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頌不顧自身形象和人設,在大庭廣眾之下,把曹操相關的諸多醜事,不論真的,假的,還是他自己刻意抹黑的,誹謗造謠的內容,全部都罵了出來。


    他的那篇《罵曹檄文》,內容比陳琳那篇,要激進許多,隻怕曆史上被曹操貶到荊州的禰衡,也沒有他罵得這麽狠。


    這篇《罵曹檄文》,很快就在全天下廣為流傳起來。


    人們忽然發現,士頌和曹操,還真有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麵。


    對於曹操,諸人心中不服,認為這曹操不過是閹人之後,趁著亂世,抓住了機遇而已。


    在諸多中原世家的心中,曹家不過是個沒有底蘊的暴發戶而已。


    很多他們想要罵曹操,或者隻能在家裏吐槽的話,被士頌罵出來了,他們也能借著朗讀《罵曹檄文》的機會,過過嘴癮,感覺也是不錯的。


    另外一方麵,便是對士頌的態度了。


    “黃口孺子,汙言穢語,滿口胡言,荒唐至極!”


    這是所有曹魏統治區的士人,對於士頌的統一官方評價。


    對於士頌的《罵曹檄文》,不論是曹操還是曹家,夏侯家的人。別說看完,就是看一半,聽一半,都能氣得牙癢。


    士頌說什麽,要把他們家後院女眷,都送去當天下的“共享後院”,說什麽要把曹家,夏侯家的祖墳之地給刨了。


    在這個時代,那都是殺人誅心的話語,是要和這個家族結下不死不休的死仇的話。


    “這士頌狂悖乖謬,欺人太甚。”


    魏王府邸內,曹丕叫的最為大聲。


    他現在的名譽,算是毀了個幹淨。


    自己父親和自己一起淩辱甄宓,這完全是子無須有的事,但就是這種荒唐事,在天下所有人看來,真就是他們曹家父子做得出來的事。


    而且現在鄴城和許都兩地的市井之間,都在流傳,士頌口中的那件齷齪事之後,甄宓也是同時侍奉曹丕和曹操兩個人。


    就連曹丕的兒子曹睿,似乎都不一定是曹丕的兒子,也有可能是曹丕的兄弟。


    這種流言,尤其是在許都,傳播的神乎其神。


    後麵,絕對是有人在推波助瀾。


    “士頌這是被逼急了,陷入絕境之際,開始狗急跳牆了吧。”


    程昱對士頌也極度不滿,天天揪著自己殺人製肉幹的事情不放,那時候,他不也是沒有辦法嗎?


    若是不殺那些百姓,搶奪他們的糧食,如何給曹操的軍隊提供補給。何況百姓的那些糧食,哪裏夠用。


    在程昱眼中,他們那些人,不過是低賤的平民,生來就是要被收割的命。死了之後,血肉浪費也是浪費,做成肉幹,怎麽就不行。


    司馬懿瞥了一眼程昱,低頭不語。


    不遠處的荀攸,也是眼觀鼻,鼻觀口,一語不發。


    自從荀彧“自殺”之後,荀攸也是深居簡出,但對外的公開場合,他是涇渭分明的表態,如今大漢朝,就應該和漢初一樣,行黃老之治,對於擎天之柱一樣的曹操,就應該封魏王,這才是人間正理。


    或許是他還有利用價值,或許是他的“態度端正”,也或許,他本來就對曹家不夠成威脅,曹家反正沒有動他。


    在荀彧不明不白的死了後,他依舊沒有任何動作,這個行為,被不少人所看輕。


    但沒有任何動作這個表態,似乎又何嚐不是最好的行動反應呢?


    就好像如今在曹操的魏王府邸內,他荀攸的地位,依舊在第二謀臣的位置上坐著,依舊比司馬懿這種世家代表的位置要靠前。


    “士頌小兒,絕非沉不住氣的人。他內心即便有怨有恨,也不至於要如潑婦罵街一般,親自下場,來做這事。如此有失身份。當有何計較?”


