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漢武帝詔令一下,霍光當即就騎著大黑馬,朝著五原出發。


    從詔書的內容得知。


    這一次。


    他將與兄長霍去病,共同出擊。


    說來也怪。


    這麽多年,還從未與兄長一同作戰過。就是不知道兄長這麽些年過去,是否還有當年的雄姿?


    此次匈奴進犯邊疆,漢武帝對匈奴人的態度那一貫是強硬的。


    除去李廣利這七萬兵馬。


    還有另外兩路。


    一路為重合侯莽通四萬騎兵,出酒泉;一路為新任禦史大夫商丘,領兵三萬出西河。


    共計十四萬兵馬!


    當霍光騎著大黑,一路疾馳到五原附近,終於是遇到了一夥匈奴騎兵。


    這些人,不是李廣利所率領的七萬士兵,而是兄長霍去病從南下地區帶過來的五千精銳騎兵。


    漢武帝一道詔令下達到冠軍侯那。


    驃騎將軍大司馬便馬不停蹄的從南下百越諸國向五原地區趕來。


    而之所以在這先碰見。


    則是兄長故意放慢速度,等待自己。


    看樣子。


    漢武帝劉徹先對兄長下達了詔書,而後才對自己又下了一封詔書。


    否則不可能兄長離得遠,反而先到五原這裏。


    想到這。


    霍光不由得感歎了一句,道:“陛下心思當真縝密,那些朝廷的百官,私下裏恐怕都覺得陛下已經老糊塗了!”


    搖搖頭,隨即下馬向著這五千精銳騎兵走去。


    見到霍光前來。


    有兩個騎兵便攔住霍光的去路,說道:“站住,幹什麽的?”


    “博陸侯,霍光,你們將軍是我兄長!”霍光淡淡地說道。


    這些士兵都是兄長從百越諸國帶過來的。


    兄長打仗,向來都是喜歡用當地的人。而後在南下百越諸國待了那麽長的時間,身邊的長安漢人騎兵怕是沒多少了。


    因為不是長安本地人。


    所以不認識霍光,也是正常。


    聽到霍光自報家門後,其中一個騎兵便說道:“博陸侯是嗎,好,請跟我來。”


    霍光便牽著馬,跟著這名騎兵。走到隊伍中間,終於是見到了兄長霍去病。


    於是霍光當即拱手說道:“車騎將軍霍光,見過驃騎將軍大司馬!”


    霍去病見到霍光來了,當即哈哈大笑道:“跟你兄長來這套幹什麽?”


    “畢竟是軍營裏嘛!”霍光說道。


    霍去病微微一笑,也沒說什麽,隻念道:“聽說陛下恢複你侯爵了?”


    “是。”


    霍光直接迴道。


    霍去病點了點頭,道:“這兩年發生了太多事,衛氏情況我也了解,你我身為臣子,有時候也身不由己。”


    “我知道,兄長。”霍光不想在這個事情上多做口舌,便轉移話題道:“眼下當務之急,就將李廣利拿下,掌握這七萬大軍。”


    七萬大軍,是如今李廣利的底牌。


    同時。


    這也是如今漢朝抵抗匈奴人最後希望。


    此時的漢朝,內憂外患嚴重。


    這一次伐匈成功還好說,若是失敗,漢朝將會民不聊生,同時再也無力征戰漠北的這些匈奴了。


    於是後麵時間。


    兄弟倆就在一起商量怎麽兵不血刃的拿下李廣利這七萬將士。


    等商量好後。


    兄弟二人帶著五千精銳騎兵,朝著五原這駐紮的李廣利七萬大軍趕去。


    五千騎兵到達李廣利帥營的時候。


    隻見李廣利滿臉疑惑,問道:“霍家兄弟,你二人來我帥營做何事?”


    這態度,與二十年前可謂是天壤之別。


    現在。


    衛家外戚的覆滅,李氏的崛起,已經讓這家夥看不上霍家兄弟的權勢了。


    畢竟連漢朝立儲君的事情,他都敢與丞相私下謀畫!


    更何況一個已經覆滅衛氏外戚的親戚呢?


    霍光二話不說,直接掏出漢武帝劉徹下的詔書,讓人將其拿給麵前趾高氣昂的李廣利。


    李廣利打開詔書一看,眉頭微微皺起,說道:“怎麽會這樣?”


    “臨陣換將,此乃兵家大忌啊!”


    “陛下真是老糊塗了,怎麽能幹出這種事情來?”


    看著李廣利如此震驚,霍光頓時明白,這家夥怕是對於長安發生的事情,一點都不知曉。


    看來。


    漢武帝劉徹,還是那個漢武帝!


    行事雷厲風行,辦事密不透風。


    這時。


    身邊的兄長霍去病,手握長劍,對著李廣利大吼一聲,道:“混賬,你竟敢當著眾將士麵,辱罵陛下糊塗,來人,給我拿下!”


