度上的上限考量,農戶們將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的那種。
真正實際操作的時候,估計一半都做不到。
清涼殿內頓時議論紛紛,沒錢怎麽去買糧?
汲黯再度出言“不若降低最低收購價?哪怕隻降十錢,也能省下數十萬萬錢。”
不少人附和點頭,覺得說的有道理。
“嗬~~~”
李雲澤這兒,也是忍不住的笑了。
這些話術,忽悠那些深宮長大的皇帝沒問題,可惜李雲澤這兒行不通。
“誰說要一次性都買下來的?”
李雲澤神色淡然的擺手“若是常平倉敞開了收購,全天下的財富砸進去都不夠用。當然是要先行統計方可。”
他的目光看向了顏異“戶部這邊,可知曉今年收了多少糧?”
顏異急忙出來行禮迴應“陛下,各處郡縣的秋收還在陸續進行,目前隻有關中各處的秋收統計送了過來。”
大漢麵積龐大,橫跨了多個維度。
秋收的時間自然是各有不同,而且關東各地距離遙遠,按照這個時代的通訊能力來說,當然不可能那麽快就將統計結果送過來。
顏異跟著說道“今年風調雨順,並無大的天災。按照去年的記載來說,當比去年多些,至少多一成。”
見顏異這兒拿不出具體的數據,李雲澤也不廢話,幹脆的說“就按農戶手中統計出來的餘糧來算,京兆府從下個月開始,在各處設立的常平倉,按照當地的餘糧統計,分月收購,每月
限定數量。”
主父偃頷首點頭,這是個好辦法,自己怎麽沒想到,居然還要天子親自衝鋒。
京兆尹鄭莊也在,畢竟算是天下第一的地方官,又是在長安城辦公,自然是有資格參加朝會。
他出列說道“陛下,時間太緊,恐難以修好足夠多的倉庫...”
眼見著李雲澤再度皺眉,主父偃幹脆跳了出來喊道“陛下說的話,你是聽不懂嗎?!說了按月定額收購,那就發徭役,先修儲備一月收購糧的倉庫就是!竟然如此愚鈍,能不能做好!
?”
有眼力見的人都能夠看的出來,鄭莊不是不懂,而是在推脫拿捏罷了。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這常平倉是歸少府管的,地方衙門伸不進去手,反倒是有出力擔責任,自然是沒有幹活的動力。
這邊少府令張歐也是立刻說道“少府當設常平令,督促天下各處修建常平倉,若是有人怠工推脫...”
說到這裏,張歐看向了禦史大夫張湯“還望禦史大夫相助。”
“這是自然。”
張湯嘿嘿一笑“此乃皇命督辦之事,誰敢在這事情上做手腳,那就用漢律說話。”
主父偃與張歐的安排,地方上有的是辦法去推脫,去搞小動作。
畢竟都是人精,想要找麻煩甩鍋,那有的是辦法。
可張湯開口了,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這位可是酷吏啊,他一旦認真起來做事,可不會去問什麽緣由,什麽證據的,人家隻要名單!
還是全家全族的名單!
所以說,酷吏有些時候真的是很管用。
看到一眾鷹犬們終於是想明白了開始出頭,李雲澤也是滿意頷首。
他補充道“各地常平倉收糧食的時候,要搞清楚賣糧的是誰。隻接納本地農戶的賣糧,切不可收那二道販子糧商的。”
“若是有人貪墨,內外勾結。無論是地方衙門的人還是少府的人,又或者是禦史台的巡查禦史...”
說到這裏,李雲澤的目光看向了張湯“能處理的了嗎?還是讓致都來?”
神色嚴肅的張湯恭敬行禮“臣,親自督辦!”
“嗯。”
李雲澤搞免稅的時候,將勳貴皇親們的封地食邑收入,折算成了具體的收入,轉入少府統計後,由少府來發放。
名義上的食邑還在,可收入什麽的實際上已經轉入了少府的手中。
大部分的食邑收入,都被李雲澤折算成了財貨,也是為了避免太多的糧食落入勳貴的手裏。
這同樣也是在遏製二道販子們的崛起...