    曹操就是曹操,內心罵完之後,依舊還是希望能透過事情的表麵,去看本質。


    他想要知道士頌此舉背後的意圖。


    曹操的目光掃過自己麾下文武,期望他們能給出意見,來供自己參考。


    但是可惜,自從郭嘉,荀彧不在之後,他麾下的聰明人,多少對自己有了些忌憚。


    荀攸本身就不說了,顧忌和不滿應該都有,司馬懿這個明哲保身的人,隻怕也想法也不少。


    唯一一個勉強能用,但在一眾頂級謀士裏麵,明顯差上一個檔次的,也就隻有程昱還在躍躍欲試。


    “這士頌,怕不是想著聯合孫權,劉備,從南向北,再次起兵來犯吧。”


    “聽聞近日,雍涼之地上,也多有南楚的探子活動,想要策反西涼群賊以唿應。不得不說,這士頌每次動手,手筆都還不小。”


    曹操也算是給程昱麵子,略微點頭。


    他分析道:“士頌這小子,是看我掃滅袁氏,北定烏桓,再無後顧之患,可全力南下。他也好,他麾下文武也好,多少有些慌張了。”


    “其二,士頌趁著我這幾年的主要精力,都在北麵。他南下拓土,滅國立國,雖然都是些蕞爾小國,但多少也占據了不少土地。”


    “他那邊,糧食,輜重,兵源,也都得到了補充。實力上來說,也是恢複了一二,想要找我報仇,也是可能的。”


    “諸位以為,若是士頌已經拉開架勢想要開戰了,我當如何應對之?”


    “魏王。”司馬懿看到曹操第二次有意無意地瞟過自己,很識趣地站了出來。


    他拱手說道:“那士頌,絕不敢北上!”


    “現下,他做出陳兵邊境,威壓曹仁將軍的勢態,不過是向我們示威。他想要告訴我們,他手上還有二十多萬可戰之兵,我們若是想要南下吃掉他,必定會付出不小的代價。”


    “他現在叫囂的越是厲害,就越不會輕動。”


    “而且士頌自己也清楚得很,他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不過便是長江天塹和益州群山阻隔而已。以他如今的實力,守住益州群山,或是仗著水軍優勢,橫江自守,或還有一線希望,抵抗我軍鋒銳。”


    “若是再次北上進入荊北,他所謂的大軍,定然又是有來無迴。他士頌不傻,麾下的賈詡,徐庶,馬良等人也不傻,若未能在防守戰上擊潰我軍主力,他是絕不會輕易北上的。”


    “士頌的心思,隻怕是在用這種過激的言行,示威似的展示自家軍力,來誘使我軍倉促南下,或者是分批次南下,給他逐個擊破的機會。”


    “我以為,他定然還有後續招數,目的依舊還是激怒我魏國文武,想讓我等群情激奮,找魏王請兵南下。”


    曹操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難得啊,郭嘉死後,荀攸半退的情況下,自己手中,依舊還有明白人,可以幫助自己完善戰略布局。


    “那仲達以為,孤當如何應對?”


    “以不變應萬變!”司馬懿見曹操語氣平緩,知道自己剛才的分析讓曹操滿意,膽子也就稍微大了一點。


    他繼續說道:“魏王一份會獵江夏的檄文,已經讓東吳陷入內亂。後續,我們自然是繼續厲兵秣馬,做好各項南征準備,逐步從北方調集士兵整訓,把力量集中之後,大軍方才南下,以泰山壓頂之勢,給士頌劉備雷霆一擊。”


    “此一擊,當如流星貫日,迅捷如火。兵鋒所向,立時破城。可不惜代價,拿下江夏,拔出劉備勢力。”


    “之後大軍迅速渡江,侵略荊南四郡。荊南之地,乃是士頌基業之根本,荊南一動,士頌必集中全軍來迎。”


    “那時,可如襄陽城下一般,一戰而下士頌。劉備士頌既敗,孫權孤掌難鳴,唯有一降爾。”


    “此戰之關鍵,在於速度一定要快,不要給南楚東吳反應的時間。”


    司馬懿說完自己的觀點後,偷偷抬眼看向曹操,卻見曹操拈著自己的胡須,含笑思索。


    “不動則已,動若雷霆。”曹操看著司馬懿,眼神深處,閃過了一絲精芒。


    “仲達所言,正合我意。諸位,我們不能被士頌小兒給牽著鼻子走,我們,要按我們的布置,來推進南征事宜。”


    曹操對司馬懿的戰略規劃表示了肯定,戰略上的主動權,在他看來,還是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上。


    就好像兩軍對峙,對方罵了自己幾句,就算是罵得很難聽,但自己若是因此而上頭,輕易出擊,那不是正好落入對方的圈套之中。


    這種情況,結果多半就是會進入對方的埋伏圈內,損兵折將。


    正說著,門口走進一年輕官吏,正是郭嘉之子郭奕。


    在郭嘉去世之後,他被曹操收養在自己府中,視若己出。


    郭奕根本無視周圍群臣,恭恭敬敬地走到曹操身邊,遞上了一封最新的情報。


    司馬懿立刻明白,從前掌握在郭嘉手上的情報網絡,隻怕曹操在有心培養郭奕來繼承。


    曹操看完這封最新情報後,讓郭奕退到一邊,笑著對自己麾下的核心文武說道:“正如司馬仲達所言,這士頌小兒,又出了後招。”


    “他弄出了一本什麽《建安小人集》,以古代傳記體方式,為建安以來的諸位名士,立書做傳。將我曹魏和大漢朝堂上的諸多名臣,列為了小人,放肆辱罵,極盡詆毀。”


    “可速速傳令,曹魏境內,不得售賣傳閱此書。所有流傳在市麵上的《建安小人集》,一律收繳銷毀,不得留存!”