    話落。


    身後一隊騎兵,上前就要把李廣利拿下。


    而李廣利身邊突然湧出一隊親衛,將李廣利護住。


    看樣子。


    這二十年來,李廣利也不算一事無成,好歹軍隊裏培養了一票親兵。


    霍去病見有人攔他,當即長劍一揮,說道:“本侯乃驃騎將軍大司馬霍去病,此行奉陛下詔命,如若你們繼續阻攔,休怪本將軍無情!”


    此番話下。


    這兵營裏的士兵,有些動搖了,開始後退。


    可李廣利的那些親信兵,各個都是從府上挑選出來的,專門護他安全,又豈會撤退。


    沒辦法。


    要奪兵權,不能老想著兵不血刃這種好事。


    於是。


    霍去病一劍揮下。


    身後五千精銳騎兵,如決堤洪水,奔湧咆哮著向著李廣利身邊那幫親信湧去。


    步兵對騎兵,最大優勢便是遠程用弓箭騷擾。


    一旦近了身。


    再以盾牌配長槍建立防禦。


    可這要有事先準備才行,事發突然,李廣利哪想到這個。


    再加上。


    冠軍侯這五千精銳騎兵,都是從南越諸國的一次次鎮壓中磨礪出來的強悍之師,非李廣利從府上挑出的這些親兵可以匹敵。


    就一個衝鋒。


    李廣利周邊親信便全部被屠戮殆盡,隻剩下李廣利一人。


    冠軍侯霍去病也未曾與李廣利廢話,直接命令手下道:“將反臣李廣利拿下,車騎將軍,隨我整頓軍紀。”


    霍光當即拱手,道:“諾!”


    而被拿下的李廣利,此時在士兵的拖拽下,還滿臉不甘地喊道:“混賬,我是貳師將軍李廣利,我才不是反臣。”


    “你們衛氏才是亂臣賊子。”


    “等本將軍迴到長安,我一定聯合丞相,在陛下麵前,狠狠參你們霍家兄弟一本。”


    霍光看著李廣利被拖走,沒有理會他這歇斯底裏的咆哮。


    他不知道。


    長安城,丞相劉屈氂已經滿門抄斬。


    而李廣利一家,也被漢武帝統統打入大牢。


    這與原本的曆史有很大的出入。


    按理說。


    巫蠱之禍後,朝廷上無一可用之將。漢武帝還需要倚仗李廣利這個不怎麽中用將軍,去對付北方的匈奴侵襲。


    等李廣利率軍出發後。


    再將一家老小全部抓起來打入詔獄或者直接處死。


    等李廣利與匈奴人交手結束,準備返迴長安時,才會收到這個消息。


    屆時。


    李廣利迴去是死,不迴去也是死,隻能做一個叛軍將領。


    而這唯一的代價,就是犧牲李廣利手下那七萬漢軍士兵!


    殘忍嗎?


    不殘忍!


    一將功成都需萬骨枯,更何況貴為九五之尊的大漢天子。


    現今曆史為何發生了轉變?


    霍光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存在,使得兄長冠軍侯沒有英年早逝。而漢武帝有霍去病這尊大將可用,自然不需要李廣利這種草包將軍了。


    待李廣利被押下去後。


    冠軍侯霍去病,便領著霍光一起整頓軍紀。


    隻要管理過人的都知道,人數超過五十就不好管了,七萬兵馬,那更是難弄。所以,這要看主將的統帥力。


    不過區區七萬人馬,驃騎將軍大司馬霍去病,自是不在話下。


    而這次整頓軍紀。


    倒不是說李廣利之前統領士兵的軍紀不行。


    而是為了方便冠軍侯指揮。


    臨陣換將為什麽是兵家大忌?很簡單,換了將領後,不是自己帶出來的軍隊,作戰時指揮係統不好使。


    在兄長整頓軍紀的這些天裏。


    另外兩路軍隊,重合侯莽通和禦史大夫商丘一直派使者過來催促霍光這邊發兵。


    霍光知道消息後,與兄長說了一二。


    兄長卻並沒有放在心上,隻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話,大概意思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隨後就這樣又拖延了好些日子。


    等這種軍隊被整頓差不多了。


    終於。


    七萬大軍,氣勢蕩蕩地朝著漠北開赴過去。


    漠北雖大。


    但對於曾經鎮壓這裏數十年的霍去病來說,早已輕車熟路。


    在趕了幾天路,並且通過招收漠北居民打聽到的消息,霍光終於是在這茫茫漠北找到了那些侵襲邊疆的右校王旗下匈奴人軍隊。


    而通過斥候的打探得知。


    這股匈奴右校王還不是外人!


    是那位青史留名的飛將軍李廣孫子,李陵!