“收糧的同時,還要賣糧。”
李雲澤進入了下一個話題“賣糧的價格,丞相去做。主旨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平抑物價。略高於收購價格即可,所賺利潤最多不能超過修建維護的費用。”
主父偃自然責無旁貸“喏。”
大漢是個農業國,自然談不到什麽城市化。
可實際上大漢的體量擺在這兒,就算是個農業國,可各地的城市人口數量總體上來說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勳貴皇親,朝廷官吏什麽的無需考慮,他們的俸祿之中就有皇莊收獲的糧食來支付,足以養活全家人。
軍糧也不用管,軍隊的糧食供應,依舊是以皇莊出產的糧食為主。
可各地城池集鎮裏生活的人口,少說也有數百萬之多,這些人吃糧還是要依靠買的。
這些人,是各地常平倉的主要客戶。
當然了,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地方農戶說不得也會購買糧食,畢竟糧食這東西,永遠都是不夠吃。
因為大漢的人口一直在不斷的增長,是個人就要消耗糧食。
常平倉的事情,算是就這麽定下來了。
再之後,就是丞相督促,少府做事,禦史大夫督查了。
至於說啟動資金的問題,李雲澤毫不猶豫的開了庫房。
文景二帝勤儉節約下來的財貨,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那些一年年掰著手指節省下來,甚至堆放到穿錢繩子都爛了的錢,開始一車車的運走。
這些錢用在活躍經濟運轉上,總比曆史上武帝用來大興土木,修建數不勝數的宮殿要強的多。
朝廷的收入,其實是在不斷增加的。
尤其是在鹽鐵官營之後,更是大幅度的增長,這也是李雲澤免除田稅的信心來源。
更重要的一點是,朝廷掌握著鑄幣權,從中山國搬遷到了上林苑裏的鑄幣局,每天都在全力開工鑄造新錢。
而且此時的大漢社會,依舊是屬於缺錢的程度,還沒到飽和超發,導致物價上升的階段。
不過這裏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大漢缺銅,導致鑄幣的原材料逐漸短缺。
李雲澤自然不會去鑄造鐵錢糊弄百姓,用的肯定是銅錢。
可銅礦的缺乏,卻是個重要問題。
雖然這一世不打算過多借用現代世界的力量,可弄來礦產分布資料是沒問題的。
說到銅礦,尤其是易開采,易提煉的銅礦,自然是集中在了雲貴川江西兩廣等地。
隻不過這些地方...
李雲澤摩挲著下巴,看著大漢地圖自語“又要打仗了。”
符合這個時代開采與冶煉水平的大型銅礦,大都集中在三越之地,以及滇國,夜郎國的境內。
這些地方,或許名義上臣服大漢,可實際上依舊是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沒什麽好多說的,自然是要大軍開過去。
正好衛青他們就要迴來了,也該是時候考慮南邊的事情了。
李雲澤很清楚,常平倉落在文官們手中是個什麽結果。
他還在這個世界的時候,或許還好些,頂多每年抓一批,砍一批。
可等到他離開這方世界的時候,按照傳統套路來走,文官們會先行忽悠天子,忽悠不了就忽悠太子,都不行的話那就想辦法溶於水,再尋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聽話的。
隻要天子的目光看不到地方上,那真的是什麽妖魔鬼怪都會出場表演。
至於具體的例子如何,不需要舉例了,李雲澤自己經曆過的,看到過的,聽說過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僅僅是常平倉不能交到文官手裏,什麽事情都不能交給他們,否則必然會給你玩出花來。
“少府。”
聽到李雲澤的唿喚,少府令張歐急忙上前行禮“臣在。”
“此事交由丞相總領,少府操辦,禦史大夫監督,務必盡快完成。”
主父偃,張歐,張湯齊齊行禮應聲“喏。”
退迴去的汲黯,給公孫弘使了個眼色。
略做猶豫,公孫弘還是出言說道“陛下,此事規模龐大,恐會耗費太多財貨,影響他事。”
這話倒是沒說錯。
一旦常平倉開始收糧,那就是整個大漢規模最為龐大的糧商。
做個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就知道。
此時整個大漢除皇莊之外的所有民田,包括皇親國戚們的封田,各地封王的田地,總數約為八億畝地。
看著多到恐怖,可實際上漢朝的畝與現代世界的畝不一樣,麵積要小的多,大概隻有三分之二。
不計算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
也不計算旱田,梯田,水田。
還不計算種植的不同作物,稻穀脫殼什麽的,全部取中間值。
就按照一畝地兩石的收入計算,一年總產量大概是十六億石。
去除種糧,口糧等消耗,差不多可以有五億石以上的糧食出售。
取個平均價格二百錢一石,這就是驚天動地的一千億錢。
以大漢的稅賦來說,從哪去找一千億錢的買糧錢?
