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魏王曹操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定北方,班師迴朝。
物資南運,籌備南征。
對於曹操而言,這一年在軍務上,倒是簡單的很。
那就是將北伐的主力軍隊,開始逐步向南麵調轉。
部隊南下的同時,順便也把囤積的物資運輸到南麵去。
而且曹操也沒準備即刻揮師南下,怎麽的,也會休整一年。
等到明年,再看是否出兵。
但政務上,和輿情戰場上。曹操現在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對於他而言,也是必須有所作為的時候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是占據了政治上的高點。
同時,也為自己收攬了諸多人才,用中央的名義,獲得天下英才,為己所用。
但同樣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來許都效力的人,到底是忠心於大漢,還是忠心於曹操。
這個概念,從前可以很模糊。
就好像他逼關羽投降的時候,可以大笑關羽“降漢不降曹”的條件,說什麽“我是漢相,我既是漢,漢即是我。”
曆史上,他在赤壁之戰大敗而歸後,朝廷中流言紛紛,但他依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和地位。
也就是這個時候,曹操的隊伍裏麵,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歸根結底就是,人心到底是站在漢獻帝一邊,還是站在他曹操一邊。沒有人知道。
當時,在這種背景下,曹操開始把統治重心向北方轉移到了鄴城,“受封”魏公,兩年後,進魏王。
在這個被士頌擾亂了時空線的世界中,曹操的心思變化,似乎提前了。
如今的他,不說是天下三分有其二,但也是占據了絕對的中原之地。
真算起來,司隸,兗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並州,揚州北麵諸郡,荊州北麵兩郡,益州漢中郡東部的上庸地區,原烏桓占據的部分塞外之地,如今都在他手中。
南征北戰多年,曹操不說是無一敗績。但也是力克群雄,從亂世中殺出了這偌大基業。
他的心中也好,跟在他曹操身後的諸多世家,曹家親族等,不少人都起了一些心思。
更何況,如今士頌,孫權這樣的“小兒”,都一個是楚侯,一個是吳侯,也算是開設了縣國的人。
即便是安撫之舉,但大家都覺得,這二人的地位,怎麽可以和曹操比肩呢。
於是,在程昱的主持下,華歆,蒯越等所謂“九卿”,以及朝廷中擁護曹操的那些投機分子,開始了他們的造勢。
“曹公之功,堪比光武再造。如此功績,怎能不賞。”
“北征塞外,剿滅烏桓。如此功績,不讓冠軍侯封狼居胥,安得不獎。”
一時間,不論是許都朝堂,還是鄴城這邊。為曹操鳴不平,討要封賞的話題,愈演愈烈。
但與之相對的,便是各種流言蜚語。
“曹操已有王莽之心,想要廢漢自立。”
“國賊曹操,困囚陛下,囂張跋扈,比董卓更加可惡!”
“屠戮忠良,殺害皇後,更是將董國舅一族盡滅,毫無人性。”
“是啊,當年的衣帶詔!殺了多少忠貞之士!”
當然,這些流言蜚語,有的是不滿曹操之人的發泄之語,有的則是忠心於漢室的忠臣誌士的內心話語。
但最為誅心的話,卻是士頌留在北麵的暗部,見曹操內部爭鬥越發激烈,暗中發力,推波助瀾,引發的效果。
要知道,在士頌所熟悉的時空中,當劉備漢中之戰,終於正麵擊敗了曹操,當關二爺借著天時地利,玩了一出“水淹七軍”後,中原震動。
當時,各地冒出了無數的“忠義之士”,響應季漢,若是真由關二爺拿下樊城,推進宛城,魯陽,威逼兗州核心地區,隻怕這種動蕩,會更加的強烈。
這也從側麵證明了,當時曹魏內部,其實還有諸多的不穩定因素。
而這些不穩定因素,不論是投機分子,還是真的忠義之人。在這個時空裏,這個時間段,在各方勢力有心推動下,也逐步顯露了出來。
