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頌單人獨騎,馬躍檀溪,逃得性命。


    但襄陽城外的戰場上,襄陽城內的暴動中,無數的楚軍將士,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襄陽城外,曹軍大勝,士頌所謂的十五萬楚軍主力,分崩離析。


    各部人馬,各自潰散,退到宜城,才在顧雍的主導下,穩住陣腳,慢慢聚集起來。


    可顧雍原本的任務,是在宜城準備一線物資,作為士頌大軍和曹操大軍在襄陽對峙時,作為一個後備的後勤補給所在。


    現在,卻成為了楚軍敗兵們的聚集地。


    顧雍的心裏,越發心涼。


    他現在最為擔心的,便是留在襄陽城內的,自己的兄弟顧徽了。


    那顧徽和他是一母同胞,雖然自幼才學就比不上自己,被家族派去經營商業,但那畢竟是自己親弟弟,自己對他,也是多有關照。


    更何況,如今自己效力士頌,也是因為弟弟顧徽陰錯陽差之下,成為了士頌集團的原從派係元老骨幹成員。


    自己如今,反而是借著他的舉薦才得到士頌的重用,心裏對這個弟弟,更是關切至極。


    “元歎先生,甘寧將軍護衛歐老夫人到來了。聽說還有主公的消息。”


    左右侍衛,給正在眺望北方的顧雍,帶來了他不得不去應對的消息。


    “噢?”顧雍先是一愣,心說什麽歐老夫人,接著立刻明白歐老夫人就是主公的親媽,連忙跑去迎接。


    結果卻是,甘寧和歐夫人,是以為士頌在宜城,才來這裏的。


    當時亂軍之中,甘寧逼退張遼後,帶著一小隊人馬開始南撤,路上正好遇到了歐夫人陷入包圍。


    甘寧對歐夫人這位“綠林前輩”本來就是敬仰無比,此刻正是大廈傾覆的時候,居然也巾幗不讓須眉,身披戎裝,在戰場上和曹軍廝殺。


    甘寧當時就激動異常,情緒上頭,帶著左右殺進曹軍之中,仿佛發瘋發狂之野獸,用一把搶來的長刀,把一個曹軍將領劈成數段,硬是嚇住了這些曹軍。


    沒有人願意和瘋子搏命,尤其是大功到手,勝利在望的時候,還去和瘋子拚命。


    所以曹軍退了,甘寧護著歐夫人一路南下去尋士頌,卻沒有想到士頌早就跑了一半,調轉馬頭向西跑去了。


    “主公如今下落未明,宜城之內,還請老夫人主持大局。”顧雍還是懂事的,知道自己雖然被士頌看重,但在這種時刻,自己的身份還不夠資格主持全局。


    現在歐夫人在此,即便是頂著老夫人的名義,他辦事起來,也會順暢許多。


    歐夫人何等聰明的人,當即明白了顧雍的意思,微微點頭,吩咐道:“元歎先生乃是吳中大才,文有先生,武有興霸,這宜城諸事,還請二位,多多費心。”


    簡簡單單一句話,就把宜城的大略定了下來,文事顧雍決定,武備則交給了甘寧,畢竟對於甘寧,歐夫人多少也有些“綠林中人”是一家的認知。


    更何況士頌以楚國府任命的官職之中,安西將軍甘寧的地位,隻在安東將軍黃忠之下,平階官職之中,甚至還在太史慈和徐晃之上。


    雖然說士頌是有意給甘寧麵子,也有照顧水軍的意思,但甘寧的官職地位,無疑是現在宜城中最高的。


    至於忠心,歐夫人似乎也更信任甘寧這種講義氣的江湖中人。


    現在的宜城內,除了收攏敗軍,整頓物資外,最為重要的事情,便是派人四處尋找士頌的下落,現在這種情況下,士頌絕不能出事。


    唯一的好消息便是,曹軍那邊也沒有士頌的消息,沒有大肆宣傳他們擊殺了士頌,也沒有宣揚他們擒獲了士頌,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士頌跳出來了,但不知道現在逃到那裏去了而已。


