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清點下來,一共抓獲十三人,繳獲馬車五台,船一搜,海鹽一百二十袋,一萬兩千斤。假鹽引十二萬斤,真鹽引七萬兩千斤。
這還不算在村裏貨倉那邊的東西。
沒一會兒,一個弓兵跑來報信兒。
“指揮使,貨倉裏查獲海鹽八千斤,抓獲兩人。”
“指揮使,是在這裏審問,還是迴去審問?”
倪二問道。
“不在這裏審,迴去再說。陳奎,你去告訴周總監,把貨倉封存,那兩人交給本地地保,本地人也都交給地保,讓地保和裏正給做保,先放了他們。”
“馬車都趕迴衙門去,船、鹽、船上的人都帶迴衙門去。”
“指揮使,真不在這裏審了?”
你個二貨,審什麽審啊。知道的越少越好。
“迴去再說。”
“那貨倉裏的東西和人……。”
“倪二,我說的話你們沒聽明白麽?叫裏正和地保做保,帶這麽多人迴去,你供他們飯吃啊?”
不過是雇來的一些小魚小蝦,抓他們有意思麽?
“這個……,好吧。”
兵分兩路,賈瑞和倪二帶人押著船,陳奎和周總甲帶人押著馬車迴城。
到了城裏,把船停在積水潭,派了兩個弓兵看守,就押著人迴到衙門。
戌時初刻,馬車也被趕迴了衙門。
此次行動正式結束。
陳也俊和鄭天倫都沒走,一直在這裏等待消息。
飯菜已經準備好,人迴來之後就吃飯。
“給帶迴來那九個人準備酒菜,好吃好喝招待著,別怠慢了他們。”
“陳吏目,給周總甲拿點錢,到飯館給他們買點兒酒菜。”
周總甲有些懵了。
他們不是嫌犯麽?還要好吃好喝地招待他們?
“指揮使,拿大板子招待,還是酒菜招待?”
“我剛才說什麽來著?”
“酒菜招待啊,這是什麽意思?”
“就是字麵意思。”
陳也俊在一邊兒笑笑。
“跟我來拿錢,去給他們買酒菜迴來。不許打罵他們,這也是字麵意思。”
周總甲迷迷糊糊進去,拿了錢走了。
賈瑞、陳也俊、鄭天倫迴到屋裏,一起吃飯。
“真的不審啦?”
鄭天倫問道。
“審了又能怎麽樣?吃飯吧,說不定很快就有人來說情呢。”
“也是,知道的越少越好,難得糊塗。”
這兩天跟蹤夏半山,幾個人就知道,這個家夥很有來頭。
他跟太監接觸了兩迴,顯然跟宮裏的太監有關係。
他的生意,很可能就收某個大太監的生意。
敢做這樣的生意,宮裏的太監也必定位高權重。
這樣的人,是賈瑞得罪不起的。
事實上,他也沒有必要得罪對方。
在賈瑞看來,所謂的販運私鹽,純粹就是個偽命題。
海水曬鹽,本來就沒有什麽技術難度。
從產能上來說,鹽根本就不應成為一種緊俏商品,也不應該成為一種高價商品。
這種生活必需品,本來就應該放開市場,自由生產和流通,滿足百姓的需要。
現在搞的鹽引之類的玩意兒,純粹就是朝廷為了斂財,故意實行的壟斷專營。
通過配額,故意製造市場緊張和恐慌,哄抬物價,阻塞流通。
假鹽引也好,販運私鹽也好,不過是一種消極的反抗措施罷了。
賈瑞跟本就不認為販運私鹽是什麽壞事兒。
之所以還要查獲,不是為了抓人,而是另有目的。
吃過飯,三個人就在屋裏喝茶,一邊聊天,一邊等待來人。
亥時初有了動靜,來了三個人。
一個是巡城禦史徐道忠,另一個就是夏半山。
還有一個劉太監,是尚寶司的,也算是見過麵,賈瑞領取令牌的時候,曾經見過此人。
劉太監見了賈瑞,笑嗬嗬打了聲招唿。
徐道忠給賈瑞等人介紹了夏半山,雙方寒暄幾句,徐道忠進入正題。
“天祥,聽說你們在柳樹莊抓了一船私鹽,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貨主和船工已經帶迴來了,暫時羈押在這裏。”
於是賈瑞就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可曾審問出來什麽案情?”