最讓曹操感覺到意外和不可接受的,是這群人背後的核心領袖,隱隱間,居然是由荀彧為主。
這就讓曹操大為惱火了。
於是,本就比曆史上心氣更高的曹操,這次是連試探都沒有試探。直接拋出了想要進爵為“魏王”的想法。
本來曆史上,曹操是在滅了馬騰馬超後封為的魏國公,加九錫。之後滅了張魯,攻了漢中,進位為魏王的。
但是現在,所謂的漢中之地,其實大部分都已經從士頌手上奪過來了。
而西涼馬騰韓遂,此刻也對曹操恭敬無比。他們哪裏敢對擊敗了袁紹和士頌的曹操,起什麽歪心思。
即便是有謠言,說什麽他們會趁曹操南下的時候,在西北生事,他們也都立刻表明自己忠心朝廷。
他們之中,要麽送人質,要麽直接出兵堵住了和益州的往來商路。
“丞相,這是要做什麽啊。”荀彧發出了一聲歎息。
在荀家的密室之中,荀彧和荀攸二人,四目相對,兩人都是一臉的無奈。
“如今平定河北,若無意外,天下大勢已定。”
“那士頌孫權之流,主公言語之中,看似重視,但那不過是說給旁人聽的話語罷了。”
“若是重視,必定是盡力貶低其人,讓我等文武不必擔憂。可如今主公卻一再強調不可輕視士頌孫權,還有那喪家之犬劉備。”
停頓片刻,荀攸微微搖頭,歎道:“主公的那些警示之語,恰恰說明了主公內心深處,隻怕都看不上這些人了。”
“至於馬騰韓遂公孫康之輩,主公自然更加不屑一顧。這天下,再無可入主公之眼的對手了。”
“在主公看來,現在這局勢,隻需要大軍一路南下,滅了劉備孫權,趕走士頌,這天下就定了。”
“而後問題也就來了,這天下,到底是姓劉還是姓曹?”
荀攸說到這裏,看向荀彧的眼神更加的堅定了,他在要一個答案。
別看荀彧和荀攸,都是所謂潁川荀家之人,但真要說起來,荀彧才是荀家的話事人,荀攸不過是副手而已。
但荀攸在曹操集團的地位,對於荀家人而言,那也就是極其重要的依靠,荀家就指望著他們二人 為荀家支撐門麵。
而且,關於“天子姓劉”還是“天子姓曹”這事,荀攸和荀彧的看法,還真就不一樣。
所以荀攸提出了問題,荀彧還真不敢輕易迴答。
荀彧思來想去,說道:“不論天子姓什麽,我們荀家必須得是名門望族才行。”
“這是自然。”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麵。”最後,荀彧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我明白了。”荀攸微微拱手,聰明人之間,尤其是熟悉到極致的聰明人之間,最簡單的話語,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荀彧的意思很簡單,你荀攸一心跟著曹操,想要輔佐曹操改朝換代,行。
但我荀家,也必須要有人堅守四百年大漢傳承,而這個人選,應該便是我荀彧了。
果然,曆史上那些本來就對曹操心有不滿的人,在這次暗流湧動中紛紛露頭。
這一年八月,曹操從河北返迴了許都,接受朝廷內外恭賀。
就連漢獻帝劉協,也“自願”出宮門迎接凱旋的曹操,“感謝”曹操為他平定了河北之亂賊,橫掃塞外胡虜。
但曹操返迴許都之後,關於如何“獎賞”曹操,如之前所想的一樣,朝廷之上,爭論了起來。
曹操派係的禦史大夫郗慮,以及尚書程昱為首,直接在朝廷奏議中提出應該加曹操為魏王。
但忠於大漢朝廷的勢力中,敢於正麵出頭和郗慮、程昱硬剛的,便隻有太中大夫孔融了。
對,就是那個天下人都認識,從小就會讓梨子的孔融。
他是孔子的後人,是太史慈的故主,劉備還去救援過他。
或許是仗著自己孔聖後人的身份,孔融在朝堂之上,大聲地嗬斥著郗慮。
明知道郗慮背後的主子曹操,就坐在漢獻帝邊上,他依舊高聲地罵著,指桑罵槐這手段,算是被他掌握到了極致。
“遵照古時京師的體製,千裏以內,不得建封諸侯。如今國都在兗州,在許都,若是為丞相建國,建什麽魏國,戰國時的魏國,其所在便是如今兗州,冀州一代。豈非與大漢國都相互衝突!”
“其二,丞相大功,自然當獎,可進魏國公之位即可。”
“你郗慮狼子野心,想要讓丞相進魏王。這便又有了新的問題,當年漢高祖斬白馬為盟,非劉氏不可王天下。”
“如今你卻想要讓丞相進封魏王,這不是給天下人說,丞相要當亂臣賊子,丞相要當那第二個篡位的王莽!丞相會變成人人可誅之的逆賊!”