大漢一年的朝廷收入,撐死了也就是五十億錢,杯水車薪哪裏夠用的。
當然了,實際上的糧食產量不可能有這麽高,因為很大程度上的土地麵積,需要種植別的作物,像是桑麻什麽的。
而且還有輪耕製度,大片土地需要休耕什麽的。
再除去勳貴封田,封王的封田,各地的皇莊糧食產量什麽的,農戶們真正能夠拿出來的,絕對沒有想象的這麽多。
這個數額,算是最大程度上的上限考量,農戶們將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的那種。
真正實際操作的時候,估計一半都做不到。
清涼殿內頓時議論紛紛,沒錢怎麽去買糧?
汲黯再度出言“不若降低最低收購價?哪怕隻降十錢,也能省下數十萬萬錢。”
不少人附和點頭,覺得說的有道理。
“嗬~~~”
李雲澤這兒,也是忍不住的笑了。
這些話術,忽悠那些深宮長大的皇帝沒問題,可惜李雲澤這兒行不通。
“誰說要一次性都買下來的?”
李雲澤神色淡然的擺手“若是常平倉敞開了收購,全天下的財富砸進去都不夠用。當然是要先行統計方可。”
他的目光看向了顏異“戶部這邊,可知曉今年收了多少糧?”
顏異急忙出來行禮迴應“陛下,各處郡縣的秋收還在陸續進行,目前隻有關中各處的秋收統計送了過來。”
大漢麵積龐大,橫跨了多個維度。
秋收的時間自然是各有不同,而且關東各地距離遙遠,按照這個時代的通訊能力來說,當然不可能那麽快就將統計結果送過來。
顏異跟著說道“今年風調雨順,並無大的天災。按照去年的記載來說,當比去年多些,至少多一成。”
見顏異這兒拿不出具體的數據,李雲澤也不廢話,幹脆的說“就按農戶手中統計出來的餘糧來算,京兆府從下個月開始,在各處設立的常平倉,按照當地的餘糧統計,分月收購,每月
限定數量。”
主父偃頷首點頭,這是個好辦法,自己怎麽沒想到,居然還要天子親自衝鋒。
京兆尹鄭莊也在,畢竟算是天下第一的地方官,又是在長安城辦公,自然是有資格參加朝會。
他出列說道“陛下,時間太緊,恐難以修好足夠多的倉庫...”
眼見著李雲澤再度皺眉,主父偃幹脆跳了出來喊道“陛下說的話,你是聽不懂嗎?!說了按月定額收購,那就發徭役,先修儲備一月收購糧的倉庫就是!竟然如此愚鈍,能不能做好!
?”
有眼力見的人都能夠看的出來,鄭莊不是不懂,而是在推脫拿捏罷了。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這常平倉是歸少府管的,地方衙門伸不進去手,反倒是有出力擔責任,自然是沒有幹活的動力。
這邊少府令張歐也是立刻說道“少府當設常平令,督促天下各處修建常平倉,若是有人怠工推脫...”
說到這裏,張歐看向了禦史大夫張湯“還望禦史大夫相助。”
“這是自然。”
張湯嘿嘿一笑“此乃皇命督辦之事,誰敢在這事情上做手腳,那就用漢律說話。”
主父偃與張歐的安排,地方上有的是辦法去推脫,去搞小動作。
畢竟都是人精,想要找麻煩甩鍋,那有的是辦法。
可張湯開口了,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這位可是酷吏啊,他一旦認真起來做事,可不會去問什麽緣由,什麽證據的,人家隻要名單!