    曹操算是給這本書定性了,那就是絕對不能出現在明麵上,至於暗中有多少本流傳,他曹操就管不了,隻能是給出一個官方態度。


    畢竟,以士頌那邊的印刷能力,這書除了流入中原的,定然是進入了南疆,南洋,甚至走南絲綢之路進入西域,然後繼續向北流傳。


    而士頌,劉備,孫權的地盤上,這種詆毀他曹操和曹操麾下文武的書籍,隻怕更多。


    士頌也是把宣傳輿論戰,用到極致。


    在這本《建安小人集》裏麵,曹操自然是天下第一小人,自己罵曹操也好,造謠曹操的抹黑言語也好,統統作為有“證據”證明的證論,記錄在屬於曹操的“本紀”裏麵。


    此外,也不需要後世的裴鬆之來注解了,士頌自己給曹操做了一大堆的備注,例如有傳言說曹操弄死了荀彧,給了荀彧空盒子,曹操殺邊讓,是因為想要睡邊讓的老婆。


    反正就是,真真假假的各種負麵人設營造。


    若是不知道曹操的人,第一次看《建安小人集》後,一定會對曹操此人是深惡痛絕。


    至於曹操麾下的文武,士頌自然不會放過。


    那郭嘉貪酒好色,各種內心變態的玩法,還喜歡聚眾一起輪番上陣,女子越是抵抗他就越是興奮。


    程昱喜歡吃人肉,當年殺人充做軍糧後,他一直暗中殺人吃肉,曹操也不製止,而是任由他程昱一族,吃了十多年的人肉。


    至於所謂的張遼,張合,樂進,於禁和在這個時空裏麵頂替徐晃,位列曹魏五子良將的李典,這五人在《建安小人集》中,也有描述。


    張遼,張合,於禁都是賣主求榮的奸佞小人,張遼先後誘導呂布殺丁原,背董卓,最後又出賣了呂布。


    而張合更是在官渡決戰之時,帶著袁紹麾下的核心部隊叛變,並給曹操提供大量絕密軍機,之後更是成為標準“帶路黨”,為曹操北上河北打先鋒,把自己從前的鄰居家人朋友,出賣了個幹幹淨淨。


    而於禁這邊更是簡單了,原本從屬鮑信的於禁,見錢眼開,被曹操用盜墓弄來的錢財所吸引,暗中籌謀,害死了鮑信,轉頭就給曹操當了馬前卒。


    甚至原來鮑信之所以讓出兗州給曹操,也是於禁在暗地裏籌謀的。


    而樂進,李典這兩個,自始至終都跟著曹操的心腹,則被描述成了一個是殺人取樂,喜歡聽屠殺時的慘叫求饒的變態,一個是沉默不言,卻內心奸詐,滿肚子壞水的惡人。


    當然了,被罵的最狠的,還是那些原本從屬士頌,卻在士頌穎水大敗,丟了荊北之地後,順勢投降曹操的那些人。


    例如蒯越蒯良,還有最早就被曹操用漢朝官爵吸引而去的華歆,這位曆史上威逼漢獻帝讓位的曹魏“第一功臣”。


    這些人都在這本書中,真真假假,都被罵成了貪生怕死,愛慕虛榮,為了自己的權位,不顧禮義廉恥,不講忠孝之道的喪良心的狗賊。


    傳說蒯良在看完這本書後,哭著找蒯越,說我們要被後世罵上千百年了。


    蒯越卻很淡定地跟他說不用擔心,隻要跟著魏王滅了士頌,這種書籍,盡可銷毀,並引導民間,這書不過是失敗者的宣泄情緒,裏麵的內容都是假的。


    但是蒯越卻沒有說,若是曹操沒有能消滅士頌,若是反而被士頌擊敗了,他們這些人,尤其是背叛了士頌的人,後麵該怎麽辦。


    而想到了這點的人,可不在少數。


    於是,群情激奮之下,越來越多的請戰唿聲,傳到了曹操耳中。


    最終曹操也不得不明說,我們明年開春之後,便集合大軍南征,現在,所有人都給我做好準備。


    而他口中的明年,便是戊子年,便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二零八年。


    這一年,冥冥之中注定的事,似乎正即將上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