孔融罵起人來,越罵越有精神。
而後,對著劉協和曹操拱手說到:“陛下,丞相。此人居心不良,如今丞相是我大漢朝的擎天巨柱,他卻想要把丞相置於絕地,這是謀劃顛覆我大漢王朝啊,臣請誅殺此僚,以正國法!”
程昱似乎早有準備,見郗慮有些為難,便接過話題,說道:“孔太中,你名義上是當代大儒,是孔聖後人,這書,卻讀到狗肚子裏麵去了。”
“當年光武中興之時,此盟約便不再被提及了。光武帝在建武十六年,就有封盧芳為代王之事。”
“那盧芳什麽人,不過是背靠匈奴,投降我大漢,當時看來可使得邊疆安寧,便被封為代王。”
“如今丞相是掃平北方,斬殺烏桓首領蹋頓,北疆十餘年內,將無戰亂。更別說在亂世之中,掃滅群雄,平定中原,丞相之功,如何不能封王!”
“那盧芳後來便背叛了我大漢。”孔融當即反駁。
之後朝廷之上,便如菜場一般,顯得頗為熱鬧。
最終還是荀彧站出來,說這事情不是一下子可以決定的,大家都可以迴去思慮清楚,再來商議此事。
曹操看了一眼荀彧,內心不知在想什麽,之後又瞥了一眼程昱。
程昱會意,立刻拉住了郗慮,之後不論孔融說什麽,他們也不再爭論什麽。
隻是孔融不知道的是,一張以他為目標的大網已經織成。
曆史上的孔融,也是因為他的“不識時務”,就在曹操南征荊州,在赤壁大敗之前,給了孔融一道罪名,把孔融及其全家殺了個幹幹淨淨。
而在這個空間,孔融的命,隻怕是等不到第二年了。
在朝廷大辯論的第二天,丞相軍謀祭酒路粹上奏,說孔融曾經為北海太守時,私募信徒,傳播謠言。
當時孔融說什麽“天下何必卯金刀”。
這可是誅心之語,光武帝劉秀登基的祝文中就提及過這卯金刀,便是代指劉氏。
你孔融說天下何必卯金刀,意思是不是說,擁有天下的不需要姓劉。
原來弄了半天,是你孔融自己有反叛之心啊。
曹操出手,怎麽可能會留有餘地。郗慮也同時上奏,說孔融在和禰衡的對話之中,否認父母養育之恩,汙蔑孔聖。
這就更厲害了,你孔融自己明明就是孔子的後代,但你自己卻汙蔑和嘲諷自家的先祖。
這不但是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更是反人倫的典型代表。
就這兩點,就朝廷便以孔融“不忠不孝”的名義給抓捕了。
是的,和孔融頭一天在朝廷上反對曹操進封魏王,沒有一點關係。
而且似乎是怕孔融還有狡辯的機會,曹操這邊,立刻又派人拋出了第三個罪名。
那就是他孔融和孫權派來進貢的使者之間,互相勾連,出賣朝廷機密,更是誹謗朝廷,妄議天子。
也不知道孔融在天牢中遭遇了什麽,三條罪名,他也都親手畫押確認。
之後便如曆史上一樣,全家被殺,一個不留。
一時間,整個許都城內的氣氛,變得十分的壓抑。
所有人都意識到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曹操的手裏,握著刀。
若是曹操願意和你講道理,按規則辦事,大家還可以玩下。
若是曹操心裏煩了,要掀桌子,你們這群所謂的“大漢忠臣”,不過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當年的董卓也好,李傕郭汜也好,還是現在的曹操也好,都是一樣的。
似乎,唯一能被他們擠兌還有兵權的人,就隻有當年那個年少不懂事的士頌了。
孔融死後,漢獻帝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上朝,想要拖延時間。
但很快,荀彧入宮見過劉協後,便去了丞相府。而走出丞相府的荀彧,手上卻拎著一個空食盒。
荀彧的突然去世,到底讓這次曹操進封魏王的事情,給暫定了一段時間。
但荀彧後事處理結束,這年秋收之後,程昱再次提起曹操進封魏王之事,整個許都城內,再無異議。
這個時空裏,曹操比曆史上,提前了六年完成開國之舉,提前九年完成了稱王之舉。
他獲得了建立自己合法統治中原地區的名義,開始將所謂的漢臣,轉化為曹魏屬官。
大漢朝廷,也在這一刻,開始變成了“雞肋”所在。
物資南運,籌備南征。