    隨著一批又一批的敗軍,以及襄陽城內的百姓,還有最後留守部隊中的人,來到宜城。


    戰場上,和襄陽城內的消息,也都在宜城逐漸傳開了。


    士頌城外大敗,襄陽城內的世家們,似乎是依照襄陽城的傳統,當場就選擇了開門投降。


    不過城內還有不少堅決擁護士頌的人存在,襄陽城內,才爆發了內亂。


    說起來很是奇怪,“內亂”的人,居然是忠於士頌的人。


    因為士頌的轉移,當時襄陽城內更多的人,想要投降曹操,對於反對投降的人,那就是擋了他們的路,是需要除去的人。


    於是忠於士頌的人率先發難,想要拿下這些投降派。


    混亂之中,賴恭、司馬望二人,帶著一批死士,強攻了襄陽城北門,開門獻城。


    隨著曹軍入城,襄陽城內文武,大多數不戰而降。


    不願投降的人,紛紛出逃南撤,隻是有些人早就被投降派暗中派人盯著,曹軍一入城,他們就變成了投降派眼中,最為值錢的“投名狀”。


    他們想通過抓捕這些士頌的擁護者,證明自己心向朝廷。


    更別說,還有一批人,就沒有打算要走,他們就守在城內,準備和攻入城中的曹軍玉石俱焚。


    參軍校尉遙領武陵長史的鞏誌,在巷戰中,被曹軍射殺


    楚都尉曹性,知道自己當年射瞎了夏侯惇一隻眼睛,現在必定會被曹軍報複。


    於是為避免被曹軍活捉後虐殺,自己力戰之後,自刎而亡。


    文臣之中,自願留在襄陽城斷後的忠義之臣,以顧徽為首,向朗,還有桓階之弟桓纂,還有受過士頌指點大恩的焦仲卿,都因為叛徒的埋伏,逃離失敗,被曹軍所俘虜。


    另外還有因為北伐戰事,臨時來到襄陽,就沒有離開的張魯和劉璋這二位,如今也是自縛於曹軍投降乞活,對於他們而言,投降之事,也算是駕輕就熟了。


    隻是二人心中都有心結,那就是二人的不少親屬都在荊南,他們這一投降,隻怕是對家族不利,所以二人在投降之前,好歹也抵抗了片刻。


    但士頌也好,荊州其餘諸臣也好,很難有人可以想到,襄陽城內的投降派,會有那麽的多。


    許多被士頌,被大家看好的人,居然在這個時候,選擇了主動投降曹操。


    楚侯府秘書令潘濬,荊南就追隨是士頌的少年謀士,和馬良齊名,被視為荊襄未來謀士之依靠的人物,居然也開門揖盜,主動為曹軍引路了。


    還有楚侯府侍中裏,被士頌視為儒將,能文能武,曆史上東吳的第一任丞相孫邵,淹死在穎水後,他家的子弟後人們,居然也能都選擇投降。


    烈士後人,投降敵人,選擇不報仇,隻求保命,他們家的選擇,給城內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備受士頌信任的楚從事郎鄧羲、彭羕、王粲,同樣也選擇了投降。


    這三人一個是跟著士頌南下定亂日南郡的早期謀士,一個是為士頌謀劃四川的有才之士,還有一個荊襄聞名的才學之士,更是“建安七子”之一的人物,和喜歡詩詞的士頌還頗為投緣。


    但現在,全都棄士頌而去,沒有一絲的留念。


    襄陽城內,其他的“文化人”圈層中,同樣也是“建安七子”之一的楚學士令徐幹,還有其他的楚學士令,如仲長統、來敏,盧植長子盧誕也都跟風一樣的投降了曹操。


    至於本來就對士頌不怎麽感冒,因為修書才來襄陽的司馬望、荀悅、陳忠、鍾演、崔州平、鄭渾等世家子弟或者所謂的名士,更是興奮地走上道路兩側,簞食壺漿,以迎朝廷王師進入襄陽。


    吳範、皇象、曹不興、宋忠、傅巽、劉先、杜瓊、張裔、司馬遺、賴恭等西南各地的名士,也都混在了這些迎接隊伍裏,讓曹操很是滿意。


    他曹操不但是幾乎兵不血刃拿下襄陽堅城,更是收羅了一大批天下名士,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麽氣節,但名頭不小,多少還是有些用處的。而


    曹操,還特地為這些人準備了一出表演。


    “顧徽,顧子歎,久聞先生一張利口,不在蔣幹之下。今日被俘,為士頌所棄,不知先生有何話說?”