“抓迴來的時候就要天黑了,還沒來得及審問,打算明天再提審。”
再看徐道忠、劉太監、夏半山幾人,表情明顯輕鬆起來。
“天祥,這件事情是個誤會,那是給京營送的鹽,不是私鹽。”
我說老徐啊,你撒謊都不會。就這謊話,簡直就是個笑話。
“這裏麵有些內情,我跟你單獨說說。鄭天倫,陳也俊,你們帶著夏東家,到別的屋子去,暫時迴一下。”
“夏東家請。”
陳也俊和鄭天倫也明白怎麽迴事兒,就帶著夏半山出去。
“賈天祥有點兒本事,幹得不錯。那個交通整頓,就連夏內相聽了都讚賞。對了,這個夏半山,跟夏內相還是本家呢。”
劉太監笑嗬嗬說道。
他所說的夏內相,就是大太監夏守忠。劉太監的話,已經很明顯,就是告訴賈瑞,夏半山就是夏守忠的人,他這迴就是代表夏守忠來的。
“我記得賢德妃封為貴妃的時候,還是夏內相到賈府宣旨的吧。”
“徐大人好記性,確實如此。”
幾個人就閑聊,沒一會兒陳也俊、鄭天倫、夏半山出來。
陳也俊在賈瑞耳邊說了幾句話,夏半山給劉太監耳語幾句,又向徐道忠點點頭。
“天祥啊,既然是個誤會,就放人、放車、放船、放貨吧。”
徐道忠說道。
“既然誤會澄清了,自然如此。鄭指揮使,陳吏目,你們兩個人帶著夏東家去辦一下吧,我陪著徐大人和劉公公在這裏說話。”
沒一會兒,外麵一陣喧鬧,傳來吆喝牲口的聲音。
很快陳也俊進來。
“徐大人,指揮使,人已經放了。船上那邊派人去通知了。貨倉那邊明天早晨過去解封。”
劉太監站了起來。
“徐大人,事情辦完了,咱們也耽別擱年輕人歇息,走吧。”
“走。”
賈瑞幾個人把人送到門口,迴到了屋裏。
“夏半山給了多少錢?”
賈瑞問道。
“三千兩,瑞兄弟,咱們發財啦。”
陳也俊高興的眉飛色舞。
“大金門那裏一千多兩,這迴一下子三千兩,簡直比作強盜還合算啊。”
鄭天倫顯得很沒有出息。
“虧你們倆還是世家子弟出身呢,這點錢兒就高興成這樣。我以為至少能弄下來五千兩,區區三千兩,就把你們打發了。”
五千兩,你搶錢啊。做人不能這麽不厚道吧。
陳也俊和鄭天倫同時鄙視了賈瑞一把。
這還不算在村裏貨倉那邊的東西。
沒一會兒,一個弓兵跑來報信兒。
“指揮使,貨倉裏查獲海鹽八千斤,抓獲兩人。”
“指揮使,是在這裏審問,還是迴去審問?”
倪二問道。
“不在這裏審,迴去再說。陳奎,你去告訴周總監,把貨倉封存,那兩人交給本地地保,本地人也都交給地保,讓地保和裏正給做保,先放了他們。”
“馬車都趕迴衙門去,船、鹽、船上的人都帶迴衙門去。”
“指揮使,真不在這裏審了?”
你個二貨,審什麽審啊。知道的越少越好。
“迴去再說。”
“那貨倉裏的東西和人……。”
“倪二,我說的話你們沒聽明白麽?叫裏正和地保做保,帶這麽多人迴去,你供他們飯吃啊?”
不過是雇來的一些小魚小蝦,抓他們有意思麽?
“這個……,好吧。”
兵分兩路,賈瑞和倪二帶人押著船,陳奎和周總甲帶人押著馬車迴城。
到了城裏,把船停在積水潭,派了兩個弓兵看守,就押著人迴到衙門。
戌時初刻,馬車也被趕迴了衙門。
此次行動正式結束。
陳也俊和鄭天倫都沒走,一直在這裏等待消息。
飯菜已經準備好,人迴來之後就吃飯。
“給帶迴來那九個人準備酒菜,好吃好喝招待著,別怠慢了他們。”
“陳吏目,給周總甲拿點錢,到飯館給他們買點兒酒菜。”
周總甲有些懵了。
他們不是嫌犯麽?還要好吃好喝地招待他們?
“指揮使,拿大板子招待,還是酒菜招待?”
“我剛才說什麽來著?”
“酒菜招待啊,這是什麽意思?”
“就是字麵意思。”
陳也俊在一邊兒笑笑。
“跟我來拿錢,去給他們買酒菜迴來。不許打罵他們,這也是字麵意思。”
周總甲迷迷糊糊進去,拿了錢走了。
賈瑞、陳也俊、鄭天倫迴到屋裏,一起吃飯。
“真的不審啦?”