對於曹操而言,這一年在軍務上,倒是簡單的很。
那就是將北伐的主力軍隊,開始逐步向南麵調轉。
部隊南下的同時,順便也把囤積的物資運輸到南麵去。
而且曹操也沒準備即刻揮師南下,怎麽的,也會休整一年。
等到明年,再看是否出兵。
但政務上,和輿情戰場上。曹操現在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對於他而言,也是必須有所作為的時候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是占據了政治上的高點。
同時,也為自己收攬了諸多人才,用中央的名義,獲得天下英才,為己所用。
但同樣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來許都效力的人,到底是忠心於大漢,還是忠心於曹操。
這個概念,從前可以很模糊。
就好像他逼關羽投降的時候,可以大笑關羽“降漢不降曹”的條件,說什麽“我是漢相,我既是漢,漢即是我。”
曆史上,他在赤壁之戰大敗而歸後,朝廷中流言紛紛,但他依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和地位。
也就是這個時候,曹操的隊伍裏麵,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歸根結底就是,人心到底是站在漢獻帝一邊,還是站在他曹操一邊。沒有人知道。
當時,在這種背景下,曹操開始把統治重心向北方轉移到了鄴城,“受封”魏公,兩年後,進魏王。
在這個被士頌擾亂了時空線的世界中,曹操的心思變化,似乎提前了。
如今的他,不說是天下三分有其二,但也是占據了絕對的中原之地。
真算起來,司隸,兗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並州,揚州北麵諸郡,荊州北麵兩郡,益州漢中郡東部的上庸地區,原烏桓占據的部分塞外之地,如今都在他手中。
南征北戰多年,曹操不說是無一敗績。但也是力克群雄,從亂世中殺出了這偌大基業。
他的心中也好,跟在他曹操身後的諸多世家,曹家親族等,不少人都起了一些心思。
更何況,如今士頌,孫權這樣的“小兒”,都一個是楚侯,一個是吳侯,也算是開設了縣國的人。
即便是安撫之舉,但大家都覺得,這二人的地位,怎麽可以和曹操比肩呢。
於是,在程昱的主持下,華歆,蒯越等所謂“九卿”,以及朝廷中擁護曹操的那些投機分子,開始了他們的造勢。
“曹公之功,堪比光武再造。如此功績,怎能不賞。”
“北征塞外,剿滅烏桓。如此功績,不讓冠軍侯封狼居胥,安得不獎。”
一時間,不論是許都朝堂,還是鄴城這邊。為曹操鳴不平,討要封賞的話題,愈演愈烈。
但與之相對的,便是各種流言蜚語。
“曹操已有王莽之心,想要廢漢自立。”
“國賊曹操,困囚陛下,囂張跋扈,比董卓更加可惡!”
“屠戮忠良,殺害皇後,更是將董國舅一族盡滅,毫無人性。”
“是啊,當年的衣帶詔!殺了多少忠貞之士!”
當然,這些流言蜚語,有的是不滿曹操之人的發泄之語,有的則是忠心於漢室的忠臣誌士的內心話語。
但最為誅心的話,卻是士頌留在北麵的暗部,見曹操內部爭鬥越發激烈,暗中發力,推波助瀾,引發的效果。
要知道,在士頌所熟悉的時空中,當劉備漢中之戰,終於正麵擊敗了曹操,當關二爺借著天時地利,玩了一出“水淹七軍”後,中原震動。
當時,各地冒出了無數的“忠義之士”,響應季漢,若是真由關二爺拿下樊城,推進宛城,魯陽,威逼兗州核心地區,隻怕這種動蕩,會更加的強烈。
這也從側麵證明了,當時曹魏內部,其實還有諸多的不穩定因素。
而這些不穩定因素,不論是投機分子,還是真的忠義之人。在這個時空裏,這個時間段,在各方勢力有心推動下,也逐步顯露了出來。
最讓曹操感覺到意外和不可接受的,是這群人背後的核心領袖,隱隱間,居然是由荀彧為主。
這就讓曹操大為惱火了。
於是,本就比曆史上心氣更高的曹操,這次是連試探都沒有試探。直接拋出了想要進爵為“魏王”的想法。