還是全家全族的名單!
所以說,酷吏有些時候真的是很管用。
看到一眾鷹犬們終於是想明白了開始出頭,李雲澤也是滿意頷首。
他補充道“各地常平倉收糧食的時候,要搞清楚賣糧的是誰。隻接納本地農戶的賣糧,切不可收那二道販子糧商的。”
“若是有人貪墨,內外勾結。無論是地方衙門的人還是少府的人,又或者是禦史台的巡查禦史...”
說到這裏,李雲澤的目光看向了張湯“能處理的了嗎?還是讓致都來?”
神色嚴肅的張湯恭敬行禮“臣,親自督辦!”
“嗯。”
李雲澤搞免稅的時候,將勳貴皇親們的封地食邑收入,折算成了具體的收入,轉入少府統計後,由少府來發放。
名義上的食邑還在,可收入什麽的實際上已經轉入了少府的手中。
大部分的食邑收入,都被李雲澤折算成了財貨,也是為了避免太多的糧食落入勳貴的手裏。
這同樣也是在遏製二道販子們的崛起...
“收糧的同時,還要賣糧。”
李雲澤進入了下一個話題“賣糧的價格,丞相去做。主旨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平抑物價。略高於收購價格即可,所賺利潤最多不能超過修建維護的費用。”
主父偃自然責無旁貸“喏。”
大漢是個農業國,自然談不到什麽城市化。
可實際上大漢的體量擺在這兒,就算是個農業國,可各地的城市人口數量總體上來說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勳貴皇親,朝廷官吏什麽的無需考慮,他們的俸祿之中就有皇莊收獲的糧食來支付,足以養活全家人。
軍糧也不用管,軍隊的糧食供應,依舊是以皇莊出產的糧食為主。
可各地城池集鎮裏生活的人口,少說也有數百萬之多,這些人吃糧還是要依靠買的。
這些人,是各地常平倉的主要客戶。
當然了,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地方農戶說不得也會購買糧食,畢竟糧食這東西,永遠都是不夠吃。
因為大漢的人口一直在不斷的增長,是個人就要消耗糧食。
常平倉的事情,算是就這麽定下來了。
再之後,就是丞相督促,少府做事,禦史大夫督查了。
至於說啟動資金的問題,李雲澤毫不猶豫的開了庫房。
文景二帝勤儉節約下來的財貨,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那些一年年掰著手指節省下來,甚至堆放到穿錢繩子都爛了的錢,開始一車車的運走。
這些錢用在活躍經濟運轉上,總比曆史上武帝用來大興土木,修建數不勝數的宮殿要強的多。
朝廷的收入,其實是在不斷增加的。
尤其是在鹽鐵官營之後,更是大幅度的增長,這也是李雲澤免除田稅的信心來源。
更重要的一點是,朝廷掌握著鑄幣權,從中山國搬遷到了上林苑裏的鑄幣局,每天都在全力開工鑄造新錢。
而且此時的大漢社會,依舊是屬於缺錢的程度,還沒到飽和超發,導致物價上升的階段。
不過這裏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大漢缺銅,導致鑄幣的原材料逐漸短缺。
李雲澤自然不會去鑄造鐵錢糊弄百姓,用的肯定是銅錢。
可銅礦的缺乏,卻是個重要問題。
雖然這一世不打算過多借用現代世界的力量,可弄來礦產分布資料是沒問題的。
說到銅礦,尤其是易開采,易提煉的銅礦,自然是集中在了雲貴川江西兩廣等地。
隻不過這些地方...
李雲澤摩挲著下巴,看著大漢地圖自語“又要打仗了。”
符合這個時代開采與冶煉水平的大型銅礦,大都集中在三越之地,以及滇國,夜郎國的境內。
這些地方,或許名義上臣服大漢,可實際上依舊是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沒什麽好多說的,自然是要大軍開過去。
正好衛青他們就要迴來了,也該是時候考慮南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