鄭天倫問道。
“審了又能怎麽樣?吃飯吧,說不定很快就有人來說情呢。”
“也是,知道的越少越好,難得糊塗。”
這兩天跟蹤夏半山,幾個人就知道,這個家夥很有來頭。
他跟太監接觸了兩迴,顯然跟宮裏的太監有關係。
他的生意,很可能就收某個大太監的生意。
敢做這樣的生意,宮裏的太監也必定位高權重。
這樣的人,是賈瑞得罪不起的。
事實上,他也沒有必要得罪對方。
在賈瑞看來,所謂的販運私鹽,純粹就是個偽命題。
海水曬鹽,本來就沒有什麽技術難度。
從產能上來說,鹽根本就不應成為一種緊俏商品,也不應該成為一種高價商品。
這種生活必需品,本來就應該放開市場,自由生產和流通,滿足百姓的需要。
現在搞的鹽引之類的玩意兒,純粹就是朝廷為了斂財,故意實行的壟斷專營。
通過配額,故意製造市場緊張和恐慌,哄抬物價,阻塞流通。
假鹽引也好,販運私鹽也好,不過是一種消極的反抗措施罷了。
賈瑞跟本就不認為販運私鹽是什麽壞事兒。
之所以還要查獲,不是為了抓人,而是另有目的。
吃過飯,三個人就在屋裏喝茶,一邊聊天,一邊等待來人。
亥時初有了動靜,來了三個人。
一個是巡城禦史徐道忠,另一個就是夏半山。
還有一個劉太監,是尚寶司的,也算是見過麵,賈瑞領取令牌的時候,曾經見過此人。
劉太監見了賈瑞,笑嗬嗬打了聲招唿。
徐道忠給賈瑞等人介紹了夏半山,雙方寒暄幾句,徐道忠進入正題。
“天祥,聽說你們在柳樹莊抓了一船私鹽,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貨主和船工已經帶迴來了,暫時羈押在這裏。”
於是賈瑞就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可曾審問出來什麽案情?”
“抓迴來的時候就要天黑了,還沒來得及審問,打算明天再提審。”
再看徐道忠、劉太監、夏半山幾人,表情明顯輕鬆起來。
“天祥,這件事情是個誤會,那是給京營送的鹽,不是私鹽。”
我說老徐啊,你撒謊都不會。就這謊話,簡直就是個笑話。
“這裏麵有些內情,我跟你單獨說說。鄭天倫,陳也俊,你們帶著夏東家,到別的屋子去,暫時迴一下。”
“夏東家請。”
陳也俊和鄭天倫也明白怎麽迴事兒,就帶著夏半山出去。
“賈天祥有點兒本事,幹得不錯。那個交通整頓,就連夏內相聽了都讚賞。對了,這個夏半山,跟夏內相還是本家呢。”
劉太監笑嗬嗬說道。
他所說的夏內相,就是大太監夏守忠。劉太監的話,已經很明顯,就是告訴賈瑞,夏半山就是夏守忠的人,他這迴就是代表夏守忠來的。
“我記得賢德妃封為貴妃的時候,還是夏內相到賈府宣旨的吧。”
“徐大人好記性,確實如此。”
幾個人就閑聊,沒一會兒陳也俊、鄭天倫、夏半山出來。
陳也俊在賈瑞耳邊說了幾句話,夏半山給劉太監耳語幾句,又向徐道忠點點頭。
“天祥啊,既然是個誤會,就放人、放車、放船、放貨吧。”
徐道忠說道。
“既然誤會澄清了,自然如此。鄭指揮使,陳吏目,你們兩個人帶著夏東家去辦一下吧,我陪著徐大人和劉公公在這裏說話。”
沒一會兒,外麵一陣喧鬧,傳來吆喝牲口的聲音。
很快陳也俊進來。
“徐大人,指揮使,人已經放了。船上那邊派人去通知了。貨倉那邊明天早晨過去解封。”
劉太監站了起來。
“徐大人,事情辦完了,咱們也耽別擱年輕人歇息,走吧。”
“走。”
賈瑞幾個人把人送到門口,迴到了屋裏。
“夏半山給了多少錢?”
賈瑞問道。
“三千兩,瑞兄弟,咱們發財啦。”
陳也俊高興的眉飛色舞。
“大金門那裏一千多兩,這迴一下子三千兩,簡直比作強盜還合算啊。”
鄭天倫顯得很沒有出息。
“虧你們倆還是世家子弟出身呢,這點錢兒就高興成這樣。我以為至少能弄下來五千兩,區區三千兩,就把你們打發了。”
五千兩,你搶錢啊。做人不能這麽不厚道吧。
陳也俊和鄭天倫同時鄙視了賈瑞一把。