本來曆史上,曹操是在滅了馬騰馬超後封為的魏國公,加九錫。之後滅了張魯,攻了漢中,進位為魏王的。
但是現在,所謂的漢中之地,其實大部分都已經從士頌手上奪過來了。
而西涼馬騰韓遂,此刻也對曹操恭敬無比。他們哪裏敢對擊敗了袁紹和士頌的曹操,起什麽歪心思。
即便是有謠言,說什麽他們會趁曹操南下的時候,在西北生事,他們也都立刻表明自己忠心朝廷。
他們之中,要麽送人質,要麽直接出兵堵住了和益州的往來商路。
“丞相,這是要做什麽啊。”荀彧發出了一聲歎息。
在荀家的密室之中,荀彧和荀攸二人,四目相對,兩人都是一臉的無奈。
“如今平定河北,若無意外,天下大勢已定。”
“那士頌孫權之流,主公言語之中,看似重視,但那不過是說給旁人聽的話語罷了。”
“若是重視,必定是盡力貶低其人,讓我等文武不必擔憂。可如今主公卻一再強調不可輕視士頌孫權,還有那喪家之犬劉備。”
停頓片刻,荀攸微微搖頭,歎道:“主公的那些警示之語,恰恰說明了主公內心深處,隻怕都看不上這些人了。”
“至於馬騰韓遂公孫康之輩,主公自然更加不屑一顧。這天下,再無可入主公之眼的對手了。”
“在主公看來,現在這局勢,隻需要大軍一路南下,滅了劉備孫權,趕走士頌,這天下就定了。”
“而後問題也就來了,這天下,到底是姓劉還是姓曹?”
荀攸說到這裏,看向荀彧的眼神更加的堅定了,他在要一個答案。
別看荀彧和荀攸,都是所謂潁川荀家之人,但真要說起來,荀彧才是荀家的話事人,荀攸不過是副手而已。
但荀攸在曹操集團的地位,對於荀家人而言,那也就是極其重要的依靠,荀家就指望著他們二人 為荀家支撐門麵。
而且,關於“天子姓劉”還是“天子姓曹”這事,荀攸和荀彧的看法,還真就不一樣。
所以荀攸提出了問題,荀彧還真不敢輕易迴答。
荀彧思來想去,說道:“不論天子姓什麽,我們荀家必須得是名門望族才行。”
“這是自然。”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麵。”最後,荀彧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我明白了。”荀攸微微拱手,聰明人之間,尤其是熟悉到極致的聰明人之間,最簡單的話語,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荀彧的意思很簡單,你荀攸一心跟著曹操,想要輔佐曹操改朝換代,行。
但我荀家,也必須要有人堅守四百年大漢傳承,而這個人選,應該便是我荀彧了。
果然,曆史上那些本來就對曹操心有不滿的人,在這次暗流湧動中紛紛露頭。
這一年八月,曹操從河北返迴了許都,接受朝廷內外恭賀。
就連漢獻帝劉協,也“自願”出宮門迎接凱旋的曹操,“感謝”曹操為他平定了河北之亂賊,橫掃塞外胡虜。
但曹操返迴許都之後,關於如何“獎賞”曹操,如之前所想的一樣,朝廷之上,爭論了起來。
曹操派係的禦史大夫郗慮,以及尚書程昱為首,直接在朝廷奏議中提出應該加曹操為魏王。
但忠於大漢朝廷的勢力中,敢於正麵出頭和郗慮、程昱硬剛的,便隻有太中大夫孔融了。
對,就是那個天下人都認識,從小就會讓梨子的孔融。
他是孔子的後人,是太史慈的故主,劉備還去救援過他。
或許是仗著自己孔聖後人的身份,孔融在朝堂之上,大聲地嗬斥著郗慮。
明知道郗慮背後的主子曹操,就坐在漢獻帝邊上,他依舊高聲地罵著,指桑罵槐這手段,算是被他掌握到了極致。
“遵照古時京師的體製,千裏以內,不得建封諸侯。如今國都在兗州,在許都,若是為丞相建國,建什麽魏國,戰國時的魏國,其所在便是如今兗州,冀州一代。豈非與大漢國都相互衝突!”
“其二,丞相大功,自然當獎,可進魏國公之位即可。”
“你郗慮狼子野心,想要讓丞相進魏王。這便又有了新的問題,當年漢高祖斬白馬為盟,非劉氏不可王天下。”
“如今你卻想要讓丞相進封魏王,這不是給天下人說,丞相要當亂臣賊子,丞相要當那第二個篡位的王莽!丞相會變成人人可誅之的逆賊!”