    當著一眾投降之人的麵,曹操讓人把五花大綁的顧徽推了出來。


    顧徽給曹操的迴應,隻有一個“哼”。


    在他的身後,便是同樣被捆綁住的向朗,桓纂,焦仲卿等被俘的忠義之臣。


    雖然被俘,但此時,他們一個個卻趾高氣昂,抬起下巴,雙目圓睜,死死盯著那些背叛士頌,和臨陣投降的人。


    “諸位何必如此,子歎先生,你本就是江東顧家子弟,和他士頌又有什麽幹係。如今士頌麾下精銳,盡墨於穎水。後備軍旅也在剛才,就在這襄陽城北,分崩離析。”


    “士頌本人,已是生死難料。荊,益,交三州之地,即將易主。先生是心懷天下之人,自當歸順朝廷,安定地方才是。何必和他士頌一起,走那條死路呢?”


    潘濬早已不是荊南時的那個少年,也許是士頌這個吃貨的帶領下,整個荊州,整個楚國境內的夥食都還不錯,潘濬如今雖然剛剛成年不久,但個頭已經比顧徽還要高了。


    顧徽聽到熟悉的聲音,看到熟悉的身影,但說出的話,卻又讓他覺得眼前的這人,是如此的陌生。


    他盯著潘濬冷冷地打量了半天,最後一口唾沫吐在了潘濬的臉上,大罵道:“主公待你,如待自家子弟,對你和馬良,甚是期待。”


    “如今你這小子,卻在危機關頭,隻顧自己安危,出賣荊襄,你的良知何在,你這忘恩負義的小人!他日主公歸來,收複失土,定要將你等叛徒扒皮抽筋,方才不負我等忠義之臣於九泉之下!”


    就站在旁邊的曹操和麾下文武,仿佛看戲一般看著眼前兩個楚國舊臣互相咒罵,個個臉上,都帶著戲謔的表情。


    顧徽此人,名頭雖大,但才學一般,曹操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此刻也隻是淡淡問道:“如此說來,先生是不願投降了?”


    “哈哈哈!”顧徽仰天大笑,而後迴答道:“不降!不降!寧死不降!我生是士家之臣,死是士家之魂,不像這些貪生怕死,阿諛諂媚之小人!可速速斬我!”


    “且如先生之願!”曹操說著,手一揮,讓左右將顧徽拖出去準備斬了,隨口問了一句:“先生可還有何遺言?”


    顧徽背對曹操,看向城外,說道:“我主在南,不可使我麵北而亡。”


    這一句話,讓曹操對這顧徽頓時有了一絲敬意,點頭道:“死後,葬於城南。”


    “多謝。”顧徽最終給了曹操一絲善意的迴應。


    “顧徽從士頌清遠起兵便跟著士頌了,他為士頌而死,也就罷了,爾等要如何抉擇?”潘濬說著,把目光轉到了向朗等人的身上。


    隻是仿佛覺得看見潘濬會髒了自己的眼睛似的,向朗這樣的高級官員也好,焦仲卿這樣的小吏也罷,看都沒有看潘濬一般,全部跟在了顧徽的身後。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選擇。


    見此情形,曹操的心中微微歎息,這士頌,隻怕急切之間,是滅不了。


    但他也下令道:“曹純,曹真,你們二人速速率領虎豹騎南下,追擊楚軍敗兵,絕不給他們喘息之機。妙才,你的神速營休息一日後,便也南下接應。”


    “諾!”三將領命後,立刻迴應。


    而曹操似乎也沒有覺得此事也完了,接著對其餘將士說道:“其餘各部人馬,在襄陽城內,整休三日,三日後大軍開拔,直取江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