    上天似乎很喜歡玩弄人。


    曾經以抗擊匈奴為目標的李陵,最終成為匈奴單於專門對付漢軍的右校王。


    雖說兵敗的原因,不能怪罪於李陵。


    但詐降成真的事實不容洗白!


    兄長霍去病在得知敵方將領是曾經李家的小輩後,不知是出於對殺死李敢的愧疚,還是不屑於對小輩出手的桀驁,直接將掌軍的權力交於霍光手上。


    “車騎將軍,現在已經查清我們遇到的這股匈奴人,是右校王李陵所率領的三萬騎兵!”


    “此前,商丘所部便是遇上了他們,未占便宜。”


    “現如今,我也給你三萬兵馬,可能對付李陵這三萬騎兵?”


    見狀。


    霍光當即拱手道:“謹遵大司馬之令。”


    於是。


    後麵便是霍光率領三萬漢軍,迎擊李陵。


    李陵是漢人,從小受到的便是漢人軍隊的打法。


    所以。


    在霍光所率三萬兵馬,與李陵對峙的時候,他並沒有像以往的匈奴人直接轉頭就跑,以弓箭騷擾的決策。


    而是擺開陣容,與霍光兩軍對峙。


    霍光騎著大黑,來到兩軍陣前,看著同樣與他對峙的匈奴右校王李陵,當即喊道:“少卿啊,你若現在投降,本侯必定向陛下求情,為你大赦。現今國內安樂,陛下年邁,正是需要你我這種人才!”


    然而李陵卻是冷哼一句,道:“我已為匈人!”


    李陵的軍事才能絕對不弱。


    他的這些騎兵,又是經過多年親手調教,戰力自是驚人。


    霍光這三萬人,不過臨時調配,戰力上還有待考究。


    如今兩相對峙。


    真要打起來,怕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


    所以即便霍光是打心底看不起李陵,這個時候,也要說一句,道:“少卿,近來可是苦矣,我霍光代陛下向你問好!”


    然而李陵卻是說道:“陛下與霍公安好就行,我的富貴,無需你等擔心。”


    這裏的霍公,當然指的是霍去病,而非霍光。


    李陵要稱霍光為霍公的話,首先得等霍光成為三公之一才行。


    大司馬位居三公,李陵稱霍去病為霍公,自然可以。


    霍光見李陵對自己的話完全不聽,於是便一改態度,質問道:“李陵,你別忘了,自己的祖父乃是李廣將軍。”


    “或許你們李家與衛家曾有衝突。”


    “但大義不能忘!”


    “匈奴才是我們漢人的大敵,你如今投靠匈奴,死後,有何臉麵去見列祖列宗?”


    聽到霍光的話,李陵稍稍有所動容。


    李家與衛家不對付。


    可漢朝才是他的根。


    但李陵這個人又講死理,隻是片刻後,他就搖頭道:“子孟,你不用說了。”


    “我迴去容易,隻怕再次蒙受恥辱,無可奈何!”


    “大丈夫不能反複無常,屢屢蒙羞。”


    話落。


    他便拉弓射箭,一箭射在大黑的馬蹄前。


    李陵的箭術與霍光相比,不遑多讓。


    此箭卻堪堪射在大黑的馬蹄前,並不是表示他箭術退步了,而是向霍光表明了他的決心。


    故而。


    霍光也不再強求李陵迴漢。


    他知道。


    李陵在曆史上注定是個悲情人物,這點是改不掉的。


    輕輕一揮長劍,身後的三萬布兵,便擺開陣容,與右校王李陵所率領的三萬騎兵衝殺在一起。


    喊殺聲,震耳欲聾。


    騎兵與步兵短兵相接的話。


    騎兵的優勢,是近戰時衝散步兵的陣容。


    而步兵的優勢,則是結成隊形,用盾牌和長槍的組合防禦,遠程再施加弓箭射擊。


    說的簡單點。


    就是矛與盾,要麽就是矛捅破了盾,要麽就是盾擋住了矛。


    然而問題是。


    匈奴人騎兵,向來不擅長衝鋒陷陣。


    他們的優點在於騎射。


    偏偏李陵放棄了這點,導致匈奴騎兵的遇上漢人步兵方陣,直接自斷一腿。


    騎兵沒了腿長的優勢,就是廢物。


    當初李陵能用五千步兵周旋數倍匈奴騎兵,靠的就是大漢步兵的裝備比資源匱乏的匈奴要好。


    如今。


    同樣兵力情況下,匈奴騎兵想勝漢軍,難如登天。


    即便他是李陵率領的軍隊,也是如此。


    然而此刻。


    李陵卻是顧不得這些了,他騎著匈奴戰馬,已然向霍光衝殺而來。


    “子孟,來戰吧。”


    “少卿一直期盼與你一戰。”


    “今日。”


    “要麽你拖著我的屍骸迴去見陛下,要麽我踏著你的頭顱向匈奴單於邀功。”(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兄冠軍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口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口夏並收藏吾兄冠軍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