孔融罵起人來,越罵越有精神。
而後,對著劉協和曹操拱手說到:“陛下,丞相。此人居心不良,如今丞相是我大漢朝的擎天巨柱,他卻想要把丞相置於絕地,這是謀劃顛覆我大漢王朝啊,臣請誅殺此僚,以正國法!”
程昱似乎早有準備,見郗慮有些為難,便接過話題,說道:“孔太中,你名義上是當代大儒,是孔聖後人,這書,卻讀到狗肚子裏麵去了。”
“當年光武中興之時,此盟約便不再被提及了。光武帝在建武十六年,就有封盧芳為代王之事。”
“那盧芳什麽人,不過是背靠匈奴,投降我大漢,當時看來可使得邊疆安寧,便被封為代王。”
“如今丞相是掃平北方,斬殺烏桓首領蹋頓,北疆十餘年內,將無戰亂。更別說在亂世之中,掃滅群雄,平定中原,丞相之功,如何不能封王!”
“那盧芳後來便背叛了我大漢。”孔融當即反駁。
之後朝廷之上,便如菜場一般,顯得頗為熱鬧。
最終還是荀彧站出來,說這事情不是一下子可以決定的,大家都可以迴去思慮清楚,再來商議此事。
曹操看了一眼荀彧,內心不知在想什麽,之後又瞥了一眼程昱。
程昱會意,立刻拉住了郗慮,之後不論孔融說什麽,他們也不再爭論什麽。
隻是孔融不知道的是,一張以他為目標的大網已經織成。
曆史上的孔融,也是因為他的“不識時務”,就在曹操南征荊州,在赤壁大敗之前,給了孔融一道罪名,把孔融及其全家殺了個幹幹淨淨。
而在這個空間,孔融的命,隻怕是等不到第二年了。
在朝廷大辯論的第二天,丞相軍謀祭酒路粹上奏,說孔融曾經為北海太守時,私募信徒,傳播謠言。
當時孔融說什麽“天下何必卯金刀”。
這可是誅心之語,光武帝劉秀登基的祝文中就提及過這卯金刀,便是代指劉氏。
你孔融說天下何必卯金刀,意思是不是說,擁有天下的不需要姓劉。
原來弄了半天,是你孔融自己有反叛之心啊。
曹操出手,怎麽可能會留有餘地。郗慮也同時上奏,說孔融在和禰衡的對話之中,否認父母養育之恩,汙蔑孔聖。
這就更厲害了,你孔融自己明明就是孔子的後代,但你自己卻汙蔑和嘲諷自家的先祖。
這不但是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更是反人倫的典型代表。
就這兩點,就朝廷便以孔融“不忠不孝”的名義給抓捕了。
是的,和孔融頭一天在朝廷上反對曹操進封魏王,沒有一點關係。
而且似乎是怕孔融還有狡辯的機會,曹操這邊,立刻又派人拋出了第三個罪名。
那就是他孔融和孫權派來進貢的使者之間,互相勾連,出賣朝廷機密,更是誹謗朝廷,妄議天子。
也不知道孔融在天牢中遭遇了什麽,三條罪名,他也都親手畫押確認。
之後便如曆史上一樣,全家被殺,一個不留。
一時間,整個許都城內的氣氛,變得十分的壓抑。
所有人都意識到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曹操的手裏,握著刀。
若是曹操願意和你講道理,按規則辦事,大家還可以玩下。
若是曹操心裏煩了,要掀桌子,你們這群所謂的“大漢忠臣”,不過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當年的董卓也好,李傕郭汜也好,還是現在的曹操也好,都是一樣的。
似乎,唯一能被他們擠兌還有兵權的人,就隻有當年那個年少不懂事的士頌了。
孔融死後,漢獻帝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上朝,想要拖延時間。
但很快,荀彧入宮見過劉協後,便去了丞相府。而走出丞相府的荀彧,手上卻拎著一個空食盒。
荀彧的突然去世,到底讓這次曹操進封魏王的事情,給暫定了一段時間。
但荀彧後事處理結束,這年秋收之後,程昱再次提起曹操進封魏王之事,整個許都城內,再無異議。
這個時空裏,曹操比曆史上,提前了六年完成開國之舉,提前九年完成了稱王之舉。
他獲得了建立自己合法統治中原地區的名義,開始將所謂的漢臣,轉化為曹魏屬官。
大漢朝廷,也在這一刻,開始變成